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段时间,同学群里曾英的自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是在第一时间一口气看完了这篇长达七万多字的文章。说实话从那一刻起,我对曾英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h3><h3> 曾英是我中专和大专(函授)同学,又是锡盟老乡,我们是多年的朋友,来往甚多。初识是在供销学校,真正接触是在函授时期。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曾英函授入学成绩是310多分,我是280多分,而当时的录取分数线是240分,全班100多人,我们都是佼佼者,曾英显然更胜一筹。要知道她当时已是两岁孩子的妈妈了。那时曾英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学霸,印象最深的是,她在面授之余还在自学英语,问其原因,她说还没想好,但感觉早晚用得上。</h3><h3> 每个季度半个月的面授时间,我们成了室友。一间大宿舍上下铺住了10多个女生,而曾英总是每晚睡的最早的一个,别人正在洗漱或侃大山,她已进入梦乡,说起了梦话。每到这时,大家就笑作一团,等着她透露“隐私”,尽管都是善意的玩耍,但让人心里很不舒服,好打抱不平的我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及时叫醒她,中断尴尬。有了“保护伞”曾英终于可以放心地睡觉了。我们的友谊开始有了信赖的基础。</h3><h3> 后来我们陆续调动回锡盟,接触又多了起来,不过很快她又调回湖南老家。临行前,她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把我们一家三口请到她父母家吃了一顿饭,这件事让我感动了很久。</h3><h3> 曾英走后,开始还有书信往来,渐渐的联系越来越少。现在想来,那段日子正是她遭遇婚变、辞职下海、浪迹天涯的时候。再见面时,她已是满面春风、荣归故里的喜人景象。那时的她不仅事业蒸蒸日上,感情上也有了新的归属,虽说还没结婚,但已经成了幸福的小女人。</h3><h3> 之后她回锡盟的频率越来越高,每次回乡都受到热情款待。知恩图报的本性使然,2016年4月曾英发出邀请,包括我在内的7个姐妹,踏上了前往深圳的旅途。</h3><h3> 正像她在自传里叙述的那样,几天的时间,她带我们游览了该去的所有景点,在香港逗留一晚,乘游轮观赏了澳门海域的独特风光。五天的时间,她这个导游当的称职、辛苦:出境、泡温泉、吃海鲜、品美食,所到之处都留下了我们美丽的身影。</h3><h3> 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她不仅承担了全部的费用,更感人的是从每天的饮食起居到行程,她都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为了做好这个临时“长官”,她费尽心思,使我们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温暖。她的魄力和热心肠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这就是我所了解、认识、熟悉的曾英。</h3><h3> 近距离接触加深了彼此的相互了解,但更深入的理解是在读了她的自传之后。七万多字的篇幅,近六十年的岁月,像一壶陈年老酒,像一副画卷,摆在了读者的面前。总体感觉非常震撼!首先是她的经历,说是传奇一点不为过,不写出来可惜了;其次是她的精力,简直就是一个不知疲倦的超人;再次是她的毅力,最佩服她的就是对儿子的培养。爱家人、爱朋友、爱旅游、爱照相、爱美食简直令人目不暇接……传奇丰满的人生犹如她的网名——真优美!</h3><h3> 比起曾英跌宕起伏的经历,多数人都是在平淡中度过的,至少我是这样。有她这样的朋友,也丰富了我的人生。她的精彩会继续,她的自传会续写,我们的友谊也会源远流长……</h3><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