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不久,南通皋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德强爱心团队”又一次走访慰问了如皋市石庄镇一家4人瘫痪2人患癌的朱仁英家庭。这个团队已连续15年、数十次向这个家庭送去关爱。</h3><h3> 这家公司是江苏省人民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现有员工235人,其中党员36人。这是一个充满爱心、充满活力的企业,全员加入“德强爱心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有人参加“雷锋义工站”,有人参加“绿叶义工队”,有人义务献血,有人领养孤儿,有人资助贫困家庭,有人搭救遇险群众,有人保护国家野生动物,有人保护国家珍贵文物,有人捡到巨款归还失主,有人背着母亲去健身,有人唤醒植物人父亲,有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10多年来,这个团队人人向善,个个从善,涌现了众多感人肺腑的爱心故事,为爱心城市如皋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华人时刊》《新民晚报》等国内数十家媒体报道过这个团队的爱心事迹。</h3><h3><br></h3> <h3> 一个善举催生一个爱心团队</h3><h3> 邱德强,南通皋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民营企业家。因他的一个善举催生了一个“德强爱心团队”。</h3><h3> 2004年9月的一个晚上,邱德强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如皋市石庄镇有一户特困家庭,一家5人4人瘫痪。几十年来,是母亲朱仁英顶天立地撑起了家。然而,朱仁英不幸患上食道癌。面对巨额手术费,4儿女哭肿了双眼……看着一幕幕凄惨画面,邱德强怜悯之情由然而生。第二天,他送去两万元救命款。3天后,朱仁英顺利手术。为感谢邱德强的大恩大德,朱仁英的两个远房亲戚采摘1500公斤鸭梨送到邱德强公司代为谢恩。邱德强无法拒绝,将梨分给了公司员工。于是,董事长的爱心故事一下子在公司传开了。</h3> <h3> 一人从善,众人相随。此后,在邱德强的影响和带动下,公司全员参加21次爱心活动,累计捐款近200万元。不少员工还走上社会献爱心,他们自豪地将自己的团队称之为“德强爱心团队”,寓意“建设道德强大的爱心团队”,以崇尚董事长的大爱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h3> <h3> 魏锋学雷锋</h3><h3> 魏锋,皋鑫公司市场部部长,也是如皋“雷锋义工站”的一名活跃分子。在他数十次参加义工活动,除了捐赠食品、日用品、学习用品、棉衣棉被外,还雪中送炭向贫困家庭捐款数万多元。在他带动下,公司不少员工加入“雷锋义工站”“绿叶义工队”,并频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h3> <h3> 鞠九江的大爱情怀</h3><h3> 鞠九江,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是一位左眼失明的残疾人。他班余时间爱好写作,发表作品3800篇1300万字,出版专著两部。他用稿费资助8名贫困学生上大学;参与救助19名重症病人;向15名重度残疾人捐赠轮椅车、坐便器、助行器具;走访慰问特困户、烈军属、残疾人家庭数十户。他还见义勇为,献血38次11400毫升;搭救8名遇险群众;配合公安机关抓捕杀人犯、在逃犯人。荣获如城街道“最美志愿者”、如皋市“‘五星’党员标兵”,并获得如皋、南通两级人民政府见义勇为奖。他多次受到如皋市党政主要领导的亲切接见。2017年11月,如皋市总工会、妇联、残联等6家部门发出了《向鞠九江学习的倡议书》。</h3> <h3> 范银萍献血3200毫升</h3><h3> 范银萍,皋鑫公司资材部部长,义务献血14年,其献血量已达3200毫升。她还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队伍,光荣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她说:“只要配对成功,我随时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延续他人生命!” 2016年,范银萍当选为如皋市“党代表”,并光荣出席了党代会。</h3> <h3> 郭利君情系孤儿</h3><h3> 郭利君是皋鑫公司引进的高科技人才。自从走进公司,她就加入“德强爱心团队”,多次向困难家庭送去温暖。2011年初夏,郭利君得知全市还有不少孤儿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她主动与孤儿李亭结成帮扶对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六一”儿童节刚过,李亭的爷爷用电瓶车送李亭上学的途中遭遇车祸,爷爷当场身亡,李亭头部重伤,被紧急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郭利君虽然支付数万元抢救费,李亭还是离开了这个充满爱的世界。李亭走后,郭利君强忍悲痛,将爱献给另一名孤儿。</h3> <h3> 保护野生动物也是献爱心</h3><h3> 邱德强对员工说:“献爱心是多方面的,扶残助残是献爱心,扶贫济困是献爱心,保护野生动物也是献爱心!”他倡导员工要善待和保护国家野生动物。</h3><h3> 电工陈敬东,班余时间迷恋保护野生动物,拯救了大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曾当选为“2007年度绿色中国年度人物”。</h3><h3> 崔杰是送料工。有一年,他钓了一只重6.2公斤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山瑞鳖,虽有多人提出高价购买,他还是将山瑞鳖放入通扬运河。</h3><h3> 许小梅是车间管理人员。2014年初夏,她家来了一对瑞典国家的国鸟——乌鸫鸟。鸟儿在她家阳台一角搭窝、下蛋、哺育小鸟。许小梅对它们采取保护措施。当她看着这对鸟领着哺育的6个孩子飞向蓝天时,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h3> <h3> 10万元巨款归还失主</h3><h3> 海门人朱建辉,在上海、海门、如皋等地开了6家服饰超市。2007年8月26日,他在出差途中不慎将手提包丢失,内有10万元现金及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证件和票据。正当他焦急万分时,去常熟出差的皋鑫公司司机纪勇按照名片上的手机号码向朱建辉发去短信:“手提包被捡到,请抽空来如皋认领”次日上午,朱建辉赶往如皋认领了钱物,并以重金酬谢,被纪勇婉言谢绝。朱建辉回去后制作锦旗,购买鲜花,书写感谢信,再次来到皋鑫公司面谢拾金不昧的好司机。</h3> <h3> 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h3><h3> 2004年9月、2005年1月,中央电视台两次报道“德强爱心团队”及众多好心人关爱朱仁英家庭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后来,邱德强从民政部门获悉,社会上有不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因为找不到合适就业岗位,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于是,他积极与市残联联系,申请安置残疾人就业。短短几年时间,公司安排83名残疾人就业,成为如皋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在皋鑫公司,扶残助残尉然成风,不少员工还走上社会为残疾人服务。</h3><h3> 长江镇的石晓华幼时因触电失去双臂,皋鑫公司鞠九江关爱帮助20多年。如今,石晓华成为南通市人大代表、全国自强模范、中国好人、世界口书书法家。</h3> <h3>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h3><h3>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皋鑫公司董事长邱德强的口头禅,这也成全体员工的追求时尚。10多年来,这家公司全员慷慨解囊,救助了身患重症的杨建华、张建国等8名员工及遭遇不幸的杨宝国、阚德兵等6个家庭,献爱心近3000人次。戴其俊退休前是仓库保管员。他珍藏一件大清乾隆年间的珍贵文物——官窑双龙碗。他在妻子患上白血病后,准备“卖碗救妻”。公司员工踊跃捐款相助,既解了燃眉之急,又保住了双龙碗,使亲情、友情、爱情化为一腔浓浓的爱国之情。对此,国内近40家报刊进行了报道。</h3><h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012年,在邱德强夫妇的倡议下,皋鑫公司建立“爱心基金”,员工争相注入资金。近年来,公司用基金救助了黄礼英、薛晔、吴细兰等多名重症病人。在这家公司,尊老敬老孝老蔚然成风。高级工程师孙建兵用真情大爱唤醒沉睡5年的植物人父亲。鞠九江精心照料年近百岁的母亲,演绎了浓浓的“反哺情”。他激情创作的散文诗《反哺之歌》、歌曲《感恩妈妈》成为当地“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h3> <h3> 共产党员是一面旗</h3><h3> 爱创造无限。皋鑫公司“德强爱心团队”用道德和善良书写“大爱”。近年来,这家200多人的企业,连年纳税超千万元,成为如皋市“利税大户”。产品畅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在中国大陆客户覆盖率达80%以上。而“德强爱心团队”的发展壮大,得益于有一支乐于奉献的党员爱心队伍。</h3><h3> 党员是一面旗,是“德强爱心团队”的骨干力量。广大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爱心活动中唱主角,涌现了以邱德强为首的、众多党员参与的爱心队伍,初步形成 “党委引领爱心团队建设,爱心活动促进党的建设”的喜人局面。近年来,公司有数十名爱心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公司培养发展新党员15人。</h3><h3> 大爱无国界。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皋鑫公司与国外客户的业务交往日益密切,党委书记邱德强、党员孙莹鸾将大爱献给印度、孟加拉共和国的多名孩子。</h3><h3> 党旗引领,志愿服务。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南通皋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德强爱心团队”在公益慈善征程上将描绘更加绚丽精彩的画面、书写更加优美动人的篇章。<br></h3><h3> </h3> <h3>监制:季健</h3><h3>策划、撰稿:鞠九江</h3><h3>图片提供:南通皋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h3><h3>文字编辑:包国平 姚国华</h3><h3>美篇制作:六味神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