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袁海霞,女,45岁,中学一级教师。1997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学校,2003年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河北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任教23年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h3> <h3><br></h3><h3>初为人师,她心中就有个愿望:“在我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能学知增识。在我的班里,每位学生都能修德正品。”时光匆匆,袁海霞老师在从教路上已经走了23个春秋。在育人实践中,她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人师,授之业,传之道,不仅仅需要满腔的工作热情,更需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那就是师德。它是一名教师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师者行为之骨,思想之魂,是逐梦前行的有力翅膀。本着这样的工作理念,她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br></h3> 以身作则,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h3></h3><h3>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从事教育工作以来,袁老师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约束自己,做学生的表率。她把自身的言行作为一份丰厚的教育资源,以自己的人格、品质教育影响学生:要求班级卫生洁净,她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要求学生不讲脏话,她带头使用文明用语;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她经常连夜及时批改每一份作业和试卷;要求学生节俭,她和学生一起将废书纸、矿泉水瓶收集后卖出;教育学生实事求是,自己被学生难住时,她绝不装腔作势;……这些做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率先垂范。</h3><h3><br></h3><h3><br></h3> 潜心教学,引领学生快乐学习 <h3></h3><h3> 教学中,袁海霞老师潜心学习,更新观念,把每节课、每份教案视为作品,在精雕细琢中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袁老师积极总结,尤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她总是把一些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加以巩固。有时候课上一道题被她表演魔术般演绎出多种解答方法,串联出一大片知识点,最后建立起一个立体的知识框架。同时,她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新奇的方法,以便向全班推广。经过对学生“找方法”的提倡,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兴趣更加浓郁,教学效率更加提高。14级的一名学生叫庞菲,她曾经对袁老师说:“老师,没想到在职教中心我学会了数学,很庆幸遇到了您。”学生的感恩回馈,更加激励了袁老师在教学之路中砥砺前行。</h3> 严爱并行,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h3>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将爱置于左手,责任放在右手,走在育人之路上,一边播种,一边开花结果。2018年,袁海霞老师又担任了18秋升学班的班主任工作。全班42人,该班特点,男女比例4:1,参加考试与直接升学人数比例5:1,是个混合型的复试班。为了顺利完成两年的在校管理任务,她在学期初制定了三个阶段的工作目标。<br></h3><h3>其一,在一个月内,将学生留在校园。为此,袁老师抓住军训机会,与学生朝夕相处。学生累了、病了、想家了、衣服坏了……都会发现有老师陪在身边。终于,学生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学习环境,安心留在学校,抓住了在校学习的最后机会。</h3><h3>其二,在一学期内使学生安心在教室学习。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袁老师坚持每天中午提前半小时准时到教室。从2018年9月开学的第一天开始,从未间断。正是这种每天的坚持,保证了教室安静的学习环境,也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h3><h3>其三,在一年内使学生安于课堂,认真学习,为升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袁老师利用课下和班会时间,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详细介绍天津春考招生的30多所院校,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也曾多次联系家长,有针对性分析,家校共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如今班级内人人有目标,科科有兴趣,学习气氛浓郁。</h3> <h3>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管理,学生懂事了,明白了很多道理,学会了很多事情。班内的刘阳同学,入学前与社会上的小混混常在一起,曾经为一拳头付出了20万元的代价。该生性情暴躁,父恨母不爱,人见人愁。但现在他担任班内卫生和纪律班长,家长多次打电话表达感激之情。张浩同学,酷爱绘画,但少言寡语,总想辍学。经过多次推心置腹谈心,几次结合家长劝导,他终于在数学课上找到了自信。有一次自习课上,他悄悄地送给老师一幅素描画,他说画上那位年轻漂亮的人就是袁老师。虽然那不是画家所作,画中人也并非和袁老师一模一样,但袁老师收藏了,因为那份情更珍贵。试想,能被远离的学生记在心里,能为失望的父母带来希望,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那应该是为人师的一种享受。</h3> 谦逊服务,树立团结和谐风尚 <h3>作为教研组长,袁海霞老师首先以一个“勤务兵”的姿态面对办公室的每一个老师,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进办公室,整理好卫生再开始一天的工作;每天下午,她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有老师请假了,她第一时间帮助老师调课,让老师们安心教学。在当好一个“勤务兵”的基础上,她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精心策划一系列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教研组有老中青三代人,多半数是班主任,每人都坚守着12或14节课的教学岗位。工作中,却无一人懈怠,大家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共同探讨教学之法,管理学生之道,形成了升学组浓郁的工作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h3> <h3>德之高谓之美,师之美因德之高。在遵化职教中心,袁海霞老师作为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她将一如既往的谨遵守则,倾心尽责,以一师一业一辈子的执着,用实际行动探求师德之道、育人之本, 芳华不负,逐梦不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