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文刊于《文化通山》2019年第四期)</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丛林</h3><h3> 杨芳林乡位于鄂南幕阜山脉中段,东连厦铺镇,西与崇阳县港口乡相毗邻,南临三界尖,连通江西修水,北倚北山岩,过芭蕉岭与南林桥镇接壤,整个地形呈南北高,东西长约20公里的低丘陵槽形地带。现有人口2.1万余人,就是这个偏隅一方的小小杨芳林,竟然在十九世纪享有“小汉口”之美称。也就是这个小小杨芳林,在当时的英制世界地图上竟有杨芳林的地名标注。地处幕阜山脉的杨芳林为什么有如此盛名呢?这要从十八世纪中叶说起。</h3> <h3> 杨芳林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就是一处名符其实的世外桃源,古木参天,泉流密布,云雾缭绕,生机勃勃,发源于龙崖寺泉洞和余家沟源头的杨芳河贯穿全境。十八世纪,世居此地的人们,在依山傍水的自然森林中繁衍生息,宁静而祥和,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生意人特别多。早在公元605年这里的集镇就初具雏形,号称大田铺。直到清初,江西巨石巷有一个姓杨名芳林的人来大田铺开了一家客栈,生意红火,过往客商口耳相传,声名远扬,渐渐地人们把他的名字叫成了地名。</h3> <h3> 杨芳林丰富的植被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别适宜茶叶的生长,茶叶的种植历史也十分悠久,北纬29度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的茶叶常年得到大自然的熏陶,成为茶叶中的上品。据传世界各地饮茶的习惯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全世界的茶叶都来自中国,而当时中国的茶叶要数杨芳林的茶叶最好。有《康熙通志》记载:“茶出通山者上,……而杨芳林茶为最。”杨芳林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红极世界舞台百年的茗茶“云雾茶”和“瑶山红茶”。</h3> <h3>云雾茶生长在近千米的高山上,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在云雾的怀抱里生长,杨芳林的云雾茶在唐代就已经大量生产,并开始有名了,到清朝就已经成为朝廷贡品。瑶山红茶生长在杨芳林的瑶山,传说瑶山常年白雾升腾,云蒸霞蔚,云雾缭绕,貌似瑶池仙景,相传王母娘娘云游四海时,见幕阜山脉的飞龙山下茫茫一片,竟与瑶池一般无异,惊叹不已,遂在此留连驻足,故名瑶山。在这样环境下生长的瑶山茶叶质地优良,汤色黄亮,清香入肺,余味悠长。</h3> <h3> 杨芳林的茶叶生产加工历史悠久,久负盛名,行销全国各地,声名远播。真正进入鼎盛时期,是在清朝后期,清道光四年(1824)广州茶商钧大福慕名前来杨芳林收购茶叶,并请来江西茶工传艺,开始了杨芳林茶叶大规模生产和加工的历史,当时主要生产康砖和绿茶。一时间,茶叶种植成为杨芳林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家家种茶,户户采茶,所有耕地全是种植的茶叶,房前屋后,田埂地边,无处不是茶树。杨芳林成为了湘鄂赣茶叶集散中心,全国各地的茶商们坐着黑色竹排将包装成箱的茶叶从杨芳河经富水,到达富池口,运往九江,再装上轮船运往汉口、上海、广州,赚取很多银元。</h3> <h3>后来又有外商外资的加入,带来了杨芳林茶市的兴旺发达,很多外商雇请了买办,从九江,武穴到富水逆水而上来到杨芳林投入资金与本地人合作共建茶庄,本地人出地出力负责操作和生产,买办商人带来红茶制作技术并负责投资和销售,道光十四年,杨芳林茶叶生产逐渐转为以生产红茶为主,销往英国,道光三十年(1850)杨芳林原产地红茶瑶山红茶问世,并打入英国市场,咸丰四年杨芳林红茶销路大开,走上兴盛之路。</h3> <h3> 一时之间,杨芳林的茶庄如雨后春笋。1854年,上海茶商吴乾凤,九江茶商陈向年,汉口茶商广福和,西安茶商邓永详,九江茶商方春源等各路买办先后共建十二个半茶庄。八个半茶庄集中在杨芳林形成了一条街(如今这个地名就叫茶庄)。他们是:黄贻中的“协和祥茶庄”、郑其祥的“乾德祥茶庄”、郑常泰的“常泰茶庄”、吉涌祖的“涌祖茶庄”、朱运碧的“同丰茶庄”、谢儒海的“仁大堂茶庄”、唐德大的“德大茶庄”、谢宝成的“宝成茶庄”。舒正煌的父亲所设的“永福祥”茶庄规模最小,被人戏称为半个茶庄。还有汉口人在遂庄设立的“福太祥”茶庄、在晓泉瑶山设立的“福兴和”茶庄、在珠林设立的“永太源”茶庄、在太平庄设立的“义富祥”茶庄等。</h3> <h3> 十二个半茶庄规模最大的是黄贻中与英国商人代办方春源贷资经营的“协和祥茶庄”,一进六重,面积达2400平方米,可容纳500多人同时制作茶叶。茶庄制茶设备齐全,拥有风车30部,烘笼50个,炒锅100口,茶盘1000个。年获利上万大洋。英国商人和买办代理赚得更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在杨芳林做过茶商的英国商人派到中国留学的孙子曾来杨芳林替祖父故地重游,当他孙子看到现在还藏在楼上曾为他爷爷赚过钱的风车时激动不已。而黄贻中的后人至今还珍藏着一枚“雨前嫩尖”的印章,见着证当时茶叶的辉煌。</h3> <h3> 1895——1908年是杨芳林产茶的一个高峰期,创造了杨芳林茶叶生产的神话,椐资料记载,杨芳林茶叶年产红茶达到7000箱,青茶5000箱,砖茶1000箱,值大洋七十多万元,杨芳林茶叶经过清朝到民国初期的百年极盛。杨芳林的茶叶成了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康熙年间杨芳林的“康砖茶”和“云雾茶”列为朝廷贡品。杨芳林当时从事专业制茶生产的人员多达二千余人,英国客商长驻在这里,基本上包销了杨芳林生产的茶叶,使杨芳林成为兴盛一时的“小汉口”。1910年(宣统二年)“厚生祥”茶庄以杨芳红茶获南洋赛会二等镶金银牌奖,1915年(民国四年)同太和茶庄以杨芳林瑶山红茶在巴拿马赛会上获一等金牌奖。杨芳林随同她香淳的茶叶一起登上那个时代的顶峰。</h3> <h3> 当时的杨芳林热闹非凡,各地种茶、管理、采摘、加工、经销者都云集杨芳林。茶庄里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高峰时制茶工可达到3000人左右,家家户户采茶忙,满山遍野的茶地上人声鼎沸,满街都是从事茶叶生产和经销的茶农客商,杨芳林的客栈住满了各地茶商,人满为患。杨芳林因茶叶而兴盛,如潮的人流,不但带来了杨芳林茶叶市场的兴旺发达,同时也带去了其他产业的蓬勃发展。</h3> <h3> 精明的杨芳林人,审时度势,就地起家,旅馆业、餐饮业、商贸业、服务业、竹排运输业等如雨后春笋,从业者众,商铺林立,遍布杨芳林的大街小巷,地处幕阜山深外的小集镇,一时间集镇之上车水马龙,清水河中黑竹排往来穿梭,码头上进出的货物堆积如山,一遍繁华的景象,小小的杨芳林因此而赢得了“小汉口”的美誉。临近的江西省几千人到杨芳做工,从事茶叶生产和经商,有的在此娶妻生子,定居杨芳林,从此再也没有回去,现在的杨芳林人,很多人的祖先就是当时江西人到此经营茶叶时迁居来到此地的。</h3> <h3>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驾崩和病逝,宣统即位,由于连年天灾,民不聊生,1910年又发生了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的鼠疫,这场大瘟疫席卷整个东北,持续了6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吞噬了6万多条生命。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封建王朝的覆灭,政局动荡,使得茶叶市场受到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影响,茶叶销量大幅下降,造成杨芳林茶叶产品的大量滞销,外商纷纷撤走资金,关闭茶庄,杨芳林的茶叶从此一蹶不振。仅在国内市场维持经销,后来由于国内军阀混战、土地革命、日寇侵华等战事不断,杨芳林的茶叶就慢慢衰落了。</h3> <h3>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农村多种经济的发展,杨芳林种植茶叶的传统习惯得以延续下来,在旱地中种植茶叶,套种粮食,实现种粮种茶两不误,既改善了地壤条件和地力,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又实现了茶叶加工销售,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县茶叶公司在杨芳林街和遂庄设立了茶叶收购站,专门从事茶叶的购销,在那个粮食紧缺的年代里,茶农出售一斤茶叶,还可以补助半斤平价大米指标,所以农村田头地边到处都是茶树,公社还兴办了三个百亩以上的大茶场,各生产大队也办有规模不等的茶场和茶叶加工厂,作为社队企业。各生产小队都有成套的茶叶加工机械,如揉捻机,烘干机等。上世纪七十年代,杨芳林年产粗茶还能达到3万余担、细茶200余担的规模。</h3> <h3> 八十年代初,杨芳林镇在现在的乡政府处,利用原来的农机站厂房,于1984年筹办杨芳林砖茶厂,1985年正式投产,生产“青砖茶”,销往内蒙古,想重整杨芳林茶叶的品牌和雄风。但由于八十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田地包干到户,为了尽快提高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广大茶农弃茶种粮,耕地中的茶树慢慢毁去,集体茶场也无人精心管理,经营惨淡,杂草丛生。砖茶厂也因茶叶原料锐减,加之生产的“青砖茶”销路主要在内蒙古,牧民吃砖茶是靠财政补贴的,如一斤砖茶十元,牧民只花五元,另由财政补贴五元。杨芳砖茶厂因申请不到对口生产的财政补贴,亏本经营,难以为继,最终在1986年关闭停产。</h3> <h3>如今,茶叶产业的发展因受到投资大、风险大、成本高、周期长、回报慢、收益低等因素的影响,杨芳林的茶叶几乎消声匿迹,集体茶园全部毁于一旦,历史上的茶叶神话已经彻底破灭,耕地中再也见不到成片的茶树,偶尔见到几株零零落落在杂草丛中清瘦的茶树身影,也只能在荒野之中随风摇曳、哀泣孤号,似在感叹杨芳林茶叶产业辉煌的过去,如今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沦为时代的弃儿。
</h3><h3>杨芳茶叶兮,辉煌不再;瑶山红茶兮,只剩名牌;何日重生兮,其路漫漫;一去不复返兮,遂成笑谈!</h3> <h3>杨芳林瑶山红茶1915年在巴拿马赛会上获得的一等金牌奖奖牌</h3> <h3>杨芳林古老的酱油作坊</h3> <h3>这是2017年在杨芳林仙基畈出土的宋代文物魂瓶和瓷碟</h3> <h3>杨芳林高桥头大桥古貌</h3> <h3>高桥头大桥,古貌不再有!桥面部份于1999年改建时拆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