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按照《秦州区教研室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本学期的东片联校教研活动在建三小学开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数学教研组提交了以下活动方案并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与肯定。</h3> <h3> 建三小学吴亮老师执教的是《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运算》,这节课吴老师设计闯关练习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让学生先猜测,再验证,从而得到这些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本节课始终遵循着猜测——验证——应用的教学主线,使学生始终亲身体验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吴老师精心设计了富有层次性的练习,在简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了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感悟,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使学生能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而务实。</h3> <h3> 公园小学杜三强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入简洁明快,一般来说,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达成度与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直接相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两位数乘一位数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一个因数由一位数变成了两位数,由此,杜老师设计安排了复习活动,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口算、笔算的知识和经验。这里特别突出了笔算,既指定学生板演,又要求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算一算、写一写、说一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既与学生共同检查竖式中每一步的结果,又请学生回忆交流“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认知,创造了良好的认知状态。尤其后面的练习的设计,以“我是小神算”“我来当小判官”“敢来挑战吗”为题,层层递进,训练有效。</h3> <h3> 建二小学马文静老师执教的《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大胆利用导学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获得这一基点,追求学生的学习获得。学生根据课前导学内容提出问题、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生成的过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与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马老师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通过练习,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h3> <h3> 第二个环节是各校代表就课论课对三节课根据课前关注点进行评议。精彩纷呈的课堂,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思维训练,完善学生的数学表达,丰富数学课的内涵。评课老师的每一次点评都很全面,对课例的优缺点一针见血,提出的建议贴近实际,有很强的指导性。各位评课教师态度中肯,都能切中要害,点评到位。</h3> <h3> 研讨的第三个环节,是各个学校代表根据提前抽取的主题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绘制思维导图,然后由一个代表展示交流,这一环节将本次教研活动推向了高潮,教研氛围浓厚。</h3> <h3> 秦州区教研室洪主任参加了我们的研讨会,鼓励我们搞教研既要求真务实又要大胆创新,还要把这种教研模式在全区推广。希望各个教研组要对年轻教师的课多加研磨,我们要做一个大气的小学数学教师,不光做人要大气,更要练就大气的课堂,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要讲实效性,从课前导入到新知探究再到拓展练习,每一步都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要使数学课堂简洁而明快。洪主任对这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领导的赞扬让我们倍感荣幸,信心倍增!教研之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在教研之路上不断进取,勇敢前行,走出一条阳光大道!</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编辑:杜丽芳</h3><h3>摄影:马玉玲</h3><h3>审核:窦孟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