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黄粮:插秧节邂逅民歌赛

微云遥峰

<h3>  5月18号,兴山县黄粮镇插秧节邂逅民歌赛。100多名民歌、插秧选手在黄粮镇杨家湾进行各个奖项的角逐。据了解,黄粮镇连续三年举办这项赛事,对当地厚重的民歌文化、农耕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宣传推介。</h3> <h3> 兴山民歌明确的历史已有800多年。"兴山三度音程"是一个独特的音阶,音调本身具有独特的听觉效果,具有独特的审美情操。</h3><h3> 兴山民歌揭示了荆楚古歌的原貌,具有传统音乐顽强的生命力和稳定的遗传性。</h3> <h3> 兴山民歌传唱千年,因其不辨调式、不易音调、无法记谱而难以传唱,千百年来都靠言传身教、口口相传。</h3><h3> </h3> <h3> 兴山民歌代表作有《征东》、《征西》、《薛刚反唐》、《十送》、《十想》、《五更》等。</h3> <h3>  “农耕文化”最大的内涵就是“牛耕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逐渐被人们掌握,铁制农具出现。在春秋后期出现牛耕。西汉中期,牛耕广泛使用。到了唐代,出现曲辕犁,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也标志着华夏民族的“牛耕文化”正式起步。</h3> <h3>  牛以其气力和血肉之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能挽犁耕地使得原来仅靠人力难以做到的深翻土地、精耕细作成为现实,牛耕的发明和推广,在农业史上是划时代的大事。</h3><h3> 21世纪,因为社会的发展,牛耕也许会逐渐绝迹。</h3> <h3>  提起牛,我们就会想到牛在田里耕种任劳任怨的形象。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牛则几乎是一致地赞美和怜惜。“牛是农家宝,耕田少不了”,一句农谚高度肯定了牛的重要性。</h3> <h3>  小时候,吃饭老喜欢撒地上,每次爷爷都会斥责我,“你知道吗,一粒饭到口里,有七十二道工序!”那时候不以为然,后来大了,亲自参加农业生产,才有了深刻体会,粮食确实来之不易!</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耕田、平田、起垄、下种、育苗</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育苗、起苗、栽秧、施肥、打药</h3></font></h3> <h3>薅秧、落稗子、收割。收割是个复杂的过程,单独这一项,就有上十道工序。</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最早是牛拉石磙,一场稻子,要赶磙两至三次,然后扬叉翻草,直到稻谷全部脱粒下来。遗憾的是牛“赶磙”的照片没找到,只好借用网上马“赶磙”照片。</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后来用板仓,直接板下来。再后来,有了简易打谷机。</font></h3> <h3> 扬谷子,是一种传统的去除稻谷中瘪谷子和灰尘的方法,这样的劳动场景现在已难得一见了。扬谷人站在上风头将谷子扬起,瘪谷子和灰尘飘落到近处,饱满的谷粒就落在相对较远的坝上,起到分选作用。 </h3><h3> 除了扬谷子,还可以用“风斗”把瘪谷车出来。</h3> <h3>  和美兴山,因山而秀美,因水而灵动,因文化而厚重。祝黄粮民歌赛、插秧节一年比一年办得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