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ff8a00"> 按:本文关于碧流河水库工程的部分时间节点,取之于《大连市志》。</font></h3> <h3> 大连自来水公用工程的建设始于1879年,系清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开发旅顺的北洋海军军港而配套建设的龙引泉工程,为中国最早的城市供水工程。就此,大连这座城市的供水事业也发展起来,但随着社会的日益快速发展,供水开始紧张,至七八十年代,供水已无法满足城市的用水需要。</h3><h3> 碧流河,其源头在辽宁省盖州市棋盘山南,河源海拔1047米。距大连200多公里。</h3><h3> 1973年,当时的旅大市市领导班子,即旅大市革委会,为解决旅大市工农业用水,拟在当时普兰店双塔镇的碧流河中游干流上,修建碧流河水库及输水工程。据史料记载,1973年7月末,周恩来总理陪同刚果总统来大连参观访问时,时任旅大警备区司令兼旅大革委会主任刘德才参与陪同,周总理对刘司令代表旅大市人民提出的修建碧流河水库一事,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1974年8月28日,水利电力部批准了碧流河水库工程。1975年4月4日,国家计委批准了碧流河水库工程。</h3> <h3> 1975年9月8日,旅大市碧流河水库工程会战指挥部成立。时称旅大一建、二建、辽宁水利工程建设二团,新金县、复县、金县、庄河、旅顺、甘井子的民兵团,以及部分大连驻军部队,共计2万余人,陆续进入碧流河水库工地。</h3><h3> 1975年10月25日,碧流河水库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一声号令,三军用命,一场带有军事化作风的引碧入连工程开始了。参战的勇士们持续奋战,寒来暑往近八年。1982年9月13日上午8时,碧流河水库开始截流,9时30分合拢。1982年10月,引碧入连应急一期工程(自水库至隧道出口)动工。</h3> <h3> 1983年8月26日,碧流河水库落闸,时任市委书记崔荣汉等市委领导到工地祝贺。1983年9月11日,碧流河水库工程领导小组总指挥康积惠、省水电部副部长刘福林在碧流河水库工地主持“大连市庆祝碧流河水库落闸蓄水大会”,省水电厅致电祝贺。</h3><h3> 1984年2月13日,大连市成立了“大连市引碧供水”办公室,同碧流河水库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承担引碧入连供水的管理。</h3><div> 1984年8月中旬,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谷牧、李鹏率国家计委、经委、铁道部、科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到大连现场办公,强调保证城市用水,明确了碧流河为大连城市水碗的功能。</div><h3> 碧流河水库的建成,使大连市人民终于淋漓尽致地吃上了甘甜的碧流河水。</h3> <h3> 碧流河水库的建成与使用,使大连城市日供水由原来的60万吨,提高至120万吨,并为以后的二期、三期引碧后续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h3> <h3> 这枚八十年代风格的碧流河纪念章,图案即是壮观的碧流河水库大坝,章铝制,局部上漆,背款“辽宁”。虽说纪念章的制作工艺极为平凡,但这枚纪念章,却映射了为建设碧流河水库而默默付出的那一代人的最好的青春年华。</h3><h3> 饮水思源,碧流河工程经常被提起,也从没有被忘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