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国度以色列(下)金色的耶路撒冷

青青草(拒闲聊)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要看耶稣诞生地圣诞教堂,我们来到了巴勒斯坦中部城市伯利恒。这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隔离墙。</p> <p class="ql-block">隔离墙上的涂鸦之作。</p> <h3>巴勒斯坦中部城市伯利恒是耶稣诞生地。史料记载,公元前三千年吉普赛人就在此定居。该地最初取名贝特拉马,公元前1350年改用现名。目前,以色列供应伯利恒的水、电并控制进出口,日常行政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管理。这里不仅是耶稣诞生地,也是犹太历史上的伟大君主大卫王的故乡。</h3> <h3>伯利恒酒店大堂。</h3> <h3>伯利恒街景。</h3> <h3>我在伯利恒街头涂鸦墙前。</h3> <p class="ql-block">圣诞教堂,位于巴勒斯坦伯利恒,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教堂之一。首座教堂于公元327年建于耶稣诞生地原址,529年被破坏。现存教堂于565年修建。墙上的马赛克壁画就是那时的。教堂由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及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共同管理。</p><p class="ql-block">图中最近的雕像是第一个将圣经翻译成拉丁文的人。由于来朝拜和参观的人太多,我们没有去到地下室的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之星洞。</p> <p class="ql-block">伯利恒圣诞教堂门口的警察。</p> <h3>图为教堂入口,名为“谦卑之门”,弯腰才能入内。</h3> <h3>圣诞大教堂内景。</h3> <p class="ql-block">登上橄榄山欣赏圣城全景,金色的耶路撒冷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神圣而美丽。</p><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这座传奇的城市,小小的弹丸之地,被三大宗教同时视为圣地,让这里历经数千年后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时至今日,那些无与伦比的古城建筑,充满宗教气息的风土人情,都让耶路撒冷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p> <h3>一个欧洲团队在橄榄山上集体祷告,唱圣歌。</h3> <h3>女儿和我在橄榄山顶。</h3> <p class="ql-block">以色列导游蒂姆带领我们从橄榄山前往耶路撒冷老城。</p> <h3>主泣教堂正对着老城,这是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之地,教堂形状像一颗泪珠,象征着耶稣的眼泪。这座教堂是意大利设计师安东尼·巴卢奇的作品。</h3> <h3>从教堂的窗户向外看。</h3> <h3>克西马尼园,榨橄榄油之地,图为园中八棵巨大的橄榄树,相传在耶稣时期即存在。</h3> <h3>毗邻克西马尼园的万国教堂,因修建时得到不同国家的资助而得名。</h3> <h3>教堂内正在举行宗教活动。</h3> <h3>进入耶路撒冷老城(世界文化遗产)。重走耶稣蒙难的十四站苦路。</h3> <h3>进入耶路撒冷老城是要过安检的。毕竟以色列地处纷争最多的中东地区,人口不足900万,国土面积仅有2.5万平方公里。无论环境多么险恶,以色列人坚强地活下来了。</h3> <h3>老城门口和荷枪实弹的以色列特警合影。</h3> <h3>在这座有4000年历史的城市,刻满了征战和兴亡的印记。寸寸砖墙都铭刻了厚重的记忆。</h3> <h3>老城区里,定点警卫的以色列特警。</h3> <h3>正面墙上的十四幅图,真实表现了苦路十四站的情景。</h3> <h3>耶路撒冷狮门,苦路的开始。</h3> <p class="ql-block">苦路。耶稣从被判刑的罗马城堡所在地出来,背负十字架一路往钉十字架的加尔瓦略山所走的传统路途。</p> <h3>苦路第二站。</h3> <h3>我在苦路第二站。</h3> <h3>苦路第三站,耶稣第一次在十字架下跌倒。</h3> <h3>苦路第四站,耶稣遇见母亲。</h3> <h3>亚美尼亚大屠杀纪念馆。</h3> <h3>苦路第五站。</h3> <p class="ql-block">苦路第六站。</p> <h3>蒂姆在苦路第六站给我们讲发生在这里的故事。</h3> <h3>苦路第七站。</h3> <h3>苦路第九站。</h3> <p class="ql-block">我不信教,自然也不是朝圣者,但与绝大多数到耶路撒冷的游客一样,也会沿着这条苦路走一次。</p> <p class="ql-block">游客沿着耶稣受难的苦路14站,经犹太教区、伊斯兰教区、基督教区和亚美尼亚教区,最后到达基督教圣地——圣墓教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耶稣遇难、埋葬和复活的地方。传说耶稣被害前,就是沿着苦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步艰难地走向刑场。</p><p class="ql-block">圣墓教堂,公元四世纪初由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下令建造。教堂的建筑由三个教会六个宗派共同管理。教堂内每一颗钉子、每一根蜡烛、每一块石头都登记在案。一直以来,这里都是全世界基督徒的朝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从公元4世纪起,圣墓教堂就成为了基督教的朝圣重地,朝圣者络绎不绝。</p> <h3>教堂内景。</h3> <p class="ql-block">虔诚的教徒在教堂中合十跪拜,亲吻耶稣躺过的石板,仿佛找到了内心的皈依。</p> <h3>锡安山上的锡安门,门墙上的子弹印痕主要形成于数次中东战争。</h3> <p class="ql-block">为表彰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挽救犹太人免遭大屠杀的功勋,1963年,以色列授予他国际义人称号。图为在锡安山上的辛德勒墓地。每个到墓地的人都会在墓地上放一块小石头,表示犹太人没有忘记他。</p> <p class="ql-block">马可楼,“最后的晚餐”发生地。</p> <h3>在马可楼前,以色列导游蒂姆给我们讲这里曾发生的故事。</h3> <h3>从“最后的晚餐室”看到的窗户。</h3> <p class="ql-block">锡安山圣母安眠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母安眠教堂内景。</p> <h3>在圣母安眠教堂见到的越南信徒。</h3> <p class="ql-block">金色穹顶的园顶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古迹,也是耶路撒冷独有的标志性建筑,气势宏伟,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绝对是吸引游客目光的中心所在。</p> <h3>阿克萨清真寺。</h3> <h3>大卫塔。</h3> <p class="ql-block">犹太圣地哭墙,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墙体,分为男女两边的祷告区域。遗憾当天是安息日,不能到哭墙区域拍摄,只能远处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哭墙是犹太教圣殿两度修建,两度被毁的遗迹,是犹太民族两千年来,流离失所的精神家园。在哭墙前,也许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相识,却因为同一个信仰,在上帝赋予的安息日里聚在一起,实现了某种和谐共存。虽然我对宗教几乎一无所知,站在这里,我也会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内心也会感受到平静。</p> <h3>安息日穿着黑色服饰的犹太人。</h3>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耶路撒冷老城。就在这一天,边境冲突起,而我们所到之地处处和平友善。原以为躲开了“五一”小长假的人流高峰,却在这里遇到世界各地的朝圣者。</p> <h3>各具特色的阿拉伯小店。</h3> <h3>如果说历史深厚的耶路撒冷总能让你感觉到神圣与沉重,那地中海旁的特拉维夫就总能用青春的律动挑动你的心弦。特拉维夫,以色列第二大城市。虽然只有100多年的建城史,但对犹太人意义不同寻常。名字寓意为重生的废墟,是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建设的新城。</h3> <h3>特拉维夫高楼林立,阳光明媚、热情洋溢,空气中弥漫着活力和无限可能。</h3> <p class="ql-block">团友们在以色列国会大厦七支烛台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上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谢谢各位的品读和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