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下面是一位家长跟我聊起的案例:</h3><h3> 我的儿子读五年级,平时成绩还算不错。期中考试马上就要来了,儿子那天要完成很多作业。最近,他经常跟我发牢骚:“老师每天给我们的题、布置的作业都跟平时差不多,换汤不换药,我早就掌握了。这会儿还让写,真烦人。”我翻开他的作业一看,“你不是都会了吗?为什么还有错?”“那是我不注意写错的,其实我都会。”他蛮不在乎、自信满满地说:“到考试时,我就认真了。”</h3><h3> 期末考试,他的成绩有了下滑,考得不理想。他沮丧地拿着成绩单回家。“老爸,对不起!我没考好,这个假期我就不去旅游了。”这是我和儿子事先的约定,但是我对象说:“小孩吗,别跟他动真。功课在假期补一补。再说,那些内容孩子都会,都做出来了,可能就是紧张和粗心。”我没同意。给他解释:“小孩子就要培养他责任意识,尤其是男孩子。你不是从小就注意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吗?承担后果就是一种责任意识的培养。看,孩子主动提出不去旅游了,就是责任意识的一种体现,我们不能出尔反尔。”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h3><h3> 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故事:</h3><h3> 老劳特是鱼市场的大户,有一个一米八个的儿子,很懂事也很听话,课余时间都在帮父母干活。</h3><h3> 平时老劳特是一个脾气特别和气的人。可是那天是个例外:我看到老劳特把小劳特硬硬地拽上了汽车,脸色铁青。原来下午小劳特在商店里,把一个塑料塞子松动的次品保温箱卖给了一个渔民。这个箱子是他拿出来准备退货的,小劳特不知道。</h3><h3> 在中国有句话叫做“不知者不罪”。可是老劳特认为:“我是没有告诉他。可是他作为店员应该在卖出箱子的时候替顾客检查清楚。现在,他需要跟我一起去弥补别人的损失。”很不巧,那个渔民范德萨当天不在。第二天,老劳特在鱼市场找到那个渔民,满满一箱子的鱼都变了质,散发出一股腥臭的味道。老劳特把正在上课的儿子叫回来。当着大家的面,老劳特要小劳特把那箱变质的鱼放到自己的秤上称了一下,然后拿出计算器,按照当天那种鱼的价格,算出了鱼的损失,大概在一千欧元。老劳特拿着计算器给自己的儿子看,然后说:“你看到了,这是你的错误造成的损失。要知道,自己的错误要自己承担。我已经在学校帮你请了一个月的假,你这一个月应该为范德萨劳动,到你弥补完他的损失为止。”</h3><h3> </h3><h3> 有时,人往往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导致严重的损失,这位父亲的做法相信能为他的店面带来相当正面的广告宣传,让客户更加放心地在他的店里消费,而那孩子更能从中体验到责任的重要性。使他将来做任何事都需要更加小心谨慎,也奠定了他日后成功的基础。</h3><h3> </h3> <h3> 这个世界上有你一定要去做的事,因为它是一种责任的承担。</h3><h3> 《西游记》中,孙悟空受点化后,一路保唐僧西天取经,任劳任怨,忠心耿耿,这就是责任。《水浒传》中,诸梁山好汉一心向义,替天行道,劫富济贫,舍生取义,这就是责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自出山后,努力践行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责任。</h3><h3> 现在的社会中,独生子女教育成了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父母的疼爱中长大的一代,物质条件优越了很多,我们在给予他们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放松了对孩子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使孩子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种环境。为此,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可以自己选择,但是要承担选择后的责任。比如,平时孩子喜欢小动物,可以买给他,但要求他自己去饲养。如果因为他自己的原因导致小动物死亡,他自己要负责对小动物进行下葬。并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导致小动物死亡,于是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责任的观念。</h3> <h3> 我的建议:</h3><h3>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孩子。因为责任感是任何一个民族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必须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如何承担责任。</h3><h3>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很多家长把孩子的责任感更多地归属于孩子自我的责任感。比如,听话、完成作业和其他学习任务,而忽略了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事实上后者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更有意义。成熟的责任感应该是对自己、对家庭、对自己的所属的团体以及对社会的负责的意识和行为,我们培育孩子的责任感也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入手。</h3><h3> 第一,教育孩子对自我负责,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强自立的习惯。让孩子尽可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自觉完成作业,做好份内应该做好的事,如果没有做好应该承担后果。提醒孩子在做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想办法克服和解决,尽一切可能完成任务,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意识。</h3><h3> 第二,教育孩子对自己的家庭负责,让孩子把自己当作家庭所需要的,且应该对家庭做出贡献的一名成员看待。过去的家庭里,几乎所有成员都要为家庭的生存做出贡献,现在随着家庭规模的变化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大多父母都希望自己对孩子奉献而并不要求孩子对家庭有所奉献。其实,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作为一名家庭成员,自己和父母一样有责任和义务分担家庭的所有事务和困难。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如整理自己的房间、衣物、书籍等,还要帮助父母打扫房间、在厨房当帮手、看护弟妹、照管宠物等。从小培养孩子对家庭、对家人的爱与责任。</h3><h3> 第三,教育孩子对自己所属的团队负责,培养团队精神。让孩子与同学友好相处,尊敬和配合老师的工作,帮助老人等弱势群体解决困难等。鼓励孩子的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促进孩子的社会化。</h3><h3> 第四,教育孩子对社会负责,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让孩子懂得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并为之做出贡献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鼓励孩子参加各类有益的志愿工作、义务募捐活动等,为更广泛的社会团体做出贡献,开拓和提升孩子的思想境界。</h3><h3>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应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抓,家长必须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孩子。通过帮助孩子担当起真正的责任,不仅可以让孩子尽早学会道德推理,而且可以促使他们发展相应的道德行为,在道德成熟的漫长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