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父亲与上海</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写在上海解放70周年</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廖政国是职业军人,戎马一生,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与上海有着特殊的情结。1930年参加红军,1939年在抗日战争时,曾率部队在上海近郊打过鬼子烧过飞机。1949年事隔10年,他又率部队参与了推翻旧上海,继而守卫这座城市的任务。不知不觉中,父亲离去已有47载,而这个 中国共产党 诞生地,国际大都市上海,2019年迎来了它诞辰70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廖政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1939年,父亲率部在上海近郊打鬼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2月,正是中日战争全面打响之际,父亲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随着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从延安出发,经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分在第三支队六团二营任教导员。1939年5月,父亲所在的新四军第六团,执行了一项军事行动,即部队沿着苏南东路向上海方向挺进,但不能公开身份,是秘密的去打日本鬼子,开辟抗日根据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7月,日军挑起 卢沟桥事变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中大好河山也是在顷刻之间就沦陷为敌后。由于侵略者野心的无限膨胀,侵略速度迅速推进,一开始就显示实际兵力不足的日军。为了保证其机械化部队的运动,便将兵力分布于交通要道的两侧,并且密集设置据点。新四军在皖南集结之际,正是国民党军与日本侵略军进行徐州会战之时。于是,国民党三战区指令刚集结的新四军立即深入敌后,配合其正面战场作战。这一指令使新四军对国民党其国共联合抗日救国宣言的诚意,产生了质疑。是否想借日军之手,企图将这支刚组建的、装备低劣的共产党部队消灭掉。无论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当时国民党三战区,对从皖南出来后活动在敌后茅山地区的新四军有着严格规定,只能在京沪铁路以南,东西100余公里,南北50余公里的狭长地带活动,不可越界(向东不可越过常州),严格限制,这是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远征的侵略者随着侵略地域的不断扩大,便会出现兵力不足的问题,于是在沦陷区内,就有日军无暇顾及的地域,这便是毛泽东在沦陷于敌后的苏浙皖,看到的新四军抗战机遇与地利。这对刚集结的新四军,立即展开抗日救国,其实是非常有利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春,新四军奉命到皖南 歙县 岩寺集结整编。毛泽东就新四军的发展方向指出:“在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 5月4日致电项英:“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渡江进入江北地区。” 虽然有些领导对中央的指示始终有着不同的想法,但是第一、二支队的陈毅、粟裕相继率部队东进苏南敌后至茅山地区。新四军当时活动区域是处在日军主要交通线(京沪线)之侧面,仅2个月的时间,新四军即取得了大大小小百余次战斗的胜利。为了发动群众,抗击日军,部队经常会出现打到防区之外的情况,这就不断会遭到三战区对新四军的警告与追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2月,周恩来利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强调了共产党的部队必须“独立自主”的抗日,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最终在军部共同商定了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向。会后,陈毅立即返回茅山,按中央对新四军的要求,部署部队东进北上的事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的部队是在1938年8月,与一支队一团换防,从皖南东进到了茅山地区。时隔半年,部队遭遇到抗日的“困境”。一是为了吃饭,向地方进行了征粮。二是与敌人发生战斗后补充了兵源,这些做法均触犯了三战区对新四军的条规,被状告到新四军军部,并且对六团实行了“不发枪,不发饷,不批准”的惩罚。直接导致部队出现了大冬天光着脚走在雪地上,一天吃两顿饭的状况。这明显成了“抗日有罪”,怎么办?陈毅决定按照中央对新四军的战略部署,第六团继续向东作战,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的番号,沿着江南东路,打到敌人重要指挥据点上海地区去,这是抗日的大方向,也是部队的唯一出路。在国共联合抗日的同时,要坚持自主独立的抗日。父亲时任“江抗” 二路二支队支队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谓东路,是南起太湖、北至长江、东接上海。顺着长江以南的沪宁铁路两侧,从常州以东,直到上海的地带。这里河港交错,人口密集,物产丰富,信息灵通,是敌人的心腹区域。虽然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到 “江南的太湖地带和沿江沿海一切敌人占领区域的港汊地带,都应该好好地组织游击战争,并在河湖港叉之中及其近旁建立起持久的根据地……” 这一明确的战略方针,也是当时新四军在抗日中有待探索与实施的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毅部署的这次军事行动,部队到东路去抗日,一定会牵扯到“越界”的问题而遭到三战区的问责并加以阻止。于是陈毅决定第六团的这次任务秘密执行,不向三战区报告,并做了周密的前期准备,包括临时在茅山地区组建了一支新六团,以掩护东进的老六团,应对三战区的检查。在这次秘密行动中,陈毅本着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坚持共产党独立自主抗日的原则﹐尽量避免与国民党三战区发生明显的摩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老六团到江南东路执行任务是独立深入敌后,当时军部有些领导忧心忡忡,担心这支装备低劣的部队会被敌人消灭。但是,父亲的部队硬是在东路轰轰烈烈的燃起了一把抗日的烽火,闹出了抗日的大动静。由于新四军的到来,东路地方党的抗日活动公开了,初步在以阳澄湖东塘寺为中心的苏常太,澄锡虞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就此,新四军在这里撒下了革命的种子,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部队也从出发时的10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并用毛泽东在论抗日游击战中的基本战术——袭击,打击敌人屡屡得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月24日夜袭浒墅关,仅用一个多小时,全歼敌人据点内的日军,让京沪铁路停止通车三天,上海与香港的报纸都报道了有关消息,日军大为震惊。自此,打着“江抗”旗号抗日的老六团,顿时出了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8年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二营教导员,营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月23日,夜袭上海近郊日军虹桥飞机场,并烧毁飞机4架。第二天,上海的中外报刊相继报道,继而消息传到香港、重庆及晋察冀。这一仗是父亲在上海近郊,夜晚率领部队追击伪军的途中,追到日军虹桥飞机场,发现战机当机立断打的一仗。战后第二天,上海报界报道,这一仗打出了1937年上海沦陷后规模最大的战事,并且这一仗也惊动了日军高层。8月1日,日军军部“报道班”发表书面报告,“最近发生之中国游击队进攻京沪间之日军机场军火库等,均系英苏之策动。”指责英苏对中国抗日有经济援助。实质这一仗与英苏没有丝毫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部队为了抗日一直打到上海近郊的标志性一仗,在我党历史上留下记载。这一仗激起了上海老百姓乃至东路人民抗日的激情。随后,青年学生,进步工人,爱国人士纷纷加入到抗日的队伍中。这一仗鼓舞了当时敌占区上海特别市广大人民的抗日信心,使他们在漆黑的长夜里看到了一丝光亮,使他们感到中国不会灭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的“创建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是这次老六团秘密东进的基本任务。50年后,时任老六团团长叶飞在重返东路阳澄湖时说:“六团东进的意义,主要不在于解决了人、枪、款的问题,而是回答了在东路这一特殊地区,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发展壮大人民抗日力量,这一重大的战略问题。” 这是父亲第一次在抗战时到达孤岛的上海近郊,为的是消灭日本鬼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1949年,父亲是解放上海大军中的一员</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的部队于1945年11月10日,在江苏涟水,由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二、四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合编成新四军第一纵队,辖三个旅,父亲任一旅旅长。这支部队不但有来自闽东的红军,还有苏南、浙东、上海人民抗日的子弟,以及山东根据地老区的子弟。在解放战争时,已经汇集了诸多的武装力量,驰骋在山东以及华东战场。 1949年2月,定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辖58师、59师及60师,父亲时任第20军参谋长。在进入解放全中国时,这支部队已经成长壮大为一支在战场上能打大仗、硬仗、恶仗的骨干力量,主力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渡江战役第二阶段郎广围歼战结束后,解放大上海正式拉开帷幕,20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时隔10年,父亲的部队在解放全中国的大军中再次打到上海。当时解放上海的部队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所属第9、10兵团(后增加23、25军)共10个军及特种兵纵队近40万的兵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时退守淞沪地区的国民党部队是8个军,但拥有军舰30余艘,飞机120余架协同作战,共约20万的兵力。从敌人在上海的兵力部署不难看出,是想做最后的抵抗,拼一死战后,再从上海逃跑。这时上海被划分成沪西南、沪西北、浦东三个守备区。部署的防御重点放在浦西市郊的吴淞、月浦、刘行、大场以及浦东的高桥、高行地区。国民党军企图以此保障其市区到吴淞,维护一条最终能从海上逃跑的通道。在市区部署的重点防御工事有国际饭店、四行仓库、百老汇大楼等32座建筑物,还有钢筋水泥筑的碉堡4000余座。溃败的敌人,妄图利用上海这座城市,做最后抵御得目的是想争取时间,抢运物资。以及策划挑起国际事端。促使美国用武力介入中国战场,以挽救国民党统治的最后败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解放上海,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各部队,早在4月份就开始了各个方面的精心准备。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是经济中心,其战略位置也极为重要。从一开始解放上海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打一场城市攻坚战,而又不能把城市打烂了,要尽量把上海完整的接收过来。所以,在攻打上海的部署决定之际,接管上海的部署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中央军委曾同意推迟攻打上海的方案。不难看出,对于解放上海这座特大城市,只能胜利不能有丝毫闪失。20军5月2日奉命从戴埠地区出发,集结在太湖以南的震泽地区待命。在这期间,全军上下进行了解放上海战役之前的战斗动员和占领上海之后的政策学习。反复强调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组织大家学习了《人民解放军布告》、《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外事纪律》等等,要求人人熟记,个个做出保证。为解放及警备上海,全军上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月10日,粟裕等联名签发《第三野战军淞沪战役作战命令》。其淞沪战役预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5月12日开始,钳击吴淞,切断敌人从海上逃跑的路线;第二阶段,战役后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一旦就绪,立即向上海发起总攻,解放全上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军解放上海时的战斗要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军是从5月12日开始执行解放上海的命令。58师,这支在抗战时由闽东红军发展来的部队,总是在重大战斗、战役时打先锋,这次在淞沪战役中也不例外。先期行动,攻占了平湖。继而占领了李家桥、金丝娘桥、扶正棣镇。金山卫曾是当年日军攻破上海防御的重要突破点,国民党军在此也部署了兵力。13日,58师直接就将杭州湾敌123军暂编第8师歼灭,攻占了金山卫,彻底堵住敌人妄图从杭州湾逃跑的通道。随后占领了南桥镇,直逼上海近郊。同时进行的是军部侦察营,连续攻占了朱泾、松隐、闵行。继而攻克塘湾,歼灭敌123军第922团一个营后,占领了塘湾国际电台,完整接收。16日,58师从闵行的南部地区,向浦东的敌人发起攻击,连续攻占了百曲车站、三林塘、杨思镇,直逼周家渡,战役在预定中顺利地迅速进行着。军部18日率59、60师随后抵进到松江、莘庄地区,准备向梅家弄、华泾进攻。这时,友邻部队在浦东高桥以及月浦与敌人的战斗打的异常激烈,淞沪战役第一阶段的吴淞合围尚未完成。故20军奉命暂停攻击,原地待命。这也是运动战中需整体配合很重要的环节。为迅速攻占高桥,切断敌人往海上的通道,完成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20日,20军接兵团命令,全军速往浦东增援。军部率59、60师由杜家行东渡黄浦江与58师会合。随即,各师在浦东的战斗全面展开: 58师攻击洋泾、烂泥渡;59师攻击张家楼、塘桥;60师攻击周家渡。时至22日晚,20军攻占了村庄16座,钢筋水泥地堡10多个,肃清了洋泾外围,占领了洋泾、塘桥、周家渡等。这时,浦东的敌人纷纷向市区撤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3日晚,野战军下达在攻占浦东的同时向上海市区发起总攻的命令。24日,20军除留58师在浦东担任警备任务外,军部率59师由周家渡过黄浦江进入市区投入战斗。60师再折回杜家行西渡黄浦江进入市区,奉命归第27军指挥,参加肃清苏州河以北的残敌。在对敌人的战斗中,部队始终遵循力保上海完整攻下,以利于日后建设的指示,并积极地向敌人展开各种政治攻势。这次解放上海的淞沪战役第一阶段打得很艰苦,尤其是在敌人逃跑的出口吴淞,用的时间较长。而攻打市区的第二阶段时间并不长,27日第三野战军淞沪战役的任务即全部完成,宣告上海市解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整个淞沪战役中,攻打上海市区按照中央指示,没用重武器故市区没遭受大的破坏,在整个攻城中,即没有停电,也没有停水,电话局照常工作,市民清晨出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幅抱枪或坐或躺在马路上休息的解放大军。这张“解放军热爱人民秋毫无犯”的经典照片,至今珍藏在军事博物馆,这其中就有我父亲的部队。在上海的战争结束了,一座国际大都市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是从中央领导到上海人民都期待的最佳结果,它也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上海的解放在全中国的解放事业中,正如当时的新华社的评论:表示了中国人民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已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结束了国民党二十余年的反动统治;也表示了中国人民已经确立了民族独立的基础,结束了百年来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战争结束,父亲转而守卫上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注:1947年杨思区改名思盛区,1950年复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告占领上海后,上海市随即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28日,第三野战军下达《淞沪警备命令》,成立淞沪警备司令部,由第9兵团的第20、26、27、30、33军及特种兵纵队担任市区、吴淞要塞区及各郊县的警备任务。父亲的部队就在其中,承担了上海市第一警备区的警备任务,并兼任松江的城防。按照旧的行政区域划分,基本是一个团负责警备一个区,有邑庙、蓬莱、嵩山、卢家湾、常熟、徐家汇、龙华、杨思、洋泾9个管辖区。这里有曾经被帝国主义长期统治的租界,有穷苦人的棚户区也有资本家的公馆区,有繁华的商业街也有偏僻的郊县,辖区内还留有外国侨民2万人,政治情况极其复杂,警备任务繁重。对这些长年战斗在第一线的军人,也就是意味着将要执行一项新的战斗任务:保护好他们流血牺牲换来的胜利果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军从25日开始就担任了警备任务,因为这些需要警备的区域正是他们一路攻打下来的地方。共接管了仓库16处,码头12个,工厂9座,飞机场1个,敌人的房屋63处。清除大量敌人设置的障碍物,工兵营还排除了各种地雷、拉雷1千余枚,炸药6百多公斤,保护了国家财产和市民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战后的上海滩,社会秩序相当混乱,有各种非法组织,地痞流氓,包括敌人潜伏的特工,趁势作乱,冒充地下党武装,抢占人民财产,破坏我军声誉。根据上级指示,部队坚决迅速的在管辖区内极其复杂的环境中有条不紊的展开了工作。用3天时间,将辖区内战争结束后留下的游兵散勇,收缴完毕,彻底肃清。将所有武器装备,分别进行造册、登记,很快收容及遣散辖区内的散兵5700余人。使这座刚经历过战争破坏的城市,社会秩序得以稳定,维护了社会治安。部队侦察干部,与地方公安部门联合办公,成立了军警联合办事处,各区成立了治安委员会。使社会治安工作有了统一的领导与明确分工。基本上做到及时掌握情况,迅速破案。为了彻底打击潜伏在市内的敌人特工,20军配合市公安部,在6月29日凌晨,展开全市性大搜捕,共捕获特务、盗匪 1200余人,整个搜捕行动做到了对市民群众无惊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炒买炒卖银元,进行各种投机倒把活动,扰乱物价市场,这是大上海解放之后,敌对势力对经济市场进行破坏的重要手段之一。20军布置各师、团出动宣传队,对市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共产党经济市场政策的宣传活动,并逮捕51名投机倒把的首要分子。在全市党、政、军统一行动下,市面上的银元投机买卖得以迅速制止,物价趋以稳定,取得了上海解放后经济斗争的初步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的三大纪律十项注意是天经地义的。什么东西可以变化,我们纪律是铁的,必须遵守……” 这是1939年5月,新四军第一支队支队长陈毅在给即将外出执行任务的老6团全体同志的信中所言。在上海警备期间,当年的新四军老六团已是如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始终严格的遵守着这条铁的纪律。部队不随意进民房,不买东西。有些连队还不用自来水,清晨列队到黄浦江去洗漱。外勤战士做到对市民送的香烟,糖果等慰问品婉言谢绝,甚至连开水也不喝一口。在与辖区内的外国侨民接触中不卑不亢,以礼相待,遵守有关规定,保持严正立场,得到国外人士的一致赞扬。在7月24日横扫上海的12级台风袭扰中,全军上下奋不顾身的抢救遇险百姓,台风过境后又节衣缩食的救济灾民,使刚解放不久的上海市民发出“永远忘不了共产党恩情”的肺腑之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8月1日,父亲的部队,奉命解除上海警备任务移驻嘉定、太仓、罗店地区投入到新的战斗任务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战争是残酷的,守卫和平是艰巨的。父亲在60年代曾经又回到他亲自参与解放的上海这座城市担任警备任务,前后9年时间,父亲在上海这座无论是有硝烟还是无硝烟的战场上,他带领的部队永远是为人民服务的,他热爱这座城市,热爱这座城市的人民,与上海有着特殊的情结。正如他的老军长陈毅在1939年说的那样:“人民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是人民儿子,天下没有儿子不孝顺父母的道理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淞沪战役中的20军58师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浦东洋泾的战斗中。</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淞沪战役,20军主要领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军长:刘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政委:陈时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汤光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谋长:廖政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8师师长兼政委:曾如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72团团长:栗亚,政委:丁公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73团团长:李彬,政委:夏期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74团团长:陈长生,政委:郝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9师师长:程业棠,政委:张文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75团团长:胡乾秀,政委:袁天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76团团长:朱全林,政委:刘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77团团长:刘明志,政委:邱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0师师长:陈挺,政委:邱相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78团团长:黄河清,政委:徐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79团团长:张季伦,政委:汪志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80团团长:赵鸿济,政委:李一凡</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