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政协:《陈彩鳞,有一片鸟的天堂》,分享一下!

陈泉辛

<h3>作者简介<br>陈泉辛,湖北赤壁人,1972年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研究。2018年入选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迄今为止,在《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长江文艺》《飞天》《朔方》《诗潮》《诗林》《长江丛刊》《中国铁路文艺》《边疆文学评论》《人民长江报》《中国建设报》《中国旅游报》《中国邮政报》《湖北日报》等国家级及省市级刊物发表作品1000余篇首。作品入选《中华诗词选》《湖北诗歌现场》《湖北作家作品选2016~2017》等多个选本,著有诗词及散文作品多部,现任湖北某教育机构总经理。</h3> <h3>鸟的天堂<br><br>陈泉辛(赤壁)<br><br>第一次听到“鸟的天堂”是读小学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读到的,那篇课文是巴金先生的散文名篇,描写的是位于广东江门新会区会城镇天马河的河心沙洲上的那个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而我心中“鸟的天堂”就在我的家乡——赤壁随阳老虎岩境内,在一个叫做陈彩麟的地方。这个村子不大,只有近30多户人家,但通过卫星地图可以搜索到。村子依山而建,几株古树大到七八个成年人手拉手合围才能抱住,令初来乍到外地游客叹为观止。<br><br>这几棵参天大树树高数十米,主杆粗大挺拔,直插云霄,尤其是那非常发达的根系,盘根错节,延伸向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使人深刻理解到树大根深的真实的含义。每年的春夏之交,古树枝繁叶茂,浓浓的绿荫覆盖着村子,甚是壮观,为古朴而宁静的村庄增添了不少春色。这便是有着千年树龄的“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br><br>据村子里面的老人说,这3棵银杏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是先人们自己亲手栽种的。这几棵古树栉风沐雨,经历了数个朝代的历史云烟和沧桑。更是见证了村子里面发生的人和事,亲眼目睹了每一年每一季来来往往的飞鸟。<br><br>古树的树冠大得出奇,就是它那浓浓的绿荫支撑起一片鸟儿的天堂。记得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几株古树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有大批的候鸟成群结队的飞到大山里,在这几棵银杏树上筑巢,孵化幼鸟。无论是白天或者是晚上,都能够在村子的任意一个角落听到嘈杂的鸟语,有时候在天井里抬头看天,也能够看到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鸟儿从湛蓝的天空飞过,有时候在菜园子里种菜,不经意之间就有一些野山鸡菜地里飞出,在水田里,经常有一些胆子大的鸟儿从容的飞到耕牛的背上,一点儿也不畏惧农夫的牛鞭和粗粝的吆喝。还有竹林里、灌木丛中飞来飞去的树麻雀、画眉和灰胸竹鸡等,总而言之,树林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br><br>其实,鸟儿们的大本营还是在围绕着村子的几棵古树上,每年的4至6月,正是大多数鸟儿的繁殖期,树上栖息着大概有近百种各种各样的鸟类,最常见的是鸟类分别是喜鹊、麻雀、鹊鸲、斑鸠、白头鹎、白颊噪鹛、画眉、黑背鹡鸰、黑尾蜡嘴雀、棕背伯劳、大山雀、金翅雀、灰胸竹鸡。尤其是那种类繁多的鹭鸟,最喜欢把巢筑在树巅上,游客站在山脊上或者是禾场上,远距离观察,就会发现鹭科鸟类的品种是最多的,不仅有人们最常见的苍鹭,还有草鹭、绿鹭、池鹭、牛背鹭、大白鹭、白鹭、中白鹭等,它们有的是省级保护动物,有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些鸟类早出晚归,到附近的小溪、水田、小河沟、湖边捕捉鱼类,每当傍晚时分,这些为幼鸟带来食物的鸟儿归巢时,那星星点点的白鹭,在青枝绿叶间跳跃飞翔,发出扑棱棱的声音。古树与天空相衬,游人与鸟儿相融,与古树包围住的明清建筑风格的村子、远山的黛色、松风竹韵浑然一体,形成一幅动静相宜的大自然和谐的画卷。<br><br>这些鸟儿们都是天生的音乐家,每天早晨,古树上仿佛有一个交响乐团在演奏,无数只鸟儿们在树上来回穿梭,有的引吭高歌,有的在扑翅膀,村子的上空到处都是鸟儿们清脆的歌声,到处都是展翅飞翔的鸟影。这些鸟类用它们动听的歌声呼出了红日,唤醒了村子里沉睡的人们,告诉人们新的一天已经到来。<br><br><br>每一次回故乡,我都会站在陈彩麟的古树底下,聆听鸟儿们的欢快的歌唱,感受着鸟儿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乐趣。<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