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5月11日,鞍山教育迎来盛事——全国教学转型与课堂创新高峰论坛暨千山教育峰会在辽宁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此次峰会由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鞍山市教育局主办,海城市教师进修学校承办。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界代表及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成员近2000人参加。论坛历时三天,分为六大模块、五个分论坛、十三个分会场,有课堂理念引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名师齐聚一堂。<br></h3> <h3>我有幸参加到此次峰会中学习,5月13日,我来到分会场之一海城市上海城实验学校聆听了马学云老师以及马彬老师的两节音乐课。<br></h3> <h3>第一节是由马学云老师执教,马学云老师来自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第六小学,此次展示课她选择了人音版一年级下学期的课程《小宝宝睡着了》。这一课是一首集欣赏和演唱为一体的课程。马老师首先用三首乐曲进行导入,分别是《玩具兵进行曲》、《杜鹃圆舞曲》、《东北摇篮曲》,让同学们聆听并充分了解进行曲、圆舞曲、摇篮曲这三种音乐体裁的区别。之后马老师让同学们用课前准备的星星月亮贴纸布置到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让教室变成一个美丽的夜空,孩子们纷纷走出座位用手中的贴纸装点教室,这大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br></h3> <h3>而后马老师通过几个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得出了摇篮曲的四个特点,分别是:1、摇篮曲速度是中速稍慢。2、摇篮曲具有摇晃感。3、摇篮曲音调起伏不大,旋律连贯。4、摇篮曲节拍有规律,节奏均匀。有了以上的引导,为后来的演唱学习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们在演唱的时候对于整首歌曲情绪速度把握的很好。在拓展环节,马老师利用打击乐器请同学们到前面表演了一部情景剧,同学们都很踊跃的参与,课堂气氛热烈。<br></h3> <h3>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特别喜欢那些节奏感强、情绪活泼的歌曲,而本节课要学习的《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抒情的摇篮曲,长长的40分钟怎么让学生静下来感受歌曲的意境并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表现这首歌曲的意境,我试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这节课马老师把“用轻、柔、美的歌声来表现妈妈的爱”来贯穿整节课,让学生从情感上体验,升华对妈妈爱的感悟,从而自然的唱出妈妈摇篮曲的歌声,达到教学的目标。<br></h3> <h3>第二节时候马彬老师执教,马彬老师来自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十六小学,此次展示课她选择了人教版五年级的欣赏课《瑶族舞曲》。<br></h3> <h3>马彬老师首先让学生们欣赏了三段舞蹈,从这三段舞蹈中了解到了舞蹈的表现形式:双人舞、群舞、独舞。值得一提的是,独舞是由马彬老师表演的《瑶族舞曲》。<br></h3> <h3>整节课马老师用舞蹈贯穿始终,乐曲中的几个乐段用不同的舞蹈表现形式表现出来,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其中。整节课气氛热烈,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br></h3> <h3>马老师采用了体验式音乐学习法。音乐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身去经历、去感悟、去操作,才能获得属于学习者个人的音乐感受。体验式音乐学习强调身体的参与。因此,在欣赏《瑶族舞曲》的过程中,马老师比较注重学生亲身的音乐体验。在聆听每一段主题时都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获得音乐感受。在完整欣赏时也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想象,让他们始终沉浸在音乐中,获得最直观的音乐感受。<br></h3> <h3>此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欣赏教学是我的薄弱环节,这次学习让我在今后的欣赏教学中能获得更多的灵感和思路,希望今后类似这样的学习可以多多参与,让自己有更大的提高。<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