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阅读内容:第十二章 断奶的问题</h3><h3> 第十三章 进一步把宝宝看作是个人</h3><h3>主持:周健</h3><h3>计时:范莉莎</h3><h3>记录:夏菊清</h3><h3>拍摄:贺叶青</h3><h3>后勤、编辑:夏文娟</h3><h3>时间:2019、5、15</h3> <h3><font color="#b04fbb"><b>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b></font>。</h3><h3> <font color="#b04fbb"><b> —韩寒</b></font></h3><h3>培养孩子,我们渴望成功。</h3><h3>做为妈妈,我们希望自己优秀。</h3><h3>学习教育,我们想要走得更远!</h3><h3>因此,每周三,我们相约在读书沙龙!</h3> <h3> 此次的读书会从主持人分享一首诗歌开始!很喜欢主持人周健分享的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此书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工具,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是有关生命意义的事情。在育儿中也没有对错,一切都出于爱。”</h3><h3> </h3> <h3>断奶问题讲到,只有宝宝确实曾经真正拥有过一些东西,现在才能放弃它们。</h3><h3>主持人抛出三个问题:</h3><h3>1、妈妈断奶时是什么样的心情?</h3><h3>2、宝贝是什么样的情绪?</h3><h3>3、什么是真正的拥有?</h3> <h3>对于这几个问题,妈妈们都讨论得很热烈!每一位妈妈不同的断奶经历更是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唯一的遗憾,是叮叮车请假!真想听听她的特殊断奶经历!</h3> <h3>第十二章讲到,“好的父母都努力帮助孩子去认清父母的真实状态,他们期盼有一天孩子能自己发现其实父母也只是普通人,就像他们本来那样,根本就不是什么都能办得到。</h3><h3>就像贺娟讲的:让孩子接受不完美的妈妈,妈妈也要接纳不完美的孩子。</h3> <h3>读这本书第十三章,大家觉得受益颇多的是讲到宝宝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妈妈。</h3><h3><b>1、宝宝需要的妈妈是一个鲜活的妈妈。</b></h3><h3><b>2、宝宝需要妈妈向他一点一滴地去介绍这个世界。</b></h3><h3><b>3、宝宝需要的是妈妈这个“本人”,而不是需要一个优异的养育工作者。</b></h3> <h3>这一章在强调着宝宝做为一个人,从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再到接受现实世界这是一个过程的。一方面父母需要学会去理解个体的心理成长规律,用良好关系来帮助宝宝建立起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和边界,宝宝才能逐渐地在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游刃有余。一方面父母需要尊重宝宝在关系当中的存在,文中提到从来没有单独存在的宝宝,在我们说宝宝的时候,我们肯定是指在一段关系当中的宝宝,这就意味着,我们对宝宝说的任何话语,做的任何行为都会给宝宝造成深刻影响,所以我们对待宝宝任何一个动作都不可能是像在对待物品那样随意,同样我们错失了宝宝的任何一个成长经历都不会像电影那样能进行重播。
在这过程中,父母用爱心去对待宝宝,回应和照顾宝宝的感受,宝宝才能在良好养育互动关系中开始去把自己的幻想和现实进行对比认识,甚至去面对自己全能感的幻灭,最终接受现实世界的各种局限。毕竟内心世界是需要通过现实世界的物质去表达和感受,这也就是说我们吃的不仅仅是食物,而且还有感情。<br></h3> <h3><font color="#1564fa">一直很庆幸能和这样一群有爱的妈妈们一起学习。很多妈妈也感叹:读这样的书有难度,参加这样的活动也要克服困难,但这样的学习让自己进步了不少!</font></h3><h3><font color="#1564fa">少对孩子提要求,多让自己去学习吧!</font></h3><h3><b><font color="#ff8a00">让我们从改变自己开始,收获不一样的生活!</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