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梅杜萨之筏》泰奥多尔.籍里柯作品,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戴着400多名官兵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悲重的灾祸。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人物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h3> <h3>——《草地上的午餐》是法国写实派与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创作于1863年的一幅布面油画,原名《浴》,现收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h3><h3>画上拉斐尔的女神和乔内乔内的仙女成了女模特儿,其中一个裸体,另一个半着衣服。他和两个衣冠楚楚但显然又“放荡不羁”波希米亚艺术家在树林中消遣娱乐。此画把人物置于同一类树木茂盛的背景中,中心展开了一个有限的深度,中间不远处那个弯腰的女子,成为与前景中的三个人物组成的古典式三角形构图的顶点。</h3> <h3>——《希什金肖像》是克拉姆斯科依(1837~1887)高产时期的作品之一。这时画家才45岁。作者真实的再现了希什金这位俄罗斯大自然歌手的外特征。</h3> <h3>——《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是俄国画家列宾1885年的作品,现收藏于俄罗斯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h3><h3>该画选择了伊凡四世在日常生活中的暴行,在与儿子的争吵中,伊凡四世中笏杖击中了儿子的太阳穴,这一偶然的冲动致儿子丧命。</h3> <h3>——《裸体的玛哈》是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于1798年至1805年所创作的作品,该作品描绘了人体美的高度和谐,是一曲女性生命的赞歌。画中玛哈斜躺在绿色土耳其长椅上,姿态动人,容貌娇美,充满青春活力,她舒展的姿势表现了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戈雅以透明的暖色调照亮了白色的服装,柔和的衣纹自如舒卷,笔触细微而流畅,展示了他高超的写实技巧。</h3> <h3>——《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这幅画是鲁本斯1923~1625年间为法国皇后以《玛丽.美弟奇生平》为标题完成的第六幅历史画(共21幅),鲁本斯以半神话半浪漫主义的心虚构手法将这真实人物与事件融进虚构的颂扬环境中。这幅画现存收藏于德国慕尼黑美术陈列馆。</h3> <h3>——《拍卖女奴》是法国画家让.莱昂.热创作的一幅布面油彩作品。现收藏于圣彼得堡艾尔米塔计博物馆。</h3><h3>这是一幅西方艺术家眼中的东方场景。近东地区司空见惯的奴隶拍卖,引起了画家的注意。被剥去衣衫的女奴,裸体站在台上被拍卖,台下是争相竞价的商人,他们伸出手指——暗嗡买奴隶的价格,女奴们茫然地望着这一切,听凭命运摆布……。可以看出,作者是怀着同情与怜悯之心创作这件作品的,表明了他的良知与对奴隶制的不满。</h3> <h3>——《蒙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是法国印象派大师卡米耶.毕沙罗的晚年代表油画作品。蒙马特位于法国巴黎北部,相对于巴黎其他各区而言,地势很高,这是一幅蒙马特大街的全景图,街道两侧尽收画面,人群流动,车水马龙,由于视觉宽广,楼房林立。描绘了现代都市的繁忙热闹场面。</h3> <h3>——《三王来拜》是十五世纪初安布利亚画派早期代表作之一。</h3> <h3>——《意外归来》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大约于1882年创作的一油画,现收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画家塑造了一个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经过长期流放和苦役,革命者突然归来。这是一个瘦削的、满脸胡子的,还穿着四衣的中年男子。当他走进房间,全家人处于一片惊呀之中,妻子背朝观者,从沙发上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在头脑中搜寻丈夫往日的形象。右侧桌上两个孩子正在做功课,大的男孩似有所悟,而小女孩的脸上表现出疑虑,而女佣在门口带着疑惑的目光让这位“客人”进去。</h3> <h3>——《吹笛子的少年》法国印象派著名画家马奈于1866年的一幅布面油画作品,现收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该画描绘了卫军乐队年轻的士兵正在吹短笛的场景,画中的少年以右脚为重心站立,左脚向外伸展,上身自然向左倾斜,手指在乐器的孔洞上按压,悠扬的音符流泻而出。他神情专注,谨慎地吹奏一支十人制小笛。</h3> <h3>——《女占卜师》是卡拉瓦乔早期风俗画的代表作,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画中描绘的是流浪的吉普赛女占卜,在为一个贵族子弟看手相。这是一个街头常见的风俗场面,人物形象目光相对,那个头戴羽帽的贵族青年以轻篾挑逗的目光看着女占卜者,而她虽地位低下,回敬的目光中既真诚又含智慧,对比之下,贵族青年则显出华而不实的肤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