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今年(2019)4、5月份的新疆大漠之行,自驾途中第1个重要的停留地,就是G7京新高速中段的额济纳。上次(2015年10月)来的时候,主要为了看胡杨林,行色匆匆。当时也因为小孙子年龄太小,离家时间长了。所以,居延泽,黑水城,还有那些值得一去的古城遗址,都没来得及看,就急忙返回了。心目中的居延塞,还只是一片广袤的荒漠和断断续续的长城、烽火台,以及那大片的胡杨林。</h1> <h1> 4月27日从巴彦淖尔出发,在G7高速公路上向西一路狂奔。一路上,边开车,边不时背背还记得的那少的可怜的几首边塞诗,想象着2000多年来,古人关于居延塞和边关大漠的边塞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当然,第一次在G7上开车,那么紧张,也想象不出什么来,倒是把狂风和沙尘,暴雨,一起都招来了。吓得我再也不敢背什么“胡天八月即飞雪”了,怕真把雪也招来,那可就乐子大了!</h1> <h1></h1><h3></h3><h1> 唐 · 王维《使至塞上》<br> 单车欲问边,<br> 属国过居延。<br> 征蓬出汉塞,<br> 归雁入胡天。<br> 大漠孤烟直,<br> 长河落日圆。<br> 萧关逢候骑,<br> 都护在燕然。<br> 以前读书,关于居延塞和漠南漠北的那些史实和故事,总是感觉十分遥远。只知道王维《使至塞上》描述的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是一种绝美的边塞情景。给小孙子讲起这首诗来,也一直都在讲,王维描写长河落日和大漠烽烟的精妙之处。似乎古今所有人解释这 “ 直 ”的,都认为是大漠烽火台上的烽烟。据说《红楼梦里》48回,还有一段是专门拿王维的这个“大漠孤烟直”说事的,认为看似“直”得没有道理,却正是诗的好处。说实话,我也从来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h1> <h1> 一个多月前,看到深圳行者体育的赵总和倍享高尔夫于总一行人,在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去踏勘徒步路线及沙漠高尔夫拉力赛场地时发回的一段视频,感觉对王维的这句“ 千古壮观”名句,真正有了颠覆性的认知。同时心目中一直放不下的边关大漠,烽火连天的边塞情怀,增添了更多的期冀和向往。</h1> <h1> 后来在沙漠中,在戈壁滩上,包括在去居延海的途中,我也多次见到过这种直直的孤烟。古人是把它称作是沙烟的。虽然我所见的“烟”(且不管它是烽火狼烟还是沙烟,总之是孤烟)有大有小,但产生它的旋风原理是一样的。我觉得这就是王维讲的“大漠孤烟直”。下面这段视频里,当地司机师傅讲的话,绝对有道理。烽火狼烟是不可能“孤”的,如果出了孤烟,那一定是这套信息传递系统出问题了。看来有些古诗,要真正理解其深刻含义和精妙之处,还必须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行,瞎猜臆想是会贻笑大方,误人子弟的。</h1> <h1> 遗憾的是,我们在路上遇到的几次类似的大漠孤烟,因为我开车,不开车的又反应的慢,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录下来。</h1> <h1><font color="#010101"> 居延泽,史上也称居延海,2000多年前曾经是大漠边缘上的一片浩瀚的水域。经历过了千年的时空变化,现在变成了东西两大片湖泽。</font>据说如今的居延海地区,仍然是内蒙古最大的一片胡杨林繁衍生息的地方。</h1> <h1> 这次去看的居延海,应该是西边的一片,蒙古语称金斯图淖。古居延城,应在现在的达来呼布南面十几公里的地方,据说已经完全淹没在沙海里。但是那里在上世纪曾经出土了大量的汉代竹简。居延汉简,目前是研究中国汉代边塞历史的最具权威的史料。</h1> <h1> 现在的额济纳旗所在地达来呼布镇,距居延海,只有30多公里。达来呼布周边,就是大面积的胡杨林。额济纳河,古称弱水、黑水。应该是王维看到那“长河落日圆”的地方。现在的弱水胡杨,仍然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但在它旁边,有一大片死寂了千年的胡杨坟地,人称怪树林。按照胡杨树生1000年不死,死1000年不倒,倒1000年不朽的传说,这些孓然傲立,大面积不倒的胡杨,在一两千年前,也应该是十分茂密,生机盎然的一片森林。这同2000年前居延泽一带是水草丰美的边塞重地的史实,是相符合的。</h1> <h1><font color="#010101"> 汉代设立的居延塞,是汉武帝时代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泽修筑的长城及其塞障体系</font>,是当时对付匈奴的重要军事设施和边防工程。这些汉长城分布于现在的额吉纳旗金斯图淖北面及额济纳河沿岸,直到甘肃的金塔境内的额济纳河沿岸。</h1> <h1></h1><h1>七律 居延塞弱水胡杨怪树林寻幽<br>2019年4月29日 赵光 于阿拉善达来呼布<br> 长野深沉感肃杀,<br> 谁留死寂在天涯?<br> 尸横大漠三千载,<br> 叶落荒丘一粒砂。<br> 干若虬龙问苍天,<br> 枝如残兵思故家。<br> 劝君莫作悲秋叹,</h1><h1> 老树梢头有新芽!</h1> <h1> 2015年秋天,我们曾经驱车,带着小孙子,从敦煌到嘉峪关、张掖,到酒泉,再到额济纳。途中经过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我们想去看看。走到盐池县的戈壁滩,在旷野中第一次见到了连绵的古长城和烽燧。这些长城遗迹,保留下来的大部分是明代重修的,也有一些是汉代的遗存。</h1> <h1> 茫茫戈壁滩上,远古的长城只留下了这一道一米多高的隆起,而且这还是明代重修过的。沿着这些长城遗迹,我们驱车连着走过了几个烽火台。经历了几百上千年的岁月,又经历了历代的维修,大自然对这些古长城遗迹的侵蚀还是很严重的。但仍然可以见到这些完整的长城烽燧体系。真是让人感觉到,中国的长城,确实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创造。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长城精神,确实是难以摧毁和湮灭的。</h1> <h1></h1><h1> 站在古长城的残墙上,看着大风吹起在戈壁滩上奔跑的骆驼刺,曾经想起过王维的另一首诗。<br> 唐 · 王维《塞上作》<br> 居延城外猎天骄,<br> 白草连天野火烧。<br> 暮云空碛时驱马,</h1><h1> 秋日平原好射雕。</h1><h1> 如今,暮云空碛,驱车驰骋。天空中,虽不见鹰隼翱翔,旷野里,仍然给人留下想象那万马奔腾,军旗猎猎,烽火狼烟连天的古时战争场景的无尽空间。</h1> <h1> 那时小孙子只有三岁,对长城和烽火台还没有任何印象,但是对烽火台边残留的这些碎瓷片,却是蛮有兴趣。</h1> <h1> 这应该是几百年前,在这里戍边的将士们,使用的生活用品的残片吧。</h1> <h1> 汉代,居延塞属张掖郡,管辖的范围是一直到张掖的。在古居延城向北,与当时的光禄塞连接。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那时修建下的塞、障、烽、燧军事工程体系,仍然依稀可见。这里戈壁滩上的长城,与河北山西陕西等连绵峰峦上的长城一样,也是伟大的长城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知道,在这里修建的长城,取材难,施工难,面对匈奴、突厥、蒙古等骑兵大军的进攻,防守更难。</h1> <h1></h1><h3></h3><h1>七律 大漠吟<br>2019年4月21日 赵光</h1><h1> 万里边关万里疆,<br> 何为千年古战场?<br> 烽火狼烟谁敌我,<br> 龙城胡笳怎悠扬?<br> 黄沙百变绿洲远,<br> 孤月一轮古道长。<br> 未识苍穹真旷野,</h1><h3></h3><h1> 胸无大漠也荒凉。</h1><h1> 人们现在看这茫茫大漠,能够感受到的是荒凉、空旷,但正是这漠南漠北的无垠戈壁,曾经书写过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艰难惨烈的故事。</h1> <h1> 这一次到额济纳,主要想看一看几个著名的古城遗址,黑水城和周边的红城、绿城,或者运气好的话,尽量多去几处。</h1><h1> 从弱水胡杨边上的怪树林转出来,我们本来想去黑水城。路上却看到一处正在进行着什么施工的古城遗址,便直接把车开到了遗址边上的施工工地。</h1> <h1> 看了工程简介,知道这里叫大同城。正在进行遗址的保护性抢救施工。不管怎么说好话,但是工地的人是坚决不允许我们到遗址里面去,只好远远的照几张照片吧。</h1> <h1> 看来这也是这一片戈壁上的一处重要城址,但施工简介上,对城址的年代、性质没有任何说明。后来查资料知道,大同城,建于唐代中期,前身是北周宇文邕的大同城旧址,也是隋唐大同城镇和安北都护尉的驻军所在地。大同城,从规模和形制上说,与声名显赫的玉门关差不多,在当时几乎和玉门关齐名。都是塞外的重要军事关卡。如果西行到西域要经过玉门关,出了大同城,就进入了唐朝北部的突厥部落。</h1> <h1> 这么重要的古城遗址,没有办法进去仔细看一看,应该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不过也应该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但愿维修工程能够修旧如旧,尽快完工,给这座重要的古城遗址,做好长久的保护。也让这里被亘古荒沙湮没的历史,尽早重见天日。</h1> <h1> 我问了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他告诉我们,这些实验的土方,都是按照不同配方在做试验,准备用于遗址内城墙和其他建筑物的保护性施工的。</h1><h1> 在大同城遗址不远的地方,正在修建一座类似游客中心或者博物馆的建筑,看来这里的保护和发掘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h1> <h1> 离开大同城遗址,再向前几公里,远远的就看见著名的黑水城了。</h1> <h1> 黑水城,也称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要晚于旁边的大同城几百年。明朝大将冯胜攻破黑城之后,即被废弃至今。黑城,西夏人在公元九世纪开始建造,曾经是西夏的一个重要边塞重镇,虽然被茫茫沙漠湮没了近千年,但却留下了西夏史中最为重要的一批史料。</h1> <h1> 黑水城留下的城墙遗存,都很宽厚高大,但似乎也能看见被维修整治过的痕迹。</h1> <h1> 城外连绵不断的沙丘,已经把大部分城墙包围起来,有的甚至越过城墙,进入城内。</h1> <h1> 古城墙的残段,几乎掩埋在沙海之中。</h1> <h1> 这应该是一个伊斯兰教的教堂。</h1> <h1> 整修的痕迹明显,肯定不是原貌了。</h1> <h1> 这像是一座佛塔。</h1> <h1> 黑水城最典型的标志性建筑,只是现在已经感觉不是原貌了,应该经过整修。</h1> <h1> 古城中的街道、建筑,基本上已无踪影。但考古发掘发现的各类建筑遗址,还能够清楚地标示出来。</h1> <h1> 空旷的古城中,杳无人迹。回首四顾,若大的古城中,竟然只有我们两个访客。</h1> <h1> 所说的街巷店铺,已经无跡可寻。遍地的残砖碎瓦和各种陶瓷器的残片,俯首可拾。只是,再也听不到人喧马嘶了。</h1> <h1>七绝 访黑水城遗址<br>2019年4月29日 赵光<br> 弱水胡杨大漠风,<br> 一片黄沙湮故城。<br> 千古胡边征战事,</h1><h1> 只留残瓦静无声。</h1> <h1> 说到黑水城,必须提到这个人。他叫科兹洛夫,俄国和苏联人。上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多次进入中国新疆,青海,西藏和内外蒙古等地,进行所谓科学考察。在对黑水城的两次考察中,盗掘了大量的遗址,进行了疯狂的文物掠夺。他的盗掘,也把尘封了近千年的西夏古国的黑城遗址重新发掘出来。上世纪初前后几十年里,日本,英国,瑞典,德国的文化强盗们,在这里发掘盗取了大量的汉简。正是因为这些盗掘,人们也重新发现尘封了千年的古居延塞和它周边的古城、塞、障、烽、燧遗址,以及汉以后近千年中国北部边疆的历史遗迹。</h1> <h1> 古居延城,它和周边的许多烽燧,都被滚滚的风沙湮没,已经没有办法看到了。这黑城的三面城墙,也都被沙丘围住,逐渐侵蚀。能留存多少年?唉,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情了!</h1> <h1> 从黑城出来,在怪树林旁边还有一个红城遗址。外面很远的地方就用铁丝网围起来了,我们开车转到铁丝网围栏的大门,铁链紧锁,是进不去的。后来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红城,找到了几张其他游客拍的照片,放在这里,算是留个念想吧。</h1> <h1> 居延泽南侧的大同城、黑城、红城,还有百公里以外的绿城,以及据说被黄沙淹没的居延城,最大的一座,面积有16万平方米。可见在一两千年前,这里就是一个密集的小城市群啊!那些出土的汉简和西夏史料,记载着这里的繁华,也给它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现在,连绵的沙丘,把一切都还给了大地,还给了历史。只有沙丘间不时出现的一片片胡杨林,在默默的注视着历史的迁延,可惜它们不会说话!</h1> <h1> 把这些不同朝代的古城遗迹穿起来,脑海中还在极力想象着那一两千年前古居延塞的大漠烽烟。不过眼前的景象,很难与一千年前,甚至两千年前古人在这里留下的那些古诗句联系起来。历史,有时就是这样的一种苍茫感。唐代杨凝,曾经有一首《送客往夏州》:<br> 怜君此去过居延,<br> 古塞黄云共渺然。<br> 沙阔独行寻马迹,<br> 路迷遥指戍楼烟。<br> 夜投孤店愁吹笛,<br> 朝望行尘避控弦。<br> 闻有故交今从骑,</h1><h1> 何须著论更言钱。</h1><h1> 读着这首诗,四顾荒沙戈壁,能体悟出穿越到唐代探访边塞的感觉吗 ?</h1> <h1> 离开红城遗址,下午我们出达来呼布,去居延海。通往策克口岸的公路修得很漂亮,路上车少,几乎没有自驾游的游客。这里离现在的中蒙边界只有几十公里了。</h1><h1> 戈壁滩上,又见到了两次沙烟,直直的,在戈壁滩上移动得并不快,但存在的时间也都不很长。路上有时也可以看到隐在胡杨林中的汉代烽燧的遗迹。</h1> <h1><font color="#010101"> 居延海边,一侧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和偶尔可见的几只骆驼,另一侧就是浩瀚的居延海,新发的芦苇和去年的芦苇荡,一绿一黄,看起来非常咋眼。</font></h1> <h1> 不知几经干涸又丰盈的居延泽,现在也是沙鸥翔集,成了众多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聚集地。东侧的大泽,现在已经被冠以天鹅湖之称,开发成另一个湖泊公园了。</h1> <h1> 居延海之所以在中国历史和边塞诗人的笔下那么有名,除了居延塞,还与这位在思想上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老子有关。这次自驾游,计划是要到陕西周至的楼观台的。传说老子在周至楼观台著《道德经》,后来出函谷关,是在居延海升仙的。所以这里有一尊老子骑牛的雕塑。老子为何在这里升仙,如何升仙?已不得而知。总之传说中,老子是在这里失去踪影的。浩瀚的居延海,可能也连着仙境吧。传说穆天子和王母娘娘,在这里也有一段儿故事呐。</h1> <h3></h3><h1>归朝欢 过居延塞<br>2019年4月30日 赵光 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br> 风雨边关觅烽燧,<br> 居延泽畔羌笛吹。<br> 千古胡杨尸遍野,<br> 沙湮孤城望云扉。<br> 残垣留障垒。<br> 塞外何曾无人醉?<br> 凭归雁,<br> 天南地北,<br> 任锦书难追。</h1><h1><br> 大漠长河征人泪,<br> 铁马金戈山共水。<br> 扫尽匈奴书汉简,<br> 西凉大夏几番回。<br> 青史记阿谁?<br> 绿洲依旧唱秭归。<br> 通天路,<br> 落日朝晖,<br> 送万里腾飞。</h1> <h1> 此次西行,第一站在额济纳周边,漫游古居延塞,于漫漫黄沙之中,徜徉历史,驰骋大漠,静下心来时,真是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唯一遗憾的,还是觉得“瞎忙半世读书少,行色匆匆腹中空”,无法让这自由的旅行更加精彩。不过,旅途中有时趁着月色,温上一壶小酒,叫上几样当地小吃,聊着当天见过的,想过的,趁着酒兴,夜里无眠时再诌上几句歪诗,也是一种难得的满足。</h1><h1> 这样的旅行,是一种享受,我很中意的享受。</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