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感受了三四月的鲜花灿烂,又到了藏柳郁郁葱葱、柳絮随风漫舞的季节。藏柳即为旱柳,是西藏最常见的树。因经年累月生长于斯,早已适应了此间气候,同内地的旱柳相比,外表虽差别不大,但更耐旱、更耐寒,可在更贫瘠的土壤里茁壮生长,当地人故而将其称之为“藏柳”。藏柳没有婀娜婆娑的姿态,没有高大挺拔的身躯,更不会有诱人的果实,却撑起了高天厚土的大片绿色,让群山叠翠、令雪域多彩。</h3> <h3>在这高原上的几年,我见过不少如藏柳一般的人。</h3> <h3>玉寿兄应是其中一位,第一次见面就被他的经历和外表所震撼。他的老家在福建仙游县,是个经济较发达的地方,1988年重庆交大毕业后,他本可以回到舒适的家乡工作,却自愿来到西藏,一干就是30多年。他先后在自治区交通和发改部门工作,兼任区铁办主任,西藏每个角落几乎都留下过他的身影,近2000公里的川藏铁路沿线他踏勘过数次。才50岁出头的他已没有一根头发,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流汗少、尿酸高,痛风经常发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手,手掌和手指已严重变形,让我不忍直视,和他握手时已难以感觉到握的是手。他走起路来腿脚也有些不顺,每年都要动手术将关节的结晶取出后才能正常行走。按照政策,他早可以申请退休,职级还可提高一个档次,但他从未申请过。我问其原因,他淡淡地笑道,工作还离不开他,领导也不会同意他退,只有再坚持坚持了。</h3> <h3>前不久见到的吴老师也是其中一位。她是我在县里驻点期间到中学调研时认识的。在学校值班室里,我们聊起家常。她进藏已有8年多,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丈夫也在这所学校任教。夫妻俩考虑到孩子的教育和身体,只好把孩子放在内地由公公婆婆带着,每年同孩子相处的机会只有一两次。而回去最难的就是离开的时候,每次都只能在天不亮时趁着孩子还没醒偷偷地走。随着孩子慢慢懂事,他们走的前一两天,小孩子可能意识到了什么,寸步不离地黏着大人,有时还紧紧抱着大人的腿,生怕趁他不注意时又走了。每当小孩子醒来发现爸妈已经不在家时,总是要哭很久才停下来。这样几次后,她想回家,但又怕回家。而就在不久前,她的母亲突发疾病可能不久人世,她连忙买了第二天的飞机票准备往家赶,可是三月份正值高原气候最不稳定的时候,内地过来的飞机飞到昌都上空降落不了又飞了回去,第三天也是如此。就在那天晚上,家里打来电话告之母亲已经仙逝。说起这些时,她语言轻缓,表情平静,是那种经历过种种煎熬和离别后的平静。</h3> <h3>有个藏族干部经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我还没有正面见过他。那是2017年的下半年,我到海拔4400米的邦达镇调研座谈时,会还没开半小时,突然“砰咚”一下,一名参会的干部倒了下去,大家连忙把他送到镇卫生所。听身旁的镇党委书记介绍,生病的这位同志叫玺绕扎西,三年前由村支书考录为公务员,现任副镇长,为村民做了很多好事,如过去牧区群众不愿意让小孩上学,他就自己拿钱鼓励村民送孩子上学,还建起了运输协会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他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病,晕倒的情况之前也曾出现过。我问镇党委书记为什么不把他送到低海拔地方工作,镇党委书记讲到,“上次全镇干部体检时,一大半的干部患有心血管病,到底该让谁下去啊?不过他的名单已报到县里了”。今年开春我再到这个乡镇调研问起这名干部的近况时,却得知他于去年5月已经去世,令我感伤不已。据悉,该同志在成都治疗一段时间后,医生告诫他一定不要再上高原,但他心里始终牵挂着所联系村的事情,想回来看看,自认为不会有事,但还没到昌都又倒下了,51岁的他再也没有起来。</h3> <h3>身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有汉族的,有藏族的,纳西族的……他们平凡、朴实却又坚韧不拔,正如这片广袤土地上处处可见的藏柳一般,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雪域高原上每一个角落,不畏强风、不怕高寒、不避土壤、不求闻达,随遇而安、无怨无悔,默默地守护着这片蓝天碧水净土。</h3> <h3>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他们叫在藏干部。</h3> <h3>世间本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若要离开这里,最难忘的应是他们,一群如藏柳一般的人,一群用青春和生命顽强坚守的人,一群新时代最值得尊敬的人!</h3> <h3>(部分照片由黄展、罗志贤提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