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双河拾掇录🌻

莎莎二姐

<h3>  三月,在那个海南芭蕾雨月满之夜,我靠着窗台,望着那遥远的天空,周围一片沉寂,思绪放飞道真县双河新场,脚上是乎正穿着那双千针万线的浅兰色布鞋,感觉身上是那样的温暖。</h3><h3> 四月仁和苑小区家的窗外,轻轻地飘着细雨,而那一行行樱花却正在怒开,春早已到来!心被思念牵着。在路上,回望人生之旅,平平凡凡,简简单单,唯有离别了41年的新场里的那山、那水、那人特别的故事,一生中重要的一次历程,足以让你没齿难忘。</h3><h3> 五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带上老伴,再次踏上寻觅之路,寻求生命历程的慰藉。心灵的游荡,终究要回归故里。</h3><h3> 在经历了失去父母的悲伤,儿孙远离的痛苦,近40年职场劳作,尝尽人间生活的酸甜苦辣,幻想着回到曾经的年代,感受年轻力壮,走路的铿锵……。</h3><h3> 1977年8月,一群公交系统的初高中毕业的子女,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旗,从道真县城下乡来到了双河林场,深层体验农村生活的艰难困苦,尝试了各种农活粗活,痛切肌肤,磨练其心智,经历了一场历史的洗礼。</h3><h3> 期间我被安排到离双河林场不太远处,仅隔一座大山的新场小学代课,两栋木楼和个操场形成了一个民办小学,5个老师担任5个年级课程,我记得当时我教全校学生唱的第一首歌曲是《中华国歌》,印象深刻的还有就是三年级语文这样一句:“红稀饭,南瓜汤,挖野菜,种高梁,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实际上那时我们代课非易事,老师每天的课都是满满的,吃饭是大家轮流做,要自己种菜种土豆种包谷,自己砍树烧柴火,油盐不够,老是吃棬子油和干青菜泡米汤下饭。不过偶尔有时他们也打了野鸡炖巴山豆,那个味道,想起来现在是吃不到了。在学校每天晚上我们是点煤油灯批改学生作业,睡觉后,常常被大老鼠在床边和床头上跑来跑去弄醒。曾记得,临近恢复高考了,我才抽时间跑回城找书看,好几次教学完成后就回县城,去参加晚上的高考补习班学习,在一次返回新场途中,我正走在凉天沟里面,遇到了强风暴雨,清早的时光,瞬间变得昏天黑地,雨雾骤起,雨大如注,能见度不到三米,一个人在沟底,头上面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脚下面是水流湍急的沟壑狭窄石梯,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没有办法,不容你多想,再怕也要硬着头皮上啊,因为学生在哪等着上课呀,那时的我才18岁!</h3><h3> 韦彩姐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她是大队的村花和赤脚医生,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当年的音容笑貌我记忆犹新。</h3> <h3>一、再见韦彩姐姐</h3><h3> 2019年5月11日早上我和我家老杨从道真县城出发,专程去看望双河村亮丫子组的韦彩姐姐。</h3> <h3>  我们驾车从玉溪桥原邮政局沿着河边新开的公路可直达湿地公园,道路宽敞一会就到了原来的周家词堂。从周家词堂前行一里地,右转向山里凉天沟方向开进。原来的幽静的小道及全木材风雨桥已不复存在,大片的稻田也减少了很多,我们顺着小河沟在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上前行。触目生情,很是想念当时原来的田园风光。</h3> <h3> 再住前走,通住重庆贵阳的高速公路就横架在我们行驶的公路上面。紧接着道真县凉天沟水利工程一标段在眼前,去新场的公路已接近尾声,正在铺路面。还好有韦彩姐家大儿子在前面开车引路,他人熟,打个招呼就行了。</h3> <h3>  看过去公路险峻的地段就在前面!</h3><h3> 赶快拍嘛,今后建好了水库,就拍不到沟底了。</h3><h3> 公路未开通前,人们都是在沟底下呈阶梯式的小路上走过凉天沟。凉天沟其实原名叫梁梯沟,原名意思是高高耸立的脊梁和阶梯般的石梯形成的沟。后来是文革时期,县城掀起一股上山砍柴热(我也是砍柴大军其中的一员)这个梁梯沟因悬崖峭壁原始森林般,参天大树和灌木丛林覆盖着这个深沟,古藤和岩柴特别多,夏天县城里进来打柴的人们感觉得很凉快,被误传为凉天沟。那时人在沟底向上看的风景和现在看上去的风景更加美,美得得让人窒息。</h3><h3> 在最险要的路段,我开车时是提着虚劲开过的。</h3> <h3>  缓坡上行过了凉天沟,新场梁梯沟公路竣工纪念碑在半山上的连心桥边竖立着。</h3><h3> 再住山上走,往日的新场街,曾经卖日用小百货的一排旧木房子已拆除,街已不在,只有房子对面那个地标性物还在那里。</h3> <h3>  快到韦彩姐家时,韦彩姐出门路上接我们来了👏👏👏👯👯。 </h3><h3> 我亲爱的韦彩姐姐,当年大队的赤脚医生,是一个扑实大方,不骄不躁,能干善良的人。👍👍👍💐💐💐</h3><h3> 韦彩姐和她的两个健康活泼的孙子,从山上迎了过来,小孙子把刚捡到的小鸟彩蛋给我们看,那小鸟蛋绿得好好看呀。</h3><h3> 在韦彩姐家附近,居住着几户人家,此时我们还遇到了曾经在新场小学一起教书赵老师家的堂客,大家一起合影照相留念。</h3> <h3>  慈爱之家,还收养了三条狗狗。</h3> <h3>  《光荣之家》韦彩姐家丈夫老赵村长是退伍军人,在亮丫子村当了二十多年村长,他们夫妻俩人共同养育了三个子女,现还在轮流着照看着五个孙孙,真是儿孙滿堂,其乐融融一大家子。谈吐之间我认为他们一直都保存和继承着军人大公无私为民服务优良品质。👍👍👍🌹🌹🌹</h3><h3> 亮丫子村现在做饭主要还是用木柴取火,家家园子里都整齐地堆放了好多柴,我们进房一会,咋眼的功夫韦彩姐就端上了油茶,真香啊!大家边喝茶边互叙友情,回忆以前,珍惜当下,相互勉励,力创更新更美新生活。</h3><h3> 中午饭后,我们起身告辞,道谢了山里的鲜竹笋和刚从苕坑里拿出来的甘甜红薯、无公害蔬菜、腊肉和野味。</h3> <h3>  韦彩姐姐的两个儿子的两个儿子,是不是长得很相象?</h3> <h3>回忆以前的事和人</h3> <h3>  烧火做饭之时刻姐妹也不放过交谈。</h3> <h3>  韦彩姐家门前的绿色,沿门前小路下去,可到她娘家的地方,那地方平,我当年也一同去过。</h3> <h3>二、回忆去年的今天。</h3><h3> 也就是2018年5月12日,我从遵义到了道真县,联系了知青战友根琪、少康、玉琼见面谈了我的想法、同车从遵义来的还有朋友敏慧,因要去的双河在修公路,所以敏慧就请了县城的亲戚小王开越野车送我们,我们一行六人乘车前往40年前我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双河乡林场知青队,双河乡新场小学,同时寻找分别40年未见的韦彩姐姐,由于得到大家的帮助,非常顺利地在一天的时间内完成了重返知青队、新场小学,重见韦彩姐姐的心愿,那种情结得以释怀的心情让我非常感动。</h3> <h3>  1、在绍康、根琪、小王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新场小学附近,路上遇见了就地居住的耿大姐,她与我们交谈着到了原小学校址,眼前的一切让人有些伤感,两层的两大栋的木楼已不复存在,惜日朗朗读书声已听不到了,看到的是被废弃的矮矮的小小的水泥砖教室,好在学校后面山上树木葱茏,不然好荒凉呀!远在北京工作的江医生(是我们知青点的前一批知青,我是后来才知道他曾经也在这个小学代过课),如果看到这场景,也不知道有何感想?</h3> <h3>  我们与耿大姐合影留念</h3> <h3>  2、阔别40年双河林场知青队的景象:第一个跃入眼帘的是成片的果园;再往前走,是承包地的工棚和低洼地水田变为的鱼塘;再往上走,看到了我们知青楼的旧址。一栋两层的木房已没有了,当年它是那样的崭新,那可是当年知青们的辛勤汗水筑成的居所啊!</h3><h3> 不管怎么说双河林场知青队比以前宽阔敞亮迷人了许多,我们一行人的心情都很激动,或低头思维,或抬头望天,或相互交谈,回忆当年曾在这山上的松树林里捡菌,在晒场上打豆子,在地里扯豆杆,在……真是累得不行。在房子边上学打气枪,男生们打猎回来提着几个战胜品斑鸠,杀了炒好与我们女生一同分享,那些山珍至今让人回味无穷。远方高高的平木山让我们凝视好久,美丽的景色让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情不自禁相继唱起了歌来……。</h3> <h3>  3、重走凉天沟,不知道是道真太小,还是我们知青同学朋友这几个人太有缘,说起当年我认识当地的韦彩姐姐,绍康和小王就知道她是赵学珍家的了,并且他们相互认识,也经常在双河村这些地方走,这一天让我太感动!由于凉天沟在建水库,唯一遗憾的是不能从沟底里上山了,很想再走一次一线天,看沟底两悬崖夹着的咔石,再将身子贴着水浸浸的岩石一边紧张着缓缓的走,一边听着脚下从山上滚滚而下的涛水声,吸一口充满了负粒子的空气,一步一石阶走过凉天沟该是多么惬意,但这一切都奢望了!800万立方的水库即将建成,凉天沟的水它将用于县城人民生活所需,实现它更大的价值,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又诞生一个青山绿水的观光之地,这一切又让人感到了欣喜!</h3> <h3>  去年这条公路没完全硬化,只铺下基石,车比较难开,我们一行人下车观风景留影。</h3> <h3>  到了韦彩姐姐家附近,我就兴奋的高喊着为韦彩韦彩……,哦,没回应走错了一个门,再住前面山上走,前面同行已找到准备出门打猪草的她了,只见她身上背了个背兜,手持猪草刀,红光满面,白里透红,站立在哪里等我啊,可是我一下子还认不出当年的那个韦彩姐姐啊,羞愧哟!</h3> <h3>  韦彩姐姐正在熬油茶</h3> <h3>  大家围着方桌喝着好香的油茶呀</h3> <h3>  夫妻二人一边与我们交谈,一边忙着煮饭。</h3> <h3>  我也来帮忙盛菜</h3> <h3>  开席了👌😁</h3> <h3>  饭毕,在韦彩姐门前大伙留影后下山,在根琪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初中的同学陈梦妮家,她们家就在湿地公园旁的马路边,梦妮当时是我们玩得来的同学,因一直在家务农,现在头发都成灰白色了,虽然是辛苦,但身体健康,住着新房,还儿孙满堂,还是不错的👍。</h3> <h3>  兴奋的回忆了去年5月的场景,此时让我返回到今天,2019年5月11日回道真县城路过玉溪桥,下车照了两张照片,可谓曾经是:春秋季节,桥头这边杨柳飘飘,桥头那边枫香树潇潇。赶场之时,桥上熙熙嚷嚷,桥下碧水涟涟。春节期间,桥上夜空礼花飞,桥头龙灯舞更浓。玉溪桥玉溪河流传着多故事,让多少儿女念念不忘。</h3> <h3>  关山上的九棵柏香树曾经是道真县城的风景树,由于当年被雷劈减少了一些,剩下的几颗已年老色衰,虽县城里的变成巨大,然曾经的记忆就暂停到这里了……。</h3><h3> 两次重返知青队,每年看到的都是一遍美好的景象。</h3><h3> 根琪说:“记忆让我们回到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同学时代。曾经的同学、战友依旧健在,依旧情深!曾经的山仍然青枝绿叶、枝繁茂盛,曾经的水仍然清澈透明、香甜四溢,曾经的羊肠小道弹指一挥间变得宽畅通天,沿线土石、木质结构的低矮房子已变成一排排、一栋栋干净整洁的小楼房…。年轻的雄心壮志已被花甲替代,修养成干练的"智者"和"研究孙"群体。虽然在夕阳红中渐渐的远去,但那颗怀旧的心却永远红似火,永不熄灭!这是我们的本性,人类的本性,珍惜着,让她到天荒地老的那一天…!”</h3><h3> 绍康说:“知青岁月永远值得我们怀念,虽然有道不尽的苦,今天看来确是我们的精神财富。”</h3><h3> 最后我还得说说, 感谢2018年5月13日那个时候陪我去双河知青队和新场的老同学、老战友、老朋友!是你们让我和老杨今年5月顺利再次重返故地,重见惜日好友,圆满结束旅程,留下了更多美好记忆!明年我们还去那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