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了让医护人员熟悉及加强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抢救流程,提高加强医护人员处置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能力,浚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医护人员于2019年5月17号组织了“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急”演练。</h3> <h3>本次演练由内二科主任张守清为总指挥,护士长赵艳利为总策划。由内二科护理技能培训师:王炳淑、孙丹丹、张禹组织指导护理人员。应急预案小组成员:副主任李振中、住院医师:寿姗姗、李彬彬、张洁,护理人员:董凡、闫利娟、夏赟、王月、王伟华、王敏、席格格、杨佳欣、张璐、翁志敏、亓璐璐、乔颖洁共同参加。</h3> <h3>医护人员商讨本次应急预案流程。</h3> <h3>演练过程中,责任护士孙丹丹为50床患者输血,输血进行5分钟时,护士发现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寒战、高热,诉:胸闷,腰背酸痛。护士立即关闭输血调节夹,保留一路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其他护士。</h3> <h3>医护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急性溶血性反应应急预案。值班医生与另一名护士,推急救车与治疗车至床旁,护理人员随时听从医生指挥。</h3> <h3>责任护士立即更换输血器,保留血液及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相关人员到位后立即各施其责。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连接心电监护,测量血氧饱和度,同时给予氧气吸入2L/分,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医生根据病情下达医嘱,护士根据医嘱实施正确给药。</h3> <h3>医生根据病情下达抢救医嘱,责任护士复述医嘱后确认无误方可执行,同时另一名护士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通知检验科、上报医务科、护理部。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将输血器具进行封存。</h3> <h3>科主任护士长接到通知后,立即到达现场查看患者病情状况,护士长贴心的给予患者及家属心里安慰,并叮嘱患者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紧张。</h3> <h3>医护人员对患者抢救30分钟后,患者血、尿常规无异常,肾功、血凝均正常,血凝相符,所有症状逐渐好转,体温逐渐下降。</h3> <h3>医护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正确记录生命体征及尿量。</h3> <h3>医护人员一起核对抢救药品,补记抢救记录,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责任护士向下一班重点交接班,继续观察有无其余不良反应。另一名护士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单24h内送输血科保存,一周内科室集体组织讨论、分析。</h3> <h3>输血查对制度:</h3><h3>1、根据医嘱抽取患者血标本时,需将贴好标签的试管连同临床输血申请单携至病人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标本联号、输血史,无误后才能采血。</h3><h3>2、血液标本应由医务人员送检,并与血库执行交接、查对、登记手续。</h3><h3>3、取血时应查对采血日期、血型、血量、血液的类型等是否与输血记录单相符、交叉试验结果,并注意血液有无凝血块、溶血、血袋有无渗漏。</h3><h3>4、取回后,必须二人再次核对无误后签名方可执行。</h3><h3>5、输血前在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询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输血史,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并悬挂血型标记牌。</h3><h3>6、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备查。</h3> <h3>血液是生命之源,患者输血的安全是我们要把好的第一道关也是确保输血安全的最后一关。我们在输血过程中严格遵守“三查八对”工作中并且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做到认真、细心、谨慎、安全。血液是特殊的“药品”是每个无偿献血者的爱心汇聚而成的,珍惜每一袋血液,并尊重每一位患者的生命。我们内二科输血患者大有人在,输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及重要性是我们每位医护人员都要重视的。大家借此契机,再次严格规范了输血流程,强化提高应急能力及输血不良反应应对能力。用心服务,为我们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