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我,留下我一望无际唱着歌,还有身边这条黄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高亢豪放的这首歌引发了中国歌坛西北风大流行。从那时起,对于孕育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黄河母亲和黄土高原就成了无数人心心念念的地方!</h3><h3>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鸦金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海拔1000多米以上。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的厚度在50一80米之间,黄土高原的地质疏松,植被较少,气候干旱,再加上受季风的影响,当地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降水集中时的暴雨使大量的泥沙被冲积,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了现在高原上千沟万壑的景象。</h3><h3> 四月底,我和朋友们踏上了晋陕之旅,沿着吕粱山脉,我们一路走,一路感受着浓郁的黄土风情。我们参观了地处黄土高原的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一一碛(念汽)口古镇,李家山,西湾村,悬空村,行进在它们中间,仿佛踏进了历史的空间。这些名镇名村大多己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现在开发成供人们旅游的景点,但它们的存在依然在向人们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和它们见证过的历史。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黄土山峁,沟沟峁岇,山山梁梁都记录着岁月的苍桑……!</h3> <h3>黄土高原风貌</h3> <h3>绿油油的是刚发新芽的枣树,贫脊的黄土高原上只适合枣树的生长,这也是山西大枣闻名的缘故吧!</h3> <h3>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一碛口古镇</h3><h3><br></h3><h3> 碛口古镇位于临县城南50公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边。古镇和周边李家山,西湾村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为2006年“世界百大纪念性建筑"。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成为北方商贸重镇,它也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它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的枢纽,古镇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碛口这个弹丸之地的赫赫名声,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古时的碛口还是兵事要冲之地,因此,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现镇内还有数量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货栈,票号,当铺,还有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古镇至今还有质朴的居民生活在这儿,所以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抗战期间,碛口是华北通往延安的主要运输口岸。1948年3月,毛泽东东渡黄河,夜宿于碛口寨子山村,后转西柏坡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如今,古时的繁华己随黄河之水奔流而逝,但历史还在,意境还在……!</h3> <h3>夕阳下的碛口古码头</h3> <h3>山西醋闻名全国</h3> <h3>当年晋商乔致镛的《大德通钱庄》</h3> <h3>十兄弟组成的《十义镖局》</h3> <h3>古镇山上的黑龙庙</h3> <h3>这句话是否是商人们的古训?</h3> <h3>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一李家山</h3><h3> 李家山村,位于山西临县碛口古镇南面五华里处。它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却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它是著名画家吳冠中先生一生中三大发现之一,吳冠中先生评价“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h3><h3> 相传李家山最早是因有李姓人家在此开荒落户,故取名李家山。李家山最有名的是有东西两大财主,东财主李登祥人称祥财主,在碛口开"德合店"和“万盛店“,西财主李德峰在碛口开"三和厚",两家财路亨通,日进斗银,发达后互相攀比在村中盖房,东财主家建在凤身上,西财主家建在凤右翼上,凤的左翼是旧村。他们在几百米约40度的高山坡地上,精心设计,依山就势,高下叠置从沟到顶盖房。</h3><h3> 其造型不同,风格殊异。现在还有400多孔窑洞。李家山的民居形态在8种以上,旧村中独门独窗的土窑洞还有人住着,有点原始穴居的感觉,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的窑洞占大多数,李家山的四合院窑洞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但无论是穴居的土窑洞,还是豪华的清代建筑群,无不附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正如专家们说的,这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它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h3><h3> </h3> <h3>李家山外貌</h3> <h3>李家山上最好的视野,从这里可以看到黄河</h3> <h3>你家的屋顶就是我家的院子</h3> <h3>李家山村中的路都是上上下下的</h3> <h3>李家山的风光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到此采风</h3> <h3>山西人的门帘上少不了“家和万事兴"这几个字</h3> <h3>风格不同的窑洞</h3> <h3>整修中的四合院窑洞曾作为电影拍摄的外景地</h3> <h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一西湾村</h3><h3> 西湾村位于碛口古镇北1公里处。西湾是碛口商贸经济辐射产生的生活和仓储型村落,是当时碛口巨商陈氏家族的生活区。村落民居以明清建筑为主,选址较为讲究,座西向东南,背山面水,避风向阳,总面积3万多平方。</h3><h3> 村落里40多处宅院由2米多高的院墙全部封闭起来,形成城堡式的空间,村内横三条街,竖五条巷,把全村的院落有序地串联起来。西湾民居的风格是每一房的屋顶是上一层的院子,每一个院子都有小门相通,进入一个院子就可以通过院与院之间的小门进入另一户人家,走进一院即可走遍全村。</h3><h3> 西湾的建筑群整体依山而建,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村落里处处流淌着文化,大门,垂花门,照壁,厅堂上的木雕,砖雕,石雕独具匠心,做工精细,飞禽走兽形象栩栩如生,令人叹服!</h3><h3> 解放战争期间,晋绥纺织厂建在西湾村,当时属晋绥边区直管,部队性质,纺织厂所产的"双狮“牌土布是当时的名牌产品。</h3> <h3>全国著名的文物专家罗哲文题写的村名</h3> <h3>进入院子要收费,每人2元,虽是一院通村,但另一院子也有人守着收费哦!</h3> <h3>不愧为边区人民</h3> <h3>村中的巷子</h3> <h3>精美的木雕</h3> <h3>依山而建的房子</h3> <h3>有意思,红枣灯茏!</h3> <h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一悬空村</h3><h3> </h3> <h3> 在山西宁武县的大山中,有一座整体都悬在空中的村庄,它背倚悬崖,面临深渊,房屋全部建在海拔2300米的峭壁上,村子叫王化沟村。据记载,悬空村形成于明末清初,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宁武关后,长驱直入杀到北京城,崇祯皇帝的四子落荒逃到宁武清真山普应寺避难,其随从人员在距寺庙不远的悬崖峭壁上搭棚建屋住下来,暗中保护着四皇子,几年后四皇子抑郁而死,这些人接受王朝的教化,归顺了清朝,并把居住的地方定名为王化沟村,因村内的房屋因崖就势挂在半山腰上,现在人又把它叫“悬空村"。</h3><h3> " 悬空村" 村里唯一的主干道就是在悬崖上用桩一根根辅起来的,路面很窄如同古代的栈道,让人担心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这里虽地势险要,但景色清新脱俗,置身其中远眺峡谷,绵延百里的云海附着万倾苍翠的松涛,从山脚下抬头仰望,整个村庄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村民们放养的羊群随意地拴在半山腰,就像天上的云朵,好一个“天上人家“的山野幽居图!</h3> <h3>悬崖上的村庄</h3> <h3>挂在半山腰的村庄</h3> <h3>尚未完全溶化的冰块像人工雕刻的美景</h3> <h3>这几位团友都是山西籍的哦!</h3> <h3>饮马池的标识己告诉我们它的历史</h3> <h3>村中唯一的原木栈道</h3> <h3>当地人也有生意头脑了</h3> <h3>我在你镜头下,你在我镜头中</h3> <h3>这么大的老榆树,有年代感了</h3> <h3>喜欢这自然堆砌的石阶和围墙,置身其中让人有种时光倒流的感受……!</h3> <h3>近年来,山西省正在极力打造旅游资源。短短几天的黄土高原之旅,虽然仅仅是浮光掠影式的游览,但在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我们却感受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熣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人文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我们有理由相信山西会把这个资源做得更好更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