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风露越窑开

溪山剑桥

<p>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描写了秘色越器在九秋时节出窑后的神韵。自唐中晚期开始,上林湖及周边地区成为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千古一绝的秘色越器就在这里产生。我时不时联想到这样的诗意在上林湖畔出现,很想偿试用传统国画的形式来再现这样的场景。</p><p> </p> <p>︿ 《越窑图》二零一七年二月</p><p> </p> <p>  在二零一七年初,为慈溪某小校的传统文化陈列室作画时,就开始酝酿用《秘色越器》的诗意来创作,用国画中的小写意技法,采用直幅条屏形式来绘制,把整个制瓷过程放在唐宋时的上林湖畔。制成一件青瓷器要经过很多道工艺,主要有采泥、碎泥、陈泥、练泥、拉坯、凉坯、修坯、纹饰、上釉、装匣、窑烧、出窑、进仓、外运等等。我多次去上林湖荷花芯、后司岙越窑考古遗址实地观察,大概了解唐宋时窑场的布局,一般窑场建在靠湖边的山坡上,以沿斜坡而筑的龙窑为主体,周边为制坯作坊、贮泥池、辘轳坑、釉料缸、匣钵墙、仓储房等构成。画中除了湖山间的窑场布局,还把工匠们从采泥到成品外运整个过程同时展现出来。</p><p> 此画完成后在《慈溪日报》上发表,也发在越窑青瓷爱好者群上请师友指正,许多师友提了不少改进意见,我又重画了一幅,画面中的龙窑加了棚,文献明嘉靖《余姚县志》中记载:“秘色瓷,初出上林湖,唐宋时置官监窑”。因而树下补画了二位官监在欣赏青瓷器,远处加了翠色的山峰。</p><p> </p> <p>  ︿ 《越窑图》 二零一九年二月</p><p> </p> <p>︿《九秋风露越窑开》构图稿</p><p> </p> <p>  为了更全面的展示上林湖制瓷场景,我重新作了全景式的横幅构图,把画面拓展成更大的范围中。 这幅画前期准备工作中参考许多唐宋间名画中的资料,江南山水、亭台楼阁、乡间村舍、普通民众劳作的状态,特别是制瓷过程中的各种动作,尽可能的附合当时的年代特征,画了一批草图。</p><p> </p> <p>︿《九秋风露越窑开》草图八幅</p><p> </p> <p>  ︿《九秋风露越窑开》国画</p><p> 尺寸68×136厘米</p><p> </p> <p>  所创作的正稿画面中,全图以上林湖和层层峰峦为主体,九秋时节有点萧疏的各种树木点缀其间,近景山岩间溪水潺潺,中景是一片繁忙的工匠制瓷场面,远景除了千峰翠色,特意加画了位于“上林湖山之西麓”的普济寺,据传普济寺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当时号上林院,而此时是越窑秘色瓷产生的时期,普济寺同窑场关系密切,这里制作的青瓷器有许多形制和使用功能都与佛教有关。秘色越器进贡到大唐的大明宫,也有一部分供奉在皇家寺院法门寺,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批有衣物帐碑明确记载的秘色瓷,才解开了迷茫近千年的秘色瓷之迷。</p><p> 图中除了以我的理解再现陆龟蒙《秘色越器》的诗意,还尽可能的把上林湖秋天景色画的清澈明丽,把制瓷工匠置身于上林湖秀美的环境中能自然融合。由于我艺术水平的局限性,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师友多多指正。</p><p> </p> <p>︿ 《九秋风露越窑开》局部六幅</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