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学生主体,实现自我提升——记2019届初三6班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复习课的成长过程

王冬容~WDR

<h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学生学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化学课堂上,我要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我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尝试,经历新鲜和刺激的学习旅程,自由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真正地体验自己劳动成果,从而实现我的教学理念——教是为了不教。</h3> <h3>  黎照熙是一个学习的选手,但是在她的字典里:只要她学得好、考得好就一切OK。不屑于课堂中的参与、展示等其他能力的提高!她曾经以为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是一种爱风头的表现,只要懂在心里就行了,何必要表现出来呢!课堂中的她会回答你,但是声音如蚂蚁那般小,若你叫她回答大声点,她就不会再出声。曾经的我苦恼过,怎么样改变她们班这种不爱回答的习惯呢。我先从思想工作、学生分组讨论再到有意凸显学生能力的培养,慢慢地建立起学生回答问题的好习惯。然而,我想学生分组讨论课也尝试了一定的时间,学生们应该具有了这样的能力,所以我决定试一试学生的能力。2019年2月27日星期二化学晚修,最初,我先从6班化学最厉害的选手黎照熙开始尝试,若她讲不好我再引导,所以我选择了放手。黎照熙讲评的是一道关于第八单元的试题,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却让我意料的是她分析得特别透彻,讲解有理有据,还特别注意细节,且与学生互动得特别好。我静静地倾听着,静静地享受着,心里特别美,那是一种期望,那是一种喜悦!我因她出色地表现而感到自豪!通过这个事例,更加肯定了我前进的方向!</h3> <h3>  黎照熙既是她们班的化学女神,也是我最得力的小助手。在我出去命题没有空上课时都是她来代替我主持学生讲评!她可以充当一个小小的老师了。这是我精心、用心培养的成果。这是黎照熙第二次承担讲评试题的任务,她讲评的是试题研究复习材料第十单元中一道实验探究题。首先,她先让同学们写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这个反应的微观本质,体现出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接着分析图形中每一点中所含的溶质,并以微粒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些溶质中各有哪些粒子?从而深化微粒观。其次,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变质?让学生们写出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效地提出问题:想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则需要证明什么?大家异口同声说:“碳酸钠溶液是否存在?”再从微粒角度分析碳酸钠溶液中有哪些离子?若想证明碳酸钠溶液,其实是证明什么粒子?若要证明碳酸根离子存在,我们就考虑碳酸根离子与哪些离子反应产生沉淀或水或气体。学生们说:“稀盐酸、钙离子和钡离子的碱溶液、钙离子和钡离子的中性盐。”当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不选择含钙离子的溶液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学生们的方法进行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们展示自我方案,并评价实验方案,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形成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实验探究。总的来说,黎照熙不仅深化微粒观,而且形成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还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游刃有余,一点都不需要我,真正实现了我的教学理念——教是为了不教。</h3> <h3>  黎照熙第三次主动承担任务,6月4日星期二上午第四节课进行《物质的分类》专题复习。刚好我身体不舒服,有劳班主任帮忙看班,这是班主任发给我黎照熙自主复习课的视频。她不仅做到了复习的知识点全面,而且构建知识网络图,使零乱的、碎片的知识结构化,还深化了分类观!相当精彩绝伦!在没有我的课堂里,学生依然精彩地发挥,从而体现了我的教学理念——教是为了不教。</h3> <h3>  这是黎照熙专题复习完之后,走下去检查学生的复习掌握情况,真正落实到位,完全体现出一个小老师的风格。不枉费我一年来对她精心地指导和用心地培养,基本达到我预期目标!真的特别特别地精彩!</h3> <h3>  这是黎照熙的板书设计,绝对不亚于老师的,真是精彩绝伦!</h3> <h3>  王英之的化学基础非常好,属于非常努力学习的女孩,但是课堂上她很少参与回答,若能回答也是声音小如蚂蚁,让你听不见,真的很闹心。经过了我一段时间的鼓励和她真正体验,获得了不一样的进步。她喜欢上了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特别是2019年5月14日星期二化学晚修王英之自主承担讲解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酸钠等。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其实,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题意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首先分析氯化钡溶液中具有哪些离子?复习特征离子–钡离子与哪些离子结合产生沉淀?接着追问加入过量的钡离子是为了除去粗盐中哪种粒子?学生认为是为了除去硫酸根离子。除去硫酸根离子后杂质还有哪些?学生说:“还有钙离子、镁离子和剩余的钡离子。”以同样微粒的角度分析,除掉了镁离子、钙离子、钡离子、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等,最后通过蒸发不仅将稀盐酸除掉,而且得到了氯化钠固体。她的分析具有条理性,思维性。虽然对于学生的要求来说,无懈可击,相当完美!但是我觉得还是没有形成结构化。</h3> <h3>  等王英之分析完了之后,我让她回去重新思考,如何让你的讲解更加条理性,思路更加清晰,还要将知识结构化,让其他学生一看你的模型就能清楚地知道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下节课你继续上来优化。经过我这么指点,结果不负众望,以框架的形式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构建了模型认知。总的来说,她学习化学行为的方式得以转变,变得更加主动参与了,更加积极展示了。更为重要的是讲解时的声音变得更大了,与学生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突出了!</h3> <h3>  王英之构建了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模型认知,形成了除杂的思路和方法。真的是特别精彩!通过王英之的化学复习告诉我,只要你肯给学生机会,就一定让你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h3> <h3>  李彤同学是一个努力学习、基础极好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她也是那种极不喜欢展示自我,课堂参与极其被动。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她从被动地参与到主动展示,从而改变了她学习化学的行为。她主动地承担讲评2017年海南省中考化学试题中一道关于酸碱中和的试题。虽然她没有复习相关酸碱化学性质,但是她从本题的思考中扩宽思路,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微粒。首先,让学生们知道图中A、B、C三点溶液的酸碱性,接着说出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是什么?再让学生分析A、B、C溶液中溶质各存在哪些微粒,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得到解决!最后,让学生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体现出化学学习的独特方式。然而,我们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有什么用?从而体现出化学的社会价值!总之,在整个过程中她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以前的生硬到如今的熟能生巧,轻易地驾驭着课堂,学生们也积极地配合着,完全不需要我的地方,犹如我是多余的!真正实现了我的教学理念:教是为了不教!</h3> <h3>  当符静芳讲评时提问何宜蔚,何宜蔚说:“碱一定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李彤同学立马提出质疑: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一定是碱吗?我认为你的观点不全面,碳酸钠溶液也能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它不是碱而是呈碱性的盐。这样的课堂才是我希望看到的!</h3> <h3>  李彤同学第三次主动承担二氧化碳专题复习,从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多少、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方面进行帮助学生们构建知识网络图,使零乱的知识点结构化,形成知识体系,给同学们进行化学复习起到示范的作用。真的特别特别精彩!给你点无数个赞!</h3> <h3>  王乙喜同学认为自主站起来回答问题是一种高调,爱出风头的表现。所以,刚开始在课堂中她基本是不回答的,除非你叫她。经过我慢慢地开导她,让她不要有这种负能量的思想负担。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思想及时扼杀在摇篮里。在2019年5月8日星期三上午王乙喜承担分析一道海南中考化学物质鉴别的试题。这道试题主要提供信息材料,根据材料进行判断,从而达到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目的。王乙喜同学首先让学生根据信息材料找出亚硝酸钠的化学性质:它的水溶液呈碱性,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基于不同的化学性质如何鉴别它们?然后提出问提,学生说:“利用紫色石蕊溶液和PH试纸。”接着乙喜同学带领着同学们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这两溶液中的微粒各具有哪些?哪一种是特征离子?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氯离子”。接着提问氯离子和什么离子会产生沉淀呢?同学们说:“银离子。”同学们就选择了硝酸银溶液。最后,王乙喜同学根据同学们选择的三种方法叫三个学生上来写实验方案。她讲解的优点在于用微粒观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们巩固微粒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的特别精彩,也特别惊喜。</h3> <h3>  这次是王乙喜主动举手承担任务,这也是她第二次讲评。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由自主地高兴起来。以前那个认为爱出风头的她完全消失了,如今这个爱展示自我的她呈现在大家面前。更让我感动的是她在宿舍拉着舍友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这就是自觉主动的精神!这次讲评的是琼海市模拟二第16题,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首先,她复习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接着,她用图形分析法,将金属铜分别放入到硫酸铝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你认为金属铜会与哪一种溶液发生反应?你的证据是什么?发生反应的现象是什么?你能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吗?通过这个实验方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她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层层递进,设置问题有梯度,不断地激发学生思考,学生思考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升。不仅她的图形分析法很直观,很清晰,而且强化证据推理,体现学科素养。这次精彩的讲评离不开她在宿舍的认真演练。总之,只要你够努力,人生无限可能!王乙喜,好样的!</h3> <h3>  李树同学的基础属于中下等,但是由于这道题是根据已学过的氢氧化钠推出未学过的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是一道能力的试题。原本担心他驾驭不了,既然他主动提出要讲解这道题,我为什么不给他机会呢?最起码他有这份热情,我不能浇灭了这份热情,而应该点燃学生的激情。我说:“李树同学想挑战,这份勇气难能可贵。”事实证明他讲得非常不错,他能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了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都具有共同的离子-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化锂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并要求学生写出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进接在黑板上展示氢氧化锂和硫酸铜的化学式,也是从微观角度分析两者反应的实质。幸好我当时肯给他机会锻炼,没有否定他,我才收获到不一样的惊喜。所以,敢于放手尝试,还你一份惊喜。通过这个事例告诉我,我不能随便给学生贴标签,因为学生永远都是发展的!</h3> <h3>  曾祥坚同学是一个几乎不爱讲话的学生,也从来没有叫过我老师,但是化学这一科他是有潜力的学生,我曾想如何改变他?当我第一次叫他上来讲题时,他很不情愿,还想推掉,在我的劝说之下,他勉强地上来尝试了,但是自己讲完了,不仅没有互动,而且声音特别小。我想,他能够开口就已经很不错了,慢慢来吧。当我第二次叫他上来讲,他用图形分析法将第九题完美地诠释,不仅思路清晰、直观形象,而且与同学们互动了。在互动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真是麻烦。”他的语言、他的样子,真的好可爱,让我们沉浸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同时,也迎来了其他同学的热烈掌声!我因为他的改变和表现而感到特别特别地开心。同时,让我想起了卡尔·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h3> <h3>  龙玺是一个很酷爱篮球的男生,经常利用课间打篮球,回来上课时你总能闻到一身汗味。他对于学习比较懒惰,但我发现他有化学底子,是一粒种子。有一段时间,他上课总是不放在心上,成绩也出现了下滑的现象。在我的教育中他答应以后会好好努力,好好学习,好好完成了练习。他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真正地做到了,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在2018年海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讲评中他主动承担了第13题,在他讲评过程中出现卡的现象,有时不知道怎么提出问题,语言的衔接没有体现出思维的逻辑性。我想这是他自己主动承担的呀,他应该做好了充分准备呀。结果我一问,你课外做了准备了没有呀?他说他理解了,也写了本道题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但是我就是不知道怎么讲。我说:你只是表面地理解这道题,而你要做的是先理清楚本题的思路,根据思路设置成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就是要帮助你达成你讲评的目的。刚开始你不知道怎么讲,所以你要写稿子,写出你的思路、你的方法和你要提问的问题。经过指导他之后,让王英之上来示范,教教他如何讲评,如何在讲评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与学生互动的能力。这些都是他所欠缺,不过没关系,第一次讲不好,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总之,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加油!</h3> <h3>  曾子芬同学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课堂上的她从不会自觉主动参与进来,总喜欢默默地倾听和做笔记。你若不叫她,她是不会开口回答问题的。我也从来没有见她笑过,尽管我们在课堂中笑得可开心。这或许是她的风格!为了提高她的分析和表达交流能力,进一步提高她的参与度。所以,我选择了一道物质的鉴别: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曾子芬同学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氯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存在哪些离子?学生们都一致回答说:钠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氯化钠和碳酸钠溶液的区别在于有不同的离子是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首先,特征离子碳酸根离子如何检验?碳酸根离子与什么离子反应会产生沉淀?其他学生说:“钙离子、钡离子和银离子。”分析后让三个学生上来书写碳酸钠溶液分别与氯化钙、氯化钡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让三个学生上来设计实验方案。可是方案结束后没有一个学生产生质疑,而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等啊等啊……还是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质疑。等了一会,我终于忍不住地说:“你们有什么要补充或质疑的吗?”学生说:“没有。”我说:“再看看,再思考。”此时此刻,黎照熙自觉站起来说:“不能用硝酸银溶液来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因为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这样的质疑虽然不是学生自发发现的,但是也说明了学生有了这个能力。我还是特别地高兴!不管怎么样,虽然曾子芬同学讲解时出现了不严谨,但是她能从微粒的角度解决问题,说明了她学会了从化学视角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对于她来说,她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足矣!</h3> <h3>  符国坪同学是东方睡神,如果你上课稍微不注意的话,他已经坐着睡着了。远远望去也许你会发现不了,因为他本来就有一双很可爱的小小眼睛。为了他能够时刻保持着精神,让他上来分析一道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试题,他没有复习相关知识,而是直接讲解试题,就如何推出X的化学式,他叫许家耀上来写这个过程,可是写完了之后不知如何讲解,还隐约有点害羞。为了鼓舞他的士气,让大家鼓励他,没想到他的人气可旺了,大家一致让他唱一首蒋蒋的《退》,而国坪说:“他要一个陪唱的。”我说:“没有问题,尽管挑,被挑到的同学无条件配合。”符国坪最终选择了李星锋,星锋一上来就说:“为什么选择我呀?”有时候,人的选择就是这么神奇。于是这两人开始了合唱蒋蒋的《退》,大家静静地聆听着,可开心了,掌声可响了。国坪也慢慢地融入到了这种氛围中,讲解的试题也慢慢地拉开了序幕。这不仅促进了国坪的成长,而且愉悦了大家,让同学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化学,何乐而不为呢!</h3> <h3>  王慧贞同学是一个特别文静、爱学习的女孩。不管我什么时候看见她,她都在埋头学习。即使我走到她身边,她从来没有叫过我一声老师,特别是在课堂上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开口回答过问题,除非你问她。这就是独一无二的她!为了改变她这种被动的现状,我将这一切原本的宁静打破了,是为了塑造更完美的她。于是我把2018年海南中考一道试题–17题交给她,5月20日她上台展示,先提问学生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分析模型图中一系列的反应,接着让学生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镁通电产生镁的化学方程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些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再复习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从而得出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但有一点遗憾的是她没有分析出氢氧化镁和什么物质反应可以产生氯化镁的思路,而是直接告诉学生: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总之,对于她本身来说,这是一种挑战!不过,她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她!希望在后续的自我展示中看到更优秀的她!</h3> <h3>  王蔚儒同学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女生,如果你稍微不注意,你会发现不了她。毕竟,老师能记住的学生有限。直到有一次测验,她特别想知道她考了多少分而留下来,让我先帮她改卷,这是她第一次跟我说话,当我改完了以后,她只考了78分而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呸,才考这么点。”从这句话中可以体现出她的不甘心,说明她很上进。所以我很开心。为了帮助她进一步地提高,我把2018年海南中考第16题交给她,想看看她是如何理解和分析的。首先,我们大家都吃过粽子,粽子里含有哪些食物?这些食物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说明这位同学缺乏什么营养物质?层层递进地提问,有效解决了第一小题;接着,她复习分子的性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地、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等,而煮粽子时闻到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应体现出分子的哪一点性质?同学们都能很快地解决了第二小题;紧接着,她复习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等,提出问题:物质的着火点是否可以提高?为什么?再来分析第三小题,用报纸贴住锅的周围进行烧,为什么报纸不燃烧呢?在分析和对比燃烧条件中解决了此问题。我以为她就讲完了呢,结果她再扩展,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外在因素有关?同学们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浓度有关。通过这个事例告诉我,我可以把不同的问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解决,这样既可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度!</h3> <h3>  黎秋琴是一个说话挺快的女生,直爽,听着特别带劲,可是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却觉得讲得有点快。黎秋琴讲评的是2018年中考第14题—物质的除杂。首先,她复习除杂的原则:(1)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反应后最好生成保留物质;(2)不能引入新杂质(新杂质是指与保留物质同一状态);(3)易分离;当学生们都明白这个原则之后,她逐项分析并与陈峰、黎传盈等同学进行了互动,用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除去氯化钡溶液中混有稀盐酸,能否达到除杂的目的,为什么?陈峰说:“不可以,因为氢氧化钡溶液能除去稀盐酸杂质,但是有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钡溶液。”黎秋琴追问:“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陈峰说:“过量氢氧化钡溶液中的过量关键词,说明氢氧化钡溶液有剩余,引入新的杂质是氢氧化钡溶液。”黎秋琴就整个分析和学生互动过程中都特别完美,但遗憾的两点有:一是她没有让学生们书写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直接表达化学反应而更加直观,更能突出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特征;二是没有从微粒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都知道了引入新杂质是氢氧化钡溶液,在这里需要引导学生们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氢氧化钡溶液中具有哪些离子?学生就很容易地明白其实引入的杂质是氢氧根离子。这两点要是处理好的话,那就太完美了。不管怎么说,她的分析很独到,处理核心问题有自己的见解!真的非常棒了!</h3> <h3>  冯华山是一个特别有礼貌、特别懂事的小伙子。我每次看到他,他总是面带微笑,微笑中带有腼腆。课堂中的他很少主动参与进来,大多数都是静静地聆听着。为了提高他的参与度,我把试题研究复习资料中第十单元中的一道试题给他。虽然他能够完成任务,思路也很清晰,但是他特别紧张,手脚冰冷,腿一直在抖,导致身体也在抖。为了缓解他的紧张感,我上讲台陪伴他,直到他完成了任务。通过他这次的讲评,我萌生了一个想法一定要帮助他战胜紧张,从容淡定地面对。</h3> <h3>  为了帮助冯华山战胜自己的紧张感,能够坦然地面对台下的学生,能够自然地、淡定地与学生互动,从而提高他的胆识。这是他第二次讲评,讲评的题目是琼海市中考化学模拟二第6题,关于溶液的形成。首先,他复习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提出问题:溶液的概念是什么?溶液有什么特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来分析各个选项,排除了酸奶、玉米糊和冰水,再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觉得可乐是溶液?你的依据是什么?强化学生的证据意识,体现学科素养。特别棒!第二次的讲评依然有点紧张,依然在抖腿,但没有第一次那么强烈了,这就是获取较大的进步,从而突破自我。通过这个事例告诉我,我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难道只会考试的学生吗?难道一切以分数为主吗?答案当然否定!虽然分数很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唯一。我更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活学活用,面对任何场所都无所畏惧,并且能够坦然、淡定地展示自我,而不单单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所以,我想给更多机会给学生亲自体验,体验除了应付考试以外的能力发展。</h3> <h3>  何生弛是一个很活跃、可爱、乐观的男孩。他一直在努力、奋斗、提高的路上。虽然他没有考好,总是不及格,但是他依然坚持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他进步神速,从不及格跨越至85分,也收获到自信。这次他主动承担琼海市模拟二第4题。首先,他复习六大营养物质是什么?接着让翔升、李树、蔚儒等同学逐项分析白沙绿茶、万泉河鲤、琼中绿橙和桥头地瓜等含有哪些营养物质?他与这些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虽然这道题很简单,但是能够展示舞台给他锻炼,对于他说必定收获到不一样的成果。通过这个事例告诉我,我可以把不同的问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都会获得不同层次的提高!足矣!</h3> <h3>  何宜蔚是一个勇敢的女孩,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点非常欣赏。同时她也是一个不自信的女孩,总以为自己的是错的,总忍不住看班长文花的。还有她的思考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度思考。为了树立她的自信和提高她的思考和研究的能力,我把琼海市模拟二第10题交给她。首先,她先复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魏小均起来说:“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接着,逐项叫学生起来分析各个选项,符国坪回答不出来,站着听李英蕊的回答,由于李英蕊回答的声音非常小,我们根本听不清,此时此刻何宜蔚能够大胆地走下来与她互动,这点做得非常好!但是她的分析只停留在本道试题中,没有根据相关的选项扩展延伸出相关的知识点,从而达到复习的效果。希望你再接再厉!让我看到那个不一样的你!加油!</h3> <h3>  梁居鹏是一个活跃、懒惰的男生。当他考高分时就得意忘形的样子;当他考差时就规规矩矩的样子。这就是真实的他!但是你必须抓住契机表扬他,让他得意,他才会保持高度的热情!为了凸显他的魅力和能力,我把琼海市模拟二第11题交给他讲评,当他接到任务时说:“这道题我做错了,我不会说。”我就是因为你做错了才让你讲评,这样你才知道自己做错的原因,你回去好好研究下,若不懂请教其他高手或者我。这一天终于到了,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上了讲评。首先,他提问学生为什么浓氨水会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学生回答说:“浓氨水呈碱性。”那A选项中浓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不直接接触,为什么无色酚酞溶液也会变红?依据这个实验能否得出什么结论?其次,他提问为什么不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李星锋回答不上来,他接着问艺雄同学,艺雄回答说:“木炭能消耗空气中氧气,但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几乎没有形成压强差。”接着,请写出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并由此提问水是由什么组成?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深化元素观。最后,复习燃烧的条件,再进行比较分析图中的实验探究的是哪一个因素?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学生们都能知道探究的是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以上。总体来说,他能够经过课前充足的准备,课上从容淡定地发挥,能够把自己不懂的研究透,并且讲评出来,但是缺乏评价学生的观点,也有遗憾的是没有引导学生从微观认识水的组成,抓住契机深化微粒观。这也是今后指导他的方向!</h3> <h3>  韩松儒是一个腼腆、懒惰的男生。他的化学基础属于中上等,学习是比较被动的,若没有人监督他,他是不会往前走的。为了更好地促进他的参与度和激发他的潜力,我已经把三次任务交给他,第一次任务是讲评第九单元试卷第十题,物质溶解时放热或吸热现象,当时他用图解的方法进行分析,首先,他提出问题:要想U型管中左边的液面上升,你有什么样的方法?同学们回应,使瓶内压强减小。你有什么办法使压强减小呢?同学们回应,使温度降低。你有什么办法使温度降低?同学们立马想到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韩松儒层层递进的提问和追问,不断地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追问中有效地解决问题。其次,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氯化钠固体等与水接触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他一个人进行分析着,或许他紧张吧,或许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景而没有发挥出最棒的自己。从他写的讲评感受中我可以感受到他想把自己发挥好,也期待这样的讲评。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但是由于第二次准备错题了,只能就题讲题,没有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第三次讲评的是计算题,这次不仅能够坦然地与学生们互动交流了,而且能够从容淡定地面对真实的自己了!这点就是他最大的突破!总之,经过三次的讲评,虽然他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还是不够满意。希望下次会更好哦!加油!</h3> <h3>  吴虹仪是一个直爽的女生。她的化学成绩很不稳定,时好时坏。为了使她的基础更加牢固,分析问题更加透彻。我记得有一次我把任务交给她,她却直接拒绝了。她说:“他们都会了,不需要我讲评了。”我说:“不一定,我也需要你锻炼。”在无奈中她还是完成了任务。如何改变她这种被动参与课堂的行为呢?我想还是坚持下去,又一次把任务交给她。课堂中的她落落大方,既有严肃的一面,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想法,又有灿烂微笑的一面,与其他学生和谐地互动,体现出宽松、愉快的课堂!让学生们在民主、平等的课堂中快乐地求知!这样的风格是我喜欢的!特别精彩!好样的!</h3> <h3>  李星锋是一个特别懒惰、特别能伪装、特别能开得起玩笑的男孩。他的本性不坏,但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上午时常不来学校,有一段时间上午我很难遇见他。即使他来学校了,心却不在焉。若你稍微不注意,他已经闭目养神了。在一次次的批评和教育中,他这种状态得到了好转。像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我是时常关注他,让他没有闭目的机会。为了改变他的学习行为,我不仅经常抓住适合他的问题提问他,为了引起他的注意,不让他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而且我会抓住能适合他展示自我的机会,为了提高他的参与度,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转变了!因自主讲评而转变,因自主讲评而更加认真、积极了。因此,只要他能克服自我,参与到化学复习课堂中来,就一定能收获!不管他讲评得怎么样,我更在乎的是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李星锋,其实,你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放弃,就一定有希望!加油!</h3> <h3>  李寨是一个善良、热情的女孩,但是缺乏主动参与课堂,有时提问时她总是低着头,也许生怕我叫她吧。为了提高她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她的能力。我都会把任务交给她,以问题驱动她前进。她讲评的是2017年海南中考第14题。首先,她根据题意让同学们写出铁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来判断可然空气是什么物质?由此看来,她抓住了解决本题的关键,由此扩宽了复习的效益;接着,复习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解决A选项,可然空气是从酸中分解出来的,从而深化元素观;紧接着,她复习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由此解决D选项中金属与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最后,复习气体的收集装置、氢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由此解决C选项中氢气用什么方法来收集?从她解决问题的意图来看,分析每一个考点背后隐含的知识点,她有效地解决本道试题,从而达到复习的效益!她的思路很清晰,分析独到,互动完美!特别精彩!但是我想提一点建议,若能够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像14题这样构建认知模型,那就更加精彩了!不管怎么样,她已经做得非常棒!特别出彩!好样的!</h3> <h3>  李寨同学进行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她的板书设计,能使零乱的知识结构化。经过了几次的讲评和复习,她收获了很大的进步和自信!这就是磨炼的成果!</h3> <h3>  总之,曾经有一位专家说:“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所以,我认为教学不是把“教师”知道的告诉给学生,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而是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知识,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了亲历、有了体验,才能形成了“生成”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选择放手,我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学习的展示通通还给学生,让他们亲身感受、体验、经历、分析和总结,在体验的过程中充当好竞击者、表达者、展示者、补充者、评价者、质疑者,才能进一步地实现提升自我!</h3>

学生

溶液

离子

同学

复习

讲评

分析

化学

微粒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