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普集街道袭家村袭氏宗祠,是全区最早建成的历史文化工程示范点之一,在这里,你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穿越”,感受古老文化的绽放;你可以轻点鼠标,倾听非遗传说娓娓道来;你也可以欣赏老手艺人的展示,与时光对话,与岁月倾诉,任时光思绪轻拢慢捻。</h3><h5><br></h5> <h3></h3><h3> 纺线,摇玥子、织布,这可是一整套的流水活,如今,这些在老人们手里娴熟自如的手艺,已经很少见了,而手艺人的专注与匠心,是最需要后人去学习的。</h3><h3><br></h3> <h3> 老人盘腿而坐,右手转动纺车,左手将手中的棉花条不断拉伸,伴随着纺车的转动和周而复始的动作,棉花条慢慢变成细长的棉线,线穗子也慢慢的变胖变大。相当年,八路军在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中,纺车曾为解决穿衣问题立下过汗马功劳,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可是纺线的高手呢。</h3> <h3> 从纺车上完成的胖胖的穗子,再摇到玥子上,伴随转动的越来越快,光滑的细线从一种转工具转到另一种工具,向织布的工序,又前进了一步。</h3> <h3></h3><h3>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伴随着咣当咣当的声音和来来回回的穿梭,织出的是美丽布匹,是时光印记,更是男耕女织的传统文化。<br><br></h3> <h3> 别看一页小小的鞋底,针法也是有讲究的,先在边上沿轮廓纳上两圈,中间则一行行错落开针脚,前脚掌和脚后跟部位要纳的密些,足弓部位则稀一些。“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当年一首《中国娃》的唱响,温暖了多少人的心。的确,穿上千层底,站得稳的,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h3> <h3> 这是打绳子的老手工活,原本还是四股的绳线,在三人团结一致的默契配合中,巧妙的拧在了一起。原本还是各顾各的四股绳,变成了一条结实的绳索。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共使一股劲,原来,古老的传统文化蕴藏的哲理,竞如此的精准。</h3> <h3> 这是一个扬场的画面,一人上锨,一人扬粮,一人掠场。粮食经扬锨铲进簸箕,扬者往上抛撒,出手快捷麻利,同时巧妙地往外扭动手腕并迅速回划一下,随即一道金色彩虹闪烁半空,粮食就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铺落地面。</h3> <h3> 这是拉邨子的情形,早些年,耩地之后,为了保护墒情,防止垄里透风干燥,都要用邨子再压实一些,这样播下去的种子才会出苗率更高。</h3> <h3> 村里的人三三两两的前来观看老手艺展,你一言我一语的回味着那些过去的故事,动情的比较着新时代的巨大变化。在人群着,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奶奶的引导下,拨着算盘。</h3> <h3> 古老的祠堂下,我拍下了一张老手艺人的合影。当人们走过这一段日子,回首往昔,再度重温这些行将消失的民间技艺时,既是对这些身怀绝艺手艺人的一种敬重,更是对往昔生活的一种眷恋。还是那句话,重温,是为了更好的出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