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后人今何在?儿子成高官,还一位成香港明星,家喻户晓!

海洋之心

<h3>本文来源:北京大妈有话说</h3><h3><br></h3><h3>在中国,几乎所有读过书的人,都读过鲁迅的文章。<br><br></h3><h3>毛泽东曾评价道:“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h3><br><h3>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也具有重大影响。</h3><br><h3>蜚声世界文坛的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h3><br><h3>然而作为文学大师的鲁迅,一生都遭受着婚姻的非议。</h3><br><h3>众所周知,鲁迅的一生有两位妻子。第一位叫做朱安,是母亲为他寻的,但鲁迅不喜欢她。许是因为他早年留学日本,思想较为开放,他不愿为封建习俗所束缚,便选择拒绝。他曾多次对朋友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即便理智如此,鲁迅一生都没有和朱安离婚,他很清楚,在那个时代,离婚的朱安生活境遇只会更差,所以终年保持着给朱安赡养费,朱安也一直和鲁迅的母亲一起生活。</h3><br><h3></h3> <h3><strong>朱安</strong><br></br></h3></br><h3>鲁迅的第二位妻子,叫做许广平,就是她为鲁迅产下了独子周海婴,鲁迅的香火才得以流传。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也是鲁迅的真爱。</h3></br><h3>对于这段感情,鲁迅总是遮遮掩掩。日常生活中,鲁迅对外都宣称许广平是自己的助力。两人在同居期间,一旦友人来到家中,鲁迅就说许广平是来家中打字的。在外出旅游的时候,鲁迅和许广平也不住在一个房间,而是让友人陪着许广平住。民国期间虽然已在提倡一夫一妻制,但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上,所以鲁迅的“一夫二妻”倒也一直相安无事。 </h3></br><h3> <h3><strong>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的许广平</strong></h3></br><h3>1936年10月19日,55岁的鲁迅在上海去世,其时独生子周海婴7岁。</h3></br><h3>病重之时,鲁迅在散文《死》的篇末写下遗嘱,其中第五点是对周海婴的训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h3></br><h3>洞明世事如鲁迅者,因为老来意外得子,对周海婴十分宠溺。但他始终没有丢了当年的精锐,对独生子的禀赋多少也有些判断。他弥留之时似乎隐隐感觉到:文学家或美术家,离自己的孩子可能会比较远。</h3></br><h3>在父亲的盛名之下,周海婴这一生过得并不是很艰难。他19岁参加工作,23岁进了北京大学物理研究系学习。和周海婴青梅竹马的邻家女孩马新云,在1952年嫁给了他,成为了鲁迅的儿媳。</h3></br><h3>1953年4月20日,周海婴的长子出生。周海婴和母亲许广平商量,为了纪念早逝的父亲,给儿子以鲁迅早期使用过的笔名“令飞”命名。在长子周令飞之后,相继又有了二子周亦斐、三子周令一和女儿周宁。</h3></br><h3>周亦斐还在马新云腹中之时,周海婴夫妇商量决定暂时不要那么多的孩子,以便专心学业,于是准备去医院打掉。去学校开人流手术介绍信时,被马新云所在学校的领导喊停了。当时的领导们认真商量了一下:鲁迅的后代本来就少,怎可轻易打掉?</h3></br><h3>而周海婴自己,其实也是鲁迅和许广平避孕失败结出的果实。</h3></br><h3>许广平后来告诉周海婴,当时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安全,能在上海住10年,是他们所预料不到的。到上海之前在广州厦门颠沛流离,这样的状态下,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安定不了,有个孩子不仅带来拖累,而且以后不能良好地抚养教育,甚至还有生命危险。</h3></br><h3>然而许广平还是意外的怀上了周海婴,甚至在生育他时一度难产。医生问鲁迅:保大人还是保孩子。鲁迅毫不犹豫:保大人。</h3></br><h3>虚惊一场这个词的魅力就在这里:大人小孩都平安。</h3></br><h3>鲁迅怀抱着“失而复得”的独子,不苟言笑的他已经急切的为孩子取好了名字:上海出生的婴儿,就叫他海婴吧。取完还不忘叮嘱:倘若他将来长大不喜欢这个名字,也是可以随时更改的。</h3></br><h3>鲁迅对孩子的偏爱,足见一般。那个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铁骨铮铮的斗士,也终于,有了自己的软肋。</h3></br><h3>海婴出生100天的时候,鲁迅抱他去沪上知名照相馆拍了照,成就了那张著名的合影《一岁和五十岁》。当时朋友来家里看望,鲁迅总是会将孩子抱起来,像展示自己的作品一样。有时海婴睡着了,鲁迅也照旧抱出来给人看,孩子醒了,便大声哭闹一番。当外人传说他溺爱孩子的时候,鲁迅的回应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h3></br><h3> <h3>与父亲鲁迅相处不多的七年里,周海婴享受到了一个孩子能够拥有的幸福。在他的眼里,父亲与书本上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形象大相径庭:那是一个笑起来三间屋子外都能听见笑声、会用胡须刺儿子幼嫩的双颊、会把香烟罐扔出窗外击打因为发情而吵闹不休的野猫、时不时笑骂儿子“小乖姑”“小狗屁”的慈爱父亲……周海婴将共处的快乐时光镌刻在记忆里。<br></br></h3></br><h3>尚在上幼稚园的周海婴,早晨起床下楼,总会轻轻踏进父亲房门口,取出茶几上的香烟插入短烟嘴里,放到父亲醒来后伸手可及的地方,然后大功告成似的离开,似乎“尽到了极大的孝心。”中午吃饭的时候,总盼望父亲对自己安装香烟的“功劳”夸奖一句,直到父亲微微一笑,说:“小乖姑,香烟是你装的吧?”他才乐滋滋地吃起饭来。</h3></br><h3>鲁迅对儿子的教育,许广平在《鲁迅先生与海婴》里讲到过:“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h3></br><h3> <h3><strong>(</strong><strong>图片从左到右依次是鲁迅、周海婴与许广平</strong><strong>)</strong><br></br></h3></br><h3>不过,周海婴始终摆脱不掉“鲁迅之子”的身份,在长大的日子里,他一直在为自己是鲁迅的儿子感到累。周海婴曾表示,自己是在一个“人场”的环境下长大的,就像磁场一样,他被这个“人场”控制着。</h3></br><h3>“别人说起我,永远都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怎么样’。我要写字、写文章,不能说错话、做错事,如果我越出一点线去,就会有人批评‘鲁迅的儿子做错了事’。别人可以去打牌、去玩,可我不行。”</h3></br><h3>鲁迅在生命最后时期的散文《死》里向亲人交代了七条遗嘱,他在第四条中写道: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h3></br><h3>但,没有人可以忘记,没有人能够逃脱。</h3></br><h3>周海婴曾反复表示,不愿在鲁迅的光环下生活,也从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谁的后代;他反对靠父母的余荫生活,虚度人生;强调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绩,去赢得社会的承认。</h3></br><h3>他的确做到了。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毕业后就进入国家广电总局工作,成为了一名令人尊敬的无线电专家。他同时还是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h3></br><h3>他始终谨遵鲁迅的遗嘱,没有去做空头的文学家和美术家。十岁起他便热爱摄影,用相机记录人生。但他从未张扬,他谨记母亲许广平“夹着尾巴做人”的叮嘱,并在文革时期将所摄照片统统销毁,唯独保留一樟木箱的底片。几乎60年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发表过摄影作品,直到2008年,周令飞提出有意帮父亲办摄影展,当做送给父亲八十岁生日的礼物,可周海婴一直担心这些照片拿不出手,给鲁迅丢脸。</h3></br><h3> <h3><strong>(</strong><strong>周海婴拍摄</strong><strong>)</strong><br></br></h3></br><h3>八十岁的他,依旧怕“给父亲丢脸”。</h3></br><h3>挣扎一生想要跳出的鲁迅光环,在八十岁这一年,又隐隐如孙悟空的金箍一样,戴在了他的头上。或许,金箍从未消失,而是在无数个日夜里,鞭策着他,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身负宣扬鲁迅精神的使命,谦逊温和的周海婴,一生过得实实在在,低调平稳,逝世以后得到了好评。</h3></br><h3>2011年,83岁的周海婴去世。知名学者、画家陈丹青说,他每每忆起周海婴先生,在他心中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那个谦和大气的白发老先生,而是一个小男孩:“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春天,海婴先生逝世了。看到讣告的第一念,我眼前不是暮年白发的海婴,却是1936年鲁迅过世才几天,海婴坐在父亲书房藤椅上的那枚照片。”</h3></br><h3>那是一个七岁的丧父的男孩,而这个父亲又是如此特殊。</h3></br><h3> <h3><strong>(周海婴)</strong><br></br></h3></br><h3>鲁迅生前与日本的渊源可谓尽人皆知:自己在日本留过学、两个弟弟周作人和周建人都娶的日本妻子、他自己与书店老板内山完造的往来也曾引来争议。而他的后代,与日本的关系仍然十分紧密。</h3></br><h3>周海婴的三子周令一,曾经是日本广播学会北京办事机构的摄像,他与夫人车晓林育有一子周景轩。</h3></br><h3>鲁迅唯一的孙女周宁曾留学日本,后来结识了日本人田中正道。两人在日本东京都旅游公司工作,婚后生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田中华莲、田中悠树。</h3></br><h3>至于差点未能出世的周亦斐,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在一家私营公司工作。他与妻子吴彬育有一子周景川。</h3></br><h3>后代子孙中,最有争议的,毫无疑问是鲁迅的长孙周令飞。</h3></br><h3> <h3>周令飞是许广平一手带大的,为了他这鲁迅的长孙,许广平戒掉了多年抽的烟。</h3></br><h3>跟弃医从文的祖父不同,周令飞从小有参军的梦想。上小学时,他未经父母同意,自己跑去想要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16的时候他还不到入伍年龄,但凭着跟招兵军代表的软磨硬泡,硬是穿上军装到东北高炮某部当了几年兵。之后周令飞被调到解放军画报社当摄影记者,再专业分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h3></br><h3>恢复高考时,他虽然复习了几个月,但终因参军过早影响了学习,以致基础太差没敢报考。1979年之后,出国留学的政策开始放宽,周令飞想要走一条祖父曾经走过的留学之路。他早早联系好了日本东京的一所语言学校,准备先过语言关,再进修别的专业。但学校都开课了,周令飞却迟迟拿不到同意出国的批文。</h3></br><h3>因为他是鲁迅的孙子,所以让有关方面颇费思量:公派吧,似乎确实不合资格;自费呢,连鲁迅的孙子去日本读书都要靠日本人关照学费,似乎也有失体面。最终上面终于想出了变通措施:公派自费。即是对外名义由国家所差遣,但一切费用均由周令飞自负。</h3></br><h3>跟着周令飞的妹妹周宁,也去了日本读书。</h3></br><h3>1982年的一个周末,周海婴和老伴接到闺女周宁从东京打来的国际长途,女儿声音急促,说出的消息犹如惊雷:她刚刚从东京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看到,大哥与姓张的台湾女同学决定去香港结婚,并且中途在台北下飞机后,向媒体发表了三点声明,内容的大意是:此举纯粹为了爱情,而没有任何别的企图,这事与父母无涉。</h3></br><h3>周令飞知道,自己的行动会给周海婴带来怎样的被动局面。但他当时顾不了那许多。就像祖父鲁迅毅然决然地拒绝包办婚姻一般,周令飞也是毅然决然地要拥抱来自海峡对岸的爱情。</h3></br><h3> <h3>消息一经传出,舆论一片哗然。果不其然,周海婴的主管领导立刻召见他,说周令飞的行为,政治影响极坏,还命令周海婴写一个声明,宣布与周令飞脱离父子关系。周海婴违心地把领导准备好的“脱离父子关系”的草稿重抄了一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所幸这份声明并未公开。<br></br></h3></br><h3>周令飞没再爆出什么让父母惊骇的猛料,他拒绝了国民党的各种安排和当地媒体的邀请,在岳父开办的百货公司工作。然而岳父的生意因为他的身份大受影响,最后公司破产倒闭。</h3></br><h3>出外谋职的周令飞因为是大陆人,又是鲁迅的孙子,没人敢用,夫妻俩生活一度甚为窘困。后来他俩买了一台爆米花机,将爆好的米花批发给摊贩。</h3></br><h3>这一来又成了大新闻。二十世纪中国的大文豪鲁迅著作等身,孙子居然在街头卖爆米花?媒体发文章感叹,没想到鲁迅的孙子居然落到这步田地。但周令飞不以为意:我靠自己劳动吃饭,给爷爷丢哪门子的脸?</h3></br><h3>尽管周令飞无数次的对跟踪曝光他私生活的记者表示,这是他的个人事件,不是政治事件。</h3></br><h3>但作为鲁迅的孙子,再小的个人事件,也可能是政治事件。</h3></br><h3>即便如此,周令飞夫妇靠自己的双手,也创造了一个“虽然不算富裕但也舒适安逸的家”,育有两个女儿周景欣、周景文。</h3></br><h3>1985年出生的周景欣从小由菲佣带大,父母都忙着挣钱养家,她课余也要到餐厅打工挣零用钱。她从小就知道曾祖父是鲁迅,但是,周景欣对曾祖父鲁迅的作品却不感冒。</h3></br><h3>在电视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寻找“名门千金”的时候,化名周璟馨的周景欣以一枚美少女形象现身荧屏,眉宇间几乎已经找不到半点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痕迹。</h3></br><h3> <h3>她对媒体说,太爷爷鲁迅的作品“有压力”。她曾经找来鲁迅的《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但只是很粗略地读,不太能够理解”。她隐约觉得,鲁迅的文章总是话中有话,似乎在讽刺一些事情,但讽刺的究竟是什么,她并不明白。</h3></br><h3>“他的文学作品对于我来说有一点不可思议,很沉重,他笔下描述的是一个压抑时代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所以,自己也就读过两三篇。“</h3></br><h3>她甚至没有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陆几代人小学时便曾背诵过的这篇课文,周景欣只是“听说过有这个名字”。她无须像大陆的同龄人一样,在初中时熟读鲁迅的《故乡》、《社戏》,高中时熟读《纪念刘和珍君》,总结段落大意,概括主题思想。当然,她也没有读过曾祖父那些像“投枪匕首”的杂文。</h3></br><h3>有人质疑:“虽然是鲁迅的曾孙女,但是思想和精神上没有任何关联,连自己曾祖父的作品都没读过几篇,这不是给鲁迅丢人吗?”</h3></br><h3>也有人痛斥:“鲁迅的后人不在文学上发展,却想进娱乐圈,成何体统!”,</h3></br><h3>她自己坦诚对文学没什么兴趣,跟普通台北女孩一样,她更喜欢唱歌和打台球,偶像是蔡依林。曾祖父在她心里,“是我们家里一个非常值得怀念的亲人而已。”毕业于淡江大学的她,一度曾经想进入娱乐圈发展,后来最终还是毕业后嫁作人妇,先生是学生时代就认识的旧识。</h3></br><h3>最后,鲁迅还有一位后人可谓人尽皆知,即便叫不上名字,也肯定看过他的影视作品,现在的九零后可能已经对他没什么印象了,他就是著名香港演员:许绍雄。他是港台电影中的黄金配角,曾经与周润发一起做搭档。按关系来算,他是鲁迅夫人许广平的侄孙,自然也就是鲁迅的后人了。</h3></br><h3>  </h3></br><h3>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鲁迅的后代齐聚北京,拍下了一张难得的全家福。时至今日,周海婴已经逝世8年,而当年最幼小的周景轩也已长大成人。</h3></br><h3> <h3>鲁迅虽然身高只有1米58,但他的后代身高都不低,周令飞身高足足比祖父高出20厘米。因为许广平不但比鲁迅年轻17岁,也比他要高12公分。一个身高1米7的许广平,后代身高当然再也不会像鲁迅一样。</h3><br><h3>但鲁迅的文章天赋、许广平的文字学养,却似乎神秘地消失了,一点也没有在后代的血脉里遗留下来。都说养成一个贵族需要三代,鲁迅的祖上世代为学,到十九世纪末才迸发出了耀眼的周氏兄弟,而鲁迅更是被世人几乎一致公认为二十世纪中国白话文第一人。</h3><br><h3>后代人丁兴旺、生活幸福,这或许是鲁迅更希望看到的一幕场景。文章代有才人出,就算是鲁迅,也没法让自己的后代青出于蓝。即便是文豪,留给后代子孙的也可能只是身高基因的遗存,而非文艺天赋的传承。</h3><br><h3>至少如鲁迅所愿,后代里并没有欺世盗名的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只是华夏文脉的这一点星火,如今从已过气的周家飘离出来,又不知会花落谁家了。</h3><br><h3>但无论如何,当年那个一身冷气的青年,那个弃医从文,坚决要为中国人做精神开刀手术的斗士,始终活在我们心里,他只是他,无关后人。</h3><br><h3>他决然说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时的坚毅面庞;他在书桌上刻下小小的“早”字时的顽皮与机灵;他听到闰土叫出“老爷”时内心的酸楚与震撼;他看到祥林嫂枯瘦的面庞,嘴里不住地说着“我真傻,真的”时的不忍,他的文字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了数亿中国人的共同回忆。</h3><br><h3>他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而媒体,就是用“鲁迅后代“来绑架其后人生活作为对他的报答的吗?</h3><br><h3>大妈感谢鲁迅,感谢他对时代、对世界文学、对每个人做出的贡献,同时,大妈也不想去呵斥他的后人没有做出丰功伟绩这件事。是的,这一点星火从此飘落了,只是,鲁迅在成为“鲁迅”之前,也从未有人以“文学大师”的身份去绑架他,历史本就是无情的车轮,一代人被碾压,另一代人再前赴后继的扑上去。历史不会被忘记,名人始终会被铭记,但隐藏在名人身后的人,请让他们选择自己的生活,过自己想要的平淡生活,不偷不抢不犯罪,何必横生指责!我们有何资格去指摘别人的生活!</h3><br><h3>正如周令飞所言:我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我谁的人都不丢!</h3><br><h3>鲁迅曾言: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h3><br><h3>大妈想,鲁迅,从未真正死去。</h3><br><h3>最后,大妈和您一起回味回味,鲁迅那些令人拍案叫好,振聋发聩的诗句吧。</h3><br><h3>惯于长夜过春时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h3><br><h3>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h3><br><h3>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h3><br><h3>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h3><br><h3>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h3><br><h3>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h3><br><h3>对于鲁迅的诗句文章,您又有哪些回忆呢?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和大妈共享,这是只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遗产!</h3><br>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XffWst3QEa3fUh4-qM8Ro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