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割舍是故乡

古树下

<h3></h3><h3></h3><h3> 下午回娘家,母亲提议去我们村那片土地上转转。据说要建一个特色小镇,已经开始动工了。 那片土地四周都围有挡板,母亲带我从一处挡板下边有比较大缝隙的地方钻了进去。对于一个古稀老人来说,弯腰到比蹲着还低的程度钻进去非常有难度,何况母亲的腿还不好。但很显然母亲钻进去过多次,动作熟练而敏捷。<br></h3><h3></h3><h3></h3> <h3>  村里搬迁十年多了,房屋早就不见踪迹,只有荒草和散落生长的树木,高低起伏,沟壑纵横,难寻昔日故乡面貌。<br></h3> <h3></h3><h3></h3><h3>  幸运的是开发商还有文物保护的意识,将我们村的小学原址残留家一点点。理由是教师办公室后面有几个洞,是相传建于宋朝的关帝庙,庙里隐约有残留壁画,我们村韩家洞因此而得名。而且有关这个洞的有许多神话传说,神乎其神,我小时候就是听这些灵怪故事长大的,这个以后我再慢慢道来! <br></h3><h3></h3><h3></h3> <h3>  有人说董家洼的大槐树也没有韩家洞的关帝庙有价值,我赞同,文物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延续,保护文物至关重要。 <br></h3> <h3></h3><h3></h3><h3>  我一直搞不懂的是,当初既然想保护,为何不把学校的房子都保留呢?起码关帝庙前面的几间教师办公室保留下来吧?为何只留了几个残垣断壁?也许是工人在拆房子到尾声的时候,有人突然接到命令跑来制止,才幸存下来那几堵墙吗?幸亏这个领导有前瞻性,有大智慧,大胸怀,功德无量, 为这个英明决策而点赞!👍👍👍 <br></h3><h3></h3><h3></h3> <h3>  我惊喜地发现,校园旧址上的荒草已被清除干净,而且四周砌了围墙,还铺了一段石头路,明显要重点保护。将来小镇建好后,这里也许会成为一个景点?太好了,充满期待!<br></h3> <h3></h3><h3></h3><h3>  接着我和母亲又去看看村里的那座古桥还在不在。真好,在到处是新翻的土地里,那座古桥依旧在夕阳的余晖里倔强地站立着。在杂草丛生中,古桥就像一位垂垂暮老的犟老头,身板硬朗,英气犹存。 我欣喜若狂,古桥还在,我的童年记忆就在;古桥还在,我的故乡就在;古桥还在,希望就在……<br></h3><h3></h3><h3></h3> <h3>  我最懂母亲的对故乡这片土地深深眷恋的情怀,要不她老人家怎么会隔三差五就从那个缝隙钻进来?只要踏在这片土地上,母亲的心就安了……<br></h3> <h3>  回来的路上,我看到远处有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一块石头上发呆。母亲告诉我,那个人是村里会修机器的小宾子。我突然醒悟了,他坐的地方不就是他早已不存在的家的位置吗?原来已经步入老年的小宾子在默默守护自己原来的那个家呀!一辆拉土的卡车疾驶而过,漫天飞扬的黄土瞬间遮住了那个雕塑一般的身影……<br></h3> <h3></h3><h3></h3><h3>  在原来村口的那几棵老白杨树下,我和母亲合了一个影,母亲自言自语地又告诉我一件事:南河底下的老五老婆前几天在她家房子的位置坐着哭了一顿,她是想她的那个老房子呀…… 最难割舍是故乡,我的故乡呀。<br></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