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167efb">“中华文化经典与本根教育”研讨会暨“国学经典教育成果”交流会5月19日在山西太原召开,能够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文化盛会,我真的是倍感幸运。</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18日一大早,我和王伟老师一起从平邑出发,辗转曲阜、济南,经过漫长的旅程,终于踏上文化追寻之旅。太原,我来啦!</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我们居住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景、有诗—美丽的晋祠国宾馆。</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5月19日,会议在全体与会人员向至圣先师孔子行礼和齐唱《大同》歌中拉开序幕,会议的主旨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国学经典教育,推进中华文化本根教育有效实施。主题是中华经典文化与本根教育。</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太原市万柏林区副区长郭志红女士致辞,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国家教育学院从春侠女士分享了研读《道德经》收获和体会,强调儒家的理想是大同的世界,回归大同之路必是光明之路、幸福之路并号召大家传承圣贤之道。教育部职教中心曾天山先生提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培根筑魂、追根溯源、凝聚人心、返璞归真,培养时代新人,主张传统文化和教育相结合、和儿童发展规律相结合、和国学教育本身相结合,明确遵循规律、创新发展,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所有儿童都能够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郭齐家教授、刘示范教授、朱荣智教授三位智者作中华经典与本根教育主旨报告。</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郭齐家教授带领大家共同重温了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启示全体教育同仁教育要从心出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德行为先,以人格修养为主,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他指出,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博雅教育,既包含今天的技术教育、知识教育,又包含艺术教育、身体教育与生命教育等德智体美诸方面。其内核是成德之教,其目的是培养君子,其方法是用礼乐六艺浸润身心,其功能在于改善政治与风俗,其特点是安身立命。加强国学经典本根教育,可以陶冶现代人的性情,治疗现代人的心理疾病,是“天子以至于庶人”真正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依据。国学经典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最权威的教材,并鼓励大家要读经典,诵经典,让经典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原山东师范大学常务副书记、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刘示范教授用让人亲切的乡音为我们作了题为《学国学经典、做“本根教育”》的主旨报告,他从教育、教学、教师三个层面启发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把受教育者教会,让受教育者会学;第二使受教育者具备上手快后劲大的特质;第三使受教育者一生都能乐天知命而无忧,具有充实的人生。用让人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国学经典的特点:让人永远不离不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愿意去读、去学;不管任何时候都是新鲜可爱的;让人读着永远不满足,永远使人快乐;和它交流心情轻松,身心愉悦。他还指出,本根教育就是反映人的本性的教育,向与会者明确了国学经典与本根教育的关系,归根目的是立德树人。同时交代我们要肩负起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要认认真真的读《论语》、抄《论语》,读好《论语》,努力把这个时代交给我们的责任完成好。</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朱荣智教授主张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古为今用,把古人的智慧转化成精神养料。在谈到个人成长经历时,朱教授“生气不如争气,争气才能神气”的心路历程让人敬佩万分,并祝愿大家生命中有歌有诗,生活中有爱有美。</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三位教授精神矍铄,步履从容,身轻体健,完全看不出三位老人七八十的样子。教授们的主旨报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为我们“中华文化与本根教育”发出了最强音,三位专家用行动示范,用真知引领,传递中华文化之美,传递国学经典之美,体现的是大格局,大担当,让人敬佩,让人折服。</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另外各地区的教育同仁还给我们分享了区域一体化国学经典探索之路,为我们的国学经典诵读和发展提供了实例,其中汉阴县教体局“六专(专项工程、专人负责、专用时间、专用课本、专题研讨、专项检测)并举,分步实施”,临沂市河东区教体局的区域分学段推进国学教育(六个一:每周一节国学课、每天一次诵读吟唱、每周一次内容解析、每月一次主题班会、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每学期一次致敬先贤活动)的先进做法更适合我们乡镇农村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开展和推广,非常值得借鉴。</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临沂市教育局教科研中心朱成广科长主持这一环节,以对联“清源、圣源、晋源,源远流长;国学、儒学、教学,学而不厌——本根论道”抛砖引玉、开启智慧,最后,朱科长为大家吟诵了刘皂的《旅次朔方》“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下午的区域一体化国学经典教育探索报告中,朱成广科长从借势而为、整体推进、一条主线(中华经典诵写讲)、两大特色(孝贤文化、红色文化)、三名工程(名课、名师、名校)、四个结合(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教育、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五个重点(吟诵、书法、武术、戏曲、民艺)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临沂市中华优秀文化与国学经典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朱科长主张坚持学典立德、坚持诵读养气、坚持斯文化人,“经典为根,德行为魂,吟诵雅言,斯文化人。”</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随后,各个省市的教育专家还和大家共同分享了他们在推广国学经典教育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或制度推进、或活动引领、或读悟结合、或吟诵展示,从他们的报告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传承经典要遵循教师和学生认知规律,关注学生,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论程度、不讲条件,只要静心学,潜心为,真心做,使道相通,让心相知。“才能让家长放心,让老师有信心,让学生很宽心(借用朱荣智教授的话)”。</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最后在精彩纷呈的国学经典展演中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来自万柏林区各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用富有律动的吟诵和曼妙多姿的舞蹈为我们展示了礼仪之邦、仁义之道、博爱之心三大主题,这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充分展示了万柏林区国学经典教育繁花盛开景各异,争奇斗艳始归一。</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5月20日,一大早我们乘车前往万柏林区实验中学参观学习,学校以“实”为本,“实,满也。”“实,荣也。”“实,成也”,红色文化,党建品牌,文化氛围浓厚,学生社团活动特色新、内容实,国画、书法、泥塑、国学课程、校本课程多彩纷呈,学生腰鼓社团气势恢宏,“少年智,则国智……”响彻校园,壮哉!美哉!</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凤凰双语学校以美育人,国学课间操给人印象深刻,有幸聆听了来自大连金石滩实验学校徐丽丽老师的国学经典教育课堂展示,以“孝”文化为根为本,诵读《百孝篇》导入课堂,和学生一起走近《论语》,追求至圣先师孔子对于孝道的诠释,“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读、一悟,彻读、彻悟,孝行天下、孝给本根。课上,徐老师用习总书记的三个故事拓展课堂,孝之大孝、孝之大爱、孝之大义,开辟了孝道观念新境界。</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踏上归途,万千思绪。</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师者,以文化人,生者,受之以用。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文化精髓、饕餮盛宴!大乘之道,从小根生。唯文道也,唯典论也。我们坚信,追寻本根、弘扬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人、成人矣!</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小小学生,我有幸参加此次文化之旅、追寻经典之旅,受益无穷、成长无尽。我必定竭尽所能,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同读经典,共享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吟、诵、雅、学、赏,厚积成诵、用文化人。</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汾水河畔求本根,</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传统文化百媚生。</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我如沧海一小粟,</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并州一行硕果丰。</b></font></h3> <h3>周小明 记于2019.5.20归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