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地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频发,地球环境持续恶化……地球人都知道。但地球人应该怎样做,个体应承担什么责任,却鲜有思考关注。此长篇报告文学历史而又客观地对旱涝灾害、水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等作了微观记叙描绘和宏观思考抒写。既有史料性、当代性,又<span style="line-height: 1.8;">俱思想性和文学性。</span></h3><h3><br></h3> <h3> </h3><h3>楚雄出平湖</h3><h3><br></h3><h3> 张学康 (著)</h3><h3><br></h3><h3><br></h3><h3>引言</h3><h3><br></h3><h3>水是生命之源。宇宙间星球无数,至今人类所知,无数的星球都没有生命迹象,因为没有水。只有地球上万类竞长、生机盎然,原由是地球上有水。水覆盖了三分之二的地球表面,另外三分之一的山川大地也被水汽浸染涵蕴。在宇航员眼里,地球是一个璀璨的蓝色星体,它的神秘和美丽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它这独一无二的美丽是13.8亿立方公里的水在太阳照耀下的呈现。</h3><h3>宇宙间只有人类居住的地球美奂绝伦,地球是水球。</h3><h3>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生命在地球上存在不过才几亿年。如果说地球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星体,那么江河就是地球的血管,血管不通顺,地球就病了。血管若不存,地球就死了,有那样一天么?</h3><h3>江河是众多生命的母亲,江河是人类文明之源。人类逐水而居,在江河流域繁衍生长。江河使很多生物得以生存和延续,也养育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大多与江河有关,江河的分布曾决定了世界文明的版图:尼罗河曾孕育了古埃及的文明,恒河流域诞生了古印度的繁荣,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促生了巴比伦王国强盛,莱茵河是欧洲现代文明的源头,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h3><h3>是啊,就是个人,从古到今,无论你是帝王还是贫民,无论你是圣人还是凡人,谁的心中没有一条江河流淌?谁的记忆里没有一条河流相伴始终?哪怕是一条小河或溪流。</h3><h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大概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哲学史上最具哲学思想的话语,当我们今天站在河岸上,面对不舍昼夜的河流,想起孔子的这句话,还是感同身受,思绪翩然,悲情难抑。也许再过两千年,当人们站在“川上”,还是会被孔子的这句话语震撼。两千多年前孔子能说出这样的话,与其说是孔子的智慧,倒不如说是河流的智慧更确切。是河流养育了孔子,是河流点化了孔子。</h3><h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楚辞.渔父》.屈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诗句)。屈原、李白向水而生,逐水而去,至今让人们划着龙舟追寻。</h3><h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先生几度赤壁怀古,至今史册上还惊涛拍岸,千堆雪卷。</h3><h3>曾几何时,中华民族为抵外辱,黄河、长江风啸马嘶,前仆后继,江河血染。曾几何时,亿万人热血沸腾,要胜天,要斗地,要搏苍龙,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望天舒。</h3><h3>溶入人类命运的江河呵!哪个人的血液里没有江河奔流。哪个人的生命里没有一条江河相伴。</h3><h3>然而,江河赐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无穷苦难和祸害。</h3><h3>而今,地球上多少湖泊瘦了,小了,干涸了;多少江河浊了,臭了,断流了。湖泊江河水之患忧,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困扰人类。</h3><h3>如何与江河湖泊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利用水之利,减少水之害,几千年来,人类上下求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努力。</h3> <h3>第一章 水之忧患</h3><h3><br></h3><h3> 用水之利,避水之害,一直是人类的追求。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就是这样在自然中一代又一代生息,繁衍,发展着。 </h3><h3><br></h3><h3>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西南中部,位于东经100°43′~102°13′,北纬24°13′~26°30′之间,辖九县一市,历史上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称。全州国土总面积29258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47.5公里,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75公里,总人口260多万,有耕地230.8万亩。</h3><h3>楚雄州位于金沙江,元江两水系分水岭上,地处云南省主要地形,气候分界线——哀牢山脉东北侧,属于西南暖湿气流背风面和东南暖湿气流水汽衰减地带,年降水量较相邻地州少,属于滇中干旱区,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仅为850毫米,比云南省全年平均降水量的1258毫米少408毫米。随着楚雄州工业,农业,城市的发展,用水量的增加,“水”已成为楚雄州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制约因素。</h3><h3>全州境内多山,少平坝;多河流,少水源;过境水量虽多,但开发利用尚少。境内山峦叠嶂,谷地错落,溪河纵横。百草岭大山磅礴于境内西北部,主峰帽台山海拔3657米,位于大姚县境内,为全州最高峰;乌蒙山余脉延伸到境内东北部,最高点为武定县境内的白龙会山峰,海拔2956米;哀牢山逶迤连绵于西北部,主峰大梁山海拔2946米,位于双柏县境内。全境地势形成南北两头高,中部低的马鞍形。中部的南华县东北部,楚雄市东北部,禄丰县西南部等地区是南北水系的分水岭。金沙江沿北部边缘东流汇入长江,礼社江沿哀牢山东部山麓南去进入元江。</h3><h3>因故楚雄有“三山鼎立,二水分流”之称。</h3><h3>山高谷深的地貌,造成境内地质情况复杂,区域地质稳定性差,常有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灾害发生。境内中生界泥岩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87%,泥岩虽对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有利,却容易风化流失,造成库区淤积和边坡稳定性能差。北部金沙江流域为南北向长梁状山、河相间地形,可以依山筑库,沿河灌排,但盆地耕地集中,水源不足,有的需跨流域调水补充;南部元江流域,受支流切割,多为走向不一的条状山地,水利工程修建难度大。</h3><h3>千百年来,<span style="line-height: 1.8;">楚雄人眼巴巴看着金沙江自北入境浩荡东去,礼社江绕哀牢山蜿蜒南流,却难以开发利用,只能望江兴叹。好在金沙江和元江上游支流众多,人们把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目光投向了两水系的众多支流上。</span></h3><h3>在金沙江的一二级支流中,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龙川江,蜻蛉河、勐果河、万马河、鱼泡江、勐岗河6条,500-1000平方公里的有弥兴河、江底河、羊蹄江、永定河、龙街河5条。在元江水系中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礼社江、马龙江、绿汁江、沙甸河……。两水系在楚雄州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0多条,100平方公里以下的支流纵横如网,这些大大小小的支流多数为雨季性河流,坡陡流急,暴涨暴落,泥沙含量大,但仍然是全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h3><h3> 滇中楚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一年四季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虽充足,但降雨不均,且少得可怜。全州水资源总量为68.67亿立方米(含地下水15.8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38立方米,仅为云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一半,属于典型的滇中干旱区。不仅如此,由于全州境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5至10月的降雨量占到了全年降雨量的90﹪以上,尤其是7至10月单点暴雨集中,往往形成洪涝灾害。而11月至次年的4月,却又少雨干旱。生息于这方水土的人们,年年祈愿风调雨顺,有个好的收成,过上平安生活,但常常事与愿违,风调雨顺的年成少,旱灾连着洪涝的年份多。</h3><h3>数千年来,洪涝与干旱,乃是栖居于这方水土上的两大祸患。</h3><h3>据史料记载,从1326年至1948年的623年间,楚雄州所辖的10个县(市)范围之内有旱年59年,这其中大旱年16年,旱洪交错年21年。但受当时的条件所限,这些记载是不完整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50年至2005年的56年间,有旱灾45年,平均每五年出现4年旱灾。其中大旱20年,先旱后涝17年。</h3><h3>无情旱魔,给境内的人民带来了数不尽的痛苦和灾难。</h3><h3>1326年(元泰定三年),元谋大旱,春夏不雨,种不入土,居民流散。次年,又大旱,饥。1453年(明景泰四年),姚州(姚安)、定远(牟定)、白盐井(石羊)大旱,民多饥死。大姚县大旱,饥。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楚雄旱,大饥,民有食堇土(观音土)者,多由之死。次年,楚雄又旱,大饥,大疫多死。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禄丰县旱灾,多半失收;南安州(今双柏)旱灾兼兽疫;楚雄县先后旱,被雹,冰成灾;定远县(今牟定)大旱饥馑,贫民饿死者甚多;姚安春久雨,霁后即旱至6月,栽插失望。1931年(民国20年),楚雄县旱灾;牟定县春耕期大旱,田亩荒者不计其数,野狼下山咬人,东区(今安乐、戍街)被咬死30余人;姚安县夏旱秋潦;双柏大旱,95﹪的田地皆种荞,祥云商人运米粟高价售卖。</h3><h3>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元谋县去秋惨遭旱灾,喘息未定,而今春往夏,雨泽毫无,水源干涸,田土龟裂,五月成熟之稻禾,全枯萎……</h3><h3>——这血泪斑斑的旱情记载,恕笔者不再一一述引。</h3><h3>而暴戾的洪涝,又给这方土地上的人们酿造过大大小小的多少悲剧呢?</h3><h3>从1341年至1948年的608年间,能查到史料记载的洪涝年89年,其中:大洪涝35年,洪旱交错19年。在1950年至2005年的56年间,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有31年。从近来50多年的洪涝灾害记载中,可清楚的看到,楚雄地区的洪灾是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了。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旱洪灾害无常,植被减少,空气和环境污染有着怎样的直接联系呢?有多少是天灾?有多少是人祸?1341年(元至正元年),南安州 嘉大雨洪灾,民舍,农田皆淹,人畜多毙。</h3><h3>1528年(明嘉靖七年),和曲州(今武定)迤纳厂大雨,溺死者甚众;禄丰县大水,淹没田地无数。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姚州秋大雨夹旬,水泛滥,桥梁尽圮,田亩半数冲没,米价腾贵;盐丰,盐兴两县大水漂流居民各百余家。1621年(明天启元年元月),定远县大水,坏田禾庐舍,溺死300余人。1623年(明天启三年),定远县水淹田禾庐舍,溺死300余人,牲畜无数。</h3><h3>1630年(明崇祯三年)七月二十八日丑时,盐丰县大雨后,河流泛涨,凡庐舍俱没,溺死男、妇千余,填埋井口。1744年(清乾隆九年)七月十六日,定远县大雨水涨,冲压田150余亩,房屋墙垣倒塌;七月二十六日,盐丰县大水淹没官舍70余间,盐井被填塞。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罗次、禄丰、武定、元谋等县洪灾,民房多毁。</h3><h3>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六月,盐丰县连日大雨,山洪暴发,五井民房、灶房、大釜、柴薪卷入泽国,桥梁十余座被水冲毁,食盐九十余万斤化为乌有。1870年(清同治九年)九月,大姚县淫雨害稼,大饥,民有食草根树皮而死者。</h3><h3>1781年(清同治十年)七八月,盐丰县久雨伤禾,谷尽风秕,米价昂贵,民采野山药,树果充饥;同期,姚安县久雨伤禾,谷尽风秕,斗米三千钱。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罗次、武定、元谋、大姚、镇南、楚雄等七县洪灾。</h3><h3>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黑井龙沟河涨洪水,冲坏沿河堤岸,燕子窝及城外民房,灶房均被水淹,灾及文庙及新龙井,沿街沙土堆积,死31人。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秋季,楚雄县连日大雨,龙川江暴涨,田禾被淹,城内外东、西、北三门街道水深数尺,倒多数民房,倒县政府大堂八字墙一堵,倒塌监狱围墙,警察局及建设局后墙10余丈;姚安县七、八月间,淫雨伤禾,光禄山崩,倒民房100余间。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禄丰县西河大水,水漫城西星宿桥,禄丰坝子被淹。</h3><h3>1994年,全州受洪灾农田35.48万亩,绝收6.3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4799万元,投入救灾974.79万元,死34人。</h3><h3>1998年,全州受水灾农田27.66万亩,绝收6.27万亩998年,全州受水灾农田27.66万亩,绝收6.2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7309万元,政府投入救灾1513.51万元,死37人。</h3><h3>2002年,全州受水灾农田47.44万亩,绝收6.7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8112万元,政府救灾969.23万元,死46人。</h3><h3>咆哮的洪魔卷起一次又一次波峰浪谷,吞噬了一个个村庄,一片片良田,一座座城镇。公路被淹,桥梁被毁。它那一只只无情的魔爪,撕开了大大小小的民院民宅,人被夺去生命,多少人痛失家园,无家可归。 但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方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从来没有屈服于旱灾,洪涝的肆虐,从来没有放弃过治水,抗旱的努力。他们敬畏自然,但不屈服;他们崇拜天地,但不逆来顺受。</h3><h3>千百年来,楚雄地区的治水、抗旱活动风起云涌,历代不绝。</h3><h3>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生长于这方水土的各族人民都把抗洪抗旱、治旱治涝、兴修水利作为治州安民的头等大事。</h3><h3>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地处边疆的楚雄境内,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每遇干旱,人民群众或杀猪宰羊,到龙王庙叩头祷告,祈求龙王爷降雨,或开沟引水,打小水坝,打井蓄水进行抗旱。这样的抗旱窘境直到解放后方有改观。“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让道,我来了。”这首民谣,就是解放后劳动人民抗击自然灾害的精神写照。</h3><h3>1954年楚雄州大面积春夏连旱,各级政府发动群众找水源20300股,挖宽口井8680眼,打拦河坝8093道,加上龙骨水车1万架,抽水机8台及大批小型水利进行抗旱。仅当时的楚雄县就发动农民调水挑水抢救小春农作物10089亩,车水救麦苗5016亩。有的村寨用桶挑,用马驮,男女老少齐抗旱。</h3><h3>1959年全州严重干旱,受旱农田面积100余万亩,大部分稻田干水开裂,地委组织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学校师生近10万人每天抗旱保苗。次年又旱,小春作物播种面积243万亩,全未出苗的30万亩,出苗50%以下的30万亩。禄劝县(当时属楚雄州所辖)翠花公社连旱7个月,掌鸠河水断流。全州动员机关干部、厂矿工人、学校师生、城镇居民、乡村群众投入抗旱,掏河滩、挖水塘、打拦河坝,用柴油机、煤气机、龙骨水车及水桶脸盆等戽水抗旱。楚雄县除组织群众抗旱之外,于是年7月,在楚雄中心气象站的协助下,开始在紫溪山进行人工增雨,取得效果,这是有史以来楚雄州境内第一次采取人工降雨。</h3><h3>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有天灾,有人祸,这是历史事实。但有多少成分是天灾?有多少成分是人祸?有多少人因饥饿吃树皮、草根、观音土?有多少人因饥饿而亡?不得而知。笔者因写本书收集了一些资料,但翻遍了手头的所有历史资料却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当采访现今还健在的六七十岁的老人,提起“三年困难时期”,他们还记忆犹新,不寒而栗。但谁也无能回答楚雄地区饿死多少人这样的问题。难道这样的问题还是禁区吗?历史并未走远,什么时候,人们才能实事求是,正视历史呢?前世之师,后世不忘,记住历史,是为了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建设未来,不让悲痛的历史重演。</h3><h3>1989年,是极旱的代表年,全州农田受旱面积30.9万亩,有23.02万亩农作物绝收,许多乡镇人畜饮水困难。州政府通知各县发展旱粮水浇地节约用水的同时,组织九个县(市)进行人工增雨,在雷达指导下,18个炮点作业61次,发弹899枚,收到降雨效果,旱情得到缓解。</h3><h3>2005年全州遭受50年一遇的大旱,境内冬春无降雨,库塘蓄水减少,有32座小(一)型水库,433座小(二)型水库,12516个小坝塘干涸,长流水、山箐水大量减少,龙川江、蜻蛉河断流,全州农作物受旱125.54万亩,重旱43.17万亩,干枯8.62万亩,无法栽种36.84万亩。林业、牧业、水产养殖业损失严重,有60.02万人和31.1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部分乡镇雇车辆运水临时解决饮水。面对严峻的旱情,楚雄州委、政府召开抗旱救灾专题办公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以抗旱救灾为中心,克服侥幸心理和畏难情绪,密切配合,动员社会一切力量投入抗旱救灾工作。</h3> <h3>云南省水利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先后3次派工作组到楚雄州指导抗灾工作。全州共组织工作组1161批次,87.82万人投入抗旱救灾,并投入救灾资金3605.27万元,投入机电井265眼,泵站896处,机动运水车辆0.95万辆次。抗旱用油1192.93吨,用电409.93万千瓦时,调水3774万立方,运水225.5立方,抽提水1430.1万立方米,使用旱地龙40.93吨,喷施面积40.09万亩,地膜栽种56.5万亩。并合理调配水资源,先后从南华县毛板桥水库和楚雄市九龙甸水库调水700万立方到元谋坝区,有效缓解了元谋的旱情,临时解决了36.54万人和19.89万头大牲畜的饮水。这些有关抗旱救灾的粗略记述也许有点滞重,甚至枯燥。反映的却是这方水土上的各族人民面对天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反映的是全州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人民大众在历史的长河中艰难向前的缩影。</h3><h3>楚雄地区旱洪灾害犬牙交错,而历代抗洪救灾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h3><h3>最早的抗洪救灾史料记载见《禄丰县志》,1812年(清嘉庆十七年)五月,禄丰县大洪水,田亩、民房、城垣被冲淹,官府赈恤银两四百九十七两,免田赋“五十一两”。</h3><h3>1924年龙川江大洪水,楚雄三家塘至小河口沿岸一片汪洋,民国政府县长李泰骑马至城北门,上廓楼焚香点烛,望空叩头,祈求老天保佑,并把瓜皮小帽丢到水中……。</h3><h3>1957年全州各县连续降雨,全区16个县农田被淹,房屋倒塌,坝塘冲毁无数。但在洪水发生前,各县本着“预防重于抢险”的方针,整修河道23.35公里,修理河堤3040段,筑防洪堤1258道,挖防洪洞8792条。</h3><h3>2004年9月,全州境内普降大雨,10县(市)有65个乡(镇)22.53万人受灾,房屋倒塌229间,有8人在洪灾中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929万元。</h3><h3>2008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楚雄州境内出现了持续降雨的天气,全州平均降雨达135毫米。降雨持续时间长,雨量大,范围广,属历史罕见。滚滚的山洪冲毁了公路、田园,山体滑坡,泥石滚滚,吞噬了农舍,阻断了公路,毁坏了桥梁,造成部分地区通讯中断。特别是位于哀牢山境内的楚雄西舍路乡和双柏县 嘉受灾最为严重。这次灾害造成全州60多人死亡,20多人受伤。灾情发生后,在公路被毁的情况下,成都空军派出了3架直升飞机将60多吨的食品、药品、帐篷、衣被等急需的救灾物资运达重灾区,并成功运回8名灾区伤员。这次抢险救灾,全州组织干部、公安干警、武警官兵10000余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2000余人,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损失。</h3><h3>从某个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抗击自然灾害的奋斗史。所以中国自古就有“治水如治国”之说。</h3><h3>不能治水,怎么能够国泰民安呢?</h3><h3>“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h3><h3>鲧、禹父子治水,鲧用堵的方法,禹用疏的方法。“堵”与“疏”之争,是治水之争,也是治国方略之争。鲧用“堵”的刚性方法失败,而禹则采取“疏”的方法获得成功。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采取什么方略治理水呢?</h3><h3>管子曾说:“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为大。”</h3><h3>水害大到什么程度?历史上,每次长江、黄河泛滥,往往死人数万,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旱灾大到什么程度?往往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瘟疫流行。治水治旱,已成为治国安邦定天下的大事。中国的史册上,凡有作为有进取心的帝王都非常重视水利,都直接领导和参与治水治旱。</h3><h3>水害旱灾,直接影响國计民生,政权安危,国力强弱。</h3><h3>因此,如何利用水之利,减少水之害,自古就是大问题。我们的先民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在工程方面建树尤多,如秦代的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还有沟通五大流域,联系大半个中国的古代交通大动脉——京杭运河等,都是我国水利工程的杰出典范。这些智慧杰出的水利工程,历经数千年,至今仍在造福于人民。</h3><h3>楚雄州境内的水利工程建设,史料记载始于1339年(元顺帝五年),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与大理总管段光分域驻楚,天旱,派民开梁王堰。后经历代重修,堰水灌田数千亩。但今已不存。经元、明、清三代及民国晚期至1949年,全州累计建有蓄水工程5272件,总库容量2770万立方米,引水沟3087条,灌溉农田15.56万亩(占当时耕地面的241.43万亩的6.4%)。另有部分水井、拦河坝和水车等临时设施,以及水碓、水磨、水碾等水力机具。这些水利设施,每遇大洪大旱,作用甚微。农业生产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h3><h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楚雄州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活动。全州上下,东西南北,千军万马齐上阵,村村寨寨修水利。每到冬季,规模空前的水利建设,在千里彝山“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各族人民,部分山区和坝区,积极响应“团结治水”,“全民动手大办水利”的号召,自带口粮,自带工具日夜奋战在水利的工地上。有的村庄,除老、弱、病、残者外,凡能上工地的男女劳动力(包括学生)都上水利工地参加劳动。在劳动工地上,随处可见父子、夫妻、兄弟姐妹“劳动竞赛”的感人场面。</h3><h3>“工棚林立,人马欢叫,机器轰鸣,尘飞扬。人工挑土,马车运土,人来车往,昼夜不息。”这些词语,是当时劳动场面的真实写照。</h3><h3>几十年来,为了彝州的水利事业,有多少人流血流汗!有多少人伤残,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又有多少人留下了感人至深的英雄业绩!</h3><h3>1958年,12县万余民工和5县6校2000师生兴建九龙甸水库,是年7月下旬,大坝筑至15米时开始蓄水。8月初遭遇连日降雨,库水位剧升,9日洪水漫堤,坝体左段溃决40米,1200万方蓄水奔泻而下,冲走民工及吕合居民23人。9月9日继续施工,万余民工顶日冒雨,披星戴月,日夜苦战445天工程告竣时,有477个民工为之伤残,有80余人为之献出生命。</h3><h3>蔡省委决定:追认舍身救人的蔡春芬为模范共青团员,号召全省广大青年向她学习,并将蓄水坝命名为“蔡春芬坝”。</h3><h3>非有章是牟定蟠猫乡人,从部队转业后带领牟定县蟠猫公社民工参加修建九龙甸水库,任民工队长。1958年8月9日下午,当洪水漫过坝顶,冲垮了左岸的防洪子堤时,非有章和众多干部民工纷纷冲上前去,用蓑衣、篾帽去堵缺口。雷雨中,千万人手臂扣着手臂筑成一面面人墙,与洪水搏斗。有人被洪水冲倒了,但很快又爬起来扑上去……其场面惊心动魄,感天动地。</h3><h3>洪水还在上涨,滤水坝址外的发电机和截水槽中的抽水机已被洪水淹没,眼看着机器就要被洪水卷走,在危机时刻,非有章挺身而出,率先跳入滚滚洪水,随后邓国祥、刘丕贤、艾文吉等人也跳入洪水,与非有章一道抢救发电机和抽水机等国家财产。雷电交加,暴雨倾盆,汹涌的洪水正淹至机房一米多深处,机房开始倾斜、颤抖、发出“吱吱”的断裂声。非有章等人毫无惧色,仍在抢救机器财物,就在他们与洪水搏斗了一个多小时的时候,机房被无情的洪水冲塌了,非有章等九人因精疲力竭,为抢救国家财产被洪魔夺去了生命。</h3><h3>非有章等九人牺牲后,人们无比悲痛。但九龙甸水库工地上千万民工化悲痛为力量,在非有章等九位烈士精神的感召下,大干苦干,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筑坝热潮。</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席洪文是四川省彭县人。1958年秋于成都工学院水利系毕业之后分配到楚雄州水电局工作,这年冬天,他被派往大海波水库工地。在工地他一边劳动一边设计2×2米的深水机械闸门,这项设计属于水工金属结构课题,不是他所学的主科。但他迎难而上,克服重重难关,不顾身患心脏病和胃病,坚持夜以继日的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终于把全套设备准时运到工地安装使用。席洪文在工作中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他参与的多项水利工程设计中,做到保质量,精益求精,科学合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由于长期劳累,带病工作,1968年2月,席洪文不幸逝世,终年31岁,尚未结婚。</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采访期间,几位老水利工作者不约而同地向笔者提起一个名字:王文玉。他们说,在楚雄州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王文玉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呕心沥血,功不可没。王文玉何许人?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他呢?</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1953年起,王文玉任楚雄州地委副书记、书记兼楚雄军分区政委。他在楚雄地区担任领导工作14年,其中主持地委工作13年。1966年调离楚雄。王文玉原籍山东省黄县。他出生贫寒,青少年时期种过地,做过木匠、石匠、泥水匠、赶过马车、淘过金沙、拉过纤、闯过关东,在日本侵占下的东北做过苦工,饱受压榨和欺凌。一次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抡起斧头劈死了日本监工,于1939年参加了革命。王文玉在主持楚雄地委工作期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表现了非凡的胆识和魄力。他深刻地认识到,楚雄是一个十年九旱,有雨就有灾的地区,300多万亩耕地,90℅是“雷响田”,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让广大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必须治水蓄水,兴修水利,“大打水利翻身仗”。他带领全州人民克服种种困难,苦干巧干,在他任职期内,共建成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52座,小(二)型水库318座,中型引水渠道2条和小型渠道4000多条,抽水站500多座,发电站62个,装机容量1万多千瓦。全州蓄水量由1952年的2883万立方增至39833万立方,有效灌溉面积由18.44万亩发展到83.24万亩,发电量由6.32万千瓦时增至1026万千瓦时。王文玉在水利事业上卓有成效的领导工作,为楚雄州积累了丰富的水利水电建设经验,培养了一大批能干的水利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干部,给全州后来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像蔡春芬、非有章、席洪文、王文玉这样为楚雄州的水利事业流血流汗,奉献青春,奉献智慧,奉献生命的人,在楚雄境内治水治旱,兴修水利的建设史上数不胜数,这里所记述的不过是秋之一叶、沧海一粟。正是有了这些成百上千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人,楚雄州的水利事业才得以不断向前推进。</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当今天我们游览一个个雄伟的水利工程,看大坝横空,青山环翠,绿水凝碧,云水烟波的时候,是否记起先辈的奉献。</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饮水思源,在我们享受水利泽惠之时,我们不该忘记,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们的奉献!</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水利水电人的忠诚奉献,经过250多万彝州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截至2006年,地处滇中干旱区的楚雄境内累计已投入资金36.52亿元,建成小型水库1051座,库容10.52亿立方米,小(二)型水库2.3亿立方米;建成水塘坝18058件,库容1.67亿立方米。全州累计库塘19109件,总库容12.19亿立方米。建成小水池(窖)30.58万个,饮水工程8465件,河闸274座,排灌机械持有量10.81亿立方米,解决农村171.43万人畜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82.7平方公里。</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楚雄州各族人民艰苦劳动创造的光辉业绩,这业绩的创造,为全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科学文化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但这一光辉业绩的创造,并未彻底根治楚雄的旱害洪灾。特别是龙川江流域,随着南华县、楚雄市、元谋县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需水量也随之聚增。而每当雨季,洪涝灾害仍在这一流域频频发生。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流域“水来无处装,水去无处找”,“干旱一大片,洪灾一条线”的状况?如何留住雨季宝贵的水资源,既抗旱灾,又减洪涝,还能保证城市发展对水的需求呢?</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是一个困扰楚雄人的艰难问题。但再艰难的问题也要面对,这是发展的需要,这是时代的需要,这也是历史的需要。</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楚雄人在艰难中思考。</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楚雄人在思考中行动。</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举全州之力,在楚雄市龙川江上建一座大(二)型水库,以解楚雄市、元谋县的部分农业灌溉,提高楚雄城区及沿河流域的防洪能力,为楚雄市的后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这一大胆的构想在思考中萌动,在萌动中诞生。</span></h3> <h3> </h3><h3> 第二章 坝之萌孕 </h3><h3><br></h3><h3> 修建青山湖水库,从提出构想到开工建设,历经15年。15年的坝之萌孕,多少人历尽千辛,呕尽心血,华发早生……</h3><h3><br></h3><h3> 龙川江,是楚雄市的母亲河。龙川江属长江水系,是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南华县天子庙东侧的五街镇,是流经楚雄州境内中心地带的一条重要河流,河源海拔高约2600米。</h3><h3>正如人有一个清澈的童年,天下的河流都有一个清澈的源头。2009年春天,我和几个朋友到南华五街去,有幸目睹了龙川江的源头。那是多么高远清澈的地方啊,千山竞秀,万壑葱绿。一条紫气氤氲的箐里,绿荫华盖,苔藓密布,草丛中,苔藓上,枯枝败叶下,涓涓的细流涌动着,悠忽一闪,有如孩童的眼眸。她一路向东而下,接纳无数箐沟而来的细流,汇成潺潺小溪,奔腾向前,再高大的山也阻挡不住她,再坚硬的石头也会屈服在她的脚下。她敞着胸怀,把奔她而来的大小溪流都尽揽怀中,不知流过了多少山岭,不知流过了多少村寨,不知经历了多少的曲折,她渐渐有些小河的摸样了,但她并没有想停下来的打算。人们在她前头筑起大坝,想让她安静下来,停息下来,变成海的样子,但过不了多久,她又涌动着“哗哗”地唱着欢快的歌向前流动了。</h3><h3>她流着,不舍昼夜地流着,逐渐有了声势。她被人们叫做河了,她被人们称为江了,但她失去了源头的清澈,躺在“库里”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从这个“库里”出来,又被拦进了那个“库里”。乡村需要她浇灌田畴,工厂需要她生产效益,城市需要她哺育成长壮大。有时她已疲惫到了极点,水流细弱滞钝,几乎看不出是在流动。看她脚步踉跄,真担心哪一天她就力竭而死,死在污浊的河床上,死在人为制造的垃圾堆中,死在人类无休止的贪婪里。但她是位勇敢坚强的母亲,在无数逝去的岁月里,什么样的天气她没有见识过,什么样的艰险磨难她没有经历过,山崩地裂,沧海桑田,没能阻断她生命的活力。是河,就有奔腾向前的希望;是江,就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向往。雨季一来,她又奋力挽起一条条小溪、小河,滔滔滚滚向前流了。她的心情一望而知:匆忙,激动,甚至有些愤怒。她要带走垃圾,废水、淤积在河床的泥沙,给楚雄一个清澈的河床,给儿女一个丰沛的水域。</h3><h3>龙川江,一条坚韧无私的河流。几乎每一滴水,都奉献出最大的能量。</h3><h3>从天子庙东侧发源的龙川江,流呀流,向东而流,激情奔放,婉转自如。她无畏,带着山野的气息,横冲直撞;她天真,像少女一样天真纯净。她冲破山岭围困,一头撞进沙桥坝子,在毛板桥水库短暂停留,东张西望片刻后,她又径直进入了南华县城,但南华县从天子庙东侧发源的龙川江,流呀流,向东而流,激情奔放,婉转自如。她无畏,带着山野的气息,横冲直撞;她天真,像少女一样天真纯净。她冲破山岭围困,一头撞进沙桥坝子,在毛板桥水库短暂停留,东张西望片刻后,她又径直进入了南华县城,但南华县城这位翩翩美少年并未赢得她的青睐,她又欢跳着走进吕合,走进楚雄……她一路走来,河床越来越宽,土地越来越平坦,鸡鸣犬吠越来越密集,人群和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一时间,她被新兴的楚雄市迷住了,显得有些头晕目眩,蜿蜒温柔、踌躇不前。她对楚雄市的青山嘴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们热恋上了。在水一方,不知有多少伟大的爱情是产生在水边,三千年前《诗经》中的爱情就常常与水有关。尽管三千年后的今天,水边的爱情已越来越少了。但在龙川江这位美丽的姑娘身上,我们又看到了水边智慧的爱情。不仅如此,她还在青山嘴怀孕了,成了一个真正的母亲。但她并不想在青山嘴终止生命,作为一条河流,她知道下游还有多少生灵等待着她的润泽。她在楚雄梳妆打扮后,又生机勃勃地上路了。</h3><h3>翻开楚雄州的水利志,有关龙川江的履历是这样的:</h3><h3>龙川江是楚雄州境内的一条重要的河流,从南华县五街乡天子庙坡发源,经南华、楚雄、黑井、元谋坝子至江边汇入金沙江,全长254公里,径流面积5638.8平方公里,1953年在干流上段设立楚雄小河口水文站,控制流径面积1788平方公里,实测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55.4毫米,年平均产水量为3.096亿立方米。1955年楚雄大旱,3月10日河水断流。1957年8月连日降雨,6日洪峰量为630立方米每秒。1953年5月,在干流下段设立黄瓜园水文站(站址海拔1060米),控制径流面积5560平方公里,实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66.2毫米,多年平均产水量为8.10亿立方米。1959年5月23日最小流量为0.058立方米每秒,1966年8月25日洪峰流量为1420立方米每秒。龙川江流域内有楚雄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鹿城及南华、牟定、元谋三座县城,连同姚安、禄丰、武定三个县7个乡(镇)在内共有42个乡(镇),2009年有人口一百余万人,耕地面积一百余万亩,在流域内建有中型水库十余座,小(一)型水库43座,小(二)型水库356座,大(二)型水库1座,总库容量5.26亿立方米。龙川江多年平均流量为33.8立方米每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8.28万千瓦,可开发量9.75万千瓦。现已在流域内建成九龙闸、石门冲、大海波、丙间、麻柳、朱布一级、妥安、凤凰箐等电站,装机容量8.95万千瓦。</h3><h3>如今的龙川江流域大小水库,水电站星罗棋布,形成开发合理,设施配套齐备之布局,这历经了多少世事沧桑?这历经了流域内多少代人的呐喊、抗争、奋斗呢?</h3><h3>自古至今,为防洪灾,龙川江沿岸筑堤护田、护林、护镇、护城、疏河泄洪的活动就没停止过,就像愚公移山那样,代代护堤不止。</h3><h3>南华县境内的向阳河是龙川江源头,由于河谷切割较深,地质破碎,坡积层厚,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加之沿河的公路修筑,造成河道泥沙淤积,每遇大雨,即成洪灾。如2000年8月27日,沙桥镇境内突降暴雨,向阳河内的洪水携带大量的泥沙沿河奔腾而下,致使河床抬高了0.7米,造成2公里多的河堤漫洪,河堤损毁,一千多亩水稻受害、绝收,人民群众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州县政府在洪灾过后,下决心按20年一遇的洪水过流标准对损毁的河堤进行治理,投资54.47万元,投劳3.63万个,于同年11月15日动工,至次年3月完工,治理河道1.8公里。治理后的河堤,大大提高了防洪能力。而龙川江流经南华县城河段,因河道弯曲,河床不稳,江水经常改道,造成两岸农田常被冲毁淹没。据史料记载,从1601年至新中国成立,此段河道洪灾不断,曾发生大小洪灾数百次。1949年至2000年,历届政府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努力,在上游修建了向阳冲、毛板桥等水库,对洪水进行拦截调配,并对弯曲的河道进行改直,修建了一些河闸拦水灌溉农田。经几十年的综合治理,龙川江流经南华段的水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龙川江在南华境内的“水利”功能正日益显现。</h3><h3>龙川江流经南华的崇山峻岭,一路奔腾而来,从楚雄鹿城贯穿而过。鹿城为楚雄州、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龙川江河段原长5.7公里,有马蹄形反向河湾5段,河身狭窄,淤积严重,一直以来有岸无堤。小河口以上径流面积1788平方公里,每当洪水超过200立方米每秒即泛滥成灾。</h3><h3>大规模的龙川江楚雄城区段的治理,开始于1954年,结束于2001年。这一时期,先后在龙川江干、支流上修建了毛板桥、九龙甸两座中型水库和13座小(一)型水库调节洪水,使旱洪灾害减少。</h3><h3>1973年冬天至1976年春,投资419.69万元,投工102.38万个对楚雄城区龙川江河道进行截弯改直、拓宽、加固治理,工程采用梯形断面混泥土护坡,共完成土石方65.07万立方,混泥土2.48万立方。此次治理完工后,由楚雄州水利电力局组建龙川江河道管理所进行管理,新河道的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远远不能适应楚雄市发展防洪的要求。但限于当时的财力、物力及诸多因素的局限,这样的治理已属力所能及。</h3><h3>1986年10月上旬,因龙川江上游连续降雨,几座中小型水库被迫泄洪,小河口水文站洪峰流量达600立方米每秒,导致河堤溢缺,农田被冲毁,城区房屋被淹,320国道公路中断。那是一段揪心的日子,楚雄市民夜不能寐,一出中大街就能听到汹涌的1986年10月上旬,因龙川江上游连续降雨,几座中小型水库被迫泄洪,小河口水文站洪峰流量达600立方米每秒,导致河堤溢缺,农田被冲毁,城区房屋被淹,320国道公路中断。那是一段揪心的日子,楚雄市民夜不能寐,一出中大街就能听到汹涌的江水咆哮轰鸣,龙川江北岸一片汪洋,成百上千的市民自发地涌上江堤汇同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机关干部抢险抗洪。10月10日,时任云南省长的和志强率领省级有关部门人员到楚雄指挥抗洪,慰问受灾群众,并对城区龙川江河段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意见。这年冬天,楚雄市对损毁的龙川江河道进行了修复,投资16.29万元,投工12.2万个,回填土方11万立方,砌石6026立方,这次修复,不过是解燃眉之急。</h3><h3>要驯服龙川江,楚雄人需要积蓄力量。</h3><h3>1993年6月,楚雄州、市人民政府召开了防洪抗灾会议,专题研究龙川江防洪问题。会议决定对龙川江楚雄城区段河道进行彻底治理,工程规划设计由楚雄市水利电力局委托楚雄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规划治理上起州蚕桑站,下至州木材检查站的河段,全长10.4公里。洪水设计标准为30年一遇,概算投资1.04亿元。会议认为:“龙川江城区河道治理势在必行,工程总体规划一次性完成,用5年时间自下而上分步分阶段进行。”会议决定:成立楚雄市龙川江指挥部,全部负责龙川江河道的治理工程。</h3><h3>1993年12月7日,第一期治理龙川江的工程在小河口加油站至谢家河木材检查站一段如火如荼展开,指挥长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工地上挖掘机声轰鸣,运土车辆来往穿梭,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经过一个冬季紧张的劳动,第一期治理工程于1994年4月底胜利竣工,完成投资851.14万元,治理河道2.2公里。</h3><h3>第二期治理工程于1996年1月开工,同年6月竣工。投资700.63万元,治理河道1.81公里。</h3><h3>第三期治理工程于1996年12月5日动工,1997年4月26日完工,完成投资603.82万元,治理河道1.7公里。第四期治理工程于1998年11月开工,1999年6月全部竣工,投资3370.12万元。这一期治理工程投资大,工期长,治理工程复杂。</h3><h3>2000年4月16日,治理龙川江的工程再次开始,这期工程于2001年3月28日完工,投资1317.53万元,完成主河堤建设工程1.8公里,附属排水侧沟4公里。</h3><h3>至此,历经7年持续不断的艰苦努力,龙川江楚雄市区河道治理工程全部竣工。至此,宽50米,长10.4公里的新河河道一改昔日喜怒无常的容颜,宛若玉带由西向东横贯楚雄市区——笔直、壮观、秀美……成为楚雄市一道亮丽的风景。至此,宽50米,长10.4公里的新河河道一改昔日喜怒无常的容颜,宛若玉带由西向东横贯楚雄市区——笔直、壮观、秀美……成为楚雄市一道亮丽的风景。</h3><h3>治理后的龙川江楚雄市区河段,其防洪能力由1990年10年一遇,提高到了30年一遇。</h3><h3>对于楚雄州的水利建设,一位老工程师对笔者说:“楚雄州解放后的水利开始于王文玉时期,那时干水利,物资匮乏,艰苦呀!靠人背马驮,搞了不少水利工程,死了不少人……那是第一阶段。”</h3><h3>“第二阶段,是70年代,这一阶段建成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44座,小(二)水库309座,坝塘5352个,增加蓄水总库容2.59亿立方,建成引水沟1890条。”</h3><h3>“第三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州大干了一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并狠抓了山区半山区以‘塘窖工程’为突破口的‘五小水利’(即小塘、小坝、小沟管、小泵站、小池窖)建设,让小水利发挥出大作用。”</h3><h3>“我们一代接一代的干,一届接一届地干,才有了今天楚雄州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沟河纵横,大小水库星罗棋布的局面。”</h3><h3>提到楚雄市区龙川江河道治理,老工程师对治理工程的深情溢于言表。“龙川江河道治理有困难,有阻力,就是不缺精神!能够修成现在的摸样不容易。但我现在还有遗憾,要是当时胆子大一点,眼界宽一点,把河道修宽一点,修成100米,成为景观,对楚雄市的温度和空气湿度有影响,那就好了。”<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 <h3>如此担当,如此反思,如此情真意切,让人发聋振聩。</h3><h3>楚雄市的发展变迁与龙川江的治理有着紧密联系,治理龙川江的历程正是楚雄市获得大发展的过程。龙川江,见证着楚雄市的成长壮大;楚雄市,经历着龙川江一次次的旧貌换新颜。而对于龙川江的治理,对于楚雄市的发展变迁,如今上点年纪的楚雄市民有着深深的记忆。</h3><h3>在楚雄市建市25周年之际,有关部门曾邀请我写了一篇有关龙川江的短文,这是我对母亲河龙川江的感受和记忆,或许是多数像我一样的楚雄市民的感受和记忆。 在高原,有许多的淡水湖泊,谓之海,甚至是很小的湖泊。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楚雄,有许多的河流,谓之江,甚至是很小的河流。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为何要如此称谓,我不知道。求教于人,亦不明白。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从西向东流经楚雄市的龙川江,就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在常人看来,云水不怒,波浪不惊,哪有群龙聚汇,滔滔滚滚的江模样。但世世代代的楚雄人,就把这样一条缓缓潺潺的小河流,叫做龙川江了。既然如此称谓,就该有其缘由,有其道理的吧。 初识龙川江,那是1979年初秋时节,我从姚安乘车到昆明求学的路上,车出南华不久,就见一条小河时隐时现,若即若离地伴车而行。天下着小雨,小河里红红的浪花一晃一闪的,像是倒流着向车后退去。小河的河床极不规则,有时很宽,有时极窄。河边上,河道里,不时有三丛五丛芦苇,或一棵两棵苍老的垂柳出现在车窗外。一条自由散漫,自然主义的河流陪伴着我乘的车在求学的路上,渐渐远离了家乡。因是第一次出远门,我对车窗外的景色充满着好奇、兴奋。但同时我的心里也有丝丝忐忑不安,必竟我去的地方是陌生的地方,虚空未知的地方。我激动着,也心悬着。车至楚雄,乘客们下车吃饭,餐桌上,我听见有人说沿途那条小河叫龙川江。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或是那人弄错了,那么一条小河怎么能称“江”呢?那时的我,虽然还未见过江。但从长辈口中,从书本上,我已对江有所认识,江在我心中,不知不觉已固有定位:所谓江,那是伟大的河流,惊心动魄的河流;那是在几公里之外就能听到龙腾虎跃的河流,至少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河流。 但龙川江并不因我的怀疑而不称龙川江。 后来,偶然地我成了地道的楚雄市的市民。终日与龙川江相伴,我对龙川江不断有了认识,也见证了龙川江在一断时间里的变迁。 龙川江有点江的模样,那是每年的夏天和秋天,要是阴雨三日,平时瘦弱温顺的河流就变得喧闹起来,水平两岸,红浪滚滚。如果突降大雨或暴雨,暴涨的江水就像奔腾的野马,翻腾咆哮着漫过江堤,把大半个楚雄坝子变为滔滔汪洋。肆虐的江水,淹了田畴,毁了庄户。每到雨季,楚雄市就要组织动员起强大的人力物力抗洪抢险。那时的楚雄,最大最宏伟最有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人民商场,商场以北以东就是广袤的农田。为了治理龙川江,根治水患,1974年,楚雄市民对龙川江进行了改道治理,从三家塘到小河口新开挖了笔直的江道,并在废弃的旧江道上,建造了水子变为滔滔汪洋。肆虐的江水,淹了田畴,毁了庄户。每到雨季,楚雄市就要组织动员起强大的人力物力抗洪抢险。那时的楚雄,最大最宏伟最有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人民商场,商场以北以东就是广袤的农田。为了治理龙川江,根治水患,1974年,楚雄市民对龙川江进行了改道治理,从三家塘到小河口新开挖了笔直的江道,并在废弃的旧江道上,建造了水榭环绕,亭台楼阁交相辉映的龙江公园。现在到龙江公园泛舟休闲的青年人,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那是千年万年的龙川江故道了。改道后的龙川江,虽然直了宽了,洪涝灾害减弱了,但三年两载,野性未泯的江总要闹一闹。最难忘的是1986年,连日的大雨后,龙吟虎啸的龙川江,在中大街就能听到。江堤告急,江桥告急,整个楚雄市告急,成百上千的楚雄市民,日夜巡护在江堤上。部队调来工兵,炸药在手,时刻准备着,只待一声令下,立即炸毁阻碍江流的桥梁。那是一些揪心的日子,也是一些惊心动魄的日子。我亲历了那些日子后,认知了龙川江何谓江的缘故。 龙川江,楚雄市的母亲河;龙川江,一条桀骜坚韧、风格独具的大河。九十年代,为把龙川江的防洪能力提高到三十年一遇,楚雄市民对龙川江又进行了拓宽、掘深、加固治理。这次治理,曾组织了几次万人劳动大汇战,在楚雄的机关、厂矿、学校、武警部队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参加会战,我也随单位的几位同事一起参战其中。那真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会战场面,整个龙川江人潮涌动,汽车、挖掘机轰鸣。龙川江变成了人流的江,沸腾的江。让我最难忘的是那些年轻的战士,哪里有艰难险阻,哪里就有他们。他们一队队一排排在齐胯齐腰的江水里,扛着泥袋沙袋奔忙着,汗水泥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裤。正值冬季,远远就能看见热气在他们身上头发上袅袅升腾……十几年过去了,每当我走在如画的江堤上,那壮丽的劳动汇战场面会情不自禁地从记忆的深处印现出来,让我亢奋不已。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如今的龙川江,已是一江清水,两岸芬芳,高楼林立,绿荫掩映,成为楚雄人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如遇节日,人们会在江里放河灯,到岸边观赏龙舟竞赛。而昔日龙川江的治理者,有的已霜染两鬓,正三三两两伫立岸边,恬然垂钓。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记忆的龙川江,相对于有久远历史的龙川江,不过是短暂的瞬间,可就在这短暂的瞬间,楚雄市已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仅市区人口就从一两万增长到了数十万,城市区域也扩展了数倍。而我记下的龙川江,不过是回望楚雄市的一个小孔。我期冀人们通过这个小孔,能看见楚雄市近几十年来发展变迁的缩影。这是我的希望,但又不是这篇小文能够承载的。 对母亲的记忆,对河流的记忆,也许是人类最亲切最复杂的记忆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龙川江,与楚雄人血脉相连。世界上有哪个儿女的血液里没有母亲的血液流淌呢?!</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龙川江流域的河道治理和水利配套工程,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流域内一些中小型水库的建设和河道的治理,一些有识之士已在酝酿在龙川江干流上修建一座大型水库的构想。这一大胆超前的构想,在当时,有些惊世骇俗。</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干旱少雨的滇中楚雄,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河道治理和水库建设有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旱灾水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是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随着楚雄市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城市缺水已日益显现。一个缺水的城市,谈何生机活力,谈何持续发展。的增加,工业的发展,城市缺水已日益显现。 一个缺水的城市,谈何生机活力,谈何持续发展。</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中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楚雄是一个贫水的地区,鹿城是一个贫水的鹿城。但贫水贫到什么程度?一直以来鲜为人知。</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居住的美丽地球拥有高达13.8亿立方公里的水,但这些水量的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淡水只占地球水的2℅,而这2℅的淡水不能全为人类所用,它的88℅凝固在地球的两极的冰川和冻土中,剩下的12℅淡水才可被人类应用,其中大部分为地下水,只有开采后才能利用,河流湖泊中可直接应用的水量只占淡水总量的0.04℅。</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现在地球上已聚集了60多亿人,而且人口还在不断地增长。据科学测定,地球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人数为5亿。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人与资源,人与水的矛盾日益尖锐。联合国曾有人在20世纪70年代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是石油危机之后的危机,人类在20世纪为石油而战,21世纪将为水而战。目前,全球约10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超过24亿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人因缺乏水和卫生设备而患病死亡,这些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水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制约因素。</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但世界用水量还在逐年增长,现在大约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即每20年左右增长一倍。而有的地区和城市,其用水量的增长远远高于每年5℅的递增速度。</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相当于美国的1/4,日本的1/2,加拿大的1/4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现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严重的供水不足,全国城市缺水总量约为60亿立方米。如果加上工农业的缺水数,中国年缺水量约为400亿立方米。这么大的缺数从哪里找补?只有无限制地超采地下水,在北方的某些地区,地下水也已采得接近枯竭,100多米深的井已无水可抽。再就是南水北调,但又有多少南水可以北调呢?江河日益枯萎,不枯萎的已被污染或正在被污染。</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云南在中国是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人均占有量约为5000立方米。但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均占有量还低于全国人均水平。有的地方不珍惜用水,浪费污染严重。云南已有三分之一的主要河流被不同程度地污染。昆明人守着滇池找水喝。上世纪末,昆明市投资39.41亿元(部分资金通过日元贷款),经过十年努力,从昆明北部138公里的云龙水库引掌鸠河水到昆明,以解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这项工程搬迁农村移民11756人,建成97.72公里的输水线,又为昆明市新增了60万吨/日供水。但这项耗资巨大的三分之一的主要河流被不同程度地污染。昆明人守着滇池找水喝。上世纪末,昆明市投资39.41亿元(部分资金通过日元贷款),经过十年努力,从昆明北部138公里的云龙水库引掌鸠河水到昆明,以解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这项工程搬迁农村移民11756人,建成97.72公里的输水线,又为昆明市新增了60万吨/日供水。但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也只能解决昆明市2020年以前的用水,2020年以后,昆明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新的水源又将向何处寻引呢?</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再把目光收回到干旱少雨的滇中楚雄,这里年均降雨量比全省少408毫米,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的3.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38立方米。联合国审议人与水资源的短缺标准为:人均水量占有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国家,人均水量不是1000立方米就是严重缺水国,人均等于或小于500立方米,为生存极限缺水。</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联合国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标准若低于2000立方米,说明水资源已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楚雄州已远远低于这一标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楚雄境内虽有元江、金沙江穿流而过,但很难开发利用。长期以来,我们只能望江兴叹。对于楚雄水资源的短缺,一些业内人士和领导心急如焚,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事不关己,漠然处之。或许他们不知道,也不屑于知道。在楚雄,我很少听到有人谈到水资源的问题,总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楚雄的大街小巷,我常常看见水管漏水没有人管,房顶太阳能或水管渗漏无人修,冲厕所,城市绿化,景观用水年年月月用的大多数是饮用水(世界上那些发达的富水国家几乎全部使用回收的再生水),许多家庭做饭洗菜、洗衣服就让水管哗哗地流淌着,一点也不心疼!</span></h3> <p>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据测定,一小时可集2.6公斤,一日可集62.4公斤水,足以供给一个人的生活所需。而那些哗哗不断的“跑水”,一小时即跑掉670公斤水,一个月可跑掉500吨水。因管道修缮管理的缺位,我们的城市管道到处存在着跑,冒、滴、漏的现象,根据统计,仅这一现象每年要耗掉城市全部用水量的15℅,但我们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p><p>我们有多少人能够认识到:水属于资源中最珍贵的资源。</p><p>以色列人惜水贵如油,他们买一瓶水的钱能买10升汽油,4瓶牛奶。而我们却在一条河一条江地污染。龙川江水,因污染早已不能饮用,现在楚雄市的生活用水是花巨资从团山、九龙甸、西静河等水库引来的,挤占的是业已紧张的农业用水。</p><p>如果我们不爱惜水,不保护水,不节约用水,我们修筑再多的水库也难满足我们的需要。</p><p>为此,我要呼吁每个人:爱惜水,珍惜水,节约用水!爱惜水就是爱惜我们自己,珍惜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哪一天我们没有了洁净的水喝,我们将失去干净的环境,我们将失去健康的生命。</p><p>1949年,楚雄解放,那时的楚雄城区不过是个弹丸小城镇,人口不足一万,城区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城内有井400多眼,居民饮用井水。1961年1月,引漂白凹泉水入城,建储水池4个,供补县党政机关、军分区、茶馆及部分居民饮用。后因漂白凹泉水减少,不再引入城内,城区用水皆用井水。</p><p>1971年,城区人口增至3万多,生活和工业用水增加,引尹家嘴水库的水供给城区。1984年,城市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尹家嘴水库已不能满足城区供水需求,遂在城西韩家坟建提水站一座,提龙川江水入尹家嘴水库补给。1984年至1988年,楚雄市每年都在新建或扩建水厂,不断加大对城区的供水量。</p><p>1989年,投资2150万元从城西北40公里处的九龙甸引水入城。</p><p>1992年,龙川江北19平方公里范围批准为楚雄经济开发区,为解决开发区供水,投资650万元,架设管道3公里建成永安自来水厂,从团山水库引水供龙川江以北城区的生活和工业用水。</p><p>2000年,位于紫溪山北麓的西静河水库建成后,又从西静河水库通过沟渠和管道将库水引入观音山水厂,为楚雄城区日供水4万立方米。</p><p>2009年,楚雄市人口已涨到50多万,城区人口从1949年的不足一万增至30多万,城市面积从1949年的4平方公里扩展到30多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楚雄市的人口和区域还将迅猛增长。历届楚雄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广大的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为楚雄市的发展所需之水,一代又一代做着艰辛的努力。他们所付出的智慧和劳动,普通市民鲜为人知。</p><p>1992年8月20日,楚雄州水电局邀请州、市有关领导和部分水利专家召开“为楚雄市经济发展提供水源保证规划讨论会”,会上气氛热烈,专家和领导纷纷发言,提出在楚雄市区龙川江上游修建青山嘴大(二)型水库,并建议以楚雄市为主开展规划工作。会后,楚雄州水电局将会议纪要以文件的形式上报州人民政府批转实施。同年10月7日,州人民政府发文批转了讨论会的会议纪要,要求认真组织,科学论证实施。楚雄市委接到批转文件后,迅速委托云南省水利水电设计院编制完成了《长江流域缺水城市云南省楚雄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上报州政府,等待批复。</p><p>1993年12月,楚雄州人民政府在对《长江流域缺水城市云南省楚雄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批复中,同意在楚雄市区龙川江上游干流上新建青山嘴水库,以解决楚雄市发展中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城区及沿河两岸的防洪能力,同时也为楚雄市、元谋县提供部分农业灌溉用水。</p><p>至此,楚雄州史无前例的修建大(二)型水库的序幕徐徐拉开。</p><p>大河奔流,不舍昼夜。彝州水电人不舍昼夜的工作,像接力赛跑。</p><p>项目论证,审批、立项。</p><p>跑昆明,跑北京,协调联络,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p><p>在州人民政府决定新建青山嘴水库不久,青山嘴大(二)型水库建设工程项目被水利部确定为《长江流域(云南部分)防洪规划》和《“十五”期间全国大型水库建设规划》中的重点水利工程,以及云南省“润滇”工程规划中的大型水库之一。</p><p>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一位老职工说:“现在回过头去看,九十年代初提出投资几个亿修建青山嘴水库,构想大胆,意识超前,充分显示了州委、州人民政府及水利人的远见卓识,为楚雄州今后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重要意义,正在日益显现,也将不断被人们认识。”</p><p>1999年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把修建青山嘴水库纳入重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州长任组长的“楚雄州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办公室,成立专门工作队伍。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2003年6月,州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关于建设大型水库的有关要求,成立了“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为项目法人。</p><p>组织工作机构的规范,有力地推动了青山嘴水库各项前期工作紧张有序进行。</p><p>2000年1月,州水电局委托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承担了青山嘴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p><p>2001年4月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后,报经省水利厅、省发改委初审后上报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经水利部水规总院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现实评估、审查。</p><p>2003年5月,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青山嘴水库项目建议书。会上,温家宝总理对水库的地质情况非常关心,详细询问了库区的地质及地震资料参数。2001年1月15日,楚雄姚安发生6.5级地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到灾区视察,看望和慰问受灾群众。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惨重损失,总理还记忆犹新。水库建成后,那是楚雄人头顶着的一盆水呀!温总理嘱咐要科学论证,精心准备,精心施工。头上顶着一盆水,谁不怕呀?</p><p>项目建议书国务院审议通过后,国家发改委通知批准立项。</p><p>2003年5月至6月上旬,楚雄州水利局受州人民政府委托与设计部门就初步设计和技施设计进行多回合谈判、协商,并达成共识。6月21日,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与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签订了水库初步设计和技施设计合同。</p><p>2003年7月,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9月12日至18日,水利部水规总院专家现场审查通过可研报告;9月20日至23日,中咨公司专家又到楚雄现场对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和筑坝防渗土料”进行专题咨询,提出了咨询意见。2004年7月13日至17日,中资公司专家组在昆明对青山嘴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在此期间,省地震局对水库《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作了批复,水库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工程建设用地预审报告分别经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审查通过。</p><p>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对青山嘴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了批复。</p><p>2005年12月,省水利厅向水利部上报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6年2月13日至17日,水利部水规总院专家到楚雄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查,设计单位按审查意见对设计报告作了修改完善后报水利部审批。受国家发改委委托,2006年10月12日至16日,国家项目投资评审中心到现场进行了初步设计概算评审。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核定了概算总投资。2007年1月22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获水利部批准,批准概算总投资为72585万元。1月31日,水利部批准了工程开工报告。水利建设工期为三年,计划于2007年开工,到2009年完工。</p><p>如果从2000年1月编制项目建议书开始计时,楚雄人用了7年的时间完成了立项、可研、初设三个阶段的审批工作。</p><p>如果从1992年“楚雄州水利专家讨论会”提出修建青山嘴水库开始计时,楚雄人用了15年的时间完成了建设大(二)型青山嘴水库的萌孕过程。无论是7年或是15年,修建青山嘴水库的萌孕过程都太漫长了,多少人为之呕心沥血,历尽艰辛,早生华发。</p><p>但无论是7年或是15年,修建青山嘴水库的萌孕过程与省内的同类型的工程相比,其立项、设计、审批速度都为最快的一个项目。</p><p> 青山嘴水库是楚雄州历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云南省“润滇”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2006年国家确定的西部大开发12个重点工程项目中的唯一一个水利青山嘴水库是楚雄州历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云南省“润滇”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2006年国家确定的西部大开发12个重点工程项目中的唯一一个水利项目。自项目规划设计以来,历届领导、水利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智慧,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矫勇、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总局总工程师沈凤生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罗正富、黄炳生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多次到青山嘴水库库区和坝址考察调研。历届州委、州人民政府多次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在项目的报批过程中,州委、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以及来自北京任职的副州长、州长助理,前前后后上昆明,反反复复到北京,耐心细致汇报,各方面协调,以科学的方案和真诚的敬业精神争取项目的审批。</p><p>与此同时,作为职能部门的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州水利局、发改委、国土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也日以继夜地超常规运作。项目建议书一上报,接着就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刚完成,又马上转入初步设计报告和开工前的各项工作准备。职能部门卓越高效的工作,相继高标准地完成了浩繁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工程环境影响报告,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报告,矿产压覆评价报告,水库淹没区文物考古调查勘测报告等资料的编制上报;完成了广大铁路,320国道,楚大高速公路等专项设施的防护改造设计;编制了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报告等。</p><p>采访期间,老局长赵保荣带领笔者到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档案室,当我翻阅几十公斤的“报告”,“方案设计”材料,面对准确、慎密、科学的一组组数据,一个个设计方案时,我的钦佩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每一组数据,每一个设计方案,每一份报告,都凝聚着多少人的辛勤劳动。为编制这些精确、科学的“材料”,多少人的足迹遍布库区的每个角落,多少人的汗水洒遍库区的山山水水。</p><p>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延荣科说:“为了青山嘴水库项目的申报、论证、立项和审批,为了青山嘴水库早日开工,我们多少人甘与水利写春秋,无怨无悔!”</p><p><br></p><p>(长篇报告文学《楚雄出平湖》约十六万字,此处所选是一二章的部份文字,已在《金沙江文艺》刋载)</p> <h3>作者简介:</h3><h3> 张学康,云南姚安人。曾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和鲁迅文学院。写小说、诗歌、散文,也写评论和编志书。有小说在《人民文学》《小说家》等刋发表,有专著10余种出版发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