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二十四节气成为华夏民族特有的社会风俗和节庆。 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在2006年5月,农历二十四节气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天,四年级话题课程——《节气》拉开了序幕!</font></h3> 瞧!一群节气小精灵上场了。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我们不仅在生活中能发现它们,而且它们在我们的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首歌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四年级的20名女生用稚嫩、清朗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开场表演——《24节气歌》。<br><br> <h3><font color="#010101">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二十四节气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它就像个故事一样,代代相传,这二十四节气也是有由来的,密老师用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话语向同学们讲述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由来,并向同学们发起号召,搜集其他节气的由来,在班上进行展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二十四节气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也是有规律的,古代的劳动人民将二十四节气的规律总结出来,一直沿用到今天。余银老师就给同学们介绍了节气间的时间规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古代,农业非常重要,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什么时候播种,施肥等一系列种田的经验,最终简化成二十四节气,并根据二十四节气去劳作。蔚海鹏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二十四节气和农民伯伯种的农作物之间的联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现如今,有很多外国人来到我们中国,他们想要了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这个传统文化,那么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讲给他们听,英语老师王老师和四三班的李若溪、王紫帆同学就从英语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二十四节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艺术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有些画家通过美术的形式将二十四节气给我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同学们跟着刘兰老师的步伐一同去艺术的殿堂里畅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二十四节气还与古诗、谚语、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四年级语文老师们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朗诵了古诗《清明》、《小池》、《秋分》和现代散文《冬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老师进行朗读的同时,来自四个班的书写大王们也各展身手,写了四个节气的毛笔字,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还设置了抢答环节,全体同学踊跃参与、热情高涨,将本次活动推进了一个 个高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最后,伴着优美的音乐,赵老师深情款款的朗诵了朱自清先生的《春》,本次活动圆满结束。相信同学们心中肯定已经埋下了知识的种子,对于二十四节气有了自己的认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活动结束后,我们的大朋友曲校长和全体老师、参演学生一起合照留念,来记录这美好的时刻!</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