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因你而精彩

海璘~汪玲

<h3>简介亚洲</h3><h3>亚细亚洲,简称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另有西靠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h3><h3>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相连,合称亚欧大陆,总面积5071万平方千米,亚洲大陆约占4/5。</h3><h3>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北纬666°05′),南至皮艾角(东经103°30′,北纬1°17′),西至巴巴角(东经26°03′,北纬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18′,北纬77°43′)。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大陆,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h3><h3>亚洲共有48个国家。在地理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h3><h3>亚洲划分为6个地理区:</h3><h3>①东亚(5国):亚洲东部地区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h3><h3>②东南亚(11国):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东帝汶。</h3><h3>③南亚(7国):亚洲南部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h3><h3>④西亚(20国):西亚也叫西南亚,是指亚洲西部。亚洲西部地区包括伊朗、阿富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塞普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h3><h3>⑤中亚(5国):亚洲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h3><h3>⑥北亚:是指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h3> <h3>亚洲的自然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厚。亚洲各国中,除日本、以色列是发达国家以外,其余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发展。许多国家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经营多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积极勘探、开发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制造业。使经济体制由以农业、矿业为主的“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亚洲的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在世界经济中已占重要地位,畜牧业、渔业也很发达。</h3> <h3>亚洲人口总数为41.2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34%,以中国人口最多,人口在1亿以上的还有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等地最为密集。</h3><h3>种族:黄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很少。</h3><h3>亚洲语言分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系、南亚语系、日本语系、印欧语系。</h3><h3>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中南半岛各国的居民多信佛教;南亚各国的居民主要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西亚各国的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上的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部分居民信天主教和佛教。</h3> <h3>文学方面在古代中东、波斯和印度文学中,歌颂神和英雄事迹的史诗或长篇叙述诗为主要类型。大量的戏剧文献可自古代中东获得,然而在伊斯兰世界中,这种文学形式几乎不为人知。东方文学的种类繁多,在中国,戏剧始终是次要艺术,可是在日本却兴起两种独特的主要戏剧形态:能乐和歌舞伎。短诗是中国和日本文学的主要类型,在日本文学中,它足以与戏剧互争光辉。</h3><h3>在音乐方面,亚洲数千年的高度文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以及音乐、曲式、乐器及作品的交换,产生了精细融合而别具创意的音乐。</h3><h3>19世纪中叶,西方文化大举渗入之前,亚洲就已经逐渐改变和扬弃某些音乐风格。然而,具有坚定保存传统意识的日本,几乎将每一时期的音乐形式都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了。</h3><h3>西方以史实文字流传,许多亚洲国家多以师徒口授相传来保存古乐,这种现象维持了一千多年。而具有强烈创造力的中国和印度,则很少将传统事物保存一百年以上而不加以改变或抛弃。</h3> <h3>亚洲艺术传统不论在兴趣和表达方式上皆有差异。这种差异造就了亚洲大陆宏伟壮观、成就非凡的艺术传统,是任何传统所望尘莫及的。</h3> <h3>亚洲的各个艺术重心并非独立发展。从新石器时代起,这几个重心便有密切的交流,特别是西亚、印度和中国。</h3><h3>西亚:新石器时代的原始艺术约在公元前3000年时,在美索不达米亚一带逐渐转型为高度文明的艺术形式。在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统治期间,建筑、石铜雕刻和次要艺术皆有极高水准,如约公元前3000年后半叶的阿拉姆辛石柱,或公元前18世纪的马里壁画,或是汉谟拉比在位时期的石雕艺术,特别是泰尔阿斯玛出土的作品最为传神。另外,公元前2000年拉格什统治者库得亚的雕像中,庄严虔诚的姿态及交叠的手势也是这种高度文明的例证。</h3> <h3>南亚:印度艺术一大特质是它对象征价值的肯定。从17~18世纪的拉治普特绘画的装饰细节中便可看出端倪,画中的树木藤蔓、花卉、孔雀、色彩和云朵的表现皆充分显示出一种高度的象征语言。而这种语言是阐述众神功绩神话的一部分。印度虽然受到波斯和伊斯兰传统的强大冲击,但它的艺术却与两者全然不同。这块次大陆的各个艺术形态皆呈现出精神世界和人类感情的新领域。这种感观和精神力量的结合是印度艺术的共同特性,在桑吉和阿默拉沃蒂两地富丽堂皇的佛教浮屠中可得到最佳的例证。</h3><h3>另外,印度也以描绘人性生活的温馨而见长,但偶尔也表现出毁灭性的自然和超自然力量。在描素生命和人类的行为时,它常呈现出温柔亲密的一面,特别是描述人与人或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时,阿旃陀的洞窟壁画中便可见这种趋势。在一号石窟天花板上所绘的自然美景洋溢着一股特殊的情感,其中有不少感人至深的情景,特别是毗河罗17号洞中那些有关国王和王后的部分。这种感人的人性也可在马马拉普瑞的伟大石雕中看到,它被通称为《恒河的后时代》。</h3> <h3>东南亚:在东南亚一带有艺术高度发展的地区:印尼、柬埔寨、越南、泰国和缅甸。</h3><h3>印度艺术在这些国家中已与当地艺术创作融合在一起,但这种情形却产生出令人惊讶的效果,特别是在印尼和柬埔寨两地。爪哇人8世纪在婆罗浮屠建造的宗教建筑和柬埔寨人12世纪在吴哥窟等地所建造的宗教建筑,规模更为宏伟,综合更多的教义精神,而且有着比印度艺术更动人的面貌。婆罗浮屠的灵感源于佛教,而吴哥窟的表现方式则属印度教。但这些高超的艺术成就也随着当初建立这些伟大架构的王朝步入衰亡。</h3> <h3>东亚中国:中国的艺术传统,不论是在艺术理念上还是制作技法上,它们皆已臻完美。青铜器的主要图案为规则化的兽纹,触角、凶牙和利爪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h3><h3>特别在北亚大草原动物艺术影响下,产生了一种崭新强烈的情绪。这种趋向在一只现藏于布鲁塞尔史脱克来特收藏馆中的晚周青铜器中可体会到,虽然这只龙像尊佛像静止不动,但它睁大的眼睛和紧抓器缘的爪,凝聚了一种一触即发的力量。</h3><h3>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的艺术,秩序、古典、和谐取代了想象和活力。汉朝的作品崇尚华丽唯美,如当时的铜镜即是一例,但这种特质却无疑地搤杀了中国艺术在这一时期的创意和活力。</h3><h3>在北魏时代(公元386~534年)的佛教艺术中,那股潜在的爆发力则从宇宙转换到精神的层面,佛教精神与中国人文主义融合之后,造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谐和艺术。之后,中国人便将此种强烈的精神经历保存在他们的作品当中。这种融合道家的直观和儒家的寂天寞地玄学的佛教新观念,创出了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8~14世纪的山水画。这派传统辗转百年留传至今。</h3> <h3>东亚日本:日本人早在基督教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期初期,便在陶瓷青铜器的形制和装饰细节上展露出了他们的才华。</h3><h3>在4~5世纪的古冢中出现了称之为埴轮的小泥塑,形体朴素写实,无与伦比。</h3><h3>从日本7世纪建造的法隆寺,便可看出日本人在建筑方面的才能。另外,11世纪的宇治平等院的凤凰馆和14世纪京都的金阁寺都是很好的例子。</h3><h3>在雕塑方面,从7~14世纪,日本以木、铜和泥制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重要的雕刻家是运庆(1148~1223年)。</h3><h3>12~14世纪时期的画轴最能体现出日本民族的艺术天分,它与波斯和蒙古的叙事插画艺术或拉治普特画的直观艺术皆不相同。它是能表现出日本在生活层面上的戏剧性艺术。</h3><h3>后来,相继出现了令日本引以为傲的伟大禅画家、大型装饰图案家以及一些木刻画大师,他们的出现形成一个可与任何民族传承分庭抗礼的艺术传统。</h3> <h3>北亚和中亚:在北亚,西亚——西伯利亚艺术非常的规则化,它富含一种生命力和生动的技法,足以使亚洲其他艺术叹为观止。</h3><h3>西亚——西伯利亚传统的重要艺术之一是小型铜铸上的动物图案。实际上,它们是一种人道艺术,对于动物的各个姿态作最透彻的剖析,不论它正安静休息或做死前的挣扎。这些作品在游牧民族的生活中有实用性。虽然他们的艺术有很多的不同,但西伯利亚人的作品和波斯洛雷斯坦艺术有密切的关系。在晚周时期的中国艺术曾受到西伯利亚艺术的强大影响。之后,大草原的动物艺术便开始走下坡。最后在公元初完全消失。</h3> <h3>文明是什么?文明的反义词是野蛮。野蛮的民族都已被历史前进澎湃的洪流湮灭了。自然的优胜劣汰法则证明了现实存在的所有民族都是优秀的。优秀来源于文明、文明来源于信仰!世界上的地理环境各有不同,在此各自的土地上生存的民族就形成了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生存哲学。这个生存哲学就是文明。文明就是一种高度的和谐,有信仰、有艺术、有传统、有道德、有法规。文明是我们的灵魂、是协调自身正气的智慧。文明是各方利益的共赢与共存。整合集中调置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合理地分配。</h3><h3>在一片野蛮中只是一片的杀、烧、掠、夺。摧毁了人类的一切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这个世界早晚要变成一片荒漠。所以单边的保护主义贸易就是野蛮的开端!世界人民共同维护多边贸易、维护和平的环境。在面对这个人类新危机的挑战下才会兵不血刃、战无不胜、硕果累累。</h3><h3>每一个国家民族的文明都是最菁华的生存理念。我们在一起召开亚洲文明交流大会,使我们的文明灵魂碰撞交织在一起而产生相互相生的作用,以达到全人类的共识!将来人类的文明不会再拘泥于某一地区或国家,来孤芳自赏。其实,我们世界历来的文明都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基础上的,并在此基础上绽放出了属于自我民族的光彩华章!因为我在亚洲简介中也领悟到了这个文明交融的事实。</h3><h3>习主席要带领我们全亚洲的人民共同构建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凝聚我们全亚洲的共同智慧!创立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人类生存保障体系与机制。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启动了引擎。这是关乎我们每一个国家、民族利益的大事!也是关乎到我们具体每一个人利益的大事。具体的每一个人要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听从指挥、服从领导,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本职工作上创造出优秀新的奇迹!这就是我们所得的纯收益。聚少成多,源源不息。国家这个大海的国民收益才会得到真正的增加,来惠及我们每一个民众。每一个亚洲国家的富强与文明也就会越来越辉煌璀璨!</h3> <h3>下面我来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古丝绸之路的来拓历程。</h3><h3>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西域,准备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在途中被匈奴俘虏拘禁十余年,后寻机逃走,终达大月氏。此时的大月氏已占有肥沃的土地生活安宁,不愿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只好向东返回。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张骞率领300多名随员,携带大批礼物向西域进发。张骞到达乌孙后,派副使分别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扩大了西域的政治影响。</h3><h3>张骞通西域后,中西交通日益发达。那时,通过今新疆的中西陆路交通有南北两条大道,一条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远达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大宛、安息,并通过大宛等国往西传至更远的罗马等地,在世界各地大受欢迎与此同时中亚、西亚等地的特产如毛布、毛毡、汗血马、石榴、葡萄等也相继传入我国。此外,中亚的琵琶、胡笳等乐器与乐曲、舞蹈也传入中国,为我国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旋律。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h3><h3>西汉时期,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及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中外交通也变得发达起来。当时重要的航线有两条:一条向东,自今山东北部东渡渤海,可达朝鲜半岛。再绕过朝鲜半岛向东可达日本;另一条向南,自徐闻合浦沿今即印度支那半岛近海南行,可到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各国,又经马六甲海峡,西过印度洋,可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这两条海上航线是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h3><h3>在东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朝与中亚、欧洲建立了经常性的贸易关系。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国(古罗马帝国),甘英西经条支(今伊拉克)、安息(今伊朗)诸国,至安息西界(今波斯湾),为安息人所阻,未过海而还。甘英这次出使,虽未能开辟与大秦通商的道路,但也反映出东汉王朝要与欧洲建立联系的愿望。延熹九年(166年),大秦商人来到中国,以大秦王安敦的名义赠送了汉桓帝一些礼品。此后,东汉与古罗马的贸易往来更为频繁。</h3><h3>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在此两大丝绸之路的文明繁荣中有所开拓、有所创新!</h3><h3>在隋朝,隋朝的对外贸易分陆海两路。陆上以西北方的对外贸易最为发达。隋人经过此路不仅可以到达亚洲西北部,而且远及欧洲东部地区。在海路方面,隋朝与东亚及南洋诸国也建立了贸易关系,与日本的往来尤为密切。</h3><h3>在唐朝时期,突厥族游牧于我国阿尔泰山一代,于6世纪中期建立了突厥汗国。唐朝初年,突厥人经常南下骚扰边境,甚至两度率兵侵犯关中,进逼长安。后来,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勣统兵十余万分道出击,攻灭东突厥,俘虏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给予他适当的安置。东突厥灭亡后,西突厥仍控制着西域一些国家,与唐朝为敌。唐高宗年间,唐朝与西突厥展开激烈战斗。显庆二年(657年),唐派苏定方等进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战败被俘,西突厥灭亡。</h3><h3>西突厥灭亡后,唐朝在那里设置了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均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原来归顺西突厥的中亚诸国都归附于唐朝。唐朝在西域设置了许多所谓的“羁縻州”,其长官仍由原来的少数民族首领充任,不需向唐朝交纳赋税。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又在天山以北设置北庭都护府是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唐朝对西域的有效管理,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h3><h3>唐朝对外交通十分发达,当时以长安为中心,往西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玉门关西行,至新疆境内,有三条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唐朝经营西域,使“丝绸之路”长期畅通无阻。往西南去,可达尼泊尔、缅甸、印度,往东经河北、辽东可到达朝鲜半岛。海陆交通方面往东、南可去往日本、苏门答腊、爪哇、斯里兰卡、印度等地。到西亚的海路,则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最后到达波斯湾沿岸。此外,唐朝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h3><h3>北宋时期,出现了数条海上交通线。既可从广州和泉州出发,通往越南、印尼乃至东北非洲等地,也可从明州(今宁波)或杭州起航,通往日本和高丽。因辽朝占据东北,这条海路成为高丽与北宋交通的重要道路。而高丽与北宋交通的另一条海路,是入渤海到登州(今山东蓬莱)。但因登州接近辽境,北宋禁止自海道入登州和莱州(今烟台莱州市)经商。后来,哲宗以密州板桥镇(今山东胶州)为贸易港,密州北通高丽,南通明州、泉州、广州,形成内河漕运路线之外的一条海运路线。</h3><h3>南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盛程度也超过了北宋。与南宋通商的国家和地区达到50多个,其重点是东亚、南亚以及阿拉伯地区的一些国家。南宋的瓷器、丝织品、铜镜、书籍等物品,大量输往日本、朝鲜。此外在亚洲的越南、印度、缅甸、非洲的埃及、索马里海岸,也都有南宋的瓷器、钱币出土。南宋的海外贸易,大约是以非洲中部的东海岸为最西的界限。南宋重要的通商口岸仍是广州、泉州、明州,尤其是泉州,已取代广州,成为最大的外贸基地。此外,在临安、温州、秀州(今嘉兴)等地也设有市舶司(海关),负责管理外贸活动。</h3><h3>元朝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达,与世界很多地区都有交往。元朝的使臣和商船也经常出现在南亚的木刺由(今马来西亚)、阇婆(今爪哇)、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等地。</h3><h3>元朝末年,汪大渊曾随商船游历十国,著《岛夷志略》一书,记录了从东南亚远至东非的风情,丰富了人们对这些地区的认识。同时,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拔图塔也来到中国,游历杭州、泉州、广州等许多地方,留下大量游记。威尼斯的马可.波罗经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由此写出了《马可.波罗游记》。书中描绘了东方的富庶和文化的昌明,使西方人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一时间,西方人争相传诵此书、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有一定影响。</h3><h3>在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派宦官郑和率水手及官兵约2.78万是,乘大船62艘,远航西洋地区(当时称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洋为西洋)。郑和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浏河镇)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1407年返国。此后郑和又下西洋六次,其中五次是在永乐年间,最后一次在宣德年间,前后历经28年,经30余国,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红海沿岸。船队每到一地,便以瓷器、丝绸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特产,与亚非各国加强联系。南洋至今还保留着很多与郑和有关的遗迹。最后一次航行时,郑和年已六十,回国后不久即病死。郑和下西洋,比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航行早半个世纪以上,船队规模也都远远超过了后者,是世界远程航海史上的一大创举。</h3> <h3>在当今这个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如何把“丝绸之路”的精神发扬光大?是我们亚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具体人的伟大创举!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创造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存之本。首先,要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周边国家、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其次,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再次,加强人文领域的民心相通促进加强货币流通、本币兑换和结算的统一机制。坚决抵制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h3><h3>21世纪的丝绸之路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贸易投资合作空间、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要不断深入区域金融合作、积极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络、要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h3><h3>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我们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创举丝绸之路又一伟大历史性的人类文明飞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的世界因你而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