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是良朋中心幼儿园大(三)班刘闫同学的家长。<br></h3> <h3>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我们大班的孩子们就要毕业了。2016年9月6日,孩子入园,那天下着小雨,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写道:“风雨求学路,我和妈妈陪你一起走”,一种很悲壮的感觉。我用一个教师的视角,悲观的想着:学校,也许意味着一个孩子的童年的结束。</h3> <h3>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直至现在,我惊喜地发现,我的孩子以及几乎园里全部的孩子,非常热爱并享受幼儿园的生活。每个周日的晚上,孩子总会很兴奋,因为明天就可以去幼儿园了。三年来,孩子请假次数极少,有时我们会跟他说,你有点感冒了,要么明天就不去学校了吧?他会马上断然拒绝。幼儿园似乎有无穷的吸引力,在召唤着他。
为什么良朋幼儿园,以及几乎所有的安吉的幼儿园,都有这样的魅力?让孩子爱上在学校的生活,享受童年的时光。我想这都源于一个共同的理念——“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h3> <h3> 一、反思与重构——幼儿教育生态的再定义</h3> <h3> 事实上,并非中国所有的幼儿园都是这样的。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家长焦虑又盲目,总希望孩子在小的时候就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为了迎合家长要求,很多幼儿园抢先实行“小学化”教育,一味灌输学科知识,幼儿被迫进行繁重而枯燥的“训练”。毫无疑问,这种“小学化”的幼儿教育,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甚至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h3> <h3> 我们都曾有过童年,独一无二,又一去不返。如果让你回到童年,我相信,让你印象深刻、永难忘怀的,一定不是你又认得了几个字,或是又做出了几道数学题,而是在与玩伴玩各式各样游戏时的那段最美的时光。在游戏里你开始懂得要遵守规则,知道要如何结交朋友并珍惜友谊,知道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开始学会尊重他人并保护自己,明白如何处理矛盾,如何发展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那一个个荡漾在童年光影里的纯真又活泼的生命,才是童年应该有的样子。</h3> <h3>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我的理解是:顺应天性,启发兴趣,培育幸福。我的一位家长,形象地把它概括成——“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任务”。幼儿的天性是什么?是游戏,是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感知自然,获得体验,享受快乐,实现自我成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吉游戏无疑是具有革命性且意义非凡的。它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学校为幼儿搭建游戏的平台,教师从台前走向幕后,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游戏中,感知、认识、探索、理解自然与社会,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划、不断挑战,从而达到自身最大的潜能。
也许,这才是最和谐、最理想的教育生态。</h3> <h3> 二、快乐与成长——素质教育的真谛</h3> <h3> 素质教育提出那么多年了,什么才是它的终极目标?我的理解是让孩子实现“在快乐中成长”,关键词“快乐”和“成长”。问题是,我们的教育确实让很多孩子成长了,但他不快乐;有的孩子很快乐,但他不成长。</h3> <h3> 纵观在良朋幼儿园的这三年,我们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我相信各位家长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小故事。
这条锦鲤,是儿子姑奶奶家过年的时候,从自家鱼塘里捕获的,看到儿子很喜欢,就送给他做礼物。后来,儿子又执意把这条鱼带回浙江。再后来,班里要养一些小动物,儿子又把它贡献出来。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和我说他发现这条锦鲤开始掉鳞片,我说你有没有给他换水啊?儿子说经常换的,我说它肯定是生病了,那怎么办啊?也许它会死掉。儿子就开始有点不开心了。问那怎么办?我说也许是这条鱼的生活空间太小了,也许更大的地方会比较适合它生存。儿子就说,那我们把它放生吧。于是,就有了这幅图片。</h3> <h3></h3><h3></h3><h3></h3><h3> 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什么?我觉得是他开始懂得尊重、爱护和怜悯的时候,更是懂得舍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的时候。这种无私和善良,是一个孩子身上最宝贵的精神品质。我看到咱们幼儿园都有生态角,我在初中,在高中教书,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生机蓬勃又充满善意与温情的生态角了。我很少去接孩子,但每次去接他的时候,总会在这里流连很久。有次儿子回来说,他把他们养的螺丝洗得干干净净,虽然水非常之臭。我表扬他,说要为他点赞。
安吉游戏中有个核心要义,就是要亲近自然,而亲近自然的本质不是对自然的索取和占有,而是用平等的、善意的眼光去看待世间的一切。孩子回家会在菜地里玩弄,有好多几是他自己中的菜,我和他妈妈就取笑他,以后你就去种菜吧。秋天的时候他会对着空了的蝉蜕问好多好多问题,我觉得这是很宝贵的童年记忆。这每一份记忆里,都有珍贵的童真和对世界的善意。<br></h3><h3></h3><h3></h3><h3></h3> <h3> 善良是这个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善良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气质,善良可以令你在人群中发出非凡的光芒。没有善良,就没有伟大!一个内心充满善意的孩子,他以后可能平凡,但人格上一定不会平庸。</h3> <h3> 这只是我的孩子成长的一个侧面,其实孩子们的成长是方方面面的。我的孩子在小班时候语言能力都不是特别突出,可是现在,能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偶尔还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些成语,我想和老师们在课堂上营造的良好的游戏分享不无关系。</h3> <h3> 这张照片上的女孩子,站在滚动的滚筒上,小心翼翼,但又非常自信,她除了获得胆量提升、平衡力的发展之外,其实还收获了友谊。</h3> <h3> “安吉游戏”用一个一个的游戏场景把幼儿教育课程化,这里面里有研究者、老师们的教育思考和心得,是智慧的闪光。我们的家长其实也可以成为最智慧的家长,默默关注,又懂得放手。</h3> <h3> 三、接力与期待——幼小衔接前期准备</h3> <h3></h3><h3> 成长是一场接力,面对小学,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做哪些准备呢?
我觉得应该包括以下内容:适应能力、学习习惯、健康的身体基础、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我就“学习习惯”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学和幼儿园最大的区别,在于小学是会布置一些作业和具体的任务的。这些任务考验的除了孩子的学业水平之外,其实还有时间管理意识,有的孩子可能做作业又快又好,有的可能会拖拖拉拉。在孩子最小的时候,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管理时间,注重学习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其实也是培养他的自我管理能力、计划能力,也能反向助推孩子在课堂上专注的学,提升听课的效率。
我的一个家长曾多次提醒我,要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因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学习习惯。很多生活习惯会非常直观的反映在学习上,甚至会持续而长久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幼儿园没有作业,任务很极少,但是我们可以关注他的生活习惯,譬如做事迅速不拖沓的习惯,比如自己学会整理的习惯,比如时间意识等等。
当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后,他的学习习惯也一定会好,学习也一定会越来越棒。</h3><h3></h3> <h3>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篇动人的童话,都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蜕变过程!孩子三年的幼儿园时光,值得怀念的事情很多很多,感谢良幼的领导们,你们用智慧和远见引领着这所学校走向成熟与辉煌;感谢所有的老师们,你们真诚地爱护耐心地引导撑起了孩子美丽的童年;还有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你们一路欢歌,一路成长,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h3> <h3> 愿时光不老,让我们静待花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