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营胡同

笨老猫

<h3>  原来总是挑大太阳天跑出去,觉得那样照的出照片有光线,后来觉得没太阳的天气其实更能舒服地浏览,不会被初夏的太阳晒得头昏脑胀。</h3><h3>  今天早起看到是阴天,赶紧查了一下天气预报,看会不会出太阳,一看全天阴,赶紧做准备。</h3><h3> 知道这里是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两张图片,说这里号称“下一站南锣”,立即知道了它的风格怎样。南锣鼓巷多次去过,来了同学、朋友,有时自己没事也会跑去遛遛,那里与其说是胡同,不如说是胡同里的商业街,已经完全商业化了。北京的胡同被拆得差不多了,这些硕果仅存的胡同就成了网红和旅游目的地。节假日就不必说了,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即便是平时去人也人满为患,多为外地人和年轻人。喜欢那里古色古香的感觉,却实在不喜欢被人拥着往前走的无奈。听说南锣鼓巷还有个“孪生兄弟”,很是好奇,今天就去。</h3> <h3>  胡同不长,“一条道走到黑”,一个弯不用拐。</h3> <h3>  无来由地喜欢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风格,很土,却土得有味道、有感觉。</h3> <h3>  一进街口,就被风格独特的墙面和窗户吸引住了。</h3> <h3>  在这条小胡同里,可以慢慢走,慢慢看,坐下来喝一杯咖啡或茶,吃一顿简单的西餐,看着窗边来来往往的游人~~总之,想慢就慢。</h3><h3>  慢生活,现代人的心之向往。</h3> <h3>  因为网名里有个“猫”字,看见带猫的东西都会多瞄上一眼。</h3><h3>  这家以前明明是有猫的,现在没有了。我还伸着脑袋往管子里找了找,的确有猫的痕迹。管子上写的字好玩:“敲我也不出来”,估计当时为了让猫露一小脸,游人没找敲管子吧。</h3> <h3>  这种感觉很舒服不是吗?</h3> <h3>  每家小店的门脸都有自己的特别面孔,好象不这样,都不好意思在这条街上待。</h3> <h3>  竹雕、砖雕、木雕,都喜欢。</h3> <h3>  这是家剪纸店,剪纸全是地图,有世界各国城市,也有国内主要城市。翻了翻,有北京、成都,没找到武汉。</h3> <h3>  来这条街的女孩子很多,所以女孩子喜爱的东西就多。</h3> <h3><br></h3><h3> 胡同里多为结伴而行的年轻人</h3> <h3>  墙上的刀叉、酒瓶告诉你,这是家西餐厅。</h3> <h3>  橱窗里这件普通的棉麻连衣裙,开价三千多,有点不靠谱。</h3> <h3>  不想在室内喝酒,可以上天台,边喝小酒边赏美景。</h3> <h3>  西藏地名的小店,卖的服装可不是藏族的。</h3> <h3>  此情此景,看着就养眼。</h3> <h3>  每一个角落都别有韵味。</h3> <h3>  这家中式服装店的布置很有特色,还带点禅味,不少游人进来只为了照张相,但是不可以照服装。</h3> <h3>  这家酒吧座位有趣,屋檐底下,座位可以伸长了腿半躺半坐,就像在家赖在沙发里。</h3> <h3>  胡同里的老北京们,不知他们是否喜欢原本安静的胡同变成今日的喧嚣。</h3> <h3>  这是家专卖老旧打字机的小店。</h3> <h3>  60年代,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种以卫星为题材的钟表就应运而生。卫星是秒针,走起来不是惯常听到的“嘀嗒”声,而是“嗒嗒”声,记忆深刻。</h3><h3> 从标价看,这些老物件的价格还不便宜呢,比当年可翻了不少倍。原来日常用品也可以保值。</h3><h3> 还有熟悉的脸盆架。不知主人是否让拍照,慌里慌张偷拍了一张,模糊了。能认出来就行哈。</h3> <h3>  这是家首饰店。进门抬头看见的一朵朵“白云”其实是棉花做的。</h3> <h3>  现代的机车和普通的自行车在这条胡同里和平共处。</h3> <h3>  这家名叫“创口贴”的小店是卖T恤的是一位德国小伙子开的,电视上介绍过。他在南锣鼓巷也有家店,那里好像是他赚到第一桶金的地方。。</h3> <h3>  旗袍。在胡同里看见它,好像看见张曼玉款款而来……</h3> <h3>  小小的精致咖啡屋。</h3> <h3>  给这些毛孩找新主人的猫屋,进去看了看,猫咪们很乖,正等着新主人带它们回家。</h3> <h3>  谢谢小椅子,怎么看着像幼儿园小朋友们坐的。</h3> <h3>  看着这些粗磁碗,想着可以用它们养铜钱草,一定很有感觉。</h3> <h3>  这条胡同没有禁行,可以走车,有点烦人。行人得是不是给汽车让路,实在没地方就往店铺里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