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晚,村里放电影,老俵们开心得像过节似的。妇女们下午早早收工,忙着接待从四里八村赶来的亲友。小学校也早早放学,孩子们赶着回家早早地将竹椅木凳搬到禾场上抢占好位置。我们下午干脆不出工,早早地做好饭菜,迎接前来观影的知青插友。</h3><h3><br></h3><h3>那年代,农村文化生活极度匮乏。除了农户家中的小喇叭里每晚传来公社广播站转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外,几乎听不到外界的任何声音。队里订的《人民日报》《江西日报》等党报,也不是天天能见到,公社邮递员三四天才送一次,结果报纸成了抱纸,新闻成了旧闻。只要邮递员进了村,我们就会钻进队长家里将新到的报纸翻个遍(那时候党报每期只有四版,如遇重大事件就出号外) 。那时候,乡亲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很低,识字的人不多,能读懂报纸的人很少,即使报纸成了抱纸也不会怨邮递员。在公社干部中缺文化少知识的也大有人在,当时有这么一个笑话在知青中流传甚广: 作为生产资料的耕牛是不能随意宰杀的,老死或病死的要报公社审批,公社管委会负责这项工作的某领导大笔一挥,不讲格式不加标点地在报告上歪歪扭扭地签下了"同乙在杀XXX",除了自己的姓名没错,其它四个字里错了俩。</h3><h3><br></h3><h3>我母亲在旧社会读过三年中学,在那个时代算是个有文化的人。受母亲影响我幼时就喜欢看书,一点零花钱全送给了路边的小书摊。小学三年级时我在学校图书室借到了第一本书,罗广斌、楊益言所著的《红岩》,从此我爱上了读长篇小说。母亲常带着我去区工人俱乐部图书馆看书,使我接触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母亲还有个习惯,经常考问我读了哪些书哪些章节,让我复述这些章节的故事和写的比较优美流畅的段落,以此来培养我读书的兴趣。如今下了乡没有书读成了我最大的苦恼,只能从报纸中解些饥渴,聊以慰籍。</h3><h3><br></h3><h3>文化的匮乏造成精神上的空虚,为了排解生活的单调与枯燥,知青们聚在一起时除了打扑克就是开故事会。大伙围在一起,讲故事的将《福尔摩斯探案集》《基度山恩仇记》《梅花党》讲的绘声绘色,《碧落黄泉》《第二次握手》《一双绣花鞋》让听故事的如痴如醉。更有趣的是,如有女同学在场,讲故事的单挑鬼怪神灵加油添醋地说,吓得女同胞脸色煞白不敢吱声。其实,很多故事并不是讲故事的人自己从书里获取的,而是口口相传得来的,传到后来故事情节被讲故事的人篡改得面目全非,但并没影响听故事人的兴趣。</h3><h3><br></h3><h3>随着"文革"形势的趋缓,农村文化生活有了些好转。1974年上海派出慰问团到各地走访知青,给我们送来了一些书籍,除政治读本外居然还有二本小说,一本是抗美援朝题材的《激战无名川》,一本是知青上山下乡题材的《征途》,捧着这两本小说我如久旱逢甘霖般地读了无数遍。</h3><h3><br></h3> <h3>看电影在当时的农村是件稀罕事。公社放映队只有一部机器两个人,常年在各大队巡映。僧多粥少,一个村一年也轮不上一次。因此,我们同老俵一样只要听说公社或附近的村子放电影,就会不辞辛苦地摸黑赶去享受精神上短暂的愉悦。</h3><h3><br></h3><h3>电影放映员在老俵心目中是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很受乡亲们的待见。队里派人将放映队接到村里安排在农户家里吃派饭,老俵倾其所有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禾场上用两根毛竹撑起一块白布成了银幕,禾场中央的方桌上架起一台16毫米电影放映机。电影放映前大队党支部书记还要讲讲话,既表达对公社放映队的感激也借此机会宣传一下当前的大好形势并布置工作。当柴油发电机突实响起来时,老俵们才渐渐安静下来,将目光聚焦在银幕上。孩子们的脸上闪烁着奇异的神情,觉得此时此刻世界上最神奇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放映员阿姨。</h3><h3><br></h3><h3>由于"文革"革了文化的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艺黑线"炮制的众多经典影片如《清官秘史》《武训传》《逆风千里》《兵临城下》《红日》等遭到禁演与批判,文革初期活跃在银幕上的只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几部歌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争片。虽然我们对这几部片子熟悉得连台词都能完整地背下来,但仍然不失兴趣地赶着场去看。记得一次去邻村看《地雷战》,银幕上刚出现某个场景,我们已在银幕下嘻嘻哈哈地大声说出了片中人物的台词,厌烦地老俵直翻白眼。散场后在回村的路上一路高歌影片主题曲: 民兵都是英雄汉,不怕艰苦不怕难......。后来国家陆续解禁了一些影片,再后来又陆续拍摄了一些影片,如《火红的年代》《青松岭》《战洪图》《侦察兵》《春苗》等,《红灯记》等样板戏也搬上了银幕,农村的露天电影才慢慢地多彩起来。</h3><h3><br></h3><h3>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去看那些早已熟知的影片只不过是去释放一种积压已久的郁闷心情,用短暂的愉悦去填补文化缺失的空虚。那时候我们也追剧,心中也追星。八一电影制片厂王心刚、杨雅琴主演的《侦察兵》,看完一场后意犹未尽,当晩又追着放映队到下一个放映点。吸引我们的除了惊险的故事情节外,就是觉得王心刚帅、杨雅琴美。</h3><h3><br></h3> <h3>村里的露天电影给知青们提供了相聚相识相知的平台。插队的知青因为分散平时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有了这么一个能让大家聚在一起放飞心情的机会实在难得,因此大家格外珍惜。不论认不认识熟不熟悉,不管你来我们村还是我去你们队,"四海之内皆兄妹"也,饭菜简单却充满真情实意,相互间结识了不少朋友,留下了一世情缘。</h3><h3><br></h3><h3>进城以后很少再看露天电影,但当年的情景却深深印在记忆中。艰苦的插队生活有了这些点缀使得我们在无尽的烦恼中产生了那么一点快意。物质能解决人基本生存的需求,但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伟人的这句至理名言还是很富有哲理的。</h3><h3><br></h3><h3> (下一章,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