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怀旧母校行——北大历史系70届“江西班” 同学重返燕园掠影

行云流水

<h3>  1971年8月,鲤鱼洲北大江西分校并入总校。历史系来自江西分校的29名同学编在一个班,习惯上称“江西班”。</h3><h3> 1974年毕业离开母校至今45年了,“江西班”同学始终未能忘怀当年一起在鲤鱼洲战天斗地、对我们谆谆教诲辛勤培育的恩师们,未能忘怀同窗几年结下深厚情谊的同学们。趁着部分老师还健在,我们自己还能走动,抓紧探访拜望谢恩,成为大家的一个心结。正是为了这个结,2019年5月13日至16日,“江西班”5位同学——上海林乔英、陈龙祥,广州彭新云、蒋凤想,江西余光时,相约汇聚母校,进行了一次感恩怀旧之旅。</h3> <h3>  这是1970年8月,北大江西分校历史系师生进行一天田间劳动后,满脚是泥地在草棚宿舍前合影。在鲤鱼洲战天斗地的岁月里,师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在艰苦环境中结下了深厚情谊。</h3> <h3>  1970年11月至1971年1月,分校历史系老师带领同学们到井冈山、韶山、长沙、安源进行实地中共党史教学。这是在毛泽东青年时期活动遗址长沙市岳麓山爱晚亭前,老师结合实际给同学们讲解中共早期历史。</h3> <h3>  这是在安源参观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活动遗址和旧居后,师生们在安源革命历史陈列馆前合影。</h3> <h3>  回顾历史,同学们的感恩之心愈加强烈。于是,促成了这次感恩怀旧之旅。出发前,大家认真进行筹划,为恩师们准备了点小礼物,算“千里鸿毛”,略表寸心。图为林乔英一针一线亲自为恩师和师母们缝制的帽子(又可变换为围脖)。</h3> <h3>  陈龙祥为恩师们准备的上海名特优点心。</h3> <h3>  彭新云汇集当年旧照编印的《悠悠岁月母校情——北京大学学习生活掠影》。</h3> <h3>  5月13日,5位同学集结到了北大中关新园酒店。</h3> <h3>  14日,感恩怀旧活动正式开始。在留校曾任历史系党委书记的70届同学王春梅陪同下,我们在勺园酒店与相对年轻的郝斌、张万仓、王晓秋3位老师相聚。千言万语表不尽老师们的培育之恩,万语千言道不尽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h3> <h3>  席间,3位老师在林乔英的示范下,兴致勃勃地研究如何将赠送給他们的帽子与围脖互换。</h3> <h3>  与恩师们合影留念。</h3> <h3>  对多数年岁较高行动不便的老师,我们一家家登门拜望。图为看望87岁的马克垚老师和师母耿老师。</h3> <h3>  再次聆听马老师的教诲。</h3> <h3>  马老师全家都曾在鲤鱼洲艰苦奋斗。图为当年同住一个草棚、同在一个锅里吃饭的耿师母与两位女同学一起回忆往事。</h3> <h3>  看望也是全家在鲤鱼洲战天斗地、已92岁高龄的张注洪老师和师母杜老师。</h3> <h3>  张老师和杜老师边阅览图集,边从脑海中努力搜索鲤鱼洲生活的映像。</h3> <h3>  已88岁高龄的杜师母见到鲤鱼洲的同学,格外激动,不时来回奔波(拦也拦不住),一个劲往同学们手里塞糖果,跑到厨房弄各种吃的。</h3> <h3>  为避免累着年高体弱的张老师和杜师母,我们事先约定,决不在他们家吃饭。结果,在他们执意挽留下,我们“败下阵来”。从恩师满足心愿后和我们一起吃饺子的高兴劲儿说明,尊重老师意愿,让他们高兴,也未免不是一种报恩。</h3> <h3>  看望90岁的刘祖熙老师和师母万老师。</h3> <h3>  2001年,刘祖熙老师因研究编撰波兰历史贡献独特,获得波兰总统授予的“波兰共和国骑士十字贡献勋章”。看到万师母取出的勋章和证书,大家的崇敬之情更油然而生。</h3> <h3>  看望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田余庆的夫人、94岁的李克珍老师。在鲤鱼洲期间,不论哪位同学学习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李老师总会像母亲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倍加关怀照顾。此次,住院多日刚回家,有时清醒有时糊涂的李老师一见到来自鲤鱼洲的孩子们,立时来了精神,清晰地给大家回忆当年一些鲜为人知的史事。</h3> <h3>  大家高兴地为李老师的精神状态点赞,祝福李老师健康长寿。</h3> <h3>  离开李老师家,她坚持一定要把我们从4楼送到楼下,并一直目送我们离开,直到远远看不见。图为在楼下再次与李老师合影留念。</h3> <h3> 图为在100多米外“偷拍”的李老师因与同学们分别而伤感拭泪的镜头。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未免也有些心酸,希望还有机会再来看望这位慈祥的老师妈妈。</h3> <h3>  看望88岁的杨立文老师和师母姜老师。见到鲤鱼洲期间,在同学们心目中似乎无所不知的“杨博士”(当年同学们对杨老师的称呼),谈及“晚婚模范”杨老师和姜师母结婚时的有趣轶事,犹如又給他们闹了一次洞房。看,陈龙祥递给他的点心俨然成了远道送来的贺礼。</h3> <h3>  颇有养生心得的杨老师非常认真地反复给林乔英同学传授养生长寿之道。</h3> <h3>  看望85岁的吴宗国老师和师母刘老师。图为吴老师边查看自己在鲤鱼洲时期的照片,边回忆那段时光中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h3> <h3>  听到同学们对吴老师的年轻帅气和刘老师的女高音歌喉的赞叹之声,两位老师笑得合不拢嘴呢!</h3> <h3>  毕业分别45年,沧海桑田 、岁月变迁。同学之情依然纯洁、真诚且愈加浓烈。5月13日,上海、广州同学先后抵达王春梅同学费劲周折帮助联系的中关新园,王春梅一一接应。当晚,徐凯(也是70届同学)、王春梅夫妇又一起到宾馆,亲切看望我们。</h3> <h3>  久别重逢,姐妹之间说不完的知心话。</h3> <h3>  5月14日中午,王春梅(并代表徐凯)再次出面,曲世德、孔繁敏、潘庆德、鲍振芬、韩树智、丁凤琴等就近几位同学参加,一起为我们接风,并同游西校门一带。同学们忆同窗之情,叙晚年人生,谈笑风生,情绪高涨。图为同学们在勺园宾馆叙谈。</h3> <h3>  在正大国际中心前合影留念。</h3> <h3>  在校友桥前合影。</h3> <h3>  在西校门前合影并最后道别。</h3> <h3> 5月16日,我们来到北大校友会,与70届中文系校友、原北大党委副书记王丽梅和北大江西分校中文系同学张文定一起,畅谈鲤鱼洲战天斗地的艰苦岁月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深情。王丽梅、张文定同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北京大学及鲤鱼洲的资料和回忆录,使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理性的认识。图为在英杰交流中心前,与他们合影留念。</h3> <h3>  既是“江西班”成员又是新北京人的余光时夫妇为表地主之谊,邀请其他4位同学到通州他们住地附近的新北京市政府办公区和大运河参观游览。图为游览大运河时的合影。</h3><h3> 值得提及的是,我们感恩怀旧活动期间,天津许多同学盛情邀请,虽因活动紧凑未能前往,但这种浓浓的同学之情,令我们十分感动。</h3> <h3>  回到母校,不能不浏览一下曾经学习生活过、魂牵梦绕的燕园各个角落。每到一处,见景生情,总会勾起我们对早已逝去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回忆、眷念。图为重游未名湖畔。</h3> <h3>  在当年西语系的红四楼前。</h3> <h3>  当年一到北大就冲到这里留影的西校门。</h3> <h3>  回到早已旧貌换新颜的原历史系第36号楼。</h3> <h3>  当年我们就餐的大食堂,已改建为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改革开放40年了,时代在发展,北大也在前进。作为北大学子,这无疑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h3> <h3>  4天的感恩怀旧之旅,终于以时间短、效率高、信息量大,达成预定目标而圆满结束。在此,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王春梅同学。正是她的鼎力相助,抱着病体费心费力地为我们联系老师,联系住房,介绍情况,提供建议,又一家一家带领我们拜望老师,才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大家说:“没有王春梅,此次活动难以想象。”图为5月13日中午,王春梅亲自接应抵京的上海两位同学后,带领他们游览未名湖。</h3> <h3>  相见时难别亦难。5月17日,“江西班”同学离开母校,登上了返程的列车。同恩师们和北京同学分别几十年了,此次短暂相见又要分手,大家未免有些伤感。不要紧,莫惆怅! 我们都还不老,只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论是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有同学的其他城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见都不难。让我们努力创造条件,多争取这样的机会吧!</h3><h3> 再见,美丽的燕园! 再见,我们的母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