《老照片》(二)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淄博六中——摄影 王承铭

再回首

<h3>编者与作者在修改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淄<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六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这里王承铭先生用独到的眼光捕捉了许多珍贵的瞬间,记录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保留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或许,你曾见证了那个瞬间;或许,她就是那个故事的主人公……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它连接了我们断续的记忆,弥补了我们曾经的遗憾。它是你、我、他——淄博六中学子——一笔珍贵的无穷的财富。</span><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五章(人才篇)</b></h3> <h3>六中高十六级校友焦杨 ,下乡知青,履任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上海市妇联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上海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等职。</h3> <h3>六中高十二级校友宋希坤 ,曾任淄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976年摄于周村南闫公社。</h3> <h3>图为六中校友,时任淄博无线电七厂副厂长的殷爱民 。</h3> <h3>下乡知青王国光,是高72级3班 的校友,现定居加拿大。</h3> <h3>往届毕业生朱训荣 ,摄于周村区人民法院。</h3> <h3>淄博六中高十四级校友,摄于催化剂厂化验室。</h3> <h3>那时候流行“一帮一、一对红”,图为郝永祥与同学谈心。</h3> <h3>工宣队的干部在和学生谈心。</h3> <h3>在校学生干部王雁。</h3> <h3>董宝统同学在维修教室的门窗。</h3> <h3>侯锦同学给同学辅导。</h3> <h3>  郭继红同学因为住在学校里面,经常利用中午的时间清扫教室。</h3> <h3>  刘艳青同学自觉学习毛主席著作。</h3> <h3>  成学华同学乐于助人,主动照顾行走不便的同学。</h3> <h3>王诗晓同学从家里带上工具,为班里修理桌凳。</h3> <h3>学校办的“小卖部”大大方便了师生。</h3> <h3>数学组的封明公老师是这里的掌柜,尽心尽力的为“亲们”服务,不去追求利润,只为给师生提供方便。 </h3> <h3>学校的理发室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项技能,又大大方便了师生了。</h3> <h3>学生到诊所实习。</h3> <h3>除了走出去到工厂,到农村以外,当时学校的图书馆,校办工厂等场所也都是学生社会实践的好去处。</h3> <h3>淄博六中第一座教学楼建成于1975年,主体呈南北向,北面的水塔为全校师生 提供生活用水,目前已经都全部拆除了。当初广大师生为建楼付出了大量的劳动。 </h3> <h3>初74级同学为新建教学楼运砖。</h3> <h3>初75级同学运炉渣。</h3> <h3>砸石子----我为建设(教学楼)献力量。</h3> <h3>70年代凡是有人参军的家庭,门口都要挂一个“光荣人家”的牌匾,帮助军属老大娘挑水干活就是用行动拥军拥属。</h3> <h3>‘’都有一颗红亮的心‘’。</h3> <h3>‘’穿林海,跨雪原‘’。</h3> <h3>图为同学们在排练节目,当时的音乐教师是王沛。</h3> <h3>看演员瞧观众还有舞台和背景,都透着一股朴素与朴实的味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六章(星光篇)</b></h3><h3><b><br></b></h3> <h3>六中幼儿园的孩子们 。&nbsp; 背景的二层楼房就是当年的理化实验室 </h3><h3><br></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 <h3>憧憬</h3><h3><br></h3><h3></h3> <h3>朱得祯老师辅导的无线电小组 </h3><h3><br></h3><h3></h3> <h3>1976年拍摄于六中东南角,此时首次建造的教学楼尚未启用。片中景物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h3><h3><br></h3><h3></h3> <h3>从“光被中学”起学校的大门就是坐南向北,出门八米左右,左侧就是图中的垂杨柳树,再往北就是操场了。最后面是原来的“周村有机化工厂”。 </h3><h3>。<br></h3> <h3>1983年六中领导合影 前排左起:山其兴 司志远 后排左起:周风昌 李景浩 徐永森。</h3><h3><br></h3><h3></h3> <h3>初七七级一班团支部,照片从上到下,从左到右:1.周秉平 、傅伟、郝晓东 、陈祖亮、郭伟,2.张杰、杨德森、魏新生、亓华,3.曲秀鹃、冯传斌、朱玉芝。</h3><h3><br></h3><h3></h3> <h3>欢送倪高老师调离 前排左起:宁秀兰、李组惠、封明公、倪高、李祺、李寿古、杨廷俊,后排左起:闫大萍、宋希斌、李宜明、孙丕林、魏新生、许瑞慈、郭发玲</h3><h3><br></h3><h3></h3> <h3>1977年物理化学组教师合影</h3><h3><br></h3><h3></h3> <h3>当时的校团委书记杨光忠与团员合影</h3><h3><br></h3><h3></h3> <h3>六中高中部部分教师合影</h3><h3><br></h3><h3></h3> <h3>排球队成员</h3><h3><br></h3><h3></h3> <h3>代表周村区参与比赛</h3><h3><br></h3><h3></h3> <h3>六中教师团支部全体成员, 摄于1977年 。</h3><h3><br></h3><h3><br></h3> <h3>六中的女教职员工在1977年合影 。</h3><h3><br></h3> <h3>  走出学校大门迎面是一座桥,当时盖教学楼的垃圾就堆放在桥头,前进村的社员用人装马拉的方式帮助清理。背景就是前进村的民居。</h3> <h3><b>如果把淄博六中比作是一艘航母,那么,淄博六中的学子就是一架架翱翔在蓝天的战机。而历史的痕迹就像一座精密的雷达,时刻在捕捉着学子们的身影。</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承铭先生就像这座雷达上的一个光芒,把沉淀在历史长河里的星星点点,用自己独到的镜头,珍藏着、爱惜着、甚至是呵护着……。</b></h3><h3><b>——编者</b></h3> <h3><b>编者的话 </b></h3><h3>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简称“淄博六中”,始建于1897年,其前身是英国传教士兴建的教会学校,原名“光被中学”。 学校历经多次并校、改名,于解放初收归国有,1955年被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是淄博市(鲁中地区)唯一一所百年中学,也是山东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山东省首批“高中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 </h3><h3>一百二十多年来,学校秉承“抱璞守真,奋斗超群”的百年校训,发扬“从一做起,叩问一流”的六中精神,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十几万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其中,有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教育部原副部长高沂,神舟5号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孙凝生,著名艺术史学家张道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知名学者刘敬圻、孙钱章、巩运明、刘示范等,还有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首席教授高旭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副主任设计师康成斌等以及一个1000多人的博士群体。 </h3><h3>王承铭先生求学于淄博六中,高中毕业后留校任教。在那个年代,他凭借对社会和时代的敏锐感觉,用独特的眼光捕捉珍贵的瞬间,用简陋的相机定格那个时代。更难能可贵的是,王承铭先生一直小心翼翼的呵护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瞬间”,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瞬间”极大丰富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h3><h3>王承铭先生酷爱摄影,在自己的“博物馆”里仍珍藏着许多这样接地气的“瞬间”。今天,我们撷取的其中一小部分是王承铭先生在六中工作期间拍摄的。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承铭先生的那份初心,那份执着……</h3><h3>真心感谢王承铭先生!</h3><h3>本篇编辑比较仓促,真挚的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编者</h3><h3>因图片拍摄已相隔数十年,图片中涉及的校友姓名和班级难免有所谬误。在此,希望各位提出校正,同时欢迎大家就图片中涉及的人物提供其近况线索,便于后续追踪采访。照片中人物需要洗印在校青春瞬间的可联系索要底片文件。</h3><h3>让我们一起挖掘和充实六中校史,共同写好六中故事。</h3><h3><b>淄博六中校史征集处:</b></h3><h3><b>联系电话:0533—6239007</b></h3><h3><b>邮箱:liuzhongban@163.com</b></h3> <h3>《老照片》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下载用于商业用途。</h3><h3><b>作者 王承铭 微信号:zb15865331818</b></h3><h3><b> 邮箱:zbwcm@163.com</b></h3><h3><b><br></b></h3><h3></h3><h3><b>本篇编辑&nbsp; 金城&nbsp; 高希禄&nbsp; 李洪林</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照片》(三)</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几十年的摄影经历,都离不开生我养我的这一片沃土。</b></h3> <h3>回顾我的摄影经历 第一次接触照相机是在1971年冬天。那年我刚满18岁,作为淄博六中高69级(高14级)的学生面临毕业,打听到同年级3班高如谦同学家中有一部“幸福”牌单镜头120相机,(那时候该相机价值人民币不到6元钱)于是乎千方百计借到手,相邀焦胜利、张济仁,丰宽河等几个同窗好友,在校园内开始了第一次拍摄。当时没有老师教,也找不到学习摄影的书籍,凭借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忠实地按照胶卷说明书上面:晴天、光圈11、快门1/100秒的规范进行操作,小心翼翼,耽惊受怕地拍完了一个胶卷。到周村照相馆冲洗出来一看,不错!上面有人物,有景物,没有白板,高兴的一晚上没睡着觉。 自己买胶卷照相,在当时还是比较“奢侈”的事情,所以把相应的底片都分到了被摄者手中,下面的2张照片被我侥幸保留了下来。摄于1971年冬天。当时对构图、用光、近景、中景、拍照禁忌等什么都不懂,还别出心裁的弄了个“菱形拍摄”,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觉非常好笑。</h3><h3>背景的二层小楼就是淄博六中当年的理化实验室,照片拍摄以后的第二年我留校工作,成了这座小楼的管理者,在里面工作了13个年头,这或许是一种“缘分”吧。<b>——作者</b></h3> <h3>看到现在的文化曲廊,便想起了当年在曲廊的留影。</h3><h3>这时候的曲廊平房应该是原汁原味的。</h3><h3> </h3> <h3>接下来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拍摄的黑白照片整理入册,算是我创作摄影作品的‘’沃土‘’吧!以期与观者共同追忆那段时光。</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七章 (沃土篇)</b></h3> <h3>未来的冠军。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有多少世界冠军曾在这样的训练场地拼搏过!</h3> <h3>爱国大队的元宵扮玩队伍。</h3><h3>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闹元宵从规模到环境都不能与今天同日而语。</h3> <h3>万人空巷。</h3> <h3>互助。</h3> <h3>时髦的幼儿老师。孩子们的服饰也有了质的变化。</h3> <h3>千呼万唤不出来 。</h3><h3>上世纪70年代,电视机接收的都是无线信号,并且电视节目分时段播出,每天6---8个小时,有时候变换一个频道需要调整好久。</h3> <h3>虽然不是彩色电视机,坏了还是要修理再看。</h3> <h3>1975年摄于原周村人民公园,那时候公园是休闲游玩的上佳地点,有辆自行车是倍有面子的事情。</h3> <h3>这是在周村当时的工业产品展销楼前,区工业系统举办的宣传活动。</h3> <h3>专家医生亲自听诊。</h3><h3>周村区人民医院小儿科主任侯广茂街头义诊。</h3> <h3>你看高兴的,妈妈来电话啦!</h3> <h3>我也要学摄影。</h3> <h3>高级摄影师。</h3> <h3>礼让。</h3> <h3>小溪旁一边看孩子一边洗衣服,还能聊天。</h3> <h3>中间者为时任共青团周村区委书记的吴翠云(曾任:周村区副区长、淄博市工会主席、德州市市委书记、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h3> <p style="text-align: left;"><b>《老照片》的整理与问世,每一张都浸透着作者辛勤的汗水。不管是学校的过去,还是社会的广角,虽然看似是那么零散、那么‘渺小’,最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那一份坚守,那一份贡献。不论是作为校史文献还是作为社情民意,都从这份‘渺小’里透视着我们国家发展的缩影。</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此篇作为老照片的编者,都将会为作者王承铭先生的力作点赞!</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谨以此篇献给国庆七十周年。</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编者</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照片》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下载用于商业用途。</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 王承铭 微信号:zb15865331818</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邮箱:zbwcm@163.com</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b><b>本篇编辑 金 城</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微 信 号:qianzui1201</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