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四、刺针之目的</h3><h3>《灵枢·九针十二原)有曰:“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又曰:“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范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此为古人用针之目的。从今日科学观点言,通经脉、调血气,即为刺激其神经,使功能复常。虚则实之,乃指某组织之生理功能减退而予以奋;满则泄之,乃指某组织之生理功能亢进而予以抑制;莞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乃指充血瘀血之病候,予以放血或诱导缓解。综合言之,针刺目的,视证候之如何,在身体之肌肉上予以刺激,或为兴奋,或为抑制,或用反射,或用诱导,发生调整生理机转之作用。</h3><h3>1.兴奋者言某组织生理之生活功能发生衰弱而成之证候,如知觉神经发生麻木、感应不灵敏,运动神经发生麻痹,肌肉关节不能随意活动,内脏功能减弱(如肺萎、心脏衰弱、胃肠消化不良等),此等证候,予以轻微之斜针三刺激,可以激动其生活功能;中等度之刺激,可以兴奋其功能,使之旺盛。因此刺激能达到功能之恢复,是为针术之兴奋作用。</h3><h3>2.抑制者言某组织生活功能之异常亢进所引起之证候,如肌肉痉挛、搐掘,神经过敏、疼痛,分泌与血液充血炎肿等。此等证候,予以持久强刺激,可使之缓解、镇静、消炎,达到其功能正常,是为针术之抑制作用。</h3><h3>3.反射者凡内脏、五官、脑髓所发生之证候,针术不能直接刺激其局部,而于其组织之神经干或于其组织能起反射之联系点(即过敏点)、予以适当之刺激,以调整其生理功能之异常,如四肢末梢及风池、天柱之于脑病、五官病,肺俞、太渊之于肺病等,是为针术之反射作用。</h3><h3>4.诱导者凡属功能亢进之证候,不从其患部直接使用刺激抑制,而在远隔之部位加强刺激,以吸引其患部之充血,或分散其患部之神经兴奋性,而缓解其患部之证候,如脑充血之刺四肢末梢、内脏炎症或充血瘀血而取四肢之刺激点等,是谓针术之诱导作用。</h3> <h3>五、直接刺激与间接刺激</h3><h3>各种肌肉麻痹症,神经痛症,针治都从其患部取刺激点,使用各种手法,以达到疾病治愈之目的,此为直接刺激。如头部、五官、内脏等,因充血、瘀血、炎症等,都从四肢取适当之刺激点,利用反射作用或诱导作用,以达到解除疾病之目的,此为间接刺激。</h3> <h3>六、刺针之感通作用</h3><h3>当针刺入身体肌肉中,如电气之感传,发生一种电掣样之刺激,向他处放散;亦有始终如酸如痛、如胀如麻者,此随部位而异,或随人而异统称之为针之感通作用。以前针家谓之针下得气,或以针行气。其感通之</h3><h3>范围不一,有仅发生于其一部而不放散至他处者,如针上臂,仅在其针之一二寸周围有针感。有沿其神经通路而发感通者,如针上臂而感传至指,或感传至肩。亦有不循神经之径路感传者,如针足部有感传至头者、针胸</h3><h3>部有感传至足者、针腹部有感传至头面者。此等现象,由于神经之交综复杂,在临床上时有发现。按巴甫洛夫研究神经学说中,当谓神经感传另有反射弧,并不皆从神经通路传达。即中医相传之十二经及奇经八脉,亦视</h3><h3>为内脏五官与四肢躯体表层之道路。此中西两学说,与针之作用颇有关系,倘得生理学家与针负家进一步研究,求得真相,则针灸之学理,更可得一实际证明。</h3><h3>更因感通作用之强弱,可以预知其证候之是否易于解除。凡下针即感觉酸胀,感传至远者,其病有即愈之希望;感觉有传达而不远者,治愈则需要时日,如酸胀之感甚微者,且不向外放散,其病有相当之时日为可向愈,或竟不能向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