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雄安新区学前教育王惠然教授工作室活动有感

宁夏

<h3>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2019年5月16日,雄安新区学前教育王惠然教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王惠然教授带着对家乡的情感,对幼教的情怀来到雄安,回到家乡,建立工作室和实践基地,播撒爱的教育。会上雄安公共事务管理局以及三县教育局领导到场祝贺并讲话,安新机关幼儿园园长陈爱玲园长代表雄安三县幼教工作者发言。此次王惠然教授工作室的成立,将从微观切入,抓住质量内核,促动底层生长,以星火模式提升雄安幼教质量,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共享,为新区幼教事业发展贡献力量。<br></h3> <h3>  授牌仪式结束后,王教授带领雄安三县陈爱玲、裴海华、王丽等县直园园长及河北省留守儿童项目组成员一行十几人,首先组织听课,在爱德蒙幼儿园观摩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往容城镇第二中心园进行区角环境的观摩,组织现场诊断并提出合理化建议。<br></h3><h3> 心中有爱,教育生暖。工作室成员畅所欲言,针对自己的所观所思,纷纷发表参观感言。王惠然教授首先肯定了两所幼儿园教师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成效,最后做了精彩的总结发言。她以前卫的思考、结合生动的观摩案例对集体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的组织进行了详尽的解说。王教授强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即从细处着眼,做得细、看得细、评得细。观摩中看幼儿是怎样生活的、怎样学习的,思考园里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合幼儿的需要,能否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活动中幼儿是否解决了问题,实现幼儿的深层学习。</h3><h3> </h3><h3> </h3> <h3>  接着王教授结合《指南》中的数学核心经验的内容,为在座的老师分析对比了传统集体活动和未来方向的集体活动的异同。现而今广义的集体教育活动就是孩子们聚到一起做一件事,解决一个他们关心的问题,而不是以教师为主讲的幼儿端坐静听模式。教师创设更多机会,让幼儿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直接感知生活中的有趣和有用,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积极与同伴交往表达。让幼儿在活动中的经验得到延伸扩展,实现幼儿教育经验化、生活化。<br></h3><h3> 最后,王教授讲解了创设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新理念。她强调第一点:办好幼儿教育一定要基于儿童发展、儿童立场、儿童视角办自然而然的教育、真实的教育。其中的“自然”既包括大自然的,也是指越少人工做作的内容,即幼儿园环境创设要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尽量回归幼儿的生活,办低成本、好效果、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第二点:把区域材料的投放和丰富放到课程中去,师幼一起完成。实现区域设置、材料投放目标化,让环境中的每一面墙和每件物品对幼儿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在充分利用废旧物品的基础上,让每个材料都有用,而不是原始材料的堆积。教师的任务是结合《指南》发展目标,去研究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区域内投放的材料能实现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在观察幼儿需要的基础上研究每个区怎么玩,每天的任务、每月的进阶,体现各区域之间的联接。幼儿的活动要体现孩子的自主,有自己的进区计划,还有符号表征的记录,有与同伴的分享,这样才能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玩。这样的放手不是放养,是无痕的课程、无痕的环境、无痕的材料做无痕的教育,整个区域活动是有内在逻辑线索的,支持孩子在行动中学习的。</h3><h3> </h3> <h3>  教研活动持续到晚上六点半,大家依然沉浸在王惠然教授工作室的热烈讨论中。引用雄县教育局袁股长的讲话,即王者归来,惠及雄安、燃起希望,共同发展。在这个有温度、有根基、有情愫的工作室,必将把汇聚的爱星火相传,播撒到幼儿身边。</h3> 河北留守儿童项目组   金燕

幼儿

雄安

王惠然

工作室

活动

教授

幼教

幼儿园

材料

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