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今年是对越自卫还击胜利40周年,作为一名参战老兵,每当想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都希望有那么一天,重返昔日的战场,去感受当年的战争场景,去追寻那战争足迹,去缅怀为祖国牺牲的战友。</h1><h1>2019年5月13日至5月17日,在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曾旭棠战友组织下,361团2营炮连欧映忠、曾旭棠、杨燕光、滕文忠、曾向雄、黄玉球、林明德、欧阳带明、翟润秋、许小明、刘殿青等10多位参战老兵,361团1营炮连战时连长莫寿宏,361团8连参战老兵梁惠平,362团参战老兵李顺洪,363团1营2连参战老兵朱永葵,以及烈士亲属和军嫂共25人,经广西海外旅行社组团,于5月13日上午在战时361团作训参谋吴子贤的带领下,经广西凭祥口岸出境,实现了圆梦之旅。</h1><h1>今次重返40年前对越作战的越南高平战场,重走了当年我们的穿插路段,同时还乘坐旅游中巴穿越了当年122师攻打的朔江县城,仿佛听到了当年的枪炮声、坦克的轰呜声、战场的撕杀声。今次战地之行,我们还拜祭了当年为祖国牺牲的烈士,感慨万分,收获满满,了却了40年来魂牵梦绕的心愿。</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念井集结】</h1><h1>今次重走战地之路,要把第121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和地点交待清楚,我们还是从念井这个地方说起吧。1979年2月17日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按原广州军区前指和41军的战役计划,第121师担负战役的穿插任务,要于总攻开始后从广西那坡县念井地区出境,突破边境当面越南通农县莫隆地区的越军防线,以3个轻装步兵团沿莫隆、通农、宗梅、黄得一线前进,向省会高平市以西的班庄、董赛、809、841高地迅猛穿插。规定要在战斗打响后12小时内穿插到位,首先歼灭班庄地区的越军852团,切断西去原平的3号B公路。尔后以一部兵力抢占有利地形,构成对内对外正面,阻止高平之敌西逃与原平之敌东援;师主力迅速向扣屯、高平方向发展进攻,打通与向河安、扣屯穿插的第123师的联系,阻击高平之敌南逃和太原之敌北援,并会同友邻南集团第42军完成对高平地区越军的围歼。</h1><h1>第121师长期担任军战备值班师,平时训练要好于一般的部队,该师于1978年11月份已开赴边境进行战前训练。受领任务时,第121师辖步兵361团、362团、363团和师炮兵团,全师参战共12207人。另外还加强了军坦克2营、广州军区水陆坦克5连、军炮兵团122加农炮营、第123师107火箭炮营(欠1个连)、工兵第13团1、9连(各欠1个排),并配属3200余名随军民工担负火线运输。战时第121师的主要领导为:师长郑文水、政委周开源、副师长王凤春、李德瑞、李培江、孙学文、杨均和、彭富信、姜洪年、于俊久,副政委丁文奎、冯志功、孔庆仕、李作章、宋永林、孙胜佐、王仕诚,参谋长张朴岳,副参谋长宋传家、王守城,政治部主任孙甫,副主任王子富,单琦,后勤部长李华成等人。受军前指派遣,第41军副军长毛余和政治部副主任宋子佩加强到第121师协助实施组织指挥。</h1><h1>1979年2月13日开始,第121师接到广州军区前指命令,各个部队从边境驻地秘密向广西那坡念井地区集结,于2月16日晚23时前集结完毕,121师各部在念井地区的118号界碑,119号界碑,120号界碑121界碑一线占领了进攻出发阵地。大战前夜,各兵种、各部队圴在紧张有序地做好进攻的最后准备。2月17日凌晨4时30分,整条边境线上一排排炮火射向了越军阵地,炮火整整持续了30分钟,打得地动山摇,天空透红,对越自卫还击战总攻开始了。121师各部按受领的任务从各个方向向越南高平实行纵深穿插。</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合围高平示意图</h1> <h1>下图:630号界碑,就是当年的118号界碑。注:1999年12月30日,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与越南副总理兼外长阮孟琴在越南首都河内签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标志着中越两国陆上国界全面划定。2001年,原来在念井边界的118号界碑,经中越双方重新勘定竖立了630号界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庚雷穿插受阻】</h1><h1>今年5月14日上午,我们一行来到了通农县庚雷村,这里的山依旧没有变,山还是高山,山势还是那么的险峻。唯一改变的就是庚雷村的房子,以前的吊脚楼不见了,村庄建起了几幢楼房和砖瓦房,村中还建有一所小学,一条村道弯弯曲曲穿越了整个山谷。山谷里比较平整的土地,越南百姓都种上水稻,绿油油的一片。远看庚雷的山峦,峰顶被大雾缭绕,环境十分优美安静。</h1><h1>当年2月17日凌晨2时30分左右,361团在团长时光银、政委马安荣和加强指挥的军政治部副主任宋子佩、副师长彭富信、师副政委王仕诚率领下出发,由于行进路线沟深林密,崎岖难走,在山林里绕来绕去,4个小时只走了3公里,严重耽误了时间。折腾到17时早上8时许,361团才从118号界碑东侧出境。在继续沿一条袋形山谷向南穿插时,因谷中水沟狭窄难行,前进速度非常缓慢,带路的123师侦察大队脱离了361团前面走了。9时30分,361团前卫3营在庚雷山垭口遭到了越军阻击,三营教导员王崇杰负伤,有的战士牺牲,敌人火力十分猛,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了节省时间迅速穿插,经通过电台向师基指请示后,全团绕路避战折而向西前进,由一营为前卫翻越了庚雷大山后,361团于17日下午14时才上了通往通农的简易公路,在通往通农的公路中又和123师乘坐坦克的部队交集在一起,向通农县城挻进。回想当年这个场景,画面十分壮观。</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为中国边境118号界碑方向</h1> <h1>下图:361团从118号界碑向庚雷村方向穿插时,所走的山间小路。</h1> <h1>下图:前方就是庚雷村的山垭口</h1> <h1>下图:361团受阻后向西翻越大山的地方</h1> <h1>下图:庚雷村卫星图像</h1> <h1>下图:361团在2月17日下午,从这个山垭口下简易公路。</h1> <h1>下图:我们今次乘坐中巴经过了莫隆边防屯。越南导导游阿强进入边防屯打卡备案。</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1979年2月17日下午14时左右,361团官兵从博让山垭口下到了简易公路,与坦克汇合。</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这个村是博让村,公路两边建了房子,四十年前我们从山上下到公路,记忆中是没有村庄,这个村可能是战后才建的,村庄有个指示牌,标明到通农县城是24公里。</h1><p class="ql-block"><br></p> <h1>重走战地视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19号界碑】</h1><h1>5月14日走完了庚雷的战场路线,越南导游阿强说,最近得到越方批准,可以到119号界碑处参观。从博让到119号界碑也是几公里路程,越南的道路非常难走,中巴在峡谷山路中穿行,已惊险又兴奋。不久我们来到了119号界碑越南一侧,到了边防站,阿强进去找他们的负责人通报了一声,越南边防人员热情打开栏杆让我们通过。我们来到了119号界碑处,界碑在2001年经中越双方勘定竖立了626号界碑。往北是中国边防站,路中间用水泥桩栏着,不准车辆通行,听导游阿强说,这里的双方边民可持边民证通行过关,进行赶集式的边贸活动。</h1><h1>当年2月17日凌晨,对越自卫还击打响后,121师由362团在莫隆打开口子,突破莫隆地区的越军防线,尔后师主力分多路出境,多路发起穿插。为了加快穿插速度,由41军组织工兵及部分步兵、民兵抢修念井边境119号界碑至莫隆的5公里急造公路,保障炮兵、装甲兵和轮式车辆由此出境。当年越南人认为我军重装部队一定不可能走这条路线,但我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我军坦克和炮兵就是从119号界碑直插高平通农县城。</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626号界碑就是当年的119号界碑,在2001年中越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在119号界碑处重新勘定竖立了626号界碑。</h1> <h1>下图:为中国边防站,在119号界碑前竖立了水泥桩,不准车辆通行。</h1> <h1>下图:前面是越南边防站,当年我军的坦克和炮兵重装备部队是从这条急造公路向通农县城穿插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越北通农县城】</h1><h1>高平通农县是当年我们穿插部队进入越南境内经过的第一个县,号称一个县,其实不如中国一个乡镇的规模,当年一条街道,两边都是简易的木板房,最好的建筑是县政府和邮局、医院也只是两层砖瓦结构房屋。2月18日晨早,我们361团穿插到通农县城,看见县城四周硝烟四起,街道旁边还有被打坏的坦克,远不远处还会传来枪声,真正感受了战争的气氛。据说363团乘坐坦克天亮前把通农县城攻占了,师前指也已到达了县城,在通农越来越多部队穿插到这里,然后又从通农县城向各预定目标继续分路穿插。</h1><h1>今年5月14日下午1点多,我们来到了通农县城吃午饭,刚好饭店有人摆婚宴,热闹非凡。如今的通农一切都变了,一条直街几条横街,两边都是商铺,街道显得破旧凌乱。通农县城唯一可见的是那棵大榕树还在,而且还是在县城街道的中间处。越南人称木棉树为鬼树,大榕树为神树,因对大榕树敬畏有加,平时都摆了不少的贡品。我们来到了大榕树前合影留念,仿如40年前的那场战火硝烟散去不久。</h1><h1>下图:361团吴子贤参谋与2营炮连文书杨燕光在通农县大榕树下合影。</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是通农一条街道,当年121师穿插部队是从这条路进入通农的。</h1> <h1>下图:这是大榕树左边的街道,当年361团是从这条小路向宗梅方向穿插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宗梅反伏击战】</h1><h1>今年5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宗梅村,这里大兴土木,战时老吊桥不复存在了,战后越南人在谢劳河上建了一座钢结构的桥梁。据说规划了一条大道从通农至高平市,道路正好从村中穿过,现在这座钢结构的桥梁也要折除,在原址上建一座更大规模的水泥桥。宗梅村的老房子所乘无几,大部分村民住进了砖瓦房,村前的小河还在,只不过河水干枯了许多。我们朓望村庄的四面大山,似乎也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改变,山脚下的稻田地都种上了玉米。宗梅村不大,整个村错落在竹林之中,我们到来也没见到村里的百姓,越南导游阿强和修路的几个工人作了简单的交流。</h1><h1>40年前的2月18日晚,对361团参战官兵来说,确实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至今难以忘怀!1979年2月18日上午,363团已经通过了宗梅村向841方向穿插走了,我们361团到达宗梅,因362团还末完全通过宗梅吊桥,部队只得原地待命暂作收拢调整。接令出发时天色已晚,夜幕降临,一条不宽的山路挤满了部队,又只有一条不到两米宽的铁索吊桥,行人上桥左右摇晃,通过速度极为缓慢。大约傍晚七点多钟,轮到我2营过桥,东南山上突然升起了两棵信号弹,顿时枪声大作,越军利用有利地形向我进入宗梅的部队发起袭击,并派出特工队混入民工搞破坏,部队一度引起混乱。2营长陈乃富命令我营摸水过河,占领前面山头掩护大部队过河,我们连跟随4连从谢劳河中摸水过了河,4连马上冲上东南方的山头控制了要点,同时5连也冲上东北面的山头控制了河岸。我们连过河后隐蔽在山脚下岸边稻田里待命,个个战士全身衣服湿透,冷得直哆嗦。此时宗梅整片山沟枪声、炮声、哭喊声响彻整个山谷,戛光弹像流星一样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红光,每当想起宗梅这晚的场景,都会毛骨悚然。团指命令我2炮连用迫击炮火力压制敌人,胡三连长指挥3班向敌方发射了几发炮弹,据一炮手滕文忠说:由于天黑,敌人阵地不明,怕误伤自已人,营指命令停止发射。11时左右我们连离开稻田地往山上运动,午夜过后,随步兵连沿着深山小路继续向天丰山方向穿插前进。</h1><h1>没有渡过宗梅河的团后指,被困于河西岸,大部队走后吊桥又被越军火力封锁,被堵在谢牢河西岸有19个建制单位298人,携带军马105匹,团副政委郑赞正带随行人员行至河边侦察敌情,不幸身中数弹牺牲。在紧急关头100迫击炮连指导员徐家钦、炮兵参谋何铭成指挥部队抢占身后村庄制高点,抗击敌人多路进攻,天亮后按原路返回找到师后指。</h1><h1>宗梅反伏击战,团副政委郑赞正、8连连长肖富洪以及数十名官兵,民工牺牲。一周后,我师派出两批官兵打扫战场,身份不明者则没收容。40年后我们到此,据导游阿强说没有收容的人被掩埋在稻田边上坑内。是敌?是我?至今不得而知,愿亡者安息!</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361团吴子贤参谋与1营炮连连长莫寿宏在宗梅村合影。</h1> <h1>下图:是宗梅村旧村道,旧房子和村庄小道似曾熟悉,当年我们就是从这里走向谢牢河的。</h1> <h1>下图:这是宗梅村对面的小山包,当年我们连队爬上山后,曾旭棠走在连队后面,此时剩着天黑有特工混入,敌人用枪顶在曾旭棠的背后,一阵恐惧袭上心头,曾旭棠马上冷静下来,一个急转身抱着敌人滚进一个一米多深的大坑,一边与敌人搏斗,一边呼叫战友过来帮忙,终于在战友帮助下把敌人活活掐死。曾旭棠每当谈起此事,都心有余悸。</h1> <h1>下图:这是宗梅村的谢牢河,现在河水干枯了,40年前谢牢河最浅的地方水深至胸。二营官兵大部分是从这里摸水过的河,越南的早春2月,入夜时分非常寒冷,大家过河后衣服湿透,冷得人在发抖。压缩饼干也被水泡湿,在以后的穿插战斗中官兵们只好受冻挨饿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魁剥之殇】</h1><h1>1979年2月18日夜22时许,前卫362团3营和师预指通过魁剥西北山垭口时,中间的师后勤梯队正走在狭窄的石山峡谷中,突然遭到埋伏在两侧山上的越军火力袭击,一时伤亡遍地,队伍大乱。混入民工队伍的越军特工也乘乱开枪、投弹,大喊大叫,更加剧了混乱,队伍失去了控制。带领师后勤前梯队的师政治部副主任王子富挺身而出,指挥部队突围不幸中弹牺牲。师警卫连连长李庆海为抢救领导和战友几次带人冲入伏击圈光荣牺牲。</h1><h1>魁剥山谷遇袭,是第121师在高平战役中最惨重的一次损失。有许多官兵以及民工伤亡,多名领导牺牲,丢失了师后勤前梯队携带的大部分弹药、给养、器材、药品,直接造成了121师随后的全师断粮,极大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h1> <h1>下图:李庆海当年就是牺牲在魁剥山谷这条小路中,战后,李庆海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翻越天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我们361团穿插作战的首要任务,就是攻占809高地,天丰山是个必经之地。天丰,是越南境内里面的一个小村寨,距离中国50多公里,它的得名,应该是村后有一座很高的山峰,起伏连绵十公里,主峰高达854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9年2月19日晨早,我们穿插来到了天丰山脚下,在山脚一片稻田里,看到了横七竖八躺着很多尸体,看了真是令人不寒而栗。后来了解到362团在18日午夜已到达了天丰山脚,并组织了两次強攻,由于天黑加上敌人居高临下火力大猛,仍未奏效。敌特工也混入了362团民工队伍中枪杀民工,引起了混乱。天亮后,越军看到越来越多部队到达,便主动放弃了防御,我361团1营率先爬上了天丰山,我们连爬上顶峰时已临近中午时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今次重返战场,特地来到了天丰这个地方,想看看大山的雄姿,那片令人难以释怀的稻田。然而,毕竟时过境迁,天丰山树木更加茂盛了,那片稻田已种上了玉米,越南百姓看我们的到来,他们也猜出几分,见到我们都点头微笑,有的还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仿佛这里什么也没有发生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图:天丰山全景</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重走战地路视频</h1> <h1>下图:天丰至809高地卫星影像图</h1> <h1>下图:这是天丰大岭的一座小吊桥,每当看到这样的吊桥,我们都会揪心的痛,穿插时经常有越南特工向我方过桥的官兵开枪射击,吊桥的每块木板,都沾有我们烈士的鲜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攻占841高地】</h1><h1>今年5月15日早上,我们从高平吃了早餐后,又开始了我们的旅程,旅游中巴在山路上奔跑,导游阿强给大家唱越南歌曲解闷,汽车一直往山上开,公路也是近年才修好的,路况还不错。我们来到了一个山垭门口处,阿强叫司机把车停在了半山一个小村旁。我们下车往左前方一看,有一座很高的山屹立在我们的左前方,阿强说,前面的山就是841高地了,841高地目测离我们还有一公里,因为大高我们也无法爬上去,只好远远朓望了。在841高地山脚下,有一大片山谷,被四面大山围绕着,大山谷中分布建有村庄,是否属于网上说的打沙村呢!导游阿强也不是很清楚。</h1><h1>当年2月18日363团过了宗梅桥后,在副师长李培江、政治部副主任单琦、团长张永海、政委刘庭英等率领下,不顾一切向841高地方向穿插。18日10时,363团已先后通过了黄得、宗派、三龙、班黄和那岸北侧吊桥。1营前卫1连在进至那岸水电站北侧的稻田时,遭到防守电站约一个排越军阻击。在营炮兵连火力支援下,1连奋勇攻占了水电站和渠坝周围的有利地形,歼灭了守敌,尔后以火力掩护2营及团主力由此通过。2营在进至打沙山口时也遇到敌人阻击。各营各连交替掩护前进,连续突破越军几道防线,于13时攻占了打沙山口两侧有利地形,并继续向前穿插。先头5连一马当先,歼灭和打散了拦路的小股越军,于18日14时30分抢占了841高地,最早穿插到位。</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曾向雄手指的方向就是841高地,现在越南在每个高地都竖有雷达天线。</h1> <h1>下图:是841高地下面的打沙盆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攻占809高地】</h1><h1>今年5月15日上午我们重走了841高地后,又驱车来到了809高地,809高地离天丰也近在咫尺,司机把中巴停在天丰山上一块开阔地上,我们下车后往上爬了一段路程,在群山环抱中,809高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如今的809高地,树木参天,仿如原始森林,道路崎岖难行,不是专业登山人员,很难爬上峰顶,回想当年我们部队攻打809高地何等的危险和艰辛。809高地顶峰如今竖立着一条很高的微波天线,它有什么作用,只有越南人才知道。</h1><h1>当年2月19日上午,师指命令361团攻占809号高地。此时,361团已跑得筋疲力尽,几天几夜没睡觉,没有体整,致使大量人员掉队,3个步兵营中只有1营还算完整,2营没有跟上来,3营只到了100多人,后勤梯队已全部掉队。但361团宜将剩勇,奋力向前。团参谋长蔡义幸指挥1营向809高地发起冲击,以1连从809高地东北侧向主峰攻击,营主力沿809高地西侧山脉向主峰攻击,出乎意料,通向809高地沿途的越军抵抗甚微。1连在连长毛晓东(注:毛晓东是副军长毛余的儿子)带领下迅速前进,消灭小股越军后,于19日16时30分将809高地打下,随后,营主力也攻占了高地附近地域。我们2营到达809高地时,已临近天黑,接到团指命令又往班庄方向清剿残敌。</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如今809高地竖立了高高的雷达天线,它有什么作用,只有越南人才知道。</h1> <h1>下图:809高地下面的茶树山,这山谷下的村庄和地形地貌似曾相识。记得2月20日凌晨,部队接到围歼班庄敌人的命令,由于天黑无法找到站立点,无法识别地图,各个连队在809高地打转。走了整个晚上,天开始发白,也许快天亮了,前面传来了停止前进的命令,我们实在累得走不动了,马上在路边一个大石头旁坐下休息,一坐下我马上睡着了。天亮时分,部队又出发了,走出大约一公里,冯德全排长在队伍里没有看到我,问谁看到我了,欧映忠说,他同我坐在那个大石头旁边的,可能睡在那里了。冯排长马上命令欧映忠回去找我,当欧映忠摇醒我时部队已走出几公里了,我俩跑步赶上了部队。每当想起这件事,都非常后怕,穿插途中我们有很多战士在路上走着走着一停下来就睡在路边了,当醒来时就找不到部队失踪的。</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这是809下来不远处的北朗村,当年吴子贤参谋随四连行动时,经过这个村庄受到越军在“胡志明洞”的火力阻击。</h1> <h1>下图:361团吴子贤参谋在40年后,再次来到北郎的“胡志明洞”,探寻当年越军阻击我团北上安乐的真相。</h1> <h1>下图:5月15日响午,我们离开了809高地,往山下走了几公里,去寻找当年2炮连刘殿青受伤的地方,这里山高林密,有的地方是悬崖峭壁,这段路我们似曾相识,但无法找到当年2炮连前往班庄时,受到小股敌人阻击的地方。当年2月20日,我们2炮连受命前往班庄清剿残敌途中,经过一段险要的地段,小股敌人藏在一个山洞中发射步枪阻击我连,战士麦超林腿部中弹,后不幸牺牲,刘殿青腹部被子弹贯穿,小肠外露,卫生员曹根松以及战士曾旭棠、黄英伟帮他们包扎好伤口,然后交给了随队民工,部队继续前进。当刘殿青从昏迷中醒过来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他躺在路边,四周空无一人,他当时感到非常恐惧,他想躺在这里只能等死,只有爬起来找到部队才有生的希望。刘殿青忍着剧痛往前爬行,直到黄昏的时候,终于找到了1炮连指导员王本忠他们。入夜,王本忠带部队追上了团指,他听说2炮连也跟着团指走,他叫人把刘殿青送回连队。部队穿插,没法把伤员后送,刘殿青靠自己的顽强意志力支撑,跟着连队参加了21日的栋替战斗,直到2月23日才被送回祖国救治。</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我们来到那吕村叉路口时,一炮连连长莫寿宏迫不及待叫导游小廖带他去找一个大石头。莫寿宏说,当年的2月20日凌晨,他们从809高地下来不远处受到敌人阻击,他们抓了两个特工让他们带路,他特别交代一班长陈升平要看紧那两个特工。当他们来到那吕村这三叉路口一块空地时,天已蒙蒙亮,他发现前面山上有新土,怀疑有越军在山上设伏,莫连长命令一排架炮,准备用炮试射看看是否有敌人。当他们架好炮时,那两个特工拼命往村中房子跑去。莫连长感觉情况不对,立即命令撤出炮阵地,当他们刚跑上田埂时,咣当,咣当三发60炮刚好打在刚才的阵地上,如果撤迟几秒钟,他们连很多人都会牺牲在那里。莫连长越讲越激动。</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这是那吕村村道,往前走几公里是809高地。</h1> <h1>下图:这是那吕村三叉路口,当年团指是从这里走向栋替的。往右是往波列和312高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栋替团指遇袭】</h1><h1>今年5月15日我们从天丰大岭下来,来到了栋替这个地方,吴参谋说他第八次来到这里,目的是寻找当年团指遇袭的真相。当年参与袭击团指的是越军那支部队,多少人数,至今还是个谜。我们来到谢劳河边,原来的吊桥已被拆除,桥头还剩下引桥的桥墩高高竖立着,桥头旁边有一片玉米地,往前200米就是栋替村,有一条水泥小路直通村中。我们沿着水泥小路向村中走了几十米,导游小廖叫大家不要进入村中,因为这里的百姓不愿意被人打扰。我们排好队,向着当年团指遇袭的地方,向老团长以及牺牲的战友行了个军礼,表示我们的哀思!</h1><h1>当年前的2月21日晨早,天降大雾,我们二炮连随团指挥所来到栋替河边,时光银团长,彭副师长,师王仕诚副政委叫参谋人员打开地图查看了一会,并召集机关和各分队指挥员开了一个简短会议,会议大致精神是:团前指率二营主力已于天亮前过了河,现在部队指战员十分疲惫,军容不整,装备十分零乱,决定就地休整2小时。</h1><h1>当时跟随团指行动的有:部分师团首长、团部司、政、后勤机关人员,部分通信与警卫人员,下属分队有二炮连2个迫击炮排和五连1个步兵排,团直82无后座力炮1个班,同时还有一营10多位掉队的战士。</h1><h1>二炮连指导员邓克文传达了团指命令,原地展开休息。此时,连队官兵断粮2天了,5天5夜连续作战末休整,越北早春的清晨寒气袭人,大家都穿着单衣,真是饥寒交迫,疲惫不堪。有的战士到前面小河打水去了,有的战士躺下就呼呼大睡。</h1><h1>谁也没想到此时对岸的竹丛里敌人早已将罪恶的枪口对准了对岸,在寻找最佳开火时机,9时许,浓雾慢慢散去,河对岸的情况顿时清楚映入眼帘。团指命令部队准备继续开拨,团指以警卫排开路,指挥所人员在中,我们二炮连和五连一个排断后,沿着河岸小路继续前进。团指机关行至一片开阔地带,前面河面上撗着一条竹木吊桥,河岸桥两边长满了竹林和灌木。就在警卫人员刚到桥头搜索警戒时,对岸敌人枪声响了,3名战士2人中弹栽进水里。随后枪声大作,毫无准备的团指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范围内,在越军第一轮火力下,队伍大乱,便有数十名官兵伤亡。时团长听到枪声后,立即跑上前去组织部队反击,时团长也不幸中弹牺牲,据通信连吴敦聪战友说,他背着电台听到枪声后马上趴在地上,时团长就牺牲在他前面10多米的地方。此时,二炮连刚走出竹丛,敌人的子弹打得竹林沙沙的响,大家马上退回竹丛下面,紧急关头王副政委命令我们用炮还击,压制敌人火力。陈万福和欧阳桂禄前出抢占发射阵地,用简便射击向对岸发射了10多发炮弹,敌人火力有所减弱,被压在桥头里的团指人员乘机跑出躲进了岸边的几兜竹丛中。</h1><h1>战斗还击继续,敌人又开始了第二轮火力打击,敌人两轮式的重机枪喷着火舌,团直82无后座力炮向忠全班长指挥无后座力炮向隐藏在对岸的竹兜里的火力点打了几炮,同时,团通信连战士、团警卫班战士一齐向敌人开火,敌人火力有所收敛。此时,王副政委和后勤处长耿金明指挥冲出伏击圈的部队向305高地转移。</h1><h1>我们占领305地区后,步兵4连一部,通信连一部,一炮连一部和其他战斗单位赶到团指被遇袭现场,立即展开火力压制,抢救伤员,4连击毁了越军多个火力点,迅速冲入伏击圈,将重伤员、彭副师长和其他战友抢救出来,同时也背回了时光银团长的遗体。</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是吊桥边的谢牢河</h1> <h1>下图:当年的参战老兵来到团指遇袭现场,向牺牲的烈士默默地表示自己的哀思。</h1><p class="ql-block"><br></p> <h1>参战老兵到栋替寻找当年团指遇袭现场的视频</h1> <h1>下图:从栋替向西南方向走1公里就是305高地,305高地和306高地相连在一起。从306山脚往栋替村一望,右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左右是一片稻田地,用玉眼可望到栋替村。现在305高地树木茂盛,山脚下有一片绿色的稻田,对面400米有一个不少的村庄,在稻田中间建了一所很漂亮的小学校。我们从机耕路走到了306高地,曾旭棠战友说这里曾经有2个鱼塘,我们一直没找到,但山脚下的几幢瓦房仍在,因为当年我们在这里寻找过粮食,记忆犹新,不过老房子已没存人居住了,已人走楼空。305高地和306高地的顶峰,像809高地一样竖立着两条微波天线。</h1><h1>40年前的2月21日下午,师团领导以及有关负责人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与会人员有彭福信副师长(重伤),师王仕诚副政委,团司令部有作训股长陈孝胜;炮兵股长杨丕松;通信股长杜明洪;军务股长潘仕勤;政治处宣传股长黄耀乾(负伤),干事吕书亮;组织股长胡舫如(负伤);后勤处副处长耿金明等机关干部和特务连连长陈映池,指导员李书海;通信连连长柯汉权,指导员覃火文;1炮连连长莫寿宏,指导员王本忠;2营教导员陈本富;4连副连长温大龙;2炮连指导员邓克文;卫生队指导员张全堂;还有桂林步兵小炮教研室唐主任等人。会议主要研究了当前形势和下一步行动方案,给上级拟了一份电报。一是发现河安方向有坦克,二是我方弹尽粮绝,三是主要战斗人员不足。具体方案是:沿着河道边沿向北突围,所有人员只带武器,烈士遗体就地掩埋,身受重伤的彭副师长用担架抬走,其他伤员随部队行动。</h1><h1>电报发出后,部队立即按方案组织行动,约下午6点多钟到达河边。突然,部队停止前进,团指收到军前指电报,命令361团坚守305地区。我们立即返回到305山上组织防御。</h1><h1>傍晚时分,我师炮兵对敌营区实施猛烈的炮火袭击。炮火的火光映红了整片天空,笼罩在我们心头压抑和悲观情绪一扫而光,361团从此迎来了涅磐重生。</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左边是306号高地,右边是305号高地。</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沟里偶遇越南老兵】</h1><h1>今年的5月16日上午,我们吃完早餐后,从高平市前往朔江,旅游巴经无道、寿强、打兰、河安、最后在沟里停下。我们来沟里的目的主要是寻找当年我361团从沟里往郭主这段路被越军伏击的有关情况。</h1><h1>我们下车后大家在公路边寻找当年的战争痕迹,硝烟已远去,沟里的旧战场还在,这里的一山一水对参战老兵来说都是那么熟悉的。越南闷热的天气使人有点难受,这时公路边有间小卖部,大家跟着越南导游阿强进去避避太阳。越南主人很好客,给大家拿来木凳冲了茶。我们和他拉上家常,其实他也猜到我们是什么人,他故意问我们来自那里,阿强同他说,我们是1979年的作战老兵,来这里看看当年打仗的地方。这个小卖部老板一点都不觉得惊讶,他反而告诉我们,他也是越南的一名参战老兵,当年他们部队在高平方向作战时,有情报显示中国军队从莫隆方向用坦克搭载步兵已攻到通农,越军346师马上从高平方向调二个排携带反坦克火箭筒乘坐两辆军赶到了打兰地区,这个小卖部老板也是其中之一,他们在当地民军的配合下,在打兰村击伤击毁我们坦克共13辆,他们两辆军车也被中国军队击毁,他们也有伤亡。他平静地说,战争远去四十年了,我们不提过去,大家往前看,友谊对两国人民才是再重要的。相逢一笑泯恩仇,中越两国老兵握手言欢。</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国参战老兵握手言欢。越南参战老兵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不提过去,往前看,友谊对中越两国人民是最重要的。</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当年2月18日早上6时许,367团4连搭乘坦克进至沟里桥,突遭公路南侧沟里村及东侧无名高地越军火力阻击。先头2辆坦克冲过沟里桥后,紧随其后的推土机中弹失去控制,将桥面堵塞。4连连长刘粤军当即指挥部队跳下坦克展开战斗队形,向越军控制高地进行包抄迂回,坦克则冲下公路两侧稻田展开火力支援步兵进攻。经过将近2小时的战斗,攻克沟里村无名高地,消灭了敌人。随后坦克将损毁的推土机推下桥。</h1><h1>下图:是沟里村旧桥位置,也是当年我军坦克通过的地方。</h1> <h1>下图:是当年沟里村的稻田,现在老百姓种上了玉米。</h1> <h1>下图:这是沟里村的新桥,离旧桥也是几十米远。</h1> <h1>下图:这里是沟里村的三叉路口,往北走是经那排、扣马、郭主、那洋到朔江县城,往左往西走便是安乐。当年的2月20日15时,军区前指电令361团立即北进安乐,由第123师统一指挥,歼灭越军346师师部。361团3营接到师基指电令后,在营长陈钦庭带领下,于20日20时从葵昂东面出,沿小路和平江西岸迅速北进,并淌水通过谢劳河,于21日4时在北卡吊桥上了高平至安乐的公路。</h1><h1>由于部队已极度疲惫,2天断粮,队伍拉大了距离,掉队人员甚多。21日6时进至扣旺,遭公路右侧竹林中敌人阻击,陈钦庭营长率先头8、9连、3机连、3炮连一部近200余人,从沟里村岔路口往北,上了那排至朔江的公路。后在扣马、郭主一带遭到越军阻击,激战4个多小时,陈钦庭营长中弹牺牲。协助陈营长指挥的363团6连连长与3炮连连长张福安、3机连副连长苏木森等干部组成临时党支部,由张亚南任书记,张福安连长任副书记,带领不同建制的数十名官兵,抢占了郭主东北侧无各高地组织防御。22日凌晨1时,他们沿公路西侧山腰搜索前进时,又与敌人遭遇,张亚南连长牺牲后,张福安连长、苏木森副连长率领部队继续北上,于当日20时终于到达122师战区郭长,并找到了366团。</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3营7连连长姜兵,363团6连指导员黄庆明则带领本连官兵沿着坦克碾压过的路线向左走,顺利到达安乐,找到了军前指。并与361团孙华副团长所率后勤车队相遇,23日12时又随于俊久副所长所率送粮队伍返回305高地找到团指归建。3营此次奉命北上安乐,误闯敌246团后方,多次遇袭,至数十名官兵牺牲,损失惨重。</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361团8连参战老兵梁惠平,战时他的班长就是陈书利。梁惠平说,3营在扣马遭到敌人再阻击时,他亲眼看到了营通信员许合荣抱着牺牲的营长陈钦庭。因为梁惠平和许合荣他俩人是同学,一齐入伍,当时敌人火力很猛烈,梁惠平劝许合荣和他一起突围,许合荣没有放下营长,没有跟随他们一起走,最后许合荣最也没有回到自己的祖国。梁恵平和10多位不同连队的战士向北突围,走过了郭主,渡过了郭主这条小河,躲进了前面深山中,几天后被122师收留,于2月28日在扣屯回到连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郭主【七勇士战斗的地方】</h1><h1>郭主是当年七勇士战斗的地方,也是这次我们重返战地必须打卡之地。我们要在这里去感受当年七勇士经受血与火的洗礼,361团的二位战斗英雄也是从这里从向历史的。</h1><h1>我们离开沟里,中巴往朔江方向走几公里就到了郭主,郭主可以说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往北10公里左右是朔江县城,往右有一条岔路不知通往何处,往左有一座水泥桥通往朔江,一条小河弯弯曲曲流向一公里的大山中。吴参谋带着大家往路边稻田走了几十米,他介绍说,田中间几间红顶的房子就是当年七勇士战斗的地方,当年是一个肥料窝栅,现在老百姓在原址上建了房子。郭主至朔江可以说是一条大峡谷,两边都是大山,大山与大山之间约有一公里宽的平地,从郭主至朔江,越南人战后都建起许多村落和小镇。而郭主的地理位置正好是朔江南门的门户,如果当年我们有一支部队从这攻入朔江,正好可以同122师合围消灭敌246团。</h1><h1>当年的2月21日,361团3营主力开往安乐途中,误闯敌后。在扣马、郭主一带遭遇越军阻击,由于天黑雾大,3营在陈营长率领下边打边冲。天气快亮时,有7名战士在战斗中与大部队失散后,又聚拢在郭主岔路口附近一处堆放化肥的窝棚里。他们是8连班长陈书利、副班长韦程儒,3营炮连战士胡清祥、马占社,3营机枪连班长黄志荣、战士熊武俊,还有19日夜间在809高地跟随副指导员张建设与连队失去联系,后与3营会合的4连战士陈武贤。其中黄志荣、熊武俊、马占社3人还是伤员。他们自觉地组成一个集体,推荐陈书利为指挥员。</h1><h1>天已亮后,越军发现前小房子里躲有中国兵,于是组织力量下山发起功击。七勇士亳无畏惧,从上午打到天黑,他们先后打退越军9次冲锋,毙敌32人。</h1><h1>敌人退下后,七勇士决定趁夜暗突围。突围时,陈书利和陈武贤向房子正面开阔地投了几枚手榴弹,用冲锋枪打了几个点射,做出要从正面突围假象,尔后带着大家迅速绕到房子后面,悄悄向小河边撤去。战后,陈书利、陈武贤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h1><h1><br></h1> <h1>下图:左边红色房子处就是当年七勇士占领的肥料仓库,如今这里新房林立,山清水秀,往来朔江口岸的车辆穿流不息。</h1> <h1>下图:当年七勇士就是从这条小河边向山上突围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营奉命增援友邻受伏击】</h1><h1>2月20日拂晓,41军前指电令361团以一个营前出扣屯,协同第123师367团断敌后路。361团在此次穿插中连续行军作战四昼夜,断粮2天,最为疲惫,本应率先休整。但361团的位置离扣屯最近,军令如火,责无旁贷。师基指令1营执行此任务。361团1营留2连1个排坚守809高地主峰外,营主力在副团长杨常滩、营长黄友德、教导员傅冠礼的带领下于上午9时沿公路向扣屯方向前进。</h1><h1>14时,插向3号公路。进至吞片南侧山垭口时,突然遭到公路右侧山上敌人的猛烈袭击。3连连长曾培夫判断中敌埋伏,立即带领2排向山垭口冲击,不幸中弹牺牲。营长黄友德、教导员傅冠礼马上意识到中敌人埋伏,指挥3连向敌人冲击,正在与敌激战撕杀时,遭到公路南侧山腰敌火射击,营长黄友得身负重伤,在突围时牺牲,教导员傅冠礼中弹牺牲。在这危急关头,杨常滩副团长与桂林步校教员唐兴发赶到,立即指挥机枪连向山垭口之敌猛烈射击,命令2连迅速展开火力压制南山之敌,1连向山垭口冲击。1连连长毛晓东、指导员孙寿洪带全连猛冲猛打夺取山垭口,杨常滩副团长指挥1、3连各1个排在公路左侧抢占有利地形,掩护全营通过。激战1个多小时,我伤亡22人,冲出敌人伏击区。下午18时进致纳嫩西北高地组织防御,离扣屯还有4、5公里。离363团接粮队逼袭之地仅有1公里左右。</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前面10米处是营长黄友德负伤、教导员傅冠礼牺牲的地方。最往前100米山垭口处是3连连长曾培夫牺牲的地方。</h1> <h1>下图:向后1公里处,就是363团接粮队吞片受伏击的地方。</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363团接粮队受伏击】</h1><h1>我们乘座旅游巴来到吞片,早些时候121师有几批战友已到达此地,据说还有一个参加吞片伏击战的越南女游击队班长住在这里。我们下车后,观察了这里的地形地貌,真是一个打伏击的最佳地方,可进可退,沿公路往后一公里就要我团一营2月20日受越军伏击的地方。这里山高林密,山峦叠嶂,前后望不见村庄,现在时不时有汽车从公路上驶过,想当年一定是一条险要的山路吧了。</h1><h1>我们随越南导游阿强走进了一间简陋棚屋,里面坐着一位50多岁的男人,阿强同他沟通了几句,这个男人热情招待我们坐下,并泡上热茶招待我们,阿强说这是女游击队班长的丈夫,那个女游击队员今天出门去了其他地方。我们简单和他拉了一下家常,叫他拿出酒水,香焟等一些祭品,我们一行在当年363团接粮队战友牺牲的地方,进行了烧香拜祭烈士。</h1><h1>今次重返战地,363团2连战士朱永葵就是吞片伏击战的亲历者。当年的2月24日3时30分,师电令363团派2个连,带加强火器,米袋到班俊接粮食弹药。并强调指出809高地、吞片附近敌情严重,必须提高警惕,严密组织,搞好战斗编组、交替掩护,搜索前进,防敌伏击。受领任务后,363团团长张永海、政委刘庭英,将这项任务交给团副参谋长王尚华和2营营长胡国良完成。抽调2连、4连和2炮连共408人及42匹骡马组成接粮队。</h1><h1>24日7时,363团接粮队在副参谋长王尚华、营长胡国良带领下向班俊出发。由于部队连续作战,断粮几天,实在太累,官兵们把重机枪背在骡马上走。当部队进至9号高地时,2连尖兵排战士赵辉发现1高地上有工事,并有2个人快速卧倒隐蔽,当即报告了班长。班长向副连长报告,副连长既不下令做好战斗准备,也不及时向上级汇报,仍若无其事继续前进。王副参谋长走到拐弯处也发现高地上有工事,却误认为是友邻部队构筑的,毫无警惕。10点左右,2连、2炮连及骡马分队,4连(欠3排及2排1个班)全部进入敌人伏击区,1、2、3号高地的敌人突然猛烈射击,毫无防范的部队顿时大乱。有人负伤,有人卧倒在公路左侧小沟里,隐藏着半个身子。瞬间接粮队几百人、42匹骡马大多倒在血泊中。这时,王副参谋长立即命令2连、4连抢占1、3号高地,但通信联络失灵,又用2瓦电台与师团联络也末成功。16时30分,副参谋长王尚华、营长胡国良中弹牺牲。设伏的越军居高临下以火力控制公路,哪里有动静向哪里打,伏击圈内接粮队负伤的官兵很少有人幸存。当时扣屯的师指和363团虽听到枪声,但因情况不明,没有及时派出部队增援。直到第二天,363团才派出1连前往接应,收拢失散人员,将烈士遗体收集掩埋。</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是363团接粮队行至一座山的拐弯处,拐弯下坡再走几十米就是敌人的伏击圈。</h1> <h1>下图:参加接粮队的2连参战老兵朱永葵站立的这段路,就是当年接粮队被伏击的地方。朱永葵后面的小山就是当年越军阵地,离他们不足百米。朱永葵在2月24日下午17时许,被一发子弹贯穿右大腿,17点30分左右,又被2发子弹打进左肩,致肩甲骨粉碎,血流周身满地。此时,枪声不断,没人包扎,他周围都是牺牲或受伤的战友,他因流血过多昏迷了过去……。</h1><h1>入夜,大约21点钟左右朱永葵苏醒了过来,下意识爬上了右边山头,遇上本连队夏光文、李文忠等四位战友(有二位不认识),他们也中弹负了伤,不会走路,他总算有战友为伴,可相互照应。</h1><h1>2月25日上午8点钟左右,朱永葵拿着一枚手榴弹和一节树枝作拐仗,独自一步一拐往841高地方向走去。约10点左右,遇上了1营1机连,他们把朱永葵抬上841高地。26日转移至一个山洞躲藏,3月1日夜,被部队送回祖国边境医院,第二天,被送住桂林181医院治疗。朱永葵能在这次伏击中能活着回来,一是靠运气,二是靠他钢铁般的意志力。祝福朱永葵战友晚年幸福!</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扣屯防御】</h1><h1>扣屯,离高平市6、7公里,经过战后的重建,这里也被规划为高平市的建设范围,几条道路正在建之中很多楼房街道不断向扣屯这边延伸。我们来到扣屯寻找当年我们2营防御的地方,40年物转星移,这里的山已有很大改变,或被修路或被建房,对这样场景感到非常陌生,再也找不到当年我们防御的地段。</h1><h1>吴参谋带我们来到师指挥所的位置,这里也往上修了一条道路,旁边有一块空地,听吴参谋说,这块空地战时原来是一篇稻田,当时全师几百名伤员就挤在这里,2月29日伤员转运回国后,这里就成了军事物资堆放场。</h1><h1>当年年2月27日,接军前指命令,121师转移至扣屯地区组织坚守防御,361团接令后,便撤出305高地,向东转移至扣屯接替友军防御任务。我们部队主要任务是防止敌人进攻,阻止敌人南逃,对高平残敌展开清剿。</h1><h1>我们部队来到扣屯后,按照师指要求,迅速构筑工事,挖散兵坑,猫儿洞、地堡和交通壕。此后,我师在扣屯10多天时间里共组织30个连队,485个排次,按地区分任务,分片包干,每天派出建制分队,在阵地内处3至6公里地帶反复清剿残敌。</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重走战地的团友,在扣屯当年121师指挥部驻地前合影留念。</h1> <h1>下图:扣屯山边这块空地,当年121师的伤员是从这里转运回国,伤员转走后,这里便成了军事物资堆放场。</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班姆火箭炮连遇袭】</h1><h1>今年5月16日中午,我们从扣屯出发来到了班姆,班姆是当年的3月10日9时我师炮团130火箭炮10连遇袭的地方,关于班姆火箭炮连遇袭的版本很多,有的说越南特工队在此地段侦察了很久,他们的目标是军师首长的车队,3月10日9时,刚好130火箭炮10连受命前往纳隆支援361团2营战斗,越军特工队感觉机会来了,立即向车队开火,前车被敌人40火箭筒击中,后车也中弹起火,堵塞了道路。连长牺牲,指导员组织还击。9时50分,增援部队赶到现场,越军已逃得无影无踪。越南导游阿强说,这是游击队干的。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按照火力配置一定是越军的正规部队。40年过去了,现在的班姆变成了一个小镇,公路两边都建了楼房。</h1><h1>下图:公路转弯往前就是当年我火箭炮连遇袭的地方,转弯处那幢房子原来是一个小山包。</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悲壮之地—那嘎村】</h1><h1>5月16日,我们乘坐中巴来到了高平那嘎村,这个山村四面环山,村庄房子分布在四周,四面大山环抱着村中一片空旷的稻田地,地形十似一个大木盘。我们车子停在村中房子旁边,这里很少看见百姓,十分安静。但四十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h1><h1>1979年3月7日,150师448团从水口关出境,沿3号公路经复和县城到达高平。经与41军前指协调,规定150师任务负责清剿残敌,收容烈士遗体任务。</h1><h1>3月8、9日,448团在班英地区消灭越军139人。3月10晚,448团接到师指命令:从班英地区向那嘎、班庄、天丰方向清剿回撤。接到命令后,李绍文团长收拢部队,部暑回撤任务。11日早晨,当448团近800人回撤到那嘎村时,遇到越军的包围伏击。激战到3月19日,粮尽弹绝,被俘200余人,320余人在战地阵亡或失踪。这是对越自卫还击战最惨痛的一次失利。</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那嘎村北面的大山</h1> <h1>下图:那嘎村村道边的小山坡,当年448团尖兵排占领了这个小山,天亮一看,旁边越军占领的山比他们还高。</h1> <h1>下图:那嘎村山高路险,当年448团官兵在这群山中和越军搏杀,又是何等的惨烈,其中有320人官兵消失在这茫茫的大山中。</h1> <h1>下图:是那嘎村大山中的菲消水洞。洞中有一条地下河,地下河穿过大山在“胡志明洞”底下的小河流出。当地老百姓说,当年偶尔会看见烈士的遗物从菲消水洞地下河流入,然后从“胡志明洞”底下的小河流出。听了令人心碎。</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纳隆攻坚战】</h1><h1>今年5月16日下午,我们驱车来到了纳隆,我们今天来到这里,终于目睹了此桥的芳容。现在的纳隆桥桥墩上有明显的弹痕痕迹,可以证实此桥就是当年我们要炸毁的纳隆桥。我们仔细观察了大桥,当年不是说纳隆桥被炸毁了吗?为什么纳隆桥今天还在,通过仔细观察,纳隆桥前面一节是经过修复的,至今明显可辩别出修复的痕迹,也就是说,当年纳隆桥是被炸掉了前面一节。纳隆桥至今能使用,是战后越南人进行了修复。现在离纳隆桥几十米的地方新建了一座水泥桥,一条水泥公路直通太原方向。纳隆桥头有一个村庄,房子错落在桥的两边,这里群山连绵,一条献江从纳隆桥底下川流不息流向远方。</h1><h1>我们从纳隆桥乘车往扣屯方向走了一公里,吴参谋指引大家来到了当年纳隆攻坚战的地方,战地还在,只不过在此新修了一条公路,公路正好从当年2炮连炮阵地穿过。当年的老路还在,只不过杂草丛生,树藤缠绕,行走极为困难。我们跟着曾向雄找到了当年2炮连8班长何来胜牺牲的地方举行了拜祭仪式,以此掉念在纳隆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h1><h1>当年的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后,越南太原军区派出312师进至纳隆以南地区,183团由纳隆向北对121师步步进逼。为了撤军顺利,毛余副军长想出了个大胆决策:围歼纳隆以北之战。</h1><h1>3月9日零时,361团二营在杨常滩代团长的率领下从扣屯出发,沿公路向纳隆开进。二炮连三排无后座力炮配属各个步兵连战斗,迫击炮排跟随营指行动。9日6时,尖兵6连与敌交上火。361团首先打响,部队随即展开,前方3个高地敌火力对6连、5连、4连构成严重威胁。杨常滩向师前指报告情况,并请求师炮兵支援,几乎同时,炮兵前观向炮群阵地发送了炮击目标。很快炮兵试射开始,前观修正弹着点后,顷刻,愤怒的炮弹铺天盖地射向敌人阵地。</h1><h1>第一波火力急袭后,6连立即发起攻击,由于6连与敌遭遇时伤亡过大,攻击未能奏效。2营调整战斗部署,将4连投入战斗,10时攻占7号高地,取得了纳隆战斗决定性胜利。</h1><h1>3月10日上午,5连向南逐点攻击,12时占领敌营指挥所。致此,361团2营已攻占纳隆以北所有高地,共毙敌133人,缴获武器弹药一批,2营伤亡73人。</h1><h1>3月10日16时,在步兵的火力掩护下,工兵排冒着敌人的子弹向纳隆桥接近,17时40分,随着一声巨响,纳隆桥被炸毁一节。</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是纳隆的7号高地</h1> <h1>下图:是449团当年在纳隆占领的505高地,保证361团2营右翼的安全。</h1> <h1>下图:2炮连9班战士黄玉球夫妻,在黄玉球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合照留影。</h1><h1>当年的3月9日,黄玉球所在9班配合6连作战。天刚放亮,刚过一个拐弯处,发现了前面100多米山有越军活动。敌人也发现了他们,密集的子弹向6连打来,他和同班战友当即架炮,黄玉球担任一炮手,迅速𣈴准敌火力点发炮,由于火炮无法校正,第一发炮弹连弹着点都看不到。战场情况不容多想,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炮弹装填上膛,调整射程,瞄准目标,第二发炮弹准确命中目标。陈乃富营长高声大喊“打得好!回去给你记功”。九班连续打了10多发炮弹,有力支援了步兵战斗。战后,黄玉球荣立二等功。</h1> <h1>下图:3月9日,2炮连8班长何来胜,在纳隆战斗中光荣牺牲。烈士何来胜的亲人,战友、军嫂来到纳隆何来胜牺牲的地方,拜祭烈士,向烈士表示哀思!</h1> <h1>下图:是当年的纳隆桥,前面那节是战后越南重新修建的。</h1> <h1>下图:重走战地的团友,在纳隆桥前合照留念。</h1> <h1>重走战地视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平今昔】</h1><h1>越南高平省位于越南北部,区属东北,与中国广西相邻。地形大多为高山,仅有一部分是可供人居住的土地。全省面积6691平方公里,人口约56万人,96%的人口为岱族和侬族,辖1市12个县。</h1><h1>高平市拥有10万人口的城市,城市建设水平明显落后其他几个越北城市。但它有着其山城的特色,有两条江穿城而过,一条叫平江,一条叫献江,有人说这个城市三面三条江,四面四座山。其实看似三条江,实际是两条江在高平汇合。高平市是省会城市。</h1><h1>高平,当年是我军东线北集团和南集团围攻的主要目标,战中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所有房屋和桥梁被炸成废墟。战后越南从废墟中重建,从一个几万人口的城市发展到如今拥有10人口的新城。随着越南革新开放的深入,高平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他的经济水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h1><h1>高平人经过40年的岁月轮回几乎换了一代人,年轻人逐渐淡化了那场远去的战争,对待邻邦中国人表现得宽容和友好,只要不去提及那场战争、揭开伤痕,民众显得热情大方,边贸往来繁荣昌盛。历史是面团,相互争斗又相互依赖,翻过那页自然又成朋友。谁也说不清,道不明。</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图:在原被炸掉的铁桥上又新修的高平东桥</h1> <h1>下图:高平城市的早晨,显得祥和安静。</h1> <h1>下图:莫寿宏、曾旭棠、吴子贤战友合照留念。</h1> <h1>下图:今日高平街景</h1> <h1>下图:杨燕光、欧映忠、滕文忠战友,在高平市平江饭店合照留念。</h1> <h1>下图:重走战地团友,在高平省会胡志明广场合照留念。</h1> <h1>5月17日早餐后,我们从高平市乘坐大巴从水口口岸返回祖国,顺利结束了这次行程。了却了几十年心愿,有辛苦更有收获。在此,向吴子贤参谋,中国导游小廖,越南导游潘志强,以及广西海外旅行社小何表示衷心的感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