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郑丽环</h3><h3> </h3><h3>中学时期偏爱上语文课,对古文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每次考试,古文部分几乎不会失分。那时记忆力相对好些,篇幅长长的古文也能在短时间内流利背诵下来。记得欧阳修的《秋声赋》是其中喜欢的一篇。自从开始学习毛笔字,对古文的兴趣重新被提起。学书法,临古帖是必修课。而临帖之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尤为重要,只有充分了解作品的特点、蕴含的思想以及创作背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体会到古帖中书法的笔意和作品的表达,从而更好地领略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以及书法之美。静心临习书法,同时学学古文,体验温故而知新的妙趣,这是我现阶段的休闲方式之一,怡情怡心,乐在其中。</h3> <h3> 【永明老师书法作品《秋声赋》】</h3> <h3> 欧阳修作《秋声赋》,已年逾五十。这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脍炙人口的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秋天是文人墨客常常表现和描摹的对象,“悲秋”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经久不衰的咏叹调。本文由秋声想到秋天的整体特性,再由此想到与之对应的人文概念、生命智慧,布局非常精妙。首段凭借具体的视觉意象表达秋声,将视觉和听觉进行了贴切而生动的转换,“自西南来”、“萧飒”、“金铁”、“赴敌之兵”等词语,将秋之景象完美勾勒出来。作者在本篇中还有一个创新,那就是摆脱了文学上“悲秋”的传统,它通过冷静自然的心境,洞察出秋天所隐含的生命体验,表现了欧阳修旷达的气度。文末一句“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更是引人思索,余味不绝。</h3> <h3> 【永明老师书法作品《秋声赋》-1】</h3> <h3>宋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代,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国防却出奇地羸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单纯的热情无异于幼稚,痴情的苦恼无异于自戕。因此,宋代读书人普遍较为沉稳、理性和豁达。欧阳修经历了宦海沉浮,惯看了秋月春风,有了人至暮年的理性和通透,也有了一份浮华过后的返璞归真。同时代的苏轼在其《赤壁赋》中亦传达出物各有主、人各有命、活在当下、随缘自适的人生感叹。宋儒都是洞悉社会的哲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哲学,欧阳修亦不例外。 晚年的欧阳修虽仕途已入顺境,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名利,超然物外。</h3> <h3> 【永明老师书法作品《秋声赋》-2】</h3> <h3> 中国古典文学与书法艺术天生有一种深切的渊源,两者相互映衬,生发并存。书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诉求和情感需要,选择一些合乎自己心境的篇章来抒写情怀,表达思想。书法家在文字的书写中融入了作者的思想理念,同时也注入了自身的情感渲染。俊美舒逸的书写形式,为文学作品增色添彩,就更能广为流传。借助意蕴深刻的文学作品,书法作品就能增添品赏的层次和意味,因此有“文学之为用,常假乎书之美。书法之为用,常假乎文之美。”之说。譬如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所书的《秋声赋》,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h3> <h3> 【心蓝书法习作《秋声赋》】</h3> <h3> 赵孟頫,元朝第一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湖州人。本为宋朝宗室,宋亡后居家自学。后来元世祖派人到江南搜访遗贤,被荐举入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从赵孟頫流传后世的作品来看,其行草,楷书包括小楷的水准都是一流的,而且影响了后世数百年直至今日。但是赵孟頫因其汉皇族血统而投靠元蒙朝廷而遭遇许多诟病,赵的艺术成就也因此得不到充分的肯定。赵后来也看不惯元蒙对汉人的欺压,想想自己的王孙身份,内心极其矛盾和郁闷。后期的赵选择了明哲保身的态度,过着半退隐的生活。从某种层面上联想,欧阳修和赵孟頫在其政治生涯中有某些相似的境遇,所以赵孟頫创作行书《秋声赋》时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情感在里面,细细读帖能够体会一二。</h3> <h3> 【心蓝书法习作《秋声赋》-1】</h3> <h3> 【心蓝书法习作《秋声赋》-2】</h3> <h3> 【心蓝书法习作《秋声赋》-3】</h3> <h3> 【心蓝书法习作《秋声赋》-4】</h3> <h3> 【心蓝书法习作《秋声赋》-5】</h3> <h3> 赵孟頫的行书《秋声赋》40行,414字,一气呵成,通篇圆转遒丽,妍润多姿,结体开朗潇洒,深得二王笔意,乃书法中之精品。行书学习中,我偏爱赵孟頫的书体。《秋声赋》仍然体现出他一贯的行书为主,间于草书之特点。结构潇洒流畅,结字多有二王之风。写到“秋之为状”时,笔划转为圆劲迅疾,与文本内容呼应,体现出秋之凛冽与萧瑟,以及自己的心境感受。临习赵孟頫的《秋声赋》之前,书法老师分享给我许多读帖、临帖的经验及关联知识,受益颇多。古人云,学书法不能只工书法,“书之功夫,更在书外”,所以临习时能够体会到老师平日里对我的引导和教诲。</h3> <h3>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学会融会贯通,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用心去体会和创造文学经典与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我想,这应该是一条值得我去潜心研习和持续探索的路子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