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阳春三月,黟县西递古村桃花盛开,油菜花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因其山水田园风光,与《桃花源记》中景物有所相似,西递自古就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称。花海簇拥下的徽派民居,粉墙黛瓦,古色古香,马头墙此起彼伏,似群马奔腾,景色蔚为壮观。</h1><h3> </h3> <h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西递的春天景象,不就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真实写照吗?</h1> <h1>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h1><h1>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h1><h1>——唐•王维•田园乐(其三)</h1> <h1>西递地名的起源,则与水的流向有关。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以前又叫西溪、西川,因其地势东高西低,水往西流,东水西递。后来遂改称“西递”。</h1> <h1>西递村口有一座高大的功德牌坊,名为胡文光刺史牌坊,结构精巧,石刻技艺出类拔萃。胡文光是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进士,为官二十三年政绩卓著,明万历六年(1578年),朝廷恩赐胡文光在家乡西递建造功德牌坊,以表彰他任职时所做善事,成为西递胡氏宗族的最大荣耀。</h1> <h1>胡氏宗族的祖先,相传是唐朝李姓皇族后裔,唐末为躲避战乱,迁徙到古徽州婺源,改为胡姓。北宋皇佑年间,西递胡姓始祖胡仕良路过西递时,一眼看中了这个世外桃源,遂举家搬迁而来,开始了胡氏宗族在西递的千年传奇。</h1> <h1>明清时期是西递胡氏宗族的鼎盛时期,胡氏族人在经商和仕途上均一帆风顺,为官者就有130多人。衣锦还乡的西递人,纷纷在家乡建设精美豪华的住宅,并相互攀比,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和光宗耀祖的标志。四方能工巧匠云集西递,年复一年,数百幢楼房拔地而起,西递因此成为“徽派民居博物馆”。</h1> <h3></h3><h1>胡氏宗祠见证了西递胡氏宗族的发展历史。这座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门楼飞檐翘角,结构粗犷古朴,在徽州宗祠中规模最为宏大,是祭祀胡氏列祖列宗、家族议事、族人婚嫁喜庆、训斥不肖子孙的场所。又名敬爱堂,寓意后人须敬老爱幼,族人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h1> <h1>追慕堂建于清乾隆年间,为追思慕念胡氏先祖和唐太宗李世民而建,使后人勿忘当年的李胡渊源。这座祠堂风格独特,屋顶飞檐翘角,八字型大门楼,八字墙用整块打磨光滑的黟县大理石制成,精美壮观。</h1> <h1>以敬爱堂、追慕堂为中心,西递古村沿前边溪、后边溪呈带状分布,大街小巷均用“黟县青”石板铺成,住宅大多临水而建,布局严谨,错落有致。</h1> <h1>漫步西递古村,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明清时期建筑风貌。这里保存有数百年历史的古祠堂、古民居200多座,粉墙黛瓦马头墙和气宇轩昂的门楼,特色鲜明,精美的石雕、砖雕和木雕,随处可见,代表了徽派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h1> <h1>西园的两个石雕漏窗,是“徽州三雕”中的代表作品。一个是“松石图”,两株奇松斜伸于嶙峋怪石之上,傲然挺拔;另一个是“竹梅图”,婆娑竹影与傲立劲梅相错,显得高雅别致。</h1> <h1>大夫第的木雕很有特色,天井四周裙板格扇均为木雕冰梅图案,取“十年寒窗”之意;楼上绕天井一周装饰有“美人靠”雕栏,雀替为象征权贵的倒爬狮。大夫第还建有临街绣楼,栏杆窗扉,玲珑典雅,飞檐翘角,别具一格。</h1> <h1>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递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递,作为古徽州文化的一个缩影,有着看不够的民居、祠堂、雕刻艺术,还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历史典故和美好传说……</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