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山丹</p><p>绘画:三菊(女儿)</p><p>编辑:山丹</p><p><br></p> <h3><b><i><u><br></u></i></b></h3><h3><b><i><u> 引 言 </u></i></b><br></h3><h3> </h3><h3> </h3><h3><br></h3><h3> 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歇,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段时期是实现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49年新中国成立,在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诸方面要完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以要进行改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br></h3><h3> 追溯这段历史,爷爷家的成分复杂,当然是改造的对象……</h3><h3> 今年春节,女儿回家,无意当中触及到这个话题,父亲就断续地想起一些事情,饶有兴致地讲到他的故事……</h3><h3> 早就想写点东西,还不知怎样下笔,偶遇美篇,激动不已。</h3><h3> 今天 ,在这里我把故事叙述出来,借美篇这个平台把它呈现给大家。为传承家乡文化,发扬爱国精神。为父亲的美好回忆,为家人的情感寄托……</h3><h3> 也希望大家喜欢!</h3><h3><b><i> </i></b></h3><h3><b><i> </i></b></h3><h3><b><i> </i></b></h3><h3><b><i><br></i></b></h3><h3><b><i> 要特别鸣谢女儿在百忙之中为文章做插图,让文章倍添光彩。在这里由衷地谢谢她!</i></b></h3><h3> </h3><h3><br></h3><h3><b> </b></h3><h3><b> </b></h3><h3><b> </b></h3><h3><b><br></b></h3><h3><b><br></b></h3><h3><b> 第一章 </b></h3><h3><b><br></b></h3><h3>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日本的铁蹄随之踏上山东大地,绛水河畔失去了往日的安宁。<br></h3><h3> 父亲是1938年生人,他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爷爷哥三个。父亲兄妹五人,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家的老宅就在现在的黄县城关镇花溪村,是临街一个大的四合院,土改的时候前院被分了出去。就留下后院。四合院虽没有北京的四合院标准,但也算气派。 </h3><h3> 四合院是北方传统的硬山式砖木结构,屋顶覆以仰哈鱼鳞青瓦,每路中轴对称布局,宅院规划完整,功能齐全。</h3><h3> 仰合鱼鳞青瓦覆盖,呈曲线形。下雨时,雨水经过缓冲后,流至屋檐垂直落下,形成一排排水帘,既实用又壮观。是典型的山东传统四合院建筑。老宅现在还在,我也是会经常回去看看。</h3><h3> 三进式的大院,房顶对称的龙头,称为正吻,有镇宅避邪之威,龙头之间的脊饰,俗称"福囤子",表示家中粮食满仓,已逾屋顶。</h3><h3> 大门两旁有石鼓,称为门当;门框上方的四个门簪,称为户对,这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h3><h3> 进了大门,从窄窄的巷子中走进去,又能见到上着乌漆的木门和刻着花样的门檐,迈过高高的门槛石阶,踏着青石板再往前走很长一段,有一个方厅拐角,直见照壁。照壁上的喜鹊登梅图,潇洒飘逸,线条流畅。绕过去,四方的院落便出现在你眼前。院中有古朴典雅的木门木窗、雕着荷花荷叶图案的浮雕石刻,还有木质的牌匾、石质的桌椅……进了正厅,穿过去,还有一个大的院子,这里又形成了一个四合院。院中有一棵桃树,有厢房,还有一猪圈,厕所等生活功能齐全。</h3><h3> 我小的时候和姐姐经常在这个四合院里玩耍,望着树上的桃子心里馋馋的,在堆满草垛的厢房里躲猫猫。那时候,父亲和母亲也是经常带着我们回关里。每当走进窄窄的巷子,感觉很长,好像永远走不到头;还有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説从石头缝里会钻出蛇,所以,每次走过又是很害怕,不自觉的跑起来。那时候也就是三四岁,或许是五六岁。</h3> <h3> 爷爷家的成分被划成地主,但父亲说家里并没有多少田地,主要是靠做生意家业发展壮大。大爷爷在内蒙是做皮货生意;二爷爷在天津有自己的绸缎庄,占了半条街,生意做的很大。当年他娶了二奶奶,入了洞房人就不见了,说是跳了后窗跑了去了天津。留下二奶奶一个人孤独终老。后来听说他在天津又有了家室。 </h3><h3> 我爷爷是老三,在黄县城关镇崇实街有一个杂货铺,就在现在龙口老一中附近,离教堂不远。在父亲三五岁的时候爷爷经常骑着自行车带他去杂货铺,那时,自行车只有他家才有,全村只有一辆。 自行车(bicycle)其实在清末就已来到中国,五四运动已是基本普及,成为邮差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在中国农村已然还是稀罕的物件</h3><h3> 奶奶回娘家是坐马车的。家里有两辆车,一辆是轿车,一辆是板车。有一个长工,两辆车由他来管理,外加干一些杂务。这已是分家以后的事了。说是马车,其实是一匹骡子,父亲清晰的记得是一匹膘肥体壮的骡子,四肢健硕,毛光亮亮的。土改的时候,全村就这一个大牲口,不知咋分,没人喂养,满街找吃的,后来竟被饿死了。</h3> <h3> 奶奶的娘家在黄县松岚村,是大户人家,据说是开粮油铺的。比爷爷家富裕。奶奶是典型的大户家小姐,端庄大气,优雅秀丽,裹着小脚。当时在全村里也是数一的大家闺秀。</h3><h3> 虽说辛亥革命后废除旧制度,不兴裹脚。但大户人家规矩礼数多,封建思想严重。小女孩从五六岁的时候就用布把脚缠起来,使骨骼不能健康发育,以致长大以后脚就保持小时候的大小,叫三寸金莲,以脚小为美,不然是嫁不出去的。</h3><h3> 奶奶轰轰烈烈嫁给爷爷,十里八乡没有不出来看热闹的。吹吹打打,迎亲的和送亲的,合着鼓乐声声,响彻绛水河畔;红红的一支队伍从娘家快要排到婆家,蜿蜒于田埂上,绛水桥边,大路上,家门前。</h3><h3> 爷爷迎娶了奶奶,家里似乎更热闹起来,四合院里人声鼎沸,灯火通明,家丁兴旺。三个奶奶轮流掌管家庭事物,每天都要三更天起床,先收拾好自己,这是不能有半点马虎的。然后生火做饭,打扫庭院,照顾好各自的孩子吃完早饭,并送入私塾读书。虽是大户人家,也要亲力亲为,这是家规,也是传统意义上的遵守妇道吧。</h3> <h3> 大爷爷经常不在家,偶尔回来几日,大多时候在外面忙于生意。车马劳顿也是辛苦。家里所有开销也基本上由大房支出。二爷爷娶了二奶奶便跑去了天津,随即也便没有了音讯,留下二奶奶一个人独守空房。我奶奶经常去二奶奶房里看看她,给予一些安慰。</h3><h3> 奶奶嫁给爷爷第七年生了父亲,大姑姑比父亲大六岁,二姑姑比父亲大三岁。奶奶在临产的时候正在家的东边河里洗衣服。原本在出嫁的时候奶奶曾有一个随身丫鬟一直在身边伺候,帮奶奶操持家务。直到日本进犯,局势混乱,民不聊生,听说丫鬟家里的人被抓了壮丁,就剩下老母,爷爷也就把丫鬟小翠送了回去。</h3><h3> 东边的这条河就是绛水河,是黄县母亲河黄水河的一个支流。位于黄县东部,发源于绛山而得名。流经老黄县城东门外,经东江,东莱,诸由观会黄水河入海,全长23公里。因为流经老黄县城的东城门外,黄县的老人也习惯称之为东河。</h3><h3> 为什么叫绛水河,史料《广舆记》记载,每逢暴雨过后,上游的河水夹杂着山上的泥沙汹涌而下,颜色呈绛红色。</h3><h3> 关于绛水河与绛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当年秦始皇来莱山祭拜月主时,当地百姓及众神都得前往朝拜,唯有住在莱山西麓一座小山下的一位神仙不肯就范。秦始皇得知后怒骂那位神仙是犟种,并抽了他三鞭子,但也奈何不得。以后,人们就称那位神仙是犟神。因犟神不好听,便演变为绛神。于是莱山西麓的那座小山便称作绛山,其旁的那条河流便称作绛水河。</h3><h3> 河水清澈见底,两边绿树林荫。这里是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说话,聊天,怒骂嬉笑的场所,是孩子们游泳玩耍嬉闹的乐园,是全村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的源泉。我小的时候也曾多次来过,在这里是经常会看到婶婶和村里人洗衣的身影。</h3> <h3> 父亲的出生又给家里增添了一个男丁。奶奶是高兴的,爷爷忙于生计,整天往县城里跑。大奶奶家有一儿一女,都比父亲大。二奶奶风韵犹存,已然盼望着,盼望着二爷爷回来与她团圆,与她再度良宵。大家庭似乎还是温暖的,宁静的……</h3><h3> 父亲出生这一年的五月份,黄县人民抗日政府成立,承担起民族救亡大任。国难当头之际,国民党驻黄县官吏和军队不战而逃。黄县地方共产党员,民主队员自发组织起来,建立起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h3><h3> 绛水河宁静的上空会经常听到枪声,父亲小的时候,奶奶抱着他坐马车回娘家也会经常看到日本兵三个两个背着抢在街上走。大街上失去了往日的喧哗,人们各忙各的,脚步急匆匆。马车撵着地下的尘土积雪轱辘轱辘地发出响声,艰难地往前走着。车夫坐在前面抡起鞭子似乎让马跑得快点。</h3><h3> 轿车里面很宽敞,完全可以坐下两个大人,奶奶和父亲坐在里面就更觉得宽敞了。轿子顶上,四周都用棉布罩着,干干净净,坐在里面不觉得冷,也是舒服。</h3><h3> 奶奶的娘家姓田,在松岚村也是有场面的人家,每次奶奶回娘家都要派人去接,骑着马早早出门在村头等着,那排场是让人羡慕的。有些事情父亲是不记得了,但两个姑姑是记得的,还是经常会讲一讲。</h3> <h3> 爷爷的铺子位于黄县崇实街,绛水河东路。主要经营粮食,还有其他百货。前面的店面有三间,一间用来卖粮食,由一个掌柜的主管。其他两间卖杂货,面积有一百多平米,也不算小了,但是整个店里堆满了货物,看起来也是紧巴巴的。卖的东西很多,有锅碗瓢盆,针头线脑,果点糖茶,还有农具,工具等等。店铺的后面两间用来堆放粮食。父亲说,听爷爷讲后来大部分粮食都捐给了抗日的八路军,支援抗日人民政府抗日。</h3><h3> 前面有两个掌柜站柜台,三四个伙计在后面忙,还有一个帐先生管理账目和日常开销。伙计们每天都早早的开门,爷爷骑着自行车,过绛水河桥,骑上崇实街。 </h3><h3> 街道两旁店铺林丽。西洋式的天主教堂精典别致,清静典雅,在繁华的热闹的杂乱的氛围中略显格格不入。</h3><h3> 据史料记载,清末黄县的女基督教徒,曾在龙口生活过半个世纪的美国传教士普鲁伊特(Pruitt)家族,据该家族女主人安娜回忆说,当时黄县富人很少加入基督教,教徒以贫苦妇女居多。</h3><h3> 其实,中国基督教徒以中下层农民特别是妇女为主也并不难理解,因为劳动妇女在当时所处的社会、经济与家庭地位一直最为低下,精神苦楚也最深重。这使基督教在近代传入中国开始,就带有“半个社会救济站”的性质与功能。</h3><h3> 由此可见,能看懂经文,断定当时黄县女基督教徒大多能够识文断字。这也充分说明,当时黄县的确是农业和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民生活状况要比常受黄河水灾之害的山东西部好一些,人们的文化素质也相对高很多。</h3><h3> 不远处的黄县崇实中学,不时走出三三两两的学生,这是黄县的最高学府。建于1892年,始称“哈约翰学校”,中国人称“华洋书院”,后历经崇实学院、县立中学、胶东公学、北海中学、黄县一中、黄县五·七红校、黄县中学,崇实中学,再到龙口一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却都承载了相同的使命,莘莘学子报效国家。据黄县县志记载,从这里走出了三十多位共和国将军。</h3> <h3> </h3><h3></h3> <h3> 再走不远就到了爷爷的铺子,面对林家庄。整条街道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让人眼花缭乱……有卖大饼的、有包子铺,、有理发的、修脚的、洗澡的、开混沌馆的,卖油条的等等。上至绫罗绸缎,下至葱姜韭蒜,干货、鲜货、山货、海货应有尽有。</h3><h3> 油条在滚滚的油锅里放着木排;混沌的香味伸进你的兜里,扯着人们的衣角;拿着糖葫芦的小孩在街上奔跑;一匹一匹多姿多彩的布婀娜多姿地竖着摇曳在街头巷尾。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有穿西服戴礼帽的,有传教士,有穿旗袍的,校服的,穿长衫马褂的。穿土布衣服的两手插着袖筒,趿拉着鞋。乞丐卷曲在地上,萎缩在昏暗的街角。形形色色的人怀揣着各种各样的表情。整条街道有干净的尘土,也有肮脏的水坑,更有的是垃圾堆满角落。</h3><h3> 在抗战胜利的那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奔走相告,游行的队伍高喊着口号。整条街道更显热闹,小商贩们的的吆喝声似乎更响亮了,店铺门口小伙计热情地招呼着。街面上似乎也干净了许多,人也似乎体面了,什么都像变了样似的……</h3><h3> 两个姑姑牵着手也出现在爷爷的店里,多数时候爷爷是不让去的,只有节日、喜庆或者是爷爷高兴的时候也会再带上父亲一同前去。这时往往姑姑们都是坐着马车,父亲坐在爷爷的自行车前面,风车拿在手里,脸上绽开了笑容,自行车摇摇摆摆,左拐右拐穿过崇实街。有回头看的妇人还有追着跑的孩子,那是何等的威风。</h3><h3> 这年父亲八岁,这是他记得的一段最美好的童年时光。这段美好的记忆以至在他一生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p class="ql-block"><b><i><u>参考文献资料:</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舆地广记(张国安)</p><p class="ql-block">2、《广舆记》</p><p class="ql-block">3、龙口悠久历史</p><p class="ql-block">4、《老黄县》、《黄县志》</p><p class="ql-block">5、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u>注明:</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u>版权作者所有,盗版违者必究。</u></i></b></p><p class="ql-block"><b><i><u>转载必带作者姓名。</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u>出版时间:</u></i></b></p><p class="ql-block"><b><i><u>2019年5月20日</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u>图片原创作品,转载敬请注明作者</u></i></b></p><p class="ql-block"><b><i><u>请勿擅自摘取使用,请勿侵权</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u>老黄县城——30年代图片</u></i></b></p> <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