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米脂闯王李自成,横刀立马气如虹。杀富济贫打江山,均田免赋万民颂。</h3> <h3> 5月20日,米脂县桃镇九年制学校组织八年级师生游览了李自成行宫。李自成行宫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北盘龙山上,(原名马安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行宫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国后,其侄李过奉命回米脂修建的。行宫依山据险,楼堂殿阁从山脚直达山顶。 </h3><h3><br></h3> <h3> 走过正门,广场上有大顺帝李自成的雕像。 二天门坐北朝南,位于石砌较高基座上,两侧设有耳房,中为带门过道,是通往主体建筑的咽喉,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走上石阶通过一条向上的石拱道,才进入建筑的主体部分。环视前后,只见凌空而起的玉皇阁,富丽堂皇的启祥殿、兆庆宫以及钟、鼓二楼,一座座错落有致,规模宏大。 </h3><h3><br></h3> <h3> 走过“蓬莱仙境”牌楼是李自成纪念馆。李自成纪念馆设在李自成行宫中央,馆内以史料、文献、文字、图画、照片、实物等,介绍李自成的生平事迹。主要反映李自成的出身、在米脂的活动及两次返乡的情况。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突破潼关,到西安后,改西安为长安,称长安为西京,国号为“大顺”。李自成的侄儿李过遵命回米脂修建行宫和祖墓。 第二年(公元1644年),起义军失败了。李自成兵败后,清兵来到米脂,企图把大顺遗物全部销毁。为了把这座行宫保存下来,米脂人在行宫的启祥殿内重塑了真武祖师像,把行宫伪装成真武祖师庙,才幸免焚毁。1644年4月25日,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自缢在皇宫后的梅山(今北京景山)上。4月29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撤往西安。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由于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很多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于是疑心日盛,终于妄杀李岩等人,致使人心离散。对于李自成的历史悲剧,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毛主席就向全党推荐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毛主席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h3> <h3> 参观完李自成纪念馆,又参观了米脂婆姨史迹展。馆内以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了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米脂婆姨。她们当中有为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功勋卓然,并且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高敏珍、为坚持真理争取自由敢于同蒋介石唇枪舌战的杜聿明夫人曹秀琴、深怀伟大的母爱一生为他人扶养过20个孤儿的汪润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第一个向党中央报告地震消息而献出年轻生命的高东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澳门第一个升起五星红旗的杜岚、毛主席纪念堂的建筑设计专利申请之多清华大学教授同亦兰等。据统计,解放后除建国前壮烈捐躯的烈士以外,担任省、部、局级领导的米脂婆姨就有120余人,县处级580人,从事科教文卫工作副教授以上的米脂婆姨也有百余名。 </h3><h3> 观看完展览,沿石阶走下来,来到八卦亭,亭的对面是一座乐楼, 乐楼中为演出舞台,两厢廊为看台。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一月,李自成率大军回故里祭祖,曾经在乐楼唱戏3天,与民同乐。</h3><h3></h3><h3><br></h3> <h3> 参观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留在每个人心中的记忆却是永恒的。此次游览,我们真正的理解了米脂人民革命的艰辛,米脂人的斗争和为民奉献精神。我们能感受到爱国主义给我们的鼓舞及对我们以后人生的警醒……</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