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本清泉,滋润练笔芳草地——记坊子区随文练笔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议

寿光现代明德学校向阳中队 张凤珍

<h3> 天空蓝得悠悠,云朵飘得悠悠;</h3><h3> 漫步五月的堤,堤下垂柳依依;</h3><h3> 一池菏叶在窗下,绿成一首诗。</h3><h3><br></h3><h3> 2019年5月17日,我们参加了“潍坊市基于课程标准教学暨坊子区随文练笔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来自潍坊市内各个学校的老师参加了本次语文盛宴。</h3> <h3>  第一节是赵燕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课前的《千字文》吟唱,让与会老师们耳目一新。赵老师以爸爸的爸爸你称呼他什么,爷爷的爸爸称呼他什么谈话导入,拉进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h3> <h3>  在板书课题时随文识记“祖”,并进行了书写指导。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般是集中进行写字指导,很少去尝试 学习课文伊始就先进行写字指导的,以后对于这样的方式可以多去尝试。</h3> <h3> 在精读环节,赵老师全篇课文进行了随文识字,这很符合低年级的识字特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在随文识字过程中,让孩子们交流一下识字方法,效果应该会更好!</h3> <h3>  仿写环节是在老师对前文充分引导的前提下进行的。仿写主要包括句式、段落的训练,加上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老师合理的引导,一篇小诗歌便跃然纸上。</h3> <h3>  整堂课下来,赵老师带领孩子们不知不觉仿写了字、词、句子、小诗。孩子们由最初的不敢说,到后来的说个不停:大海是小鱼的摇篮,学校是我们的摇篮……</h3> <h3>  第二节执教的是李瑞芹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h3><h3> 一、回顾导入,引出本次习作主题</h3><h3> 李老师首先带领同学们回顾第六单元的课文《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情节,引出本课习作主题——这样想象真有趣。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复习了前面的课文,而且更加直观的让学生理解这节课的课题,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了课题。</h3> <h3>  二、明确要求,整体认识</h3><h3> 接下来,同学们自读习作要求,并且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本次写作让我们写什么?主角是谁?</h3> <h3>  三、围绕变化,展开想象</h3><h3> 既然是想象,那就要首先深入理解、明白“想象”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儿,细致的李老师从三个方面来帮助同学理解了“想象”。</h3><h3> 1.特征有变化</h3><h3> 在这个环节里,李老师出示了许多有趣的插图,迎来了本节课的第一个小高潮,在李老师的插图里,母鸡会飞了,蚂蚁变得特别大,蜗牛跑得飞快……李老师通过这种最直观的方式,告诉同学们在想象的世界里,事物首先会在特征上,有着无穷大的变化。</h3><h3> 2.生活有变化</h3><h3> 同样借助上个环节的图片,李老师用同学们继续展开想象,并且让大家展开发言:当动物的特征发生变化后,它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同学们的思维在这个环节不再拘束,变得天马行空,展开了硕大的想象的翅膀。</h3> <h3>  3.情节有趣</h3><h3> 这个环节里,李老师又出示了前面学过的课文,并且也整合了主题丛书中的片段,回顾了“怎样写才能让文章情节生动有趣”这个问题,聪明的同学们也对答如流:(1)一波三折;(2)重点叙述;(3)意想不到。</h3> <h3>  四、确定题目,片段练习,范文朗读。</h3><h3> 李老师在这个环节,巧妙的对写得较好的同学进行鼓励,让他们朗读自己的写的片段给同学们听,并且适时提醒:这些同学们写的很有意思,如果再读得好,那这个片段就更有意思啦!</h3> <h3>  李老师这节课环节鲜明,目标明确,从导入到对习作要求的理解,再到最后的练习修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步调缓慢又紧凑地掌握了“想象”的技能,并且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习作练习。相信通过这节课,同学们想象的翅膀一定有了更丰满的羽毛,更能帮助同学们在想象的世界里,飞得更快,更高。</h3> <h3>  第三堂课是王玉兰老师出示的习作赏评课—一个特点鲜明的人。</h3><h3> 王老师的课前热身环节就充分调动起了孩子们的上课热情。首先是学生们喜欢的飞花令接龙,接着老师表演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的开关游戏,简单有趣的课前热身让孩子们从原本紧张拘束的状态中慢慢放松下来。</h3> <h3> “题好一半文”,王老师首先出示学生习作题目,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道题目并说出理由。由此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写一个好题目已经成功了一半的道理。</h3> <h3>  在精彩片段赏析的环节,老师出示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段,其中有一段中描写到“额前留着厚厚的刘海”,王老师作文中被描写的女孩起立给大家看一下,并表扬作者会观察,抓住了主人公外貌的突出特征。精彩的外貌描写不一定面面俱到,一定要选择符合人物个性特点的部位进行描写,才能让人过目不忘。</h3> <h3> 王老师在展示学生作文的同时,及时请同学们当堂改文。“如果把这个片段拍成电影,哪几个镜头要拉近一下?”以此帮助孩子们提取关键词,着重描写。</h3> <h3>  王老师以习作赏评盛宴贯穿始终,预备篇回顾目标、开胃菜创意标题、招牌菜精彩片段、顾客建议助力修改、满汉全席全能篇章、人人大厨自改互改、外卖打包读给主人公听。环环相扣,引人入胜。</h3> <h3>  同时王老师非常幽默,所以她的课堂趣味十足。王老师结合单元习作训练重点,通过批阅文章,发现了孩子们的不足,带领孩子赏评。步步引导,孩子们从开始不敢说话,到后来说个不停。孩子们在互相赏评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高。</h3> <h3>  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h3><h3> 航船破浪前行,是因为有指示方向的罗盘;</h3><h3> 列车奔驰千里,是因为有引导它的铁轨;</h3><h3>而我们之所以能够进步,是因为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不断成长。</h3><h3> 基于课标,随文练笔,让语文之花向阳盛开!</h3> <h3> </h3><h3> 学习总结</h3><h3> 笔下生花,“读”具匠心</h3><h3> 方晓</h3><h3> 有幸参加坊子区随文练笔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观摩了三位老师的课,收获颇丰。我明白了随文练笔并不仅仅针对于中高年级学段,对于我所教的一年级的孩子们同样适用。就像《荷叶圆圆》中的“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就可以穿插小随文练笔。苹果、西瓜是什么样的?同样可以用这样的叠词来描写。以课文中的小片段进行指导,引导孩子们以课文为基础,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发散到自己的写作中。在习作之后务必赏评,可以把这个赏评的时间留给孩子们,老师加以引导,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写作和赏评能力都会慢慢提升。</h3><h3> 同时在听课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班级的课前和课后文化,伴随着课前课后的问好,孩子们大声喊出学校的学风和校训:乐学善思,知行合一,做更好的自己!上课之初帮助孩子们提起精气神,也使学校的核心理念深入每个孩子的内心。</h3><h3> 更为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增强语言积累,不仅孩子们要读,老师也要和孩子们一起读,只有更贴近孩子们的世界,才能更精确、更有指向性地指导孩子们的写作。</h3><h3><br></h3><h3> 在心中留下阅读的痕迹</h3><h3> 黄强</h3><h3> 非常荣幸可以有机会参加这次的“潍坊市基于课程标准教学暨坊子区随文练笔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议”,一天的时间,收获颇丰,听了赵燕老师二年级的仿写练笔课,赵瑞芹老师三年级的习作指导课,王玉兰老师五年级的习作评改课,王瑞荣老师的总结,刘丽萍老师的讲座,各有千秋,从各自的展示中汲取到了不同的营养。</h3><h3> 第一,写作不仅仅是高年级的事情。这次的学习主题是“随文练笔”,是“写作”,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发现不能因为目前所教学段为低年级学段,就觉得“写作”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随文练笔要从小开始打基础,如赵燕老师展示的二年级的随文练笔课,就很好的呈现了,在低年级学段,如何通过课文,让学生领悟句子的特点,然后进行启发指导,让学生自己试着学说一样形式的词语、一样形式的句子,在课堂当中加上这简单的一个环节,便能够大大的锻炼孩子的语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随文练笔的效果。所以,随文练笔,要充分的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堂当中。</h3><h3> 第二,学生常规、课前活动令人眼前一亮。今天上课的学生精气神十足,课上踊跃发言状态积极,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有严格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有趣的课前活动,课前向老师问好的同时,还将班规校训大声说一遍,之后学生会进行课前活动,如背诵古诗,进行飞花令的比赛等,既让学生进入了上课状态,又无形中增长了知识,还增加了集体凝聚力,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h3><h3> 一整天的学习与体验,看到学到的有很多,需要消化吸收再用于自己课堂的也有很多,这次的研讨会,犹如为我打开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沿用今天学到的东西,让自己做得更好,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得到更多的收获。</h3><h3><br></h3><h3><br></h3><h3>   随文练笔,让阅读锦上添花</h3><h3> 张凤珍</h3><h3> 2019年5月17日,我们三人参加了“潍坊市基于课程标准教学暨坊子区随文练笔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参加了本次语文盛宴。</h3><h3>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写结合最好的方式,是在教学中采用随文练笔的形式。三节课从低、中、高三个阶段演绎了低年级随文仿写、中年级习作指导、高年级习作改评的课堂魅力。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有以下几点感想:</h3><h3>  一、写作,虽然需要“原创”,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需脚踏实地,从模仿开始。教材文本则是最好的例子,对于学生来说,它也许不是最优美的,却是最适合学生阅读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并通过随文练笔的方式感知作者的写作技巧,以便从中进行借鉴,迁移内化,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h3><h3>  二、如能在情境创设过程中精心选择学生的周边生活,就既能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又能增加他们认识生活的能力。</h3><h3>  三、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也属于一种“创新”,是学生对周边世界的认识与反思,需要的是想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围绕文本主题,紧扣文本结尾,或者留白,引导学生进行扩写、续写。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提升他们习作水平的极好途径,而且还能借助这一环节,有效推促其准确把握文本内容,精准理解文本主题。</h3><h3>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阅读教学来说,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随文练笔的作用,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巧妙架设读与写的桥梁,并有针对性地选择随文练笔方式,以便让学生在常态语文教学中践行写作训练,在推促课堂精彩生成的同时,让读写训练水到渠成,通过随笔练笔,让阅读锦上添花。</h3> <h3><br></h3><h3> 近期因有广大家长和社会人士咨询学校招生情况,为回应社会关切,给各位家长提供方便,寿光现代双语学校欢迎大家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前来参观了解学校情况或拨打电话进行咨询。<br></h3><h3>教务处咨询电话:0536-5193609</h3><h3>学校办公室电话:5109068</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