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的美篇——兰州之行

叶子

<h3>周六加班,所以不能和大家同游张掖,但这一周也不能浪费,于是我们三人就在周日这一天登上了从榆中到兰州的汽车。第一站便是黄河第一桥——中山桥。中山桥在兰州市区,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称,史称“镇远桥”,它由五座弧形钢架拱梁构成,横跨在滚滚黄河之上,气势恢宏。</h3> <h3>滚滚黄河自西向东横穿兰州市区,水里裹挟大量泥沙,是名副其实的黄河。</h3> <h3>黄河岸边的景观大道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微风习习,据说这里被誉为兰州的“外滩”。很多南方的游客都对这里赞赏有加。走在这样的风景里的确让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h3> <h3>与我同行的两位美女,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h3> <h3>最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子。很想坐上去体验一下,可惜——</h3> <h3>只能用羡慕的眼神目送他们渐行渐远。</h3> <h3>在河边的小屋旁,意外地发现一位老人正在制作羊皮筏子,充了气的羊皮像一盏盏灯笼挂在院子里,还有一只竟然缀着补丁。</h3> <h3>这慢慢转动着的水车,似在悠悠地讲述着关于黄河的不老传说。</h3> <h3>沿着黄河岸边一直西行,就为了一睹这位黄河母亲的风采。雕塑中的黄河母亲神态安详,侧身仰卧在波涛之上,怀中依偎着一个憨态可掬的男婴,寓意着黄河母亲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生生不息。赭红色的花岗岩与黄河及两岸的颜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让人感到古朴、亲切、自然。</h3> <h3>在黄河母亲面前留个影,恋恋不舍地离开。不知以后是否还有机会和她相见。</h3> <h3>去博物馆的路上偶遇蔷薇,很喜欢这种散发着香气的漂亮的小花。校园里的那丛蔷薇早已开过了吧!</h3> <h3>终于来到了甘肃省博物馆</h3> <h3>来博物馆就是想和它相遇,初次听到它的名字是在小学课本里,再后来看到许多城市都有它的身姿,才明白它已经成了旅游城市的标识。这是一匹铜奔马,诞生于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造型独特,为表现它风驰电掣的雄姿,设计者独具匠心,让它的一只马蹄踏在展翅飞翔的燕子上,马踏飞燕的名字由此而来。</h3> <h3>如果说来博物馆看马踏飞燕是有备而来,那么与古黄河象的遇见纯属意外的惊喜。这具古代黄河象的骨架化石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的一具古象化石。记得有一篇课文是专门介绍它的,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人们根据发掘时它的姿势推想出它的来历。如今在这里一睹它的真容,真是一件幸事。</h3> <h3>别小看了这个类似泥球一样的东西,它可是甘肃的宝贝蛋——恐龙蛋。</h3> <h3>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体长22米的马门溪龙。它不是最大的,却是最早被发现的。站在这些上亿年前的庞然大物面前,不仅让我们感到人类自身的渺小 ,更让人觉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的一辈子是何其短暂。</h3> <h3>从博物馆出来,就坐上了回程的车,下午6:00抵达榆中,为了犒劳自己,也为了对三个路痴顺利返城表示祝贺,去牧羊人烤肉吃了当地特色黄焖羊肉,两个菜,三碗汤。吃饱喝足,步行回到住处。完美的一天到此结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