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left;">为人师者,所收最好礼物是——</h1><h1 style="text-align: left;">多年之后,他(她)依旧爱我,</h1><h1 style="text-align: left;">我们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h1><h1 style="text-align: left;">与其抱怨,不如提灯前行。</h1> <h3>飞达是我1999年——2001年当班主任带的学生,当时他是班上的体育委员。</h3><h3><br></h3><h3>初一那年寒假最后一天,飞达在外打工的父亲来学校接他回家,飞达跑来三楼我的宿舍搂着我流泪:</h3><h3>“老师,我舍不得你!你下学期一定要来啊!”</h3><h3>他在我身边的第一个半年,是他第一次住校,也是他父母第一次远离他那么远那么久……</h3><h3><br></h3><h3>我永远记得飞达声音洪亮,手戴白手套,领着班上同学们广播操训练、比赛的场景。都说十岁看大,那时的飞达就满身能量爆棚,有不服输的信念。所以即便当年他是班上的小个子,却是全校最棒哒哒的体育委员。</h3><h3><br></h3><h3>上周某日,飞达说要趁休假回来看我。我诚挚邀请他来学校给我现在所任八(1)班熊孩子们分享一下他怎样从一个留守孩子成长至今的感想。他毫不迟疑就答应。</h3><h3><br></h3> <h3>飞达的分享:</h3><h3>1.关于理想:我的梦想是成为自己喜欢圈子里最德高望重的人。</h3><h3><br></h3><h3>2.关于孝顺:</h3><h3>小孝——孝父母之身</h3><h3>中孝——孝父母之心</h3><h3>大孝——孝父母之志</h3><h3><br></h3><h3>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h3><h3>知道与做到,聪明是知道,智慧是做到。</h3><h3>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h3><h3><br></h3><h3>4.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h3><h3><br></h3><h3>5.改变命运的捷径就是从学习读书开始。</h3> <h3>王校总结:做一个好人,把人做好,才能懂恩懂孝。</h3><h3><br></h3><h3><br></h3> <h3>(六、七年级孩子们活泼好动单纯,九年级大孩子们也总有自己跳跃的身姿。)</h3> <h3>(这样的氛围才是鲜活校园。唯有八年级,总都不见身影。)</h3> <h3>(飞达带给我的礼物:除了笔墨、鲜花、拥抱,还有我最在乎的——爱的传递)</h3> <h3>他在飞达分享会上回答什么是对老师的孝时态度认真端正:“我认为对老师的孝顺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h3><h3>他是八(1)班这学期自始至终最认真听讲数学课的人,他的笔记端端正正。</h3> <h3>“我的理想就是现在能考上高中,然后上个大学,有份好工作,有个安稳的家庭……”他是八(1)班班长兼体育委员,有一定组织领导力,却少恒心与毅力,也少行动力。建议了他单独向飞达取取经。</h3> <h3>飞达分享后我短暂总结,终没能控制住情绪,——埋怨了熊孩子们是块石头也该被捂热时,泪目。飞达轻递我纸巾,我更是止不住哽咽——人与人,太有对比!他是我年轻时代教育生涯的见证。</h3><h3><br></h3><h3>会后,八(1)班张奇寻来茗军楼替我和飞达合了影,留了飞达联系方式。之后张刘坪跑来操场向我致歉,为他这个学期的不再持之以恒。</h3><h3>八(1)班那群孩子们,这学期的状态是教室里总静悄悄,越来越多的人不听课不作业,每当任课老师一次又一次看不过眼停下讲课,提醒他们时,王伟会玩世不恭地自嘲:“我又不讲话了……”他们在用睡不完的觉和玩手机,代替了上个学期课堂上的好动与讲话。</h3><h3>我站在讲台上,常常感觉孤独,因为望着我和黑板的眼睛,在越来越少。</h3><h3><br></h3><h3>这周一进班第一节课,又用了十五分钟,反复喊“上课”“起立”“坐下”“老师好”,他们失去了一个学生听课的精气神,总把教室里的窗帘紧闭,弄得像宿舍场景,个个趴在昏暗的桌上呼呼大睡。</h3><h3><br></h3><h3>我做不到,独自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总一次又一次走下讲台催促一个一个趴下的脑袋,总忍不住停下正常教学任务讲点关于人生与理想,信念与将来的闲话。</h3><h3><br></h3><h3>那个上学期随过我演出上课总积极发言演板的黄仁富,这学期坐在教室很后面,我说他们将来会为此刻这样的自己后悔时,他冷不丁就回应:“无所谓!”“无所谓!”他似乎总想肆无忌惮地告诉我他的完全放弃?</h3><h3><br></h3><h3>我知道,每一次的劝说总会有人向我说对不起。他们还不清楚,对不起的从来不是任何老师,甚至父母,每个不肯用心就轻言自己不行之人,最对不起的从来只是他自己的往后余生。</h3><h3><br></h3><h3>从不期望一次劝说,就能改变一个人怎样。只是希望能像飞达说的那样,给每个遇见的孩子,播下一颗关于希望、关于梦想、关于人生、关于感恩、关于爱的种子。诚如待我自己的小丫。</h3> <h3>慧琳,我在2008年——2010年德爱教了三年数学的学生。她当时的年轻班主任小吴,又是我2002年在求实遇见的学生。</h3><h3>而这学期,我与慧琳搭班六(1)班语数。到今晚我才知道,原来开学前,是慧琳请求校长要我又接手六(1)班数学。</h3><h3>我常常看见慧琳嘶哑着喉咙和71个小屁孩各种互动——她在用心摸索每个孩子的品性。</h3><h3>班主任工作,需要的从来不只是激情,更是细致与耐心——不断不断地重复、反复,得像你教自己的孩子第一次自己拿筷子吃饭一样。慧琳是个未婚姑娘,却已深懂这道理。因为当年她自己的中学时代,她的班主任小吴就这般待他们。<br></h3><h3><br></h3><h3>学校不少与慧琳上下年纪的姑娘们:</h3><h3>备课最认真工整的是教七年级数学的小范,又兼顾着党务办公室杂事;</h3><h3>对学生要求严格又细心的是教七年级英语的小何,同样兼顾了办公室工作;</h3><h3>刚修完产假回校上课的文霞,简直是初三孩子们生物课的救星,她每天还抓住空余时间自学备考研究生,我知道她一生物老师光晨读就有四个清晨,她却依旧从不推却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h3><h3>还有全校唯一物理专业的慧,常常在教室或办公室给即将中考的初三孩子义务补课……</h3><h3>我从她们身上,依稀找到自己二十年前的模样。与年轻又活力的她们相处,会让我提醒自己时刻记得要依旧鲜活。</h3><h3>我怕那些二十多岁就把佛系挂在身心上的人,那样的一生,似乎就为来等死。</h3><h3><br></h3><h3>或许,我是这学期学校课务最多之人了吧?花在琢磨怎么让熊孩子们听课上的精力,远超过预设,更远远超过按什么模式去备一堂课怎么上。我已许久,不曾有过完整时间和精力提笔记录生活与工作的感悟与反思。</h3><h3><br></h3><h3>但我相信,每一种经历,会积累在我的身心骨血里。它们也是人生财富。</h3><h3><br></h3> <h3>晚边,飞达执意接我们去他老家磨岭底。那是灵山脚下一个天然的避暑山村,一顿饭闲聊了几个小时,讲也讲不完的话题。</h3><h3><br></h3><h3>八零后的飞达在而立之年就理解到了七零后的我过了不惑之年后才拥有的许多醒悟。人若止步不学,会被这讯息时代立马拍死。</h3> <h3>每个人的路都得自己走,怎么样的一生都能走完。遇上良师益友,不过就能改变点人生境界与轨迹而已。</h3><h3>感恩我的求学路上所遇多为良师,工作之后也遇多有真材实料、肯传授经典经验的前辈。感恩这前半生遇见的每个益友,一直丰富、启发我的往后余生,不得颓废,不随波逐流。</h3> <h3>我可恨又可爱的大小熊孩子们,包括我最亲爱的小丫,今日与你们分享:<br></h3><h3><br></h3><h3>1.愿你一生有梦,随时懂恩。</h3><h3>2.礼貌比学历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让你出彩。</h3><h3>3.想出类拔萃,一定要比常人更有毅力,更用心。</h3><h3> </h3><h3> ——2019年5月13日夜深人静的山中</h3> <h3>(每一个清晨,在如此朗朗书声中醒来,新的一天又开始,生命又短了一小截……)</h3>