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序 </h3><h3>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经湖北省计划委员会批准成立“黄冈地区浠水氮肥厂筹建委员会”,一九六六年三月和八月在黄冈地区十一个县市(含新洲县和鄂城市)一共招收学徒一百三十六人(第一批八十三人,第二批五十三人)(第三批于一九七零在浠水县内招收七十人)。我们刚迈出校门便挑着行旅从四面八方来到浠水,带着美好的憧憬步入未知的社会。 </h3><h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经过动乱时期的洗礼,历经艰辛和磨炼,在努力奋斗和求索中慢慢走向成熟。 </h3><h3> 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浠水氮肥厂终于走完她最后的旅程,于二零一七年十月关停,于二零一八年下半年开始拆除。 </h3><h3> 今年五月初,黄冈、武汉和武穴等地的老同事相约来到浠水和浠水的同事一行三十余人重游故地缅怀我们曾经青春奉献的岁月,同时也见证了浠水翻天覆地的变化。</h3> <h3> 二零一六年五十年厂庆部份同事合影</h3> <h3> 武穴籍的部份同事</h3> <h3> 黄冈籍的部份同事</h3> <h3> 浠水籍的部份同事</h3> <h3> 造气车间的部份同事</h3> <h3> 合成车间的部份同事</h3> <h3> 碳化车间的部份同事</h3> <h3> 机修车间的部份同事</h3> <h3> 汽车队的部份同事</h3> <h3> 第一批进厂的部份同事</h3> <h3> 第二批进厂的部份同事</h3> <h3> 第三批进厂的部份同事</h3> <h3> 一九七六年七月厂总支部份成员</h3> <h3> 水调歌头 </h3><h3> 河畔春去也,浠川聚老贤。几番风雨蹉跎,相见执手欢。已知氮肥消散,再看厂区楼宇,只剩残壁垣。盛景今何在?伤情郁心间。 </h3><h3> 合成塔、变换池、造气班。往事依稀,犹忆素面作早餐。难忘锅炉雄火,闻遍硫酸、硝酸,汗水付华年。但愿人不老,来年再团圆。 金天吉</h3><h3><br></h3> <h3> 首任厂长刘祥生,</h3><h3> 身材魁梧相貌精。</h3><h3> 举手投足皆学问,</h3><h3> 谈天说地奂经伦。</h3><h3> 浩劫之期遭浩劫,</h3><h3> 不惑中年受冷清。</h3><h3> 悠悠经年悠悠去,</h3><h3> 长教门生泪沾襟。</h3><h3> 夏林生</h3> <h3> 造气二班欢送郭熙国入伍</h3> <h3> 造气车间变换工段同事欢送郭熙国入伍</h3> <h3> 同事欢送桂启国入伍</h3> <h3> 碳化车间部份同事欢送姜纯阳入伍</h3> <h3> 七律 </h3><h3> 毕业离家一担挑, 浠氮建厂汗水浇。 勤奋勇当操作工, 辛劳莫过三班倒。 受惊油分火中过, 抢险沉井水上飘。 如今厂去人古稀, 半个世记转眼消。 俞力平<br></h3> <h3> 居住九栋的部份同事</h3> <h3> 少年进厂今古稀, 峥嵘岁月积情谊, 相互思念寄网络, 今朝聚首尽欢喜。 范先进<br></h3> <h3> 七律 </h3><h3> 巍峨矗立浠河边, 英姿勃发数十年。 化肥似银泻大地, 稻穗如金溢山川。 芳名远播楚天外, 盛况堪比世博园。 昔日丽景烟消去, 再造雄伟是何年。 吴孝明<br></h3> <h3> 鹊桥仙 </h3><h3> 人生聚散谁能解,古今咏叹相同。少年一晃白发生,当年豪气地,而今一场空。 </h3><h3> 时光易逝情难逝,笑看春月秋风。怎耐一个浠氮群,犹似东风舞,欢喜夕阳红。 吴德安</h3> <h3> 感谢网络一线牵, </h3><h3> 同事相逢群里间, </h3><h3> 有缘今天来相聚, </h3><h3> 把酒游景乐无边。 俞力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