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活动时间:2019年5月21日</h3><h3>活动地点:院格庄初级中学(小学部)</h3><h3>主题:观摩网络课—《小数的意义》及结合本课研讨个人体会和收获</h3><h3><br></h3><h3>参与人员:同心圆工作室全体成员(高萍、李金美,梁淑平、刘亚群、周淼、王书倩,杨丽娟)</h3> <h3>初夏下午,艳阳高照,我们齐聚在一起,共同聆听这堂《小数的意义》</h3><h3>“数,是数(shǔ)出来的。——华罗庚”端庄优雅的迟辉老师用一句极具数学学科思维的名言,打开了本节课知识的大门。</h3> <h3>从0-100这条线段开始引入对计数单位和数的回顾,通过将线段不断放大,层层过渡,迟老师将抽象的小数放在了0-1这条线段上。</h3> <h3>这一个点代表的是哪个数呢?孩子们积极思考,通过前面同类型问题,学生不难想到可以将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一份就是十分之一,看看这个点在几份上,就是十分之几。</h3> <h3>瞧,认真的小伙伴们都在记录着这堂课的精彩之处,记在纸上,想在心里,用在实践。</h3> <h3>探究了一位小数,接着迟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一次次将线段放大,又找到了两位小数0.23、三位小数0.365,和它们的计数单位。</h3> <h3>3.68米中的3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继续出现后面的数,最后面的9表示什么?迟老师将抽象的数与表示实际意义的数结合起来,扩充了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且还向同学们提到纳米技术的应用无所不在,渗透了德育。</h3> <h3>还有最后一部分,在计数器中拨出小数,但是原生计数器上只有整数部分的数位,不存在小数,在这里迟老师做了一个巧妙设计,用单个的计数器作为教具,学生给它们找位置并且给这几个数位起名字。将小数的意义与数位的学习还有数位顺序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h3> <h3>观课结束,老师们对本节课发表了自己的感悟。</h3> <h3>杨丽娟:迟老师本节课课前引入为小数的意义做好了铺垫,有利于本节课的发展,从复习整数的数数方法开始,感受到数数就是数有几个计数单位,有了这个铺垫便于学生更好理解本节课知识。整节课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还渗透了小知识,进行了德育教育是一节值得我学习的好课。</h3> <h3>周淼:迟辉老师讲的“小数的意义”结构流畅,惊叹于她的语言“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解释得真清楚”,“这位同学跟科学家想得完全一致”,“就像我们学习知识,永远无穷无尽”。激发学生兴趣,建立数学探索乐趣。她建立数学模型,计数单位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有几份。将整数认识顺利迁移到小数的认识,锻炼孩子有序系统思考。我想,知识的学习是无穷无尽的对老师同样适用。</h3> <h3>刘亚群: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网络观摩了迟辉老师的课《小数的意义》。迟老师用“一条线”复习了之前所学的整数的计数单位,同时又学习了小数的计数单位,充分理解用平均分找到计数单位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知识。在整堂课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学习的地方。</h3> <h3>李金美:用小数表示是 0.1。一位小数可以表示十分之几,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分母是 10 的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h3> <h3>王书倩:“数,是数(shǔ)出来的”这句话贯穿了本节课,由简单的整数做为本节课的铺垫到探究寻找复杂的小数,迟老师将抽象的小数和具体的线段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地将线段扩大,更能体现整数与小数的联系,是一个非常棒的教学设计。</h3> <h3>梁淑平:迟老师在处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时间调控的非常科学合理,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把时间放在一位小数的探究上,通过观察、猜想、对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进而逐步的完善归纳出小数的意义。</h3> <h3>最后,高老师结合老师们的发言,深刻谈到她对于这节课的感悟,“优秀课例要多看,反复看,看得次数越多,里面值得学习的要点就发现的越多,坚持下去,对于自己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高老师对于工作室成员的教学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并一一解答了各位老师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每个人怀着一颗赤诚的教育初心而来,带着自己的收获而去,能量满满,撸起袖子加油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