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座峰峦如屏障构成了这个小镇。<br> 三条溪水似玉带绘制成了这幅图画。<br> 河口,一个座落湘西北桑植边陲的偏远小镇。因了这灵山秀水的点缀,因了蒙古、土家、苗、白等民族的耕耘,便有了这可依可恋可咏可叹的家园。一座峰峦,一个动人的传说。一条溪水,一个美丽的故事。一寸土地,一首悲情的诗篇。从远古到现代,河口始终以特有的魅力、古朴的吊脚楼,闻名湘西。 河口,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据《桑植县志》记载,元朝末年,平章镇国将军沙不丁,率军英勇抗明,战败退守于澧州(今桑植),在明军步步紧逼下,一支元军在沙盟带领下退守深山,见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定居于此,繁衍生息。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河口小镇。 河口小镇,也是一个凄美爱情故事的见证者。清道光年间,小镇章秀才和张氏结婚,夫妻举案齐眉,感情深厚,章秀才为了给妻子一个更美满的生活,三更起五更睡,挑灯夜读,张氏更是对秀才关心倍至,端茶送水、洗衣做饭,孝敬公婆,被誉为当地“贤妇”的典范。苦心人,天不负,章秀才终于考中举人,委任广州做官,上任途中遭遇强盗,不幸惨遭杀害。张氏得知消息,悲痛欲绝,数次晕倒。此后,在小镇望郎峰上,马桑树下,永远伫立一个等待的身影,为了心中的挚爱,她无怨无悔,守望一生。张氏的事迹感动当世,后被道光皇帝御赐贞节牌坊一座。历史如浩渺长河,岁月如滔滔江河,冲走了尘埃,沉淀了悲壮。 <h3> 河口,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古镇四周群山挺拔,似将士守护这片土地。山上树木葱茏茂盛,四季绿意盎然。林间,山花烂漫,野果飘香。一条似玉带的河流横穿小镇,河水清彻见底,鱼儿畅游。两岸一排排古朴的吊脚楼,廊檐相接,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宛如翩翩舞女的裙,在暮鼓晨钟里,任由河水去旧添新。数十株百年垂柳,从吊脚楼的瓦棱中斜逸出来,撑出一片绿伞,垂柳下几页扁舟,如鸟收了翅膀,在岸边恬然栖着晃着,极像是母亲的摇篮。每天清晨,两岸袅袅升起的炊烟和着河面微微泛起的轻纱薄雾,形成一幅优美和谐的风景画。</h3> 河口小镇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爱国诗人屈原在溇澧两岸边走边唱,且歌且咏,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见《九歌》的《湘君》)。不知是澧水文化孕育了屈原,还是屈原灵性了澧水文化。古镇受楚辞的影响,形成自己的文化情怀。于是,在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下,培养出一批文化名人,明清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沙文清,便出生于河口古镇。文清诗词《挽友人》、《时宪书》等作品,脍灸人口,不少还在湘西流传。近代王成均、周芦屾、熊朝述等一批知名作家,深得其精神营养,他们用一篇篇佳作描绘古镇,从而使小镇走出深山,走出湘西。 河口小镇,也是我最初工作的地方。那纯朴的浓得化不开的乡情,勤劳善良的乡民,可爱可亲的孩子们,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假期,我再次回到小镇,品尝小镇的那份恬静,那份祥和中散发的古色古香的韵味,寻觅残留我记忆中的场景。感知心底,余温依旧。临别小镇的刹那,我频频回头,难舍那份乡情,那份眷念。 河口小镇情怀依旧,对河口小镇的思念依旧…… <h3>作者简介:朱才,笔名若尘,1974年出生于美丽山城张家界的一个小山村,张家界一中教师,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外聘教授,国证导游,原英皇娱乐总经理。美丽家乡山水赋予他文学梦,自96年起有作品常见于《天津青年》,巜张家界日报》,巜怀化日报》,巜城市人》,巜新锐作家》,《海天散文》,巜澧水文学》,巜新闻频道》等报刊或网络媒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