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出来个麻省理工学霸

化学老爷爷

<h1><b>  随孩子的出生,女儿也成为了我的学生,作为老师,我们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必须把自己的孩子带好,如果自己的孩子都带不好的话,怎么教好学生。</b></h1><h1><b> 关于学前是不是要认字,掌握一些数学的计算能力,这一点我请教了我们小学部的资深老师。</b></h1><h1><b> 语文老师介绍小学一年级,要进行集中识字教学,目标1000个字,同时要配合一些写做和读书的训练,孩子是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的,家长过早教识字直接后果是孩子写字的笔划顺序不对,也没有组词和造句训练,握笔的姿势也不去纠正,在帮倒忙,好了,提前识字的任务取消了。</b></h1><h1><b> 数学老师讲有些孩子上课走神,孩子认为这些知识学过了,而上课不专心听讲,但老师在讲新知识的时候,他又没有注意,而且家长教给孩子的知识,方法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和智力发展水平,例如这道题要用四则运算,你教孩子用方程就不对,毕竟具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专业知识水平的家长太少了,所以,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办吧。而且家长费尽心力让孩子多学习的那点知识取得的一点优势,随着孩子的学习进程,优势逐渐消失,很快的学生水平都拉平了。这种明确的认识,使我女儿在上学前,有了充足的娱乐时间,和幸福的童年。</b></h1> <h1></h1><h1><b> 在孩子上幼儿园期间,我们家长开始了孩子各种兴趣的探索,去寻找孩子喜欢做什么,记得当时在一些艺术学校和北京少年宫给她报过形体班,舞蹈班,儿童简笔画班,中国国画班,手风琴班,希望发现孩子的乐趣在哪方面。经过比较淘汰之后,我们坚持了手风琴的学习。当时考虑手风琴是键盘乐器,需要左右手的配合,这是开发左右脑的训练,而且孩子要记谱子,记左手谱子,还要记右手谱子,再把左手右手动作合在一起,才能拉出优美曲调,可以训练记忆力,良好的气质也要通过音乐来熏陶, 记得还是从12贝司小手风琴拉起,随着年龄增加换成32贝司、96贝司逐步的淘汰。</b></h1><h1><b> 孩子在5岁开始拉手风琴,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她要去识五线谱,而且要在五线谱上知道左手的谱子和右手的谱子的变化,另外左右手的配合这些都是需要长期练习,音阶的训练,尤其基本指法的训练都是很枯燥的,往往每天要拉几十遍上百遍,我们感到她拉的好坏不重要,但是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最好才是最关键的,经过不断的练习,面对拉不成调或节拍跟不上的失败挫折,而不断的在调整,获得了成功的乐趣,孩子听到自已拉出的优美琴声也是很高兴的。在手风琴学习上我们一直在坚持跟着老师系统学习,直到初三孩子毕业后出国才停止。</b></h1><h1><b> 拉手风琴培养了孩子的爱好,但我们觉得能够让孩子成功掌握这门技能,在学琴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毅力,面对学琴的困难,不是逃避而是坚持,在不断摸索一直到把曲子拉着熟练动听,这也是一个不断成功的过程。只有家长的坚持,才能让孩子能够坚持下去,才能让孩子培养出毅力,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毅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就是在初三中考学习压力那么大的一年,小孩也在坚持每天拉琴,孩子也在通过这一方式调解学习压力,解决学习上的焦虑。</b></h1> <h1><b>孩子上小学后,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教育孩子上课专心听讲,对于孩子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要死死地盯住,这时候家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学习不完全是学校老师的任务,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有一半甚至多一半的作用,这点必须明确,孩子在学习上,家长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要把孩子学习全推给学校的老师,尤其是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这三年帮助孩子把学习成绩巩固了,把学习习惯养成了以后,你家长的负担才可能减轻。天天检查孩子作业,这是你家长的任务。发现孩子做错了数学题,你要再根据孩子所做题型给她编题,在让她加强训练。孩子的字儿没记住你要反复的去给她听写。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集中识字400,第二学期识字600,这识字任务不轻,所以家长第二天要帮助孩子复习第一天所学的内容,第三天还要把前面出现的错误去给她再去检查带着复习。每一个星期要帮助孩子把这一个星期所学过的内容去复习去听写,你还要有意识的去训练孩子的数学解题速度和提高解题正确率,这些训练是你家长的事儿。记得每天带孩子坐班车上学校的路上都在重复着这件事情,听孩子背书、背外语。孩子的妈妈是全国橡胶标准委员会委员,是她那行业的技术权威她的工作很忙,经常到全国各地出差,而我的高中化学教学任务也很重,尽管这样我们觉得辅导孩子抓住孩子的学习是我们家长应该尽的责任和任务。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放学后就到办公室去找我,自己去完成作业,他知道回家后还要拉手风琴,有时还要去打乒乓球,还要去复习,这些习惯都是在小学三年级前养成的,为孩子自已以后学习形成良好行为习惯。<br>  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还拜书法名家赵家熹为师,学习了一年的书法,学校那会儿每天的下午有20分钟的写字时间,孩子抓紧每天的这段时间也练出了一笔好字,这个对于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很有帮助。</b></h1><h3></h3> <h1><b>  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感到孩子学习精力有剩余,考虑让他掌握一门体育技能,我们学校排球是传统项目,但考虑孩子在学琴,打排球会破坏孩子手指的触觉,所以选择了一个动作协调性要求较高,又需要动脑而相对人身安全的乒乓球,而又给他报了一个乒乓球班,因为我在教学中发现和跟踪学生毕业后的表现,发现体育技能好的孩子,自信心强,毅力也坚强,体育好的孩子更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协作能力强,适应能力强。这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人士干,投资去报乒乓球班啊,记得每周三晚上和星期天去打两次球一次打两个小时,孩子一直坚持训练,到中考的时候也没有停止训练,在国外念高中和念大学的时候,她也是校队的队员。她参加的新加坡华侨初级学院乒乓球球队获得新加坡全国乒乓球联赛冠军,在考取新加坡国立大学还享受到加分政策鼓励。</b></h1> <h1><b>  在课内教育和课外的文化补习的问题上,我们认为孩子能够在课堂上完成国家教育部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任务而没有必要在课外再去上各种文化补习学校。孩子唯一去过的一个文化学习学校是奥林匹克数学班。在孩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北京东城区奥林匹克数学学校面向全东城区的三年级学生招30人,孩子考上了,每个星期天上午上半天课,上了两星期的课之后。孩子生病了,但病好之后我们分析认为孩子的智力在全区相比,智力水平不差,没有必要再去提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每周只有一个星期天,半天再用在数学课学习上实在是划不来,我们就把这个课舍弃了,一直到中考再也没有在校外上过文化课。</b></h1><h1><b> 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在班里的七八名的位置,有次孩子妈妈跟我讲能不能再抓一抓让孩子力争在班里成绩排第一,对于这一点我是坚决反对的,我觉得孩子只要成绩在第一梯队就非常好,当第1名的压力太大,非常容易失去学习目标,在七八名的位置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可以使自已兴趣更广泛,而且在最后关键的时候还有余力往前冲,这一做法实际上通过中考的成绩得到了证明,孩子中考的成绩排在全校的第三名。</b></h1> <h1><b>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树立是非观念,树立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以干什么不能干,如教育孩子有安全观点出门和大人走散了怎么办?我前两天问女儿这个问题说如果说和大人走散了,你怎么办?姑娘回答在原地等待,看来我在孩子小时候的安全意识教育是成功的。</b></h1><h1><b> 从小到大不允许孩子买和吃路边的食品,这个观点从小就贯彻到孩子大,看着路边的各种小吃从来不会动心去购买,孩子自已有零花钱也不会去购买。</b></h1><h1><b> 一入学就贯彻学习是你的任务必须认真完成好,所以孩子上课专心听讲放学回家马上认真做作业,因为你在孩子很小就贯彻了这种是非的观念,孩子习惯养成了,作业不完成,绝不会出去乱跑。</b></h1> <h1><b>  孩子在6岁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让他接触钱,一个是通过花钱识数另一个是自己学会掌控钱,每个月固定给点儿也不多,像津贴一样逐年增加,有特殊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向家长提出申请。7岁时自已会拿钱去面包房挑选自已要吃的早点。在花钱上有一定自主权,因为孩子逐渐大了,他有自己的朋友圈,相互之间出去玩儿或者是同学过生日送个礼物,这些很常见的事儿,你要不给孩子零花钱对于孩子的自信心和人格的培养是不利的。孩子的同学到家里玩,我是从来不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也不让孩子妈妈问,不招人烦,像客人一样招待他们,赶上饭吃饭,所以孩子也有几个知心的朋友经常互相交流,这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非常的好。</b></h1><h3></h3> <h1><b>  孩子中考的时候,想考到外校去,我们学校是一所,包括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的学校,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过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小孩在初三时被评为北京市级三好学生,根据当时的招生政策,只要第一志愿报考本校不管中考成绩多少本校是必须录取的。孩子大了想有自主权,想报考北京市最好的学校四中,对孩子的这个愿望家长是十分支持的,当时的学习成绩,和四中的录取成绩相比还差30分,那就和孩子一起分析在哪科上还有可能增加分数,政治上可以提高10分,语文写作上可以提高20分,当时采取的措施不是给她报补习学校那样浪费的时间多,而且效果不明显,记得当时找了教政治的老师,老师看了他的试卷说,中午时到办公室听我给别人解答问题,有不明白的再问,小孩去了两次,下次考试时政治课的成绩上去了。作文直接找到我们高中部的老师,老师看了他写了一篇作文之后,当面给他批改了一下,告诉他你再重写一遍再来交上来经过这样的二个回合,作文成绩也上去了,1997年中考孩子报考了北京四中和新加坡南洋女中,分别收到了这两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想在北京四中读高中,前景也是不错,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问题也不大,但去国外读书似乎前程发展更大一些,格局更好一些,这个得益于邓小平同志给我们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影响。</b></h1> <h1><b>尽管在1997年小留学生是很少见的,但孩子还是离开了家长的身旁,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15岁的小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生活难度可想而知,但孩子发展的还不错,这得益于学校多年来的教育和培养。<br>  孩子虽然说在国外读书,但我们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我们有个朋友,常飞新加坡,我们经常委托这个叔叔利用去新加坡的机会去看望他,给他的人生成长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孩子每年假期回国,我们都尽可能带孩子出去到全国各地去走一走,进行一下爱国主义教育。我有许多的学生他们参加工作发展很好,真正的成功人士,借助这些学生,让孩子向他们去学习,利用小孩回国的期间到学姐工作的环境,看一看和学姐呆一天,看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孩子的向上的劲头,榜样的作用比你说什么都管用。<br>  小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书的最后一年在宝洁公司进行毕业实习的时候,公司就想把她留下来,孩子讲,我还要去麻省理工大学读研究生,人家给他保留了名额,孩子以所学各学科最好的全A成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后,回到新加坡宝洁公司承担了大数据库的工作。女儿现在在国内一个跨国公司担任数字总监,尽管工作很忙,还做了公益组织《种良行动》读书会负责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贫困地区孩子们的读书活动。</b></h1><h1><b> 总结孩子的成功成长,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精力培养,离不开自已的努力和家庭宽松成长环境,家庭对孩子非智力素质教育的投入及良好品质的培养。</b></h1><h1><b> 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孩子情况也不一样,适合自已孩子发展才是最好的。</b></h1><h3></h3> <h1><b>美篇《我家出来个麻省理工学霸》被2019年5月20日美篇早茶推荐。</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