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小满,小得盈满

芷邑

<h3>  我是个农村孩子。如今生活在城市。</h3><h3> 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乡野生活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一个完整的人生,首先要学会的是和自然相处。我庆幸自己生长在农村,当然也庆幸有机会进入城里,体味这另一个世界的美好、困惑、挣扎和不可思议。</h3><h3> 叶芝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在大城市,我们活在自己的小团体里,对世界的了解少之又少。小镇或村庄人口稀少,没有这些小团体。因此,你必然可以看到整个世界。”</h3><h3> 我记得在村庄背后的山坡上疯跑,听树叶被风吹过的沙沙声;记得在小河里摸鱼、游泳的时光;记得看到火烧云和彩虹时兴奋的模样;还记得夏日傍晚去田间乘凉,听取的蛙声一片。</h3><h3> 最记得的,是漫长的时间。记得午后在阳光下犯困;记得大人们出工后,那种乡野里安静得让人能听到自己平静呼吸的时刻;还记得偶尔大人们中午不回家,我和弟弟要给他们送饭,路过田间地头,到处都是风吹麦浪的景象。</h3> <h3>  今日小满。这些童年的回忆瞬间浮现在脑海。</h3><h3> 俗语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小麦粒渐满,收割还需十几天。古诗说:“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h3><h3> 从古至今,小满分明就是麦子的专属节日,小时候,麦子作为每个家庭里的主要收成来源,受到无与伦比的重视,所以我们在这个季节都会有至少半个月的麦忙假,也是那时我最盼望的一个假期。天气不冷不热,大人也不会让我们去地里忙活,学校更不会布置作业,所以就只剩下没完没了的疯玩。初夏的夜晚杨柳依依,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皎洁的月光照亮夜空。夏风吹拂,百花渐落,黄黄的麦穗初露,迎风笑着,频频点头,丰收在望。这场景,分明就是北宋欧阳修的《五绝·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h3> <h3>  小满之后,再过些天,麦香飘飘,滚滚的麦浪将会把大地染成一片黄,把天空染成一片黄,黄的殷实、浩荡、篷勃,黄的翻江倒海、惊心动魄、金光灿灿。人们带上磨得锃亮的镰刀,来到金黄璀璨的麦田,将腰身深深弯下,以鞠躬的姿势,与每一垄列队站立的麦子握手致谢。麦子似乎深受感动,像听话的孩子,接受人们的检阅,在镰刃与麦茬“嚓嚓刷刷”的交谈中,跳跃着倒下,顺从地躺进大地的怀抱。然后,被运回家,在脱粒机的窃窃私语和石磨的倾心交谈中,走进灶台,用满腹的香点染人们的幸福生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勤劳的满足。</h3> <h3>  老百姓都是想尽一切法子早打算、巧安排,甩开了膀子干,竭尽一身的干劲和智慧去求个“小得盈满”。这和曾国藩的名言“盖求阙于他事,而求全于堂上”其实是一个道理。对每一个耕作者而言,庙堂便是广袤的田野,不祈求迎来“仓满粮足”的丰收年,只求竭尽全力,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即便在夏收夏种里,天遂人愿,人们尝着第一口新麦,话也只说到七分,只道“秋收还没来,这还只能算个小满呢”!“小得盈满”就是把话留给未来,告诫自己一年的收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满”还得带着欢喜继续干!</h3> <h3>  没有显而易见的表象证明在乡野里长大对我的人生造成的影响,但一年又一年,我都在田野里学会人生处事的智慧。我们的父辈们,是自然历练成就的勇士,为一年的收成,他们日晒雨淋,穷其生命,但又似乎更懂得顺应天时,对丰收的盈满有着更为宽厚朴实的理解,在“小满”这样关键的农时只求“小得盈满”便充满欢喜和感恩,这样的情感代代相传,并厚植于心。</h3> <h3>  “小得盈满”,是万难之中的大智慧,是拼搏中的淡定从容,是风雨淬炼后的欢喜心。所以人们常说,小满才是最人生最幸福的状态。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小满”的状态,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