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故事》快要遗失的元坝老街

渝华

<h3>当我们听到安岳县李家区元坝有一条老街时,心里特别兴奋,因安岳县的老街几乎没有了,特别遗憾是安岳县县城以前的九宫十八庙,而今保存完整的就只有紫竹公园的文庙了!前几天我们几个摄友租车去了安岳县李家区元坝镇,真正见识了一条快要消失的老街,用相机记录下来,让后人们不要忘记他们的祖辈曾经在这里生活过,权当收藏岁月吧:</h3> <h3>元坝古镇为原生态古镇,小镇的风景古朴自然,没有太多喧嚣,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宁静一条小街一排排穿木结构房屋保存比较完整,透着斑驳痕迹的老房子还残留着文化大革命的痕迹,十分清晰的“毛主席万岁”等标语,可见当年文化大革命的飓风横扫着中国每一个角落</h3> <h3>老街开始第一站</h3> <h3>老街,建于民国初期。该建筑由大拱桥、小拱桥、水井街构成,现余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台基条石围砌,宽2.2米,高0.3米。木构穿逗式梁架,单檐悬山式、硬山式房顶,小青瓦屋面。大拱桥面阔51柱50间,300米,进深10-15米。小拱桥面阔8柱7间,30米,进深10-18米。四周木板围成。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9年),建圆坝场,因此地的坝较圆而得名。</h3><h3>清末,安岳县设赖兴乡等10乡38个场。&nbsp;[3]&nbsp;&nbsp;赖兴乡辖圆坝场1个场,治圆坝场,今元坝镇场镇。</h3><h3>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赖兴乡析置分设圆坝乡。</h3><h3>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安岳县废赖兴乡等原10乡名,全县设43乡、场、镇。&nbsp;[3]&nbsp;&nbsp;为圆坝乡。</h3><h3>1950年,安岳县设李家乡人民政府。圆坝场属李家乡。</h3><h3>1951年,析置圆坝乡。元坝镇。清名圆坝场,1932年改场为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更名元坝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1公里。面积31.1平方公里,人口1.8万。小清流河过境。公路通内江、安岳。辖安良、西泉、槽房、双堡、叶新、桂楼、天王、花排、金山寺、佛白10个村委会和元坝街居委会。</h3> <h3>少数留守的老人在这里消遣欢度晚年</h3> <h3>老街的另一条街《水井街》,街牌都几乎看不清了</h3> <h3>向老街市民了解老街历史</h3> <h3>两位大妈在拉家常</h3> <h3>老街一角</h3> <h3>《毛主席万岁》这几个字很清楚</h3> <h3>邮局化肥?</h3> <h3>毛主席语录</h3> <h3>文 革时期的标语还在</h3> <h3>庄稼医院</h3><h3>服务三农</h3> <h3>这条街只有两家开了门</h3> <h3>前面是去《大栱桥》街</h3> <h3>我们还是舍不得离开这里</h3> <h3>新世界影都</h3> <h3>老邻居</h3> <h3>过把赢</h3> <h3>好久没有住人了吧?</h3> <h3>唯一一个烤酒作坊</h3> <h3>这里很有点人气</h3> <h3>小伙子有力气</h3> <h3>房屋院内的窗户木雕也很精致。</h3> <h3>这户人家不知道以前是官宦还是商人?</h3> <h3>热心邻居充当模特</h3> <h3>院子挺滑,我们小心翼翼穿过进入了院内</h3> <h3>里面早就没有人住了,门锁着的。我们通过隔壁一守屋的老太家一个侧门进去的。</h3> <h3>给热情的老街坊留影</h3> <h3>这门口的石头柜台现在还保留着,估计很多古镇都没有了</h3> <h3>古老街裁缝铺</h3> <h3>出古镇来,来到这座圆孔桥</h3> <h3>元坝街古朴风情一条老街,可以保留起来。</h3><h3>如果元坝政府想发展,可以另外发展新的一条街,把老街当成一个历史文化遗产来保护。</h3><h3>但愿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