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记武义县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深度发生专题培训

美友

<h3></h3><h3> 五月,花若云霞,气候怡然。90名小学数学教师走进满溢书香的实验小学,开启了为期两天的有效教学深度之旅。浙江省特级教师郎建胜、金华市小学数学教研员章颖及其团队为参训老师带来了一道道迷人的“数学风景"。<br></h3> <h3></h3><h3>“数学风景”之一 时间:5月20日 导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郎建胜、浙江省教坛新秀潘可可、婺城区教坛新秀杨旭宣。<br></h3><h3></h3> <h3></h3><h3>   潘可可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数学阅读课《周长与面积》。通过课前交流,潘老师引出了一本数学课外书《数学在哪里》。形象生动的图形实例、创意满满的课堂设计,让孩子们一下子就发现了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课堂上的每个精彩瞬间,都源于潘老师对数学本质的追问与研究。她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数学的深度需要追本溯源,需要多思考为什么?怎么办?<br></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杨旭宣老师带来了五年级的《倍数与因数》一课。杨老师通过让学生描述祖孙三人之间的关系来导入新课。 通过“找因数找倍数”游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因数倍数的理解。 接着,杨老师从12这个数的分解,引入了倍数因数的概念,引导孩子们思考“从算式中怎样能看出倍数与因数的关系?”让孩子们从知识本质上,从判断技巧上,对倍数因数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br></h3><h3></h3><h3></h3><h3></h3><h3></h3> <h3>  说课评课环节,潘可可老师作了现场调查,“老师们,你上过数学阅读课吗?”“你有推荐过数学阅读吗?”“你认为数学阅读重要吗?”三个问题引起了参训老师的共鸣,也让大家意识到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数学阅读是重要途径。<br></h3> <h3>  杨旭宣老师介绍,学倍数、因数的作用是为了对数展开研究。质数是宇宙通用的数,是组成数的最基本因子,之所以对数进行分解质因数,是为了增加这个数的信息量。<br></h3> <h3></h3><h3></h3><h3>  郎建胜老师带来的是《核心问题引领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讲座。他说,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深度并不等于难度,触及事物的本质才叫深度。那么数学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就是现象背后的原因。   我们要追根溯源,与学生的经验相对接,才能揭示数学的本质。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学会追问现象背后的原因,掌握基本的概念。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是什么”的知识,决定了“怎么样”的知识。</h3><h3>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平时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反思,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运用了启发式教学,问题设计的思维含量怎么样,备课应该在哪些方面下足功夫。<br></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数学风景”之二 时间:5月21日</h3><h3>导师:金华市小学数学教研员章颖、金东区教坛新秀柳华、武义县教坛新秀钱蓓蕾。</h3><h3> 上午是由金东区实验小学柳华老师和武义武川小学钱蓓蕾老师带来的两节同课异构课——《路程、时间与速度》。</h3><h3></h3><h3></h3><h3></h3><h3></h3> <h3>  钱老师把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整合,找到生活与知识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之后,钱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组速度数据,让学生细细体会速度的快和慢,并进一步理解了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br></h3> <h3>  恩格斯曾把思维比作“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数学则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课堂上,柳老师努力为学生留足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创设有趣的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思考并发现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者的关系。课堂成了学生思维碰撞的平台,成了学生积累“财富”、资源共享的“加油站”。<br></h3> <h3>  下午金华市小学数学教研员章颖老师给学员们带来的互动讲座《基于前置学习的教师导学策略》。 讲座中,章老师提出:一、要明白学生的需求,优化学习方法。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在教学中做到因需而教;二、要重新整合学习资源。学习资源不应该局限于静态的文本,应该充分利用更多的动态资源,如学生在前置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遇到的问题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增减,拓宽学习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为课堂带来更多的可能;三、要重新确定学习目标。基于前置学习的学情分析,教师需要重新思考目标定位。哪些维度的教学目标是真正有价值的,是值得学生学习并探索的,以此进行取舍、定位。<br></h3> <h3>  在章老师的引领下,参训教师进行了分组讨论交流。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困惑,在研讨中促提升,在交流中共进步!<br></h3> <h3>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培训的意义在于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学习、研讨、提升,我们一直在路上!<br></h3>

数学

老师

学生

学习

因数

小学

教学

倍数

教坛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